2023年11月26日 星期日

中地_台北市的中心點※

若將台北市劃個X軸、Y軸十字座標。那中心點(原點)是哪呢?
這裡的中心點是指,
它以北稱「北」,以南稱「南」,以西稱「西」、以東稱「東」。

按目前道路名,很容易發覺它大致在現今台北車站附近。

其次,那"南北"走向的Y軸是哪些條路呢?
(南北要加引號,因為這個南北不見得似地磁南北那麼精準)。
答案應當是中山北路+中山南路+羅斯福路。
怎麼說呢?
例一,長安X路。中山北路的東側為長安東路,西側為長安西路。

例二,愛國X路。中山南路的東側為愛國東路,西側為愛國西路。

例三,和平X路,羅斯福路的東側為和平東路,西側為和平西路。


而"東西"走向的X軸是哪些條路呢?
這就有點複雜。忠孝西路+台北車站到華山文創間的忠孝東路+八德路。
就不舉太多例子了。
以南北走向的復興X路為例,八德路以北為復興北路,以南為復興南路。

這一條東西走向的X軸,據說舊名是中正路,
但由於要分中正東路和中正西路,蔣介石(蔣中正)認為中正西路有歸西之意,不吉祥。
故改名為忠孝路或八德路。



----------------------------------------------------------------------------------------------------
舊時台北的中心點,應在台北車站附近。
----------------------------------------------------------------------------------------------------



2023年10月20日 星期五

生物_孤雌生殖※

概略研究「鳥類交配」,順便也複習生物學關於生殖的一些名詞。
為什麼呢?當時,我在回答問題時,我說生殖大體上分兩種,孤雌生殖...
意識到不對,便改口講: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孤雌生殖,是無性生殖中的一種)。
有性生殖,生殖細胞是作減數分裂,無性生殖,是作...這會兒是說不出來。
該溫習了。哈哈。


網路這篇文章:科學Online:孤雌生殖 (Parthenogenesis)(註1),
那時我說不出的答案,它有寫。
1。有性生殖:減數分裂(meiosis);無性生殖:有絲分裂(mitosis)
2.我在舉例孤雌生殖的科摩多巨蜥,它有提及,內文:
  部份行孤雌生殖的物種,當雄性個體出現時,生殖的模式則會轉換回有性生殖,
  例如在脊椎動物中發現的例子,
  包括科摩多巨蜥(Komodo dragon)和一種雙髻鲨(hammerhead shark)。

補充說明,摘要自維基(註2)無性生殖之詞條:
○(無性生殖)主要分為
 分裂生殖、出芽生殖、斷裂生殖、孢子繁殖、營養器官繁殖和組織培養等。

○孤雌生殖(又稱單性生殖)有時也被視為無性生殖的一種,
 但有別於其他的無性生殖方法,孤雌生殖仍會經過減數分裂產生配子
 脊椎動物大多無法行無性生殖,但有些會行孤雌生殖。



---------------------------------------------------------------------------------------------------------------
照片來源:維基





動物_鳥類交配※

忽然被人問鳥類是如何交配?
腦中第一個詞彙是「交尾」。
眼前出現雄鳥和雌鳥尾部"蜻蜓點水式"接觸後,卵子將在體內受精的想像畫面。
我便照此敘述,而具體的生理機制,我一時無法解釋。
似乎國高中有教,但年代久遠,記不清了。於是,查資料,補習生物常識。


下圖是鳥的生殖系統,國立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畜產經營研究室,2015年解剖拍攝(註1)。
中興大學網站寫:
 鳥的生殖器在腎臟的前面,公鳥有睪丸,母鳥有卵巢,都是左右一對。 
 公鳥的生殖器是從睪丸連接細長的輸精管到總泄殖腔的背壁上,另外還有副睪丸。
 當睪丸受到生殖腺刺激賀爾蒙的影響進入繁殖期後,就會慢慢變大;
 等過了繁殖期後又會再變小。 包括鸚形目及多數鳥類的公鳥並沒有陰莖。 
 交尾時,母鳥的泄殖腔會打開,公鳥的泄殖腔會凸出
 兩者接觸後,母鳥會將其吸入,精液也會隨之注入。

此有2個重點,
第1個,就是我(們)所關心:鳥類交尾,
它是雄性的泄殖腔(cloaca)和雌性的性泄殖腔對口接觸,雄性的精液流入雌性體內。
科學家稱之為「泄殖腔之吻」(the cloacal kiss)(註2),如下圖。

註3

第2個,它說:多數鳥類的公鳥並沒有陰莖。
我搜尋的資料,這比例約97%。換言之,
僅3%的鳥類有功能上陰莖(functional penises,註4),或稱假陰莖(pseudo-penis)比較好。
由生殖結節(genital tubercle)發育而成。
根據資料,假陰莖和生殖無關。 
它裡面不含血液和精子(It does not contain blood vessels or spermatozoa,註4),
只是協助將精子倒到泄殖腔內(註3)。



-------------------------------------------------------------------------------------------------------------
1. 鳥類如何交配:雄性的泄殖腔(cloaca)和雌性的性泄殖腔對口接觸。
2. 3%的鳥類有功能上陰莖。
-------------------------------------------------------------------------------------------------------------



為了探究鳥為何消失了鳥[性器官],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Martin Cohn等人,
利用演化發育生物學的方法,
比較了兩種沒有小雞雞[性器官]的雞和鵪鶉,以及三種有小雞雞的鴨、鵝和鴯鶓的胚胎發育。

在發育初期,這些鳥都會長出生殖結節(genital tubercle),是尿生殖膜頭側形成的隆起。
鴨、鵝和鴯鶓的生殖結節會繼續發育成正常的陰莖,
可是雞和鵪鶉的生殖結節不僅停止生長,還會萎縮,原因是細胞凋亡。


目前地球上約有 1 萬種鳥類,和它們的爬蟲類祖先一樣,其中 97% 以上擁有的是泄殖腔。
泄殖腔有很多好處,最重要的是:沒有那麼多零碎,輕省啊,方便飛行。
 至於交配嘛,兩個孔一對,讓精液流過去就好了。 簡單是簡單了,鳥也就成了快槍手。

不過還有差不多 3% 的鳥特立獨行。 
它們主要是雁形目和鶴鴕目、美洲鴕目、鴕鳥目、(共鳥)形目、鸛類、鳳冠雉諸位。
它們有“小丁丁[性器官]”!
當然,這些小丁丁和哺乳類的小丁丁還是有不少差別的,
哺乳類小丁丁勃起時,充的是血液,
而這些鳥類充的是淋巴液,精液也不是順著小丁丁內部的輸精管 進入雌鳥體內,
而是順著小丁丁外部流入(腦補了下下雨時候順著柱子往下流水的情景),
還有,可以注意到,鴨子的小丁丁是螺旋形的,當不使用 的時候,可以盤入腹中。

[解說生殖結節(genital tubercle)的部分,與註2一致]
○There are nearly 10,000 species of birds in the world, but only around 3% of them have functional penises. Most male birds use their cloaca, a multi-purpose orifice used for both digestive excretion and reproduction, to mate.

