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不反對任何的視角看世界,且多多益善,但是不願僅持一種當標準論斷。
《王朝的家底》(註1)是本以經濟學作本位,談中國的歷史事件。
我讀了網路有人轉錄的其中兩章節,
有種別於以往的新奇感,後來又搜尋看了兩篇,趣味亦然,
有種別於以往的新奇感,後來又搜尋看了兩篇,趣味亦然,
無奈的是,找不完整電子版,可是我書太多,暫不購入,嘿嘿。
僅列找著的四五篇,摘要簡言之。
第一篇.漢朝控制西域的經濟賬和政治賬(註2)
漢朝控制西域不是為了賺錢。
(1)漢朝對賣絲綢根本不感興趣
如果漢朝為了發財,境內應該很多羅馬的古羅馬金銀幣。
但多年來的考古,中國的中原地區幾乎沒有,為什麼呢?
原來漢朝政府對出口絲綢根本不感興趣,
資料記載,絲綢主要是用來當賞賜的,並且漢朝政府也不鼓勵民間進行絲綢貿易。
可外國人喜歡中國的絲綢,很多的外國商人就來中國採購絲綢,
他們賺了很多貿易利潤,而作為絲綢產地的中國得到的利潤並不多。
(1)漢朝對賣絲綢根本不感興趣
如果漢朝為了發財,境內應該很多羅馬的古羅馬金銀幣。
但多年來的考古,中國的中原地區幾乎沒有,為什麼呢?
原來漢朝政府對出口絲綢根本不感興趣,
資料記載,絲綢主要是用來當賞賜的,並且漢朝政府也不鼓勵民間進行絲綢貿易。
可外國人喜歡中國的絲綢,很多的外國商人就來中國採購絲綢,
他們賺了很多貿易利潤,而作為絲綢產地的中國得到的利潤並不多。
(2)西域的王國很窮,沒什麼經濟利益可貪
西域的王國都建在沙漠的綠洲之上,他們的經濟基礎也是農業,
而且還是靠著高山的雪融水來維持,國力非常的有限,勉強能夠支撐起脆弱的綠洲政權。
西域真的沒有多少財富值得漢朝掠奪。
既然不為賺錢,那漢朝幹嗎還勞師動眾地控制西域呢?
這是因為西域對匈奴非常重要,這對漢朝對付北方的少數民族匈奴有更深層的戰略意義。
接著得問,為什麼西域對匈奴非常重要?
西域的王國都建在沙漠的綠洲之上,他們的經濟基礎也是農業,
而且還是靠著高山的雪融水來維持,國力非常的有限,勉強能夠支撐起脆弱的綠洲政權。
西域真的沒有多少財富值得漢朝掠奪。
既然不為賺錢,那漢朝幹嗎還勞師動眾地控制西域呢?
這是因為西域對匈奴非常重要,這對漢朝對付北方的少數民族匈奴有更深層的戰略意義。
接著得問,為什麼西域對匈奴非常重要?
(1)匈奴依賴西域的農耕經濟
因為匈奴人口少而且是游牧經濟,他們的農作物食品供應很大程度上是依賴於西域國家。
資料記載,漢昭帝時,
因為匈奴人缺糧食,他們專門派了4000多騎兵到西域的車師國種地。
(2)西域可以給匈奴提供一些作戰物資
如鐵製兵器,必要的時候,匈奴還可以在西域徵兵,匈奴在西域徵收賦稅,
這筆收入對漢朝來說不過塞牙縫,可對匈奴來說還是非常可觀的。
(3)如果匈奴控制了西域,就多了一條攻擊漢朝的西北路線(也是戰略意義)
因為匈奴人口少而且是游牧經濟,他們的農作物食品供應很大程度上是依賴於西域國家。
資料記載,漢昭帝時,
因為匈奴人缺糧食,他們專門派了4000多騎兵到西域的車師國種地。
(2)西域可以給匈奴提供一些作戰物資
如鐵製兵器,必要的時候,匈奴還可以在西域徵兵,匈奴在西域徵收賦稅,
這筆收入對漢朝來說不過塞牙縫,可對匈奴來說還是非常可觀的。
(3)如果匈奴控制了西域,就多了一條攻擊漢朝的西北路線(也是戰略意義)
還讓漢朝的防禦戰線變長,這對於漢朝的進攻和防禦是非常不利的。
綜合上述,沒有了西域,漢朝的日子頂多麻煩一點,
可匈奴離開西域之後日子可就非常的艱難了,這才是漢朝控制西域的真正目的。
第二篇.鹽:如何影響中國歷史(註3)
(1)鹽的使用促進了古文明的產生和發展
咱們舉個例子,山西臨汾有一處陶寺遺址,距現在4000多年,
考古發現這處古代城市建築面積非常龐大,出土文物也很豐富。
考古學家推測,這可能是遠古時代首都級別的城市。
咱們知道,大城市人口很多,要養活這麼多人,
只靠周圍的農田的糧食肯定不夠,所以陶寺古人肯定得跟外地人換糧食,
可用什麼東西換呢?考古學家推測,陶寺人用的就是鹽。
(2)鹽影響了古代社會的經濟實力
例如,輔佐齊桓公的管仲訂下了食鹽官營的政策,抬高鹽的出口價格,
同時為了防止老百姓向外國走私食鹽,
管仲還修了一條長城,為了鹽興建這麼大的工程,可見利潤有多大。
鹽也影響了秦國統一天下,為什麼呢?
