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0日 星期六

古籍_《禮記》18<學記>

《禮記》<學記>的名句: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教學相長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
 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


本文的主旨在論述(教師)如何教導、(學生)如何學習。
而"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將本文分17個段落,
我覺得重要的是第2、3、8、10、13、14段。
拿當中的三個重點來談。

一.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1)學然後知不足:
透由學習才覺曉不足。這裡的不足,不是"知道不足夠",而是知道"該補足的有那些"。
不讀書學習,也能發現"不足夠"的問題,有云:「書到用時方恨少。」
所以是覺曉"該補足的有那些"(解決問題)。
那麼,學習就能通曉一切,再也沒有"不足之處"?
不可能。知識是沒有盡頭的,而學習已知知識,
可以給你方向,例如那些前人走的錯路,不會重蹈覆轍。

(2)教然後知困
舉《讀書別靠意志力》作旁證,他說:
大腦所能住的訊息,閱讀:10%、聽:20%、看:10%、聽與看:50%、
向別人介紹相關內容:70%、實際運用知識:90%。
從這發現,教導別人比自己學習,效果來得好。
也就說,你自己在腦理想都覺得很順,
但是開口跟人講,或者人聽完對你提問,你就容易找到不通順的地方。
這即是教學相長的好處。


二.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第08段談到4種施教方法,預防法、及時法、觀摩法、漸進法。
預防法,在學生還沒犯錯前,就防範未然,提前教育;
及時法,例如,中國教育認為孩童時記憶正佳,幼時要多記誦詩文,錯過就來不及。
    同樣地,年輕人可塑性高,學習要趁年輕。
觀摩法,讓學生彼此觀摩切磋,相互學習優點。    
漸進法,教導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而「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即是不遵從「觀摩法」的惡果。


三.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
這個意思不是說:學生問得大聲,老師就大聲回,學生問得小聲,老師就小聲回。
大鳴小鳴,是表徵:解答的「深度」。
舉個例子,學生問:鴉片戰爭的主因是什麼?
對於國小學生,可以回答,是因為鴉片有害健康。
可在此停下,或進一步跟他講這與貿易戰有關,若他聽不懂,則暫且按住(可參考第14段)。

國高中學生問這題,則可說:健康以及貿易因素,清朝白銀流出太多。
可在此停下,或進一步講到拿破崙戰爭及美洲獨立,
造成美洲的白銀不能運往歐亞大陸,造成短缺。若他聽不懂,則暫且按住。

大學生問這題,視角得放大到全世界金融秩序,討論歐亞美洲大陸的經濟聯繫。



*****
段義與註解:
原文: 禮記 -> 學記
參考翻譯:古詩詞文:禮記學記譯文 (少第14段)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將本文分17個段落,
我按此分段,僅說明重點及註解難詞。全篇白話譯文,讀上述的"參考翻譯"。

○第01段:
 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ㄒㄧㄠˇ ㄨㄣˋ),不足以動眾;
 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這段需要翻白話:
 (執政者)做事深謀遠慮,用人必求善良,雖然能小有名譽,卻不能感動群眾。
 (執政者)尊重賢人,體恤遠來的人,雖然能感動群眾,但不能教化人民。
 執政者若要教化人民,形成好的風俗,一定要從辦設教興學。


這是對"執政者"說的話,說基於如何如何的,因而一定要"辦教育"。
但我認為這種政治目的不一定能使一般人認同,可以略過。
而後面都會是從施教者受教者兩種身分來討論。


○第02段: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其此之謂乎!
重要的是前四句,後面可省略。


○第03段
 雖有...,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故曰:教學相長也。
 《兌命》曰:「學(ㄒㄧㄠˋ)學半。」
其此之謂乎!

紅字是經典名句,其語譯:
 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所學不夠;教人之後,才曉得自己仍未通達明瞭。
 知道所學不夠,才肯反省而設法求進步;
 曉得仍未通達明瞭,才肯發憤不懈。所以說:教與學,兩邊都能相互之間使學問進步。
 《書經》<兌命>:教導人,可以增進自己學問的一半。

其背後的想法,能引發諸多討論。


○第04段:
 古之教者...其此之謂乎!
此段大意:「古代的學校制度,和各階段(類似現在的小學、國中、高中)的教育任務。」
我認為實務上,現代教育已經健全。此段可略。


○第05段:
 大學始教...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未卜禘不視學,游其志也;..其此之謂乎!

此段大意:「大學施教的七種原理」。可略。
1. 鼓篋(ㄑ一ㄝˋ):擊鼓招集學生,並令他們從發篋中拿出書籍等物。
2. 夏(ㄐㄧㄚˇ)楚:教鞭、戒尺。
3. 卜禘(ㄉ一ˋ):大祭。


○第06段:
 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
 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其此之謂乎!