○In birds, apoptosis of the genital tubercle is triggered by a gene called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 or Bmp4, a protein involved in bone, muscle, cartilage, and limb development. In the majority of birds, Bmp4 gets switched on and blocks the genital tubercle from developing into a penis so they either lack one altogether or it’s so small as to be rendered useless.

○Do birds have clitorises?
In mammals the genital tubercle formed in utero will grow into either a penis or a clitoris, so if in some birds it develops into a penis you might expect that the female of the species develops a clitoris.

But it turns out that only a couple of known species of birds possess anything resembling a clitoris: cassowaries, and red-billed buffalo weavers. And even then, things aren’t quite what they seem.

Male cassowaries have a pseudo-penis which is not connected to the reproduction system but is used to help push sperm from his cloaca into the female’s. Female cassowaries also have this pseudo-penis type appendage, but it would be equally valid to refer to it as a clitoris, which means that male cassowaries don’t have penises at all but “male clitorises”.

Red-billed buffalo weavers, renowned in the avian kingdom for their marathon sex sessions, have a pseudo-penis, about 1.5 cm in length that they rub against the female during copulation. It does not contain blood vessels or spermatozoa and it appears its function is solely to give pleasure to the female. Red-billed buffalo weavers who live in colonies have longer “male clitorises” which would suggest that its evolution can be explained by competition from other males.



2023年10月9日 星期一

音樂_Georges Bizet - "Les Toreadors" from Carmen Suite No. 1※


這是比才『卡門組曲』的第一首,鬥牛士:
Georges Bizet - "Les Toreadors" from Carmen Suite No. 1

Les Toreadors,是加泰羅尼亞文,是在西班牙境內用的語言,
明確地說,就是巴塞隆納。不曉得聽幾回了,
加泰羅尼亞語系的人積極從事脫離西班牙的獨立活動,如同蘇格蘭之於英國。

在台灣,這種著名的曲子,人人聽過,喚不出曲名。
我寫這篇,也就為了記錄,免得遺忘,別只會說就就就....那首。

另外,卡門組曲中,絕大多數人會知道的是,有被添中文歌詞的『卡門」:
 愛情不過是一種普通的玩意兒,一點也不稀奇...
 男人不過是一件消遣的東西,有什麼了不起...


------------------------------------------------------------------------------------------------------------
純作紀錄
------------------------------------------------------------------------------------------------------------





2023年9月3日 星期日

企管_《團隊協作的五大障礙》:一團和氣不見得好※

我在心態上,將《團隊協作的五大障礙》當作是小說(不是教科書)來讀。
我曉得這是暢銷二十年以上的好書,
甚至作者有專門為五大障礙設計的課程,是可以被落實到企業管理的。
不過,讀之前,我查過它維基(註1):
The simplicity of the Five Dysfunctions model 
and key insights make it popular among human resource professionals and team consultants. 
Nonetheless, Lencioni's book is explicitly a work of fiction;
 it is not based on research and its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lack empirical support
For example, when the trust level among team members is low, 
Lencioni recommends that leaders put them through a series of personal disclosures.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likelihood that these activities can build trust in dysfunctional work teams. 
According to Katzenbach and Smith, 
the only effective method for teams to build trust and cohesion is to do real work.
[他的To do real work,我會解讀為:真正的信任,來自生死與共的革命情感]

換言之,他先有直覺想像的理論框架,而後再由實際操作作調整。
並沒有可行性的統計數字作依據,這也許可以說是一種信仰,信不信由你。
如此自成一派,倒也沒什麼不妥。好歹是個方法。我讀完,個人覺得合情合理。
總之,建立一套大家易懂、容易遵循的一致機制。鐵打的營寨,流水的兵。


書的前面約170頁,是商業小說,後30頁是立論。
方便回顧,我擷取後30裡面的一些圖案:
1.缺乏信任(自我保護)
2.懼怕衝突(表面和諧)

3.缺乏承諾(模稜兩可)

4.逃避問責(各自為政)

5.忽慮成果(突出自我)



----------------------------------------------------------------------------------------------------------------------
一。五大障礙分別為:
1.缺乏信任(自我保護)(金字塔底層)
2.懼怕衝突(表面和諧)
3.缺乏承諾(模稜兩可)
4.逃避問責(各自為政)
5.忽慮成果(突出自我)(金字塔頂端)
[容易被誤解的是第五個。
他是團隊成員沒有一個「一致」可交付的成果,重點是「一致」。
因此,最終目的不是使公司獲得大好處,而是壯大自己或自己人馬的利益]

二。從上面圖案去回顧
----------------------------------------------------------------------------------------------------------------------


參考資料:



2023年8月15日 星期二

札記-工業-大型洗車機※

以下要談的與工業技術關連甚微,僅因歸類方便。


上圖為大型洗車機,有說「龍門式」洗車機,也有說「隧道式」洗車機,皆指同一。
它在台灣加油站,超常見。
流程大抵是噴洗潔劑、刷洗、沖水、吹風烘乾。但短暫幾秒,絕無可能全乾。
是故,常規操作會叫車主駛離洗車機後,停到指定地點,讓服務人員用抹布擦拭乾淨。

曾幾何時,又多一道前置作業。
在車子駛進洗車機前,服務人員會先將全車均勻塗抹洗潔劑。
想也合理,如此一來,有了時間差,給清潔劑較多時長去溶汙、除垢。
若照以往,噴後立即洗滌,快卻低效。

