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農曆的月份,長的是30日,短的是29日,
地球公轉太陽是約365天多,
勢必每一個農曆年(354)就會少11天左右,因此有閏月。
我小時候問長輩:
「我知道為什麼會有閏月,可是編農曆的人,
他是怎麼知道要"閏幾月"?
(比如,1995閏8月,為什麼是閏8,不是閏7或閏9)」
他答我:「應該平均分配吧!」
頓一會又說:「7月是鬼月,所以7月除外」
於是,關於閏月,除了19年7閨法(19年要閏7次),
多年後,一個同事突然聊到閏月,說:「不曉得閏月規則是什麼?」
我聽見,便很直覺地說出我所知。
他說:「是喔,真的沒有閏七月?」
他立刻查,然後跟我說:「你看,2006年不就有閏7月嗎?」
我非常訝異,感到不好意思之餘,心又想:「會不會連"平均分配",也是錯的。」
所以,一得空閒,開始找答案。果然,"平均分配"是錯的!
閏不閏的原理是依照節氣!
中國節氣有24個。
這裡必須強調一點:決定節氣是哪一天跟陽曆有關。
這是耶穌會(耶穌會是知識分子所組成)湯若望、南懷仁的功勞。
不信的話,可以留意,立春(節)是不是永遠在陽曆2月3~5日。
而24節氣的中氣:雨水、春分、穀雨...大寒的日期,
就剛好落在換西洋星座的交界點。
(西洋12星宮時間本來就由陽曆來定,這並非巧合)
若將24節氣平均分配每個農曆月份,一個月應該有2個。
然而,偶爾會出現某個月只有1個的狀況。
此時,便把閏月安插其中(註1)。
拿剛剛說的2006年的閏7月來說:
2006年7月25日~2006年8月23日,農曆7月,有立秋、處暑。
2006年8月24日~2006年9月21日,農曆閏7月,僅有白露。
假如沒有這個閏7月,
勢必造成農曆8月只有白露 1個節氣而已。
是故,插入一個閏7月來彌補。
又拿2014年農曆閏9月為例:
2014年9月24日~2014年10月23日,農曆9月,有寒露、霜降。
2014年10月24日~2014年11月21日,農曆閏9月,僅有立冬。
假如沒有這個閏9月,
勢必造成農曆10月只有立冬 1個節氣而已。
是故,插入一個閏9月來彌補。
老派一點的人,不知道說「老派」會不會太過了,哈哈。
他們當中有些人說,閏月出生的人,生日要算在當月;
另有些說:生日要算在隔月;
還有些說:生日要依據節氣才決定哪個月。共三派看法。
舉個例子,2006年8月24日~2006年9月21日是農曆閏7月。
第1派,生日算在當月:7月出生;
第2派,生日算隔月:8月出生;
第3派,2006年8月24日~2006年9月8日,算7月;
2006年9月9日~2006年9月21日,算8月。
我的想法是,隨便。看相信什麼,就怎麼主張吧。
例如,信紫微斗數的人,按第1派;信八字的人,依第3派。
農曆有閏月制度;那陽曆呢?
多數人對此應該蠻熟悉的,陽曆是閏年制,閏年2月有29天,
西元年份,4年閏,100年不閏,400年閏。
然而,仍會出現誤差,就像1582年10月5日到10月14日不存在,
因為加太多了,曆法多了10天,得減回來。
地球公轉太陽是約365天多,
勢必每一個農曆年(354)就會少11天左右,因此有閏月。
我小時候問長輩:
「我知道為什麼會有閏月,可是編農曆的人,
他是怎麼知道要"閏幾月"?
(比如,1995閏8月,為什麼是閏8,不是閏7或閏9)」
他答我:「應該平均分配吧!」
頓一會又說:「7月是鬼月,所以7月除外」
於是,關於閏月,除了19年7閨法(19年要閏7次),
我就記得:平均分配和沒有閏7月。
多年後,一個同事突然聊到閏月,說:「不曉得閏月規則是什麼?」
我聽見,便很直覺地說出我所知。
他說:「是喔,真的沒有閏七月?」
他立刻查,然後跟我說:「你看,2006年不就有閏7月嗎?」
我非常訝異,感到不好意思之餘,心又想:「會不會連"平均分配",也是錯的。」
所以,一得空閒,開始找答案。果然,"平均分配"是錯的!
閏不閏的原理是依照節氣!
中國節氣有24個。
這裡必須強調一點:決定節氣是哪一天跟陽曆有關。
這是耶穌會(耶穌會是知識分子所組成)湯若望、南懷仁的功勞。
不信的話,可以留意,立春(節)是不是永遠在陽曆2月3~5日。
而24節氣的中氣:雨水、春分、穀雨...大寒的日期,
就剛好落在換西洋星座的交界點。
(西洋12星宮時間本來就由陽曆來定,這並非巧合)
若將24節氣平均分配每個農曆月份,一個月應該有2個。
然而,偶爾會出現某個月只有1個的狀況。
此時,便把閏月安插其中(註1)。
拿剛剛說的2006年的閏7月來說:
2006年7月25日~2006年8月23日,農曆7月,有立秋、處暑。
2006年8月24日~2006年9月21日,農曆閏7月,僅有白露。
假如沒有這個閏7月,
勢必造成農曆8月只有白露 1個節氣而已。
是故,插入一個閏7月來彌補。
又拿2014年農曆閏9月為例:
2014年9月24日~2014年10月23日,農曆9月,有寒露、霜降。
2014年10月24日~2014年11月21日,農曆閏9月,僅有立冬。
假如沒有這個閏9月,
勢必造成農曆10月只有立冬 1個節氣而已。
是故,插入一個閏9月來彌補。
老派一點的人,不知道說「老派」會不會太過了,哈哈。
他們當中有些人說,閏月出生的人,生日要算在當月;
另有些說:生日要算在隔月;
還有些說:生日要依據節氣才決定哪個月。共三派看法。
舉個例子,2006年8月24日~2006年9月21日是農曆閏7月。
第1派,生日算在當月:7月出生;
第2派,生日算隔月:8月出生;
第3派,2006年8月24日~2006年9月8日,算7月;
2006年9月9日~2006年9月21日,算8月。
我的想法是,隨便。看相信什麼,就怎麼主張吧。
例如,信紫微斗數的人,按第1派;信八字的人,依第3派。
農曆有閏月制度;那陽曆呢?
多數人對此應該蠻熟悉的,陽曆是閏年制,閏年2月有29天,
西元年份,4年閏,100年不閏,400年閏。
然而,仍會出現誤差,就像1582年10月5日到10月14日不存在,
因為加太多了,曆法多了10天,得減回來。
公轉、自轉時間總是不能完美整除,
所以,不管是陽曆、陰曆,「閏」的制度會一直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