原來秦國用鹽得從巴國進口,到了後來,巴國貴族開始貪好享樂,
鹽帶來的巨大利益誘惑著巴國周邊的秦國跟楚國。
不久張儀就率秦軍攻取巴國,楚國也沒閒著,
就在秦國和巴國作戰的時候拿下了很多巴國的城池,
並且楚國還禁止巴國向秦國售鹽,
這就相當於掐斷了秦國的命脈,於是秦楚之間的戰爭開始了。
秦楚的食鹽戰爭最終秦國勝了,實力超過了楚國,也奠定了未來統一六國的基礎。
(3)鹽的經營政策也影響了古代社會階層的關係
黃巢起義對唐朝產生這麼大的危害,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食鹽政策導致的。
而且鎮壓叛亂的唐朝將領,好多是私鹽販子出身,
他們最後成了割據一方的藩鎮節度使,也成了唐朝垮台的重要推動力。
第三篇.三千年的糧倉保衛戰
(1)狗尾巴草
狗尾巴草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農作物)粟(穀子,小米粥)的祖本植物。
狗尾巴草是粟的野生種,也叫“莠”。
(二者剛長出的幼苗很難區分,所以有“良莠不分”的說法)
粟(穀子),黍(黃米)和菽(大豆),讀音相近,
最重要的共同點是耐旱耐貧瘠,是先秦時期最重要的農作物。
它們生長期短,適合北方旱地,所以率先從百草中脫穎而出。
夏朝和商朝曾被稱為“粟文化”的王朝。
在那以後,隨著人口增加,需要開墾更多的荒地,來種植產量更大的作物。
(2)小麥:秦國崛起,文景之治和農民起義
A. 秦統一
在戰國七雄中,秦國地處西方,
最早接觸小麥,而且渭河沖積形成的關中平原很適合種植,
當時的國家力量也發展到能夠組織大量人力來興修水利(鄭國渠)。
這讓秦國有實力連年征戰,最終一統天下。
B. 文景之治
後人評價文景之治,大多歸功於戰亂平息後政治穩定、
皇帝以身作則勤儉持家、減輕農民的賦稅徭役等因素。
這些解釋固然都有道理,但我們應該關注更為主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小麥的廣泛種植。
C. 農民起義
種小麥的地區,不論是關中平原,還是後來華北平原的一些農耕區,
農民們不得不連年耕種,最後讓土地陷入萬劫不復的鹽鹼化境地。
大批農民失去了穩定的糧食收入,揭竿而起就不可避免了。
許多次導致王朝覆滅的農民起義,都發源於小麥的種植區,
比如西漢末年的綠林赤眉起義爆發於山東莒縣,
東漢末年的黃巾大起義爆發於河南洛陽,
北魏末年的六鎮起義爆發於河套地區隋末的農民起義爆發於山東、河北、河南,
唐末的黃巢起義爆發於山東,
明末的李自成起義爆發於陝西米脂。
這些起義的導火索可能各不相同,但背後都有士地鹽鹼化的黑影。
(3)水稻:唐宋盛世,經濟重心南移
在小麥無力養活中國人民的關鍵時刻,古代越南人民向我們伸出了援助之手,
他們“友情贊助”了一種優良的稻種——占城稻。
占城稻原產越南中南部,宋朝時期那裡是佔婆古國的勢力範圍。
占城稻只需百天就能收割(早熟),適應能力強,耐旱。
宋朝時出現的二熟種植法,直接激發了人口大爆炸,特別是南方地區。
唐朝鼎盛期人口5000萬,而12世紀宋徽宗時期超過了1億,
南方人口超過了北方一倍,自古以來北多南少的局面徹底扭轉了。
從北宋時期開始,經濟中心就從黃河流域過渡到了長江流域。
綜合上述,沒有了西域,漢朝的日子頂多麻煩一點,
可匈奴離開西域之後日子可就非常的艱難了,這才是漢朝控制西域的真正目的。
第二篇.鹽:如何影響中國歷史(註3)
(1)鹽的使用促進了古文明的產生和發展
咱們舉個例子,山西臨汾有一處陶寺遺址,距現在4000多年,
考古發現這處古代城市建築面積非常龐大,出土文物也很豐富。
考古學家推測,這可能是遠古時代首都級別的城市。
咱們知道,大城市人口很多,要養活這麼多人,
只靠周圍的農田的糧食肯定不夠,所以陶寺古人肯定得跟外地人換糧食,
可用什麼東西換呢?考古學家推測,陶寺人用的就是鹽。
(2)鹽影響了古代社會的經濟實力
例如,輔佐齊桓公的管仲訂下了食鹽官營的政策,抬高鹽的出口價格,
同時為了防止老百姓向外國走私食鹽,
管仲還修了一條長城,為了鹽興建這麼大的工程,可見利潤有多大。
鹽也影響了秦國統一天下,為什麼呢?
