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1 |
這是他作品風格,好笑乃其目的。
我看過當中的好幾則,"大師"發表的言論大都與佛教無關,開開玩笑,圖個歡樂。
上圖截自網路(出處參考註1),可為一例,就此聊聊吧!
我說佛教徒不會勸人放下,你信嗎?
我說佛教徒都是經歷過某人的痛苦,才勸某人放下,你信嗎?
比如喝酒、抽菸上癮的人,癮頭上來是很痛苦的,
這些會傷害健康,可是你沒被折磨過,勸是不勸呢?
又如賭博(這裡指的是合法)上癮的人,雖不直接傷害健康,
但概率上,很容易傾家盪產,但是你沒被逼債過,勸是不勸呢?
如果他們是你的家人,又作何處置呢?
我覺得人是能用理性去模擬、判斷甘苦,不需要凡事經歷過。
如同讀書好處的其中之一是古人走的路,會鑄成錯誤痛苦,我們不需要重走一遍才識得。
把他們的經驗化為我們的基礎、資糧,才會站在巨人肩上,一代比一代強。
人為什麼能這樣?
按醫學角度,是因為人有鏡像神經元(註2),可以感同身受。
我們看電影,能夠有如身歷其境,被主角的情緒扣動心弦,為之泣、為之笑。
誠然,我不敢說:用想的,能感受全部、替代全部。
否則看別人做就好,世界又豈會有爭得你死我活的現象呢。
長久以來,"你沒經歷過,你不知道我的苦"這句話,我聽的次數不清了。
即便語默聽人訴苦,這句話也會冒出來,
但矛盾的點在於"假如你覺得別人沒經歷過,體會不到你的苦,你幹嘛找人傾訴?"
所以,人是相信別人感受得到的,或多或少而已。
我覺得陪伴、傾聽是需要的,而且比"勸"重要,得盡可能發揮同情心;
勸也是需要的,但是要伺機行動(勸會有反效果,寧可按住不動)。
想減輕、消滅痛苦,外人能幫忙的就是「陪」、「聽」、「勸」,
聽得進或聽不進、做或不做,那是自個事了。
--------------------------------------------
註1:聞氫哥instagram
註2:感同身受:鏡像神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