人洗澡順序同是這般,不能邊打肥皂邊沖洗。



--------------------------------------------------------------------------------------------------------------


2023年8月14日 星期一

中地_舊台北五城門※



2018年冬,台北西門舊址碑因前一年(2017年)遭受破壞,重立新碑,
其上有寶成門模型,節錄碑文(註1)如下:
 臺北府城興建起工於清光緒五年(1879年)...呈長方形。
 設五門,東名景福,北曰承恩,西號寶成
 南門有二:一稱麗正,俗稱大南門;一稱重熙,俗稱小南門。
 民國前七年(公元1905年),日本當局藉口實施市區改正計畫暨下水道敷設,
 限期折除城垣,寶成門當其衝,首遭殃及。其它四城門經有識之士奔走挽救,倖獲保全。


它說舊台北城呈長方形,並有五道門。
我們將上方地圖的五門位置或遺址,連連看,大致得出舊台北城是以:
東邊的中山南路、南邊的愛國西路、西邊的中華路一段、北邊的忠孝西路一段所框起範圍。


現今,五城門僅西門片瓦無存。它是由於日治時期政府下水道工程而被強拆。
餘下四門原本當時也要比照辦理,但拆西門的民意反彈太大,有識之士奔走挽救,因此倖存。
不過,中華民國遷台後,又迎來一次危機。這次不是拆除,而是改建。

1966年(註2),北市府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為由,
除了北門外,東門、小南門、南門的閣樓,
從閩式碉堡城樓(註3)改為華北樣式(綠屋瓦的廟堂建築)。
為何"獨厚"北門呢?
其實不然,沒動它的理由是「留著日後拆」,讓出空間搭橋造路。
既然要拆,自然沒必要改造。
可是峰迴路轉,這一留,學者便有了時間爭取保留,並且如願地說服政府,
讓高架道路轉彎夾繞,北門便逃出生天。
到了2016年,市府拆掉周圍所有高架橋(使用率太低之故),
被遮蔽四十年的北門重見天日,即現貌。



-----------------------------------------------------------------------------------------------------------
清朝時的台北城,約為東起中山南路、西至中華路一段,
北從忠孝西路一段,南達愛國西路所框起的長方形範圍。
-----------------------------------------------------------------------------------------------------------




台北市的各座舊城門自日治時代建造以來被列為國定古蹟,
但台北市府在1966年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
將各座城門的城樓由原先的閩式碉堡城樓,改建成仿造中國華北的樣式建築,
僅有北門因預定拆除而逃過一劫。


-----------------------------------------------------------------------------------------------------------
註記:閱讀每日一冷《臺灣 沒說你不知道》的讀書筆記。

2023年8月13日 星期日

中地_瑯嶠:現台灣恆春※



這數週,走新北、宜蘭的登山步道,
偶爾會見到劉明燈(1838年—1895年,湖南人,曾任台灣總兵)的題字碑。
於是,起了興致,查劉明燈的相關資料,便瀏覽到一篇報導(註1),當中一段寫:
 屏東縣車城福安宮的門口有個劉明燈立的石碑,
 陳耀昌指出,劉明燈擅長書法,也在台灣各處設立石碑,
 包含,雄鎮蠻煙碑、虎字碑、金字碑等,但福安宮的名碑其實有點吹牛。
 羅妹號事件發生後劉明燈接見李仙得,
 但李仙得不理他跑去跟和原住民族卓杞篤談和簽訂南岬協議,
 導致劉明燈領兵下來,卻無戰功,他只好立個誇大石碑。


以前讀過駱芬美的《被扭曲的臺灣史》、《被混淆的臺灣史 》,
對於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 1830~1899, 法裔美國人, 外交官)、
卓杞篤(?~1872, 排灣族卡羅酋邦的頭目)並不陌生。
李仙得是美方處理(Rover)羅妹號事件的代表,
李仙得之後以該事為契機,1872年3月與清官員商議建造燈塔,
即現在屏東鵝鑾鼻燈的前身(《被扭曲的臺灣史》chap.3)。
同年10月,李仙得因跟美國駐中大使不合,前去日本,
說服日本於1874年發動牡丹社事件(《被混淆的臺灣史》chap.3)。
應該察覺得出他有強烈殖民台灣的企圖心...話說遠了。


過去讀的時候,
沒有特別留意「瑯嶠」(即今日屏東恆春)二字,今天突然間好奇為何它古稱「瑯嶠」?
從字義直觀,看不出有什麼特殊含意;從發音:ㄌㄤˊ ㄐㄧㄠˋ,也頗難想到諧音。
因此,就找較有公信力的網站之說明,如下:
1. 農業知識入口網(註2):
 恆春的古地名,據說有:「瑯嶠」、「娘嬌」、「郎嬌」、「Longkiauw」等。
 其中最常聽到的是:「瑯嶠」,這原本是排灣族原住民對恆春半島這塊土地的稱呼,
 只是翻譯上的不同,例如「Longkiauw」就是荷蘭文的音譯。
 關於「瑯嶠」的字義,有很多說法,而根據原住民的語言來說,
 「瑯嶠」是對恆春半島一種野生「蝴蝶蘭」的稱呼,為什麼恆春半島和「蝴蝶蘭」有關呢?
 因為根據史料的記載,以前的恆春半島的自然生態環境非常豐富,
 尤其是遍地野生的「蝴蝶蘭」,更是吸引人的目光。
 所以原住民稱這片土地為「瑯嶠」,就是指開滿蝴蝶蘭的土地。
 不過因為後來這裡的蝴蝶蘭太有名了,吸引國內外的人爭向購買,
 整個恆春半島的蘭花被採擷一空,所以也看不到當時美麗的景象了。
 
 也有人認為「瑯嶠」是「琉球」的意思,只是讀音上的不同。
 這個說法是根據歷史上「瑯嶠族」的風俗習慣、文化民情都不同於後來的排灣族,
 所以認為「瑯嶠族」其實是「琉球人」,是從日本沖繩漂流過海,來到恆春半島居住生活。
 以上幾種來源之說,也透露了恆春地區自古以來多采多姿的自然與人文景觀。


