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9日 星期日

札記-政治-官有幾品呀?

古裝劇裡,常聽見官銜(尚書、侍郎...)、品秩(一品、二品...)等名詞,
我猜多數人的印象會是:
「曾聽過「九品官人法」之說,古代政府官員,應該大致分九品有9階吧。」
事實不然,且各各朝代不一定相同,
維基的九品制就提到:
  (1)九品中正制,中國晉朝至科舉制推行前的官員選拔與等級制度
  (2)九品六十階,中國北魏孝文帝後至北齊的官員等級制度
  (3)九品三十階,中國隋朝至宋朝神宗之前、朝鮮高麗王朝的官員等級制度
  (4)九品十八階,中國北魏、宋朝神宗以後、元朝、明朝、清朝的官員等級制度
以上四種是曹魏「九品官人法」之後,看官位高低之法,
而在之前,則是看品秩的「秩」,也就是以米量計算的薪資。

不過,品階裡面也可能暗藏著「級」(與薪資有關),
以元朝為例,各品就分上下兩等或上中下三等,可參考《元史卷96.食貨志四》
  至元二十二年(1285)百官俸例,各品分上中下三等:
  從一品:六錠、五錠
  正二品:四錠廿五兩、四錠一十五兩
  從二品:四錠、三錠三十五兩、三錠二十五兩...
  (註:一錠是五十兩)
因此同一品,待遇是有差別的。

若再對上官銜,又更加複雜。
比如明清兩代雖都是九階十八品,
但是同樣是六部尚書,明朝是正二品,清朝是從一品。
由此可見,中國歷朝歷代的「官銜」與「品秩」之對應,
不好記,還是用查表較快。


最近看到一個動畫,是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官制(公務員制度):
要想搞懂中国政治,首先搞懂官员级别!

看完隨後,查了一些資料,我將其作以下歸納。
他們的公務員分兩角度看,一.級別;二.職務
一.級別來看,所有的公務員,總共分27級別,第1級最大,第27級最小。
二.職務來看,把公務人員可分兩類,領導職務、非領導職務。
  領導職務,即國家或黨各個單位的領導跟副領導(例如國務院總理,國務院副總理)。
  總共有十個等級(只有領導才有分等級)。從上至下分別是:
  (1)正國級
  (2)副國級
  (3)正省、部級
  (4)副省、部級
  (5)正廳、局級
  (6)副廳、局級
  (7)正縣、處級
  (8)副縣、處級
  (9)正鄉、科級
  (10)副鄉、科級
  至於怎麼斷定,就要按"所處單位"來斷定了。
  舉兩個例子,
  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屬於「正國級單位」,
  所以,國務院總理(領導),就是正國級;國務院副總理(副領導),就是副國級。

  例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屬於「副國級單位」。
  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領導),就是副國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副領導),就是正省、部級;

  詳細的,請查詢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國共產黨的單位分類。(附註:部跟總局,一樣)
  或是中國幹部級別與職務
  倘若有人身兼二職(含以上),則以較高的職銜論其職級。

可以被稱為中央領導的是正國級和副國級。
目前(2014年)包含7個政治局常委(正國級),
跟61個副國級(政治局委員:4個直轄市委書記、廣東省省委書記、...),共68人。
而所謂「高級幹部」,則從正廳、局級以上的人,皆可含括。
如香港特別行政區特首,是屬於正省級,是高級幹部之一,但不是中央領導。

記得高中公民老師曾經問過我們:大陸黨、政、軍的領導位子,哪個最高?
老師說是軍(中央軍委會主席)最重要,因為毛澤東,至死才卸任。
而事實不然,他唯一沒有卸任的,是黨的主席,
且於他逝世後,為表對其尊重,共產黨的領導改稱為總書記。


目前台灣的公務人員體系,也是分兩角度,一.官吏;二.級別
一.官吏:分政務官」(官)與「事務官」(吏)。
     政務官大多指透過民選出來的政府官員或內閣閣員。
-.級別:公務人員任用法第五條分十四等級。一級最小,十四級最大。
     委任一到五級,薦任六到九級,簡任十到十四級。
     事實上,還有政務官的特任。


總而言之,古代、大陸、台灣的官制,有很大的分歧。
可是,大體上(不精準),
「官銜」、「職務」、「官吏」與職權(實權與否)有關連,
與「品秩」、「(陸)級別」、與「(台)級別」與薪水有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