原來秦國用鹽得從巴國進口,到了後來,巴國貴族開始貪好享樂,
鹽帶來的巨大利益誘惑著巴國周邊的秦國跟楚國。
不久張儀就率秦軍攻取巴國,楚國也沒閒著,
就在秦國和巴國作戰的時候拿下了很多巴國的城池,
並且楚國還禁止巴國向秦國售鹽,
這就相當於掐斷了秦國的命脈,於是秦楚之間的戰爭開始了。
秦楚的食鹽戰爭最終秦國勝了,實力超過了楚國,也奠定了未來統一六國的基礎。
(3)鹽的經營政策也影響了古代社會階層的關係
黃巢起義對唐朝產生這麼大的危害,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食鹽政策導致的。
而且鎮壓叛亂的唐朝將領,好多是私鹽販子出身,
他們最後成了割據一方的藩鎮節度使,也成了唐朝垮台的重要推動力。
第三篇.三千年的糧倉保衛戰
(1)狗尾巴草
狗尾巴草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農作物)粟(穀子,小米粥)的祖本植物。
狗尾巴草是粟的野生種,也叫“莠”。
(二者剛長出的幼苗很難區分,所以有“良莠不分”的說法)
粟(穀子),黍(黃米)和菽(大豆),讀音相近,
最重要的共同點是耐旱耐貧瘠,是先秦時期最重要的農作物。
它們生長期短,適合北方旱地,所以率先從百草中脫穎而出。
夏朝和商朝曾被稱為“粟文化”的王朝。
在那以後,隨著人口增加,需要開墾更多的荒地,來種植產量更大的作物。
(2)小麥:秦國崛起,文景之治和農民起義
A. 秦統一
在戰國七雄中,秦國地處西方,
最早接觸小麥,而且渭河沖積形成的關中平原很適合種植,
當時的國家力量也發展到能夠組織大量人力來興修水利(鄭國渠)。
這讓秦國有實力連年征戰,最終一統天下。
B. 文景之治
後人評價文景之治,大多歸功於戰亂平息後政治穩定、
皇帝以身作則勤儉持家、減輕農民的賦稅徭役等因素。
這些解釋固然都有道理,但我們應該關注更為主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小麥的廣泛種植。
C. 農民起義
種小麥的地區,不論是關中平原,還是後來華北平原的一些農耕區,
農民們不得不連年耕種,最後讓土地陷入萬劫不復的鹽鹼化境地。
大批農民失去了穩定的糧食收入,揭竿而起就不可避免了。
許多次導致王朝覆滅的農民起義,都發源於小麥的種植區,
比如西漢末年的綠林赤眉起義爆發於山東莒縣,
東漢末年的黃巾大起義爆發於河南洛陽,
北魏末年的六鎮起義爆發於河套地區隋末的農民起義爆發於山東、河北、河南,
唐末的黃巢起義爆發於山東,
明末的李自成起義爆發於陝西米脂。
這些起義的導火索可能各不相同,但背後都有士地鹽鹼化的黑影。
(3)水稻:唐宋盛世,經濟重心南移
在小麥無力養活中國人民的關鍵時刻,古代越南人民向我們伸出了援助之手,
他們“友情贊助”了一種優良的稻種——占城稻。
占城稻原產越南中南部,宋朝時期那裡是佔婆古國的勢力範圍。
占城稻只需百天就能收割(早熟),適應能力強,耐旱。
宋朝時出現的二熟種植法,直接激發了人口大爆炸,特別是南方地區。
唐朝鼎盛期人口5000萬,而12世紀宋徽宗時期超過了1億,
南方人口超過了北方一倍,自古以來北多南少的局面徹底扭轉了。
從北宋時期開始,經濟中心就從黃河流域過渡到了長江流域。
第四篇.趕跑荷蘭殖民者和他們的甘蔗經濟,鄭成功不為錢
喜歡甜的食物,這是人類的天性。
在原始人時期,人類就冒著被蟄傷的危險竊取野生蜂的蜂蜜;
進入文明社會後,人們懂得了雙贏的經濟道理,開始養蜂,生產蜂蜜,滿足對甜味的嗜好。
但蜂蜜的產量始終相當的低,無法滿足人們的口舌之欲,
直到人們發現了一種能大量提煉糖的植物,它就是甘蔗。
從1500年左右開始,人們四處尋找適合種植甘蔗的地方,以大量生產蔗糖。
最符合這些要求的地點是熱帶、亞熱帶的一些島嶼。