2. 維基導遊:恆春(註3):
 恆春的古名「瑯嶠」、「琅𤩝」(臺灣話:Lông-kiau),
 就是排灣族語「蘭花」的音譯,舊時為琅嶠十八番社。
 十九世紀中葉,恆春半島發生牡丹社事件,
 於是沈葆楨奏請朝廷在此地築城牆,並在瑯嶠設縣,是屏東最早的縣治。
 由於此地氣候溫暖,四季如春,沈葆楨將其改名為「恆春」。
 福建籍上書房總師傅蔡新曾受嘉慶賀壽匾題,「綠野恆春」四字,許為追念同鄉耆老。


所以,「瑯嶠」可能是「蘭花」或「琉球」(註4)。我著實不清楚哪個對。
不過,若以原住民「高砂」的發音是Tako,漢人音譯成「打狗」,
日本人音譯成「高雄」(日文的"高雄"發音是Tako)的地域發音演變邏輯。
我會偏向於相信「蘭花」之說。


附帶一提,依大愛電視台的影片【發現】20140412 - 今昔琅嶠(註5)的介紹。
鄰近「車城」鎮鎮名由來是,最早遷居至此的漢人,
為了抵抗當地原住民騷擾,以「柴」築建城牆,故稱「柴城」。
「車城」、「柴城」台語發音接近。
也有人說:柴牆的抵禦強力不夠,又增加牛車頂上。「車」是取「牛車」之意。挺有趣的。



------------------------------------------------------------------------------------------------------
瑯嶠,台灣屏東恆春之古名,
「蘭花」(瑯嶠是排灣族語的蘭花)或「琉球」(荷語Longkiauw與琉球音近)的意思。
------------------------------------------------------------------------------------------------------


註2:農業知識入口網


註3:維基導遊:恆春


註4:參考資料:琉球的前世今生
公元6世紀中後期,隋煬帝令羽騎尉朱寬出海尋訪海外異俗。
行至今日北起奄美大島,南至與那國島(今釣魚島西南170公里)時,
見一片珍珠般的島嶼浮在海面中,“若虯龍浮在水面”,遂為其取名流虯。
唐朝編纂《隋書》時,因“虯”意為小龍,為避帝王龍諱,將該地更名為琉球。
至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將該地美名以:琉球,意思是琉璃玉和珍珠球。
日本人稱呼其為“沖繩”的原因,是因為在其《唐大和上東征傳》上記載:
“753年,鑑真東渡到阿爾奈波島。”這個“阿爾奈波”,日本語讀作“Okinawa”,即“沖繩”的讀音。




2023年8月11日 星期五

札記-邏輯-建立論點的順序※


依我個人的經驗,建立一套理論、觀點,大致順序如下:

提問→目標→獲得訊息((大)數據)
→觀察→分析→邏輯(找到關鍵詞元素、元素與元素間相互關係)
→論點假設(問題的答案)→驗證假設(作實驗,驗證問題的答案)
→形成論點(論證+論據=論點)→預測未來解決方案、能否觸類旁通(答案的適用範圍)


概略解釋分項:
1. 問題意識:不帶問題意識做事,不會有收穫;
2. 訊息:與其他人訊息不對稱、資訊不正確
3. 觀察力:觀察的目的是獲取客觀事實,但會被個人的「信仰」、「立場」所干擾。
     所提問的問題,亦會決定所看見的是否全面,不注意視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
4. 分析力、邏輯力:
  鑑別數據真偽、邏輯推導、
        找出關鍵字及關聯(因果、正相關、負相關等邏輯鍊條),得出論點;
5. 驗證假設:設計實驗,實驗組的變因,即關鍵;
6. 論點推廣:
 探索理論的邊界(scope),預測未來,可否應用至別的事物(有共通性、無共通性?)



--------------------------------------------------------------------------------------------------------------




2023年7月29日 星期六

古籍_論語_<顏淵>11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論語<顏淵>11(註1):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
 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無人不知的名句,就不譯為白話。
而這何其偉大、光明、正確又淺顯的道理,有點說了等於白說,
齊景公在孔子未言之前,豈會不曉?這就很大概率是意所有指。
又,句子這般簡潔,若非紀錄者精煉,
那便是孔子點撥一二,齊景公已了然於心,自不多言。

從史記的<孔子世家>(註2):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與郈昭伯以鬬雞故得罪魯昭公,
 昭公率師擊平子,平子與孟氏、叔孫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師敗,奔於齊...
 景公問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豈得而食諸!」


對話時間在孔子35歲(註3),西元前517年(註4),即魯昭公二十五年、齊景公三十一年。
魯國權臣三桓(註5,魯桓公的庶出後人)
得罪魯昭公(我覺得昭公本就不爽三桓把持朝政,借題發揮),
兩方起興兵殺鬪,最終昭公敗逃到齊國,孔子跟隨而去,因此機緣逢遇齊景公。
我以為,孔子所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說的是魯國之事。
三桓是臣不臣,某個程度上,魯昭公是君不君。
而父不父,子不子,牽強地講,可以回溯到魯桓公,種下三桓的禍患。


然而,我見多數人認為,既然是景公問「政」,問的應當是齊國政治。
而此時,百年後要取代姜(氏)齊的田(氏)齊,已顯苗頭,慢慢壯大。
這可讀史記<齊太公世家>(註6)的齊景公九年,即魯昭公三年、西元前539年(註7):
 景公使晏嬰之晉,與叔向私語曰:
 「齊政卒歸田氏。田氏雖無大德,以公權私,有德於民,民愛之。」

在此預言的160年後(註8),發生田氏代齊,也叫田陳篡齊:
 西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冊命田和為齊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齊侯的合法地位。
 西元前379年,齊康公去世,奉邑入於田氏,姜姓呂氏從此退出統治齊國的歷史舞台。
 史稱田陳代齊。

這樣的話,孔子看得超遠,
他的「君君、臣臣」是提醒齊景公,好好處理田氏問題,別落得魯昭公的下場。
不過,這難以解答為何講「父父、子子」。或許是文辭的「對句」吧?


