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精神病院病患在寫信,
醫生問他:「你要寫給誰」。他回答:「我自己」。
醫生又問:「你寫了什麼?」。
他答:「我還沒收到,我怎麼會知道呢?」
這故事令人費解,覺得好笑的點是:
角色明明是「主動撰寫」,怎會是「被動知悉」?
那學習呢?如果遇到不懂的東西,
是該說「(主動)自己沒學」,還是「(被動)老師沒教」呢?
不管答案是哪個,得進一步問:想懂嗎?
不想懂,縱然有人教,也水過無痕;不想懂,則永遠沒學過。
是人自己在選擇什麼要寫入生命的。而生命的內涵是「怎麼收穫,先要怎麼栽」。
我們懂某件事,不是因為學過、教過,而是因為需要懂、想要懂。
醫生問他:「你要寫給誰」。他回答:「我自己」。
醫生又問:「你寫了什麼?」。
他答:「我還沒收到,我怎麼會知道呢?」
這故事令人費解,覺得好笑的點是:
角色明明是「主動撰寫」,怎會是「被動知悉」?
那學習呢?如果遇到不懂的東西,
是該說「(主動)自己沒學」,還是「(被動)老師沒教」呢?
不管答案是哪個,得進一步問:想懂嗎?
不想懂,縱然有人教,也水過無痕;不想懂,則永遠沒學過。
是人自己在選擇什麼要寫入生命的。而生命的內涵是「怎麼收穫,先要怎麼栽」。
我們懂某件事,不是因為學過、教過,而是因為需要懂、想要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