甘蔗林如雨後春筍般在海洋中的一座座島嶼上湧現。
但造成島嶼上的經濟嚴重依賴蔗糖這種單一的產品。
即使島民們趕跑了歐洲殖民者做了主人,島嶼經濟卻無法轉型,只能繼續種甘蔗。
這樣的情形出現在牙買加、海地、古巴、爪哇、菲律賓等地,
這些島嶼國家並沒有因為蔗糖業致富,反而紛紛位列最貧窮的國家之列。
人們稱呼甘蔗林帶來的災難為「甘蔗林魔咒」。
17世紀荷蘭殖民者占據台灣島,順理成章地把甘蔗引進到了台灣島,
並計劃著砍伐森林,建設甘蔗園。
如果台灣島也踏上甘蔗種植的這條道路,
那麼它的未來命運也許就和前面提到的那些熱帶島嶼一樣悲慘了。
就在這時,鄭成功登上了台灣島,趕跑了荷蘭人。
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本意,並非為了「驅除侵入中華的外國殖民者」、
「反對帝國主義」這樣現代的崇高目的,
在他看來,當時台灣島的荷蘭人當自己的對手並不夠級別,
他的敵人永遠是萬惡的清朝,拿下台灣就是為了有地方種莊稼,生產糧食,
等錢糧充足後,再與清朝一決雌雄。
就這樣,荷蘭人的甘蔗園計劃由於鄭成功的攻台而流產了。
當清朝統一台灣,鄭成功利用海上力量抗衡,
給清朝留下了太深刻的教訓,這幫海盜太難對付了。
考慮如何不讓該島再次成為反清的據點。
如果在台灣島大量種植甘蔗,台灣島就會積累起巨大的財富。
寧可貧窮,也不能冒著丟掉權力寶座的風險,這就是清朝治理台灣經濟的基本原則。
具體到經濟布局上,就是以種植稻米為主,限制甘蔗的種植面積。
到了日治時代,日本人十分垂涎蔗糖種植業的高利潤,
但很快,日本國內由於人多地少,出現了稻米不足的情況,
日本不得已讓台灣島延續了清朝時期的經濟布局,依舊以種植稻米為主,甘蔗次之,
生產出的糧食補給日本國內的需要。
最近又有人提"再建絲路"的事,
我覺得跟第一篇的情形類似,政治、戰略意義遠高過經濟。
第二、第三篇論述(米)糧、鹽為百姓必需品,左右天下政局,影響國家社稷。
明清龐大地下組織-青幫(註6),就跟(米)糧、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不過,作者論述得很好,卻無令我感到驚豔之處。
第四篇談台灣甘蔗,是這四篇中,我個人最感收穫的。
他的敵人永遠是萬惡的清朝,拿下台灣就是為了有地方種莊稼,生產糧食,
等錢糧充足後,再與清朝一決雌雄。
就這樣,荷蘭人的甘蔗園計劃由於鄭成功的攻台而流產了。
當清朝統一台灣,鄭成功利用海上力量抗衡,
給清朝留下了太深刻的教訓,這幫海盜太難對付了。
考慮如何不讓該島再次成為反清的據點。
如果在台灣島大量種植甘蔗,台灣島就會積累起巨大的財富。
寧可貧窮,也不能冒著丟掉權力寶座的風險,這就是清朝治理台灣經濟的基本原則。
具體到經濟布局上,就是以種植稻米為主,限制甘蔗的種植面積。
到了日治時代,日本人十分垂涎蔗糖種植業的高利潤,
但很快,日本國內由於人多地少,出現了稻米不足的情況,
日本不得已讓台灣島延續了清朝時期的經濟布局,依舊以種植稻米為主,甘蔗次之,
生產出的糧食補給日本國內的需要。
最近又有人提"再建絲路"的事,
我覺得跟第一篇的情形類似,政治、戰略意義遠高過經濟。
第二、第三篇論述(米)糧、鹽為百姓必需品,左右天下政局,影響國家社稷。
明清龐大地下組織-青幫(註6),就跟(米)糧、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不過,作者論述得很好,卻無令我感到驚豔之處。
第四篇談台灣甘蔗,是這四篇中,我個人最感收穫的。
註1:豆瓣讀書:《王朝的家底》
得到 有兩篇與此有關,分別為註2、註3
註2:得到-中史-漢朝控制西域的經濟賬和政治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