我高中老師講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背景故事時,"另闢蹊徑",
對「三桓」隻字不提,更別說「田氏代齊」,他說:
「有一天,孔子拜謁齊國國君,正好撞見他跟兒子玩騎馬打仗,
 國君跪爬在地,他兒子跨坐其背,十分不雅。國君看到孔子,才不好意思,起身相迎。
 之後對談中,孔子說了那話。」

我努力找此事依據,推測是《春秋左傳》<哀公六年>(註9)「孺子牛」的典故:
 鮑子曰,女忘君之為孺子牛,而折其齒乎。

主角是齊景公與他兒子晏孺子(註10),或稱荼、安儒子。
話說某日,齊景公銜繩扮牛,給兒子晏孺子牽。不幸發生意外,扯斷了齊景公的牙齒。

若我們想讓孔子目睹「牽牛」那一幕,據史冊來拼湊答案,
那麼,必先使孔子見齊景公時,晏孺子仍年幼。
由於「西元前490年(註11),即魯哀公五年、齊景公五十八年。
   齊景公死,傳位給未成年的晏孺子。
   西元前489年(註12),即魯哀公六年、齊晏孺子元年。
   晏孺子在位僅10個月,被田乞所弒。」,
至多只能回推西元前489年的前15年內,目前最有可能是夾谷之會,
時間為西元前500年(註13),即魯定公十年、齊景公四十八年。
不過,這是湊出來的,不代表事實如此。



----------------------------------------------------------------------------------------------------------------------------

註1<顏淵>11


註2:



註3:孔子年譜


註4:西元前517年:魯昭公二十五年、齊景公三十一年


註5:三桓
三桓,指魯國歷史上三個為魯桓公後代的卿大夫家族——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
三桓濫觴於魯莊公時期(前693年-前662年)。
魯莊公的父親魯桓公有四子:嫡長子太子同繼承魯國國君,即魯莊公;
庶長子慶父(謚共,又稱共仲,其後代稱孟孫氏、仲孫氏、孟氏)、
庶次子叔牙(謚僖,其後代稱叔孫氏)、
嫡次子季友(謚成,其後代稱季孫氏、季氏)
皆按封建制度被魯莊公封為卿,其後代皆形成了大家族。
由於該三家皆為魯桓公之後,所以被稱為三桓或魯三桓。


註6:<齊太公世家>


註7:西元前539年:魯昭公三年、齊景公九年


註8:《悟学.第144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史記》:田完本名陳完,陳國公子,因陳國內亂而逃亡齊國改名田完,
其八世孫田和奪取齊國政權,史稱田氏代齊。作品出自《史記》卷46田敬仲完世家第16卷。

田氏代齊,也叫田陳篡齊。
指中國戰國初年陳國田氏後代取代齊國姜姓呂氏成為齊侯(齊威王始稱齊王)的事件。 
《史記·齊太公世家》《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講述了呂齊以及田齊的興衰史。
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晏嬰預言“齊政卒歸田氏。
田氏雖無大德,以公權私,有德於民,民愛之。”
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冊命田和為齊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齊侯的合法地位。
公元前379年,齊康公去世,奉邑入於田氏,姜姓呂氏從此退出統治齊國的歷史舞台。
史稱田陳代齊。


註9:

3. 孺子牛
孺子指春秋時齊景公的兒子荼,因景公曾銜繩假扮為牛,使荼牽行,故稱為「孺子牛」。
典出《左傳.哀公六年》。後比喻父母疼愛子女或甘願做公僕,為群眾服務的人。


註10:晏孺子
田乞(陳乞)發動宮廷政變,將安孺子安置於駘,隨後將其弒殺,逐安孺子母芮子,
與諸大夫另立年齡較長的公子陽生為新君。安孺子在位僅十個月而亡。


註11:西元前490年:魯哀公五年、齊景公五十八年。


註12:西元前489年:魯哀公六年、齊晏孺子元年


註13:西元前500年:魯定公十年、齊景公四十八年




2023年7月22日 星期六

飲食_屏東萬丹紅豆(adzuki beans)※


幾天前,和幾位同事聊的,本來是家鄉屏東有什麼特產。
忽然深入,有人問:「萬丹紅豆如何爆紅?」

現在若說買到的紅豆,產地是屏東萬丹,即品質保證。
然而,至少在我完成學業前,它知名度沒這麼高,我亦頗為好奇其原委。

一同事說,它之所以聞名,源自一樁醜聞。
多年前,學者調查到某些萬丹農夫種植時,噴灑農藥過多,
嚴重破壞環境,(間接)造成老鷹死亡,便將此事投書媒體。
經新聞報導,萬丹紅豆從而進入大眾視角。
雖說是負面事件,但就像明星誹聞一樣,成功地博得注意,
於是,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將「紅豆」與「萬丹」牢牢捆綁一起,刻入印象。


回家後,我便快速求證。
「萬丹紅豆毒鳥事件爭議」(註1)確有其事!
報導時間是2016年,文中:
 前幾年有研究團隊的學生將崁頂鄉發現毒鳥的照片公布到網路上,
 地點指明是萬丹鄉,消費者誤以為萬丹紅豆有毒,
 當年萬丹紅豆的價格因此暴跌,引爆農民不滿...
至於具體是什麼時候舉報,並沒有說明。我不敢斷言萬丹紅豆是「負面行銷」而得名。

此外,我也查萬丹何時開始種紅豆。
準確地說,民國47年(註2)。而這一種,種出了全台產量第一。

有人說(註3)萬丹紅豆成名的關鍵是:萬丹鄉辦紅豆節(始於2006年)。
基於對家鄉屏東的情感,比起「毒鳥」,我個人較能接受這個答案。

依時間點看,2014年前,我從未聽說紅豆節和毒鳥事件。
當時有一同事(生日7月22日)說要煮紅豆水,
我受其所託,特地到萬丹鄉(也有好奇心的驅使),好像是農會之類的單位買紅豆。
可見萬丹紅豆早在2014年以前已打響品牌。
倒推回來,說是紅豆節推廣之功,也不無可能吧!