此段大意:「(讓學生)時時在學習」。
較好的句子:
1. 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
語譯:大學的教育活動,按時令進行,各有正式課業;休息的時候,也有課外作業。

2. 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
語譯:安心學習,親近師長,樂於與朋友切磋,並深信所學之道,
   儘管離開師長輔導,也不會違背所學的道理。
換作今日,用語應更替成"終身學習"。


○第07段:
 今之教者,呻其占畢,多其訊言,及于數進...其此之由乎!
此段大意:「今天教育者的缺失」。可略。
1. 占畢(ㄕㄢ ㄅㄧˋ):書簡、簡牘。
2. 訊(ㄙㄨㄟˋ)言:解說。
3. 數(ㄙㄨˋ)進:速度。


○第08段:
 大學之法,
 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發然後禁,則扞(ㄏㄢˋ)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
 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
 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此段大意:「四種施教方法,六種教育失敗的原因」。
我認為這是四種施教方法是全文最重要的部分,
後面六種失敗是如果不做此四方法的後果。
語譯:
 大學施教的方法是:
 在學生還沒發展出不良的行為前,就加以制止,叫做豫防法;
 把握適當的機會實施教育,叫做及時法;
 施教的內容由淺入深,不違背順序,叫做漸進法;
 讓學生彼此觀摩切磋,相互學習優點,叫做觀摩法;
 以這四種方法施教,是教育成功的原因。

 錯誤出現了再去禁止,必遭抵拒反抗,而無法克服;
 放過了學習時機,事後補救,儘管勤苦努力,也較難成功;
 施教者雜亂無章而不循序漸進,學生學到的只是支離破碎、缺乏系統的學問;
 獨自學習,缺乏相互切磋的好友,就會孤僻鄙陋,見識短淺;
 與不正派的朋友來往,必然會違逆老師的教導;
 愛好治遊玩樂,必然荒廢學業。這六點,是教學失敗的原因。

1. 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孫,循序漸進;修:治,整頓使之有條理。


○第09段: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ㄉㄠˇ)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
 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
 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說有點繞口,需翻譯。
語譯:
 了解到教育成功的原因,又知道教育失敗的原因,才可以擔任老師。
 因此,教導學生,只用"善誘"而不逼迫,勉勵而不抑制,啟發而不白給答案。
 善誘而不逼迫,師生融洽;勸勉而不強制,學生感到學習容易;
 啟發而不白給答案,學生才會(獨立)思考。
 能讓學生、融洽、學習容易、(獨立)思考,這就是好的教學者。
1. 道(ㄉㄠˇ)而弗牽 :善誘而不逼迫。
2. 強而弗抑:用勉勵,而不是強制。

這段中,道(同「導」)、牽、強、抑、開、達是動詞,
但是卻沒有明確地講受詞是什麼,惟能朝好處想,想最佳解釋。
因此,每本書翻譯出來的白話文,無法達到一致。
例如「抑」字,意思可以說成"強制",或說成"抑制"。
文中的「弗抑」,能想出的最佳解釋,不強制"學習"或不抑制"天賦"。


○第10段:
 學者有四失...可謂繼志矣。
本段大意:「學者有四種過失,好的教學者能幫助他:揚長補短。」

四種過失,
1.多:雜學不精;
2.寡:孤陋寡聞;
3.易:見異思遷,求快速。
§我以為,可以解成"人云亦云",這也是容易就改變。§
4.止:畫地自限。

這段提到「繼志」。「志」,我認為在講心態、精神層次,而不是所學到的教材。
所以,應當是求知慾及思辨等等,去克服以上四種過失。


○第11段:
 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
 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此之謂乎!
本段大意:「好的老師會因材施教,要選擇這種老師」

較好的句子: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
語譯:
 施教者根據學生學習時感到難易不同,從而看出學生的資才的好壞,
 然後能做到分別情況,對學生多方面的啟發誘導。
 

○第12段: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無北面;所以尊師也。
本段大意:
「尊師重道,不管是什麼身分,都是要尊重老師,即便你的社會地位比你老師高。」
這邊有一個很特別的註解,"嚴師為難"的「嚴」,其意為"尊敬"。


第13段: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
 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ㄊㄨㄛ)以解;不善問者反此。
 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
 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本段大意:「善問者、善答者的進學之道。」
語譯:
 會學習的人,能使教師費力不大而效果好,並能感激教師的教導有功;
 不會學習的人,即使老師很勤苦而自己收效甚少,還要埋怨教師。
 會提問的人,像木工砍木頭,先從容易的地方著手,再砍堅硬的節疤一樣,
 (先問容易的問題,再問難題)這樣,問題就會容易解決;不會提問題的人卻與此相反。
 會對待提問的人,要回答得有針對性,像撞鐘一樣,
 用力小,鐘聲則小,用力大,鐘聲則大,從容地響,讓別人把問題說完再慢慢回答;
 不會回答問題的恰巧與此相反。以上這些,講的是有關進行教學的方法。


這一段的,攻堅木跟撞鐘的比喻很好,成為名句。
1. 從而「庸」之:功勞。


第14段: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
 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本段大意:「傾聽學生的問難。」
語譯:
 預先記誦難懂的學識,向學生炫耀,不足以成為人師;
 必須先聽學生的發問,然後針對問題答覆。
 如果學生的學力還達不到發問的程度,老師應該(主動)講解給他聽。
 如果學生依然聽不懂,就暫時把問題擱下無妨。

我覺得這是第八段的及時法、漸進法。
「記問之學」,就是孔子說的:「「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
其實,自己不是很懂,而是靠記憶記下來的東西。這是不對的,得融會貫通。


第15段:
 良冶之子...可以有志於學矣。
本段大意:「觀摩別人」。可略。


第16、17段:
 古之學者:比物醜類。...此之謂務本。
他說:古代的學者,善於拿同類事物來聯想,打比方。
然而,這段確切想表達什麼,我目前讀不明白。
好像是說「學問是根本」,
就像鼓不是五聲,五聲來自於鼓,水不是五色,五色來自於水。
而學問不是人,人之所以為人,來自於學問。





----------------------------------------------
2019.02.28更新
----------------------------------------------
參考資料:夏克非編《大學國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