---------------------------------------------------------------------------------------------------------------
圖片來源


◎屏科大進行老鷹數量調查,發現有農民用稻米混合農藥毒殺麻雀,
麻雀吃到毒餌死亡,老鷹又吃了被毒死的麻雀,間接造成老鷹死亡,
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推動了友善環境的「老鷹紅豆」,
希望農民不毒鳥,獲得消費者的支持。...
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主持人孫元勳教授認為,
學術研究應該單純化,不要造成紛爭,尊重自然、也尊重人類,
洪姓學生已在部落格道歉,他也代表研究室向萬丹鄉民道歉,希望化解紛爭。

◎萬丹鄉長︰盼事件到此為止
萬丹鄉長劉昭相表示,萬丹鄉是全國紅豆產量最多的鄉鎮,
毒紅豆的說法對鄉民太沈重,孫教授除了發表道歉聲明外,
也打電話到鄉公所說明,既然大家都是希望未來的環境愈來愈好,期盼事件到此為止。


註2:
萬丹鄉出產紅豆,但您知道萬丹的紅豆起源嗎?
原來萬丹紅豆,最初是在民國四十七年,遠從日本所帶回來,
再由四維鄉民鄭天信帶著他的第二兒子鄭水煙,成栽種了萬丹第一批的紅豆,
逐漸帶起萬丹紅豆產業,現在高齡七十多歲的鄭水煙,
自己除了栽種一公頃多的紅豆,也與農民契作約30公頃的紅豆田,持續為紅豆產業努力。

萬丹紅豆節紅豆的故鄉-屏東萬丹鄉,
鄉內栽種紅豆面積有2000公頃,產量居全國之冠,
品質更是世界排名第二,萬丹鄉著實為台灣之光。
每年年底是紅豆採收的季節,萬丹紅豆由於土壤氣候得天獨厚,
所生產之紅豆皮薄、豆粒飽滿有光澤、易熟,品質優風味獨特,
煮起來非常的鬆軟,口感非常的好,做成各種料理都非常適合,
敬邀各界料理好手一同參與,藉由料理好手的巧思,
讓紅豆的美味傳送到大家的口中,溫暖在心頭。
2006年萬丹郭鄉長寶聯先生,鑑於農民休耕種田青,
導致對土地的二次傷害,在郭鄉長的積極推動下,
以近年來發展頗受外界注目的『萬丹紅豆』為主軸,
運用紅豆的衍生商品來舉辦『屏東萬丹紅豆』系列活動。
並在地方企業支持及全鄉居民的認同下,
從2006年到2012年逐年興辦,展開紅豆文化節活動
推廣紅豆相關產業與製品,以城鄉特殊新風貌呈現,
並結合當地特有文化,紅豆餅伴手禮,
舉辦『屏東縣萬丹鄉紅豆饗宴產業文化活動』,以達到地方各項產業永續經營之效益。


近二十年來,萬丹鄉透過文化季與紅豆節活動,逐漸打開萬丹紅豆的知名度。
為了讓外地人品嘗萬丹紅豆的味道與品質,
主打可以方便現場製作,並讓遊客能現買嘗鮮的紅豆餅為特產小吃,
紅豆餅於是和萬丹連結,造就出「萬丹紅豆餅」的美名。



2023年5月31日 星期三

音樂_Two Steps From Hell『Victory』※


有不少推薦磅礡音樂之影片,我隨意擇一,它(註1)首推的前十大分別為:
1. Two Steps From Hell『Victory』
2.  Two Steps From Hell『Star sky』
3. Peter Roe『Last Reunion』
4. Era 『The mass』
5. Two Steps From Hell『ei dorado』

6. Anurag Kulkarni, Anup RubensHell『nijamena』(印度)
7. Klaus Badelt, Hans Zimmer『He's a Pirate』(神鬼奇航)
8. Nightwish 『She Is My Sin』
9. Audiomachine『Breath and Life』
10. Dreamtale 『The Dawn』


前五名有三首是Two Steps From Hell這間公司所譜,
直觀上,這影片作者特喜歡該公司音樂團隊吧!
此十曲,我有聽過的,有:1, 2, 3, 4, 5, 7, 9。
而第九首,應該是我看過的某短視頻,用的背景音樂。

我無意諍執這些樂曲孰優孰劣、名次誰先誰後,
亦不對各各樂評人所列出之排名樂單,作整理歸納。
僅憑我個人主觀,挑喜歡的,部落格文章一一紀錄。
從前,我曾記下Era 『The mass』。此次是Two Steps From Hell『Victory』,音樂影片如下:


不論維基或百度,對他的描述還真"寡言少語"。下面敘述來自百度(註2):
 《Victory》是Two Steps From Hell (地獄咫尺)的單曲,由Thomas Bergersen作曲、編曲,
 收錄於《Battlecry》專輯,是Two Steps From Hell最受歡迎的歌曲。




-----------------------------------------------------------------------------

註1:





2023年5月30日 星期二

植物_甘藍菜,不一定是高麗菜※

有人說:「甘藍菜,就是高麗菜」,其實不盡然。這樣說或許不精準,但應該能懂。
兩者的差別是,甘藍菜(來自歐洲)是大門類的總稱,高麗菜是它一變種分支。
甘藍(註1)

甘藍(種:B. oleracea,註1)包含多種變種。
常見的有:
1. 花椰菜(種:B. o. var. botrytis,註2),白色偏綠,人們食用其花(未分化的花原體);

2. 青花菜(種:B. o. var. italica,註3),大陸稱西蘭花,色深綠,
 人們食用其花(花蕾球,已分化成器官,但未開花);

註4

3. 高麗菜(種:B. o. var. capitata,註5),大陸稱捲心菜,顏色淺綠到深綠皆有,人們食用其葉。
 台灣人之所以叫他高麗菜,是因台灣曾經被荷蘭統治,
 其荷蘭語為「Kool」,中文諧音「高麗」。
註5



----------------------------------------------------------------------------------------------------------
註1:
1. 認識植物:甘藍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2021)


註5:維基:高麗菜 (圖片來源)


2023年3月7日 星期二

韻文_(唐)杜甫<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前幾天寫文章(註1),
略微點到唐玄宗天寶以前,中國是全民皆兵(兵農合一)的徵兵制(或服繇役),
而後才改為募兵,並設置節度使。然而,這不意謂唐朝自此不再「徵兵」,
杜甫這首<石壕吏>便記述一樁他親眼目睹,地方官吏如何強徵男丁的不幸。
本來,節度使制度一開始就埋了國朝衰敗的禍因,安史之亂因它有之,藩鎮割據因它有之。


< 石壕吏>全文如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我覺得詩文相當簡單易瞭,這裡就不一一翻譯,況且這首詩頗為知名,譯文好尋(註2)。
僅有幾句或字詞,我想要稍稍談一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是說杜甫下午入村,官吏晚上抓人。但官吏為何不挑白天?
可猜測,村里男丁白天東躲西藏或是反抗難逮,故選擇晚上他們熟睡時突襲。
而第三句裡,看出老翁反應真快,也可能官吏這麼操作不是第一回。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的「一何」,意同於「何其」,「多麼」。
講的是,官吏多麼憤怒地咆嘯著,老婦人多麼悽苦地啜泣著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老婦人應該知曉官吏畏懼軍法,或行極端之舉。便自告奮勇同去,使其足以交差。
而對於此事,我覺得明朝王嗣奭《杜臆》(註3)解釋得很好。
我直接將其翻成白話:
 與其帶老婦人那衣裙破爛的兒媳回軍營,尷尬難堪;
 官吏寧可應老婦人的請求(沒拒絕),使役她來河陽,為部隊作早飯。
 起先雖然嗔怒,但聽完老婦人自敘處境,又自願頂替了事,也就心軟。
 不是不曉得老翁(老婦人的丈夫)還在,是姑且先逮老婦人覆命。
 而官吏的上司見老婦人前來,必然問原因,
 官吏便會替老婦人家裡境況從頭至尾交代一遍,老婦人也就當即釋放。
 (若是老翁去,全無此事,直接上戰場)
 所謂的「為部隊作早飯」,不過是老婦人能下情上達的託辭,官吏沒察覺這點。




有一篇(註4)對此詩的解說,我感覺有一段有點怪:
 跟「三吏」、「三別」系列中的其他作品一樣,
 杜甫在《石壕吏》中表現的並非一味的怨艾哀傷,
 實際上也有盼望軍民合力,同仇敵愾,早日掃清叛軍、恢復李唐繁榮的意思。
 換言之,杜甫很「識大體」。
 仔細品讀,不難讀出杜甫在表現對百姓同情的同時,
 對官府、官吏也並沒有過分的苛責,充其量只是對官吏的態度表示了不滿(吏呼一何怒)。

單就此詩,我是完完全全讀不出杜甫是哪句話"盼望軍民合作"...。
他又說"對官府、官吏也並沒有過分的苛責"。
對啦,確實沒一句苛責。但我不會這樣描述,我會講:這是一首敘事詩,只寫實,不議論。



-------------------------------------------------------------------------------------------------------------------
杜甫< 石壕吏>,唐朝強徵男丁的不幸。
-------------------------------------------------------------------------------------------------------------------


註2:
日暮時投宿石壕村,夜裏有差役來強徵兵。
老翁越牆逃走,老婦出門應付。
差役喊叫得是那樣兇狠,老婦人啼哭得是那樣悲傷。
我聽到老婦上前説:“我的三個兒子去參加鄴城之戰。
其中一個兒子捎信回來,説另外兩個兒子剛剛戰死。
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遠不會復生了!
老婦我家裏再也沒有其他的人了,只有個正在吃奶的小孫子。
因為有小孫子在,他母親還沒有離去,但進進出出連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沒有。
老婦雖然年老力衰,但請允許我跟從你連夜趕回營去。
趕快到河陽去應徵,還能夠為部隊準備早餐。”
夜深了,説話的聲音逐漸消失,隱隱約約聽到低微斷續的哭泣聲。
天亮後我繼續趕路,只能與返回家中的那個老翁告別。

○譯文:
(作者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裏來強徵兵。
老翁越牆逃走,老婦出門查看 。
差役吼得是多麼兇狠啊!老婦人是啼哭得多麼可憐啊!
(作者我)聽到老婦上前說:“我的三個兒子去鄴城服役。
其中一個兒子捎信回來,說兩個兒子剛剛戰死了。
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遠不會復生了!
(老婦我)家裏再也沒有其他的人了,只有個正在吃奶的孫子。
因爲有孫子在,他母親還沒有離去,(他母親)進進出出都沒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老婦雖然年老力衰,但請讓我跟從你連夜趕回營去。
趕快到河陽去應徵,還能夠爲部隊準備早餐。”
夜深了,說話的聲音消失了,隱隱約約聽到低微斷續的哭聲。
(詩人)天亮臨走的時候,只同那個老翁告別。(老婦已經被抓去服役了)

○《石壕吏》是一首傑出的現實主義的敘事詩,
寫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徵兵,連年老力衰的老婦也被抓服役的故事,
揭露了官吏的殘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對安史之亂中人民遭受的苦難深表同情。


註3:明朝王嗣奭《杜臆》卷三Page 8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出版。





2023年3月5日 星期日

札記-心理-(疑)心理學由觀察,將人分身、心、靈※


這一段出自 傅佩榮《品味人生12講》,讀完令我生出兩個疑惑。

第一,他指的「心理正常」是什麼?是心智正常,即有喜怒哀樂,卻能理性節制嗎?

第二,依身、心、靈三分法,顯然心與靈有別,那麼,心理學所說的「靈」為何?
而依上下文,快不快樂由「靈」來主導,而不從「心理」,靈是如何運作的呢?
書中只言從「觀察」得出,我頗是好奇心理學怎構建彼此的關聯。
或這樣問: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的學問」,抑是「心和靈」的學問?

倘若以宗教角度來看「靈」,是易於解釋的。
即強烈的自我感,號稱輪迴的主體,無論靈歸天國、人道、地獄。
佛教喚之為「阿特曼ātman」(不是有取識Vijñāna),並破斥其實在性。
可是,這對眾生卻十分好懂!
例如:快樂的我跟傷心的我,雖然心理狀態迥異,乃屬同一個自我,永恆唯一。
又,「愛無過於己」(雜阿含1006經),眾生為了滿足「自我」,會無休止地追逐快樂。
再重複一次,佛教破斥其實在性、它會欺誑眾生,故應勘破之。
於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方得自在。

2023年3月3日 星期五

工業_指南車※


寫「指南車」筆記,非是近期國內外有學術研究突破,亦無特殊緣由,
僅出於對古代傳說工業技術之好奇。內容多是參看維基、百度百科而來。


一.相傳由黃帝或周公發明?
黃帝戰蚩尤的故事,自幼耳熟,說什麼蚩尤徵風、召雨、吹煙、噴霧,
黃帝造指南車,于視線不佳的戰場上,指引敵軍方向...。周公之事也似此。
而百度(註1)說:
「從現有資料判斷,知指南車的內部結構有兩種可能性:
 利用齒輪系統之定向性或磁鐵的指極性。
 若以考古資料為據可知,中國齒輪出現的時間,在戰國到西漢之間。」
如是研判,為黃帝或周公首創的機率趨近於零。是後人附會的吧!


二,承一,真正的發明者是誰?
依史書,應當是東漢張衡、三國時代魏國的馬鈞、南齊的祖沖之,三人之一。

而百度辭條的結語給得很神奇:
 有歷史典籍顯示三國時馬鈞是第一個成功地製造指南車的人...
 如今普遍認為祖沖之是發明指南車的人。


不過,百度卻沒道出強有力理由,為何要和典籍相牾。
於是,我查《南齊書》卷52祖沖之傳(註2):
 初,宋武平關中,得姚興指南車,有外形而無機巧,每行,使人於內轉之。
 昇明中,太祖輔政,使沖之追修古法。
 沖之改造銅機,圓轉不窮,而司方如一,馬均以來未有也。
 時有北人索馭驎者,亦云能造指南車,
 太祖使與沖之各造,使於樂遊苑對共校試,而頗有差僻,乃毀焚之。

「有外形而無機巧」在講:
從前的指南車徒具其表,只有外型,但沒有實際的機械功能。
又,「沖之改造銅機,圓轉不窮,而司方如一,馬均以來未有」,
祖沖之改造後,不論齒輪如何轉向(應該是車子移動、轉向時帶動的),
車上人偶定指南方,這是馬均指南車所無的!

可是,維基(註3)的註解:《宋書》卷十八《禮志五》:
 明帝青龍中,令博士馬鈞更造之而車成。晉亂復亡。
 石虎使解飛,姚興使令狐生又造焉。安帝義熙十三年,宋武帝平長安,始得此車。
 其制如鼓車,設木人於車上,舉手指南。車雖回轉,所指不移

馬均指南車也是「木人於車上,舉手指南。車雖回轉,所指不移」。
所以,大家各有所本。保守一點,我會回歸開頭所言,要說三人其中之一。


三.指南車的機械構造?
說實話,我沒啥興趣。
第一.設計圖及其描述,對我有一定的難度,這是主因。
第二.事實上,原始設計不可考,各朝代車內結構無承繼性,後人猜想、自創成分居多。
百度說:
 指南車的內部結構常被認為是重要機密,避免讓人知道,
 這也許是歷史上很少古籍記載指南車的內部結構的原因。
 各代指南車的內部結構有所不同,甚至有較大不同,或者根本不同都是完全可能的。
復次,
 從三國時開始,歷代史書幾乎都有指南車的記載,但是都比較簡略。
 直至宋代才有完整的資料。...
 《宋史·輿服志》詳細地記載了燕肅和吳德仁所造指南車的結構和技術規範。

復次,
 近代,對指南車的研究,
 受到了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重視,提出了指南車內部結構的各種猜想。


四.指南車應用為何?
或許有人會答,軍事用途。然而,單由前述的《南齊書》和《宋書》那幾段,
會發覺,指南車的創造與戰爭毫無關聯!它真正的作用是什麼呢?天子鹵簿。
百度:
 歷代都有指南車。皇帝在隆重場合才使用,皇帝的儀仗隊中常不可少。... 
 但(指南車)只有外殼,而沒有內部的零件。
 於是皇帝出行時,讓人躲在車內操縱,
 可見有沒有指南車關係到皇帝的尊嚴與體面,很為重要。
 指南車的使用直到宋代,
 按《宋史》記載可以知道北宋時肯定有指南車在宋朝國都南遷後,
 屢經戰亂,無心也無力顧及指南車了。宋後,建立了元朝,
 少數民族統治中國,並不重視漢族以往的傳統,未見再研製指南車了,便從此絕跡。



------------------------------------------------------------------------------------------------------
1. 指南車真正發明者,
 應當是東漢張衡、三國時代魏國的馬鈞、南齊的祖沖之,三人之一。
 (中國齒輪出現的時間,在戰國到西漢之間)
2. 各朝代指南車的機械構造不同,也許大不相同,也許完全不同。
 現在仿製的指南車,後人猜想成分大。
3. 指南車並非應用於軍事,而是皇帝出巡儀仗。
------------------------------------------------------------------------------------------------------








-----------------------------------------------------------------------------------------------------------
參考小說:祖沖之研製指南車的故事 (不保證符合史實)


2023年1月2日 星期一

學習_專注_《四千週》:何以分心:有限性※



某位古希臘時代哲學家對「分心」的看法(註1)是,分心主要來自內在,而不是外在。
人面對當前事物,由於(1)內心有厭倦、無聊、痛苦等感受,盼望能逃離。
此時,(2)外在環境給了他藉口,可能是有人來、手機或把玩的物品在手邊等等,
便順理成章地分心了。

順著這思路,《四千週》的作者談他的見解。我覺得講得很漂亮。
他說:「我們之所以會分心,是不想面對有限性帶來的痛苦」,
痛苦即上述(1)的其中一個感受,而究其根源是:"有限性"。
事實上,"有限性"就是縱貫該書的精神。
書名四千週的意思,就是人若能活到80歲,大致換算成週數,則是4千週。
作者要我們好好看待這"有限性",再決定人生何事當為或不當為。


因為有了"有限性",書裡才說:
 分心是躲避自身有限性的一樣工具...,
 如遭遇"諸寫一個報告,你不知道下一段要怎麼寫"、
  "做一個項目,你不知道這個項目到底能不能做好",
 分心的那一刻,我可以逃離我的焦慮、厭倦和自我懷疑。
接著,書又說:
 網絡能加劇我們分心的衝動。
 網絡無邊無際,你可以漫無目的地瀏覽全世界各地的最新資訊...
 哪怕在網上搜不到有趣的東西,你起碼也能感到不受約束。
這也復述上面(2)的論點。
我不清楚針對"網路可以滿足人類對有限性的逃離"有多少心理學的統計數據可以證實,
不過,我覺得應該和真實狀況,八九不離十吧。

如何對付做事會分心?感覺作者是要我們直視當下處理之事(即便它非常難),解決它。



----------------------------------------------------------------------------------------------------------------------
能力有限性->心情痛苦(在內)->想逃避->發現網路無限性(外在)->分心
----------------------------------------------------------------------------------------------------------------------
圖片來源


註1:《四千週》Eget筆記(un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