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中國哲學書電子書計劃將其翻為白話(註1):
孔子說:
「富和貴,人人嚮往,不以正當的方法得到的,不要享受;貧和賤,人人厭惡,不以正當方法擺脫的,不要逃避。君子扔掉了仁愛之心,怎麽算君子?
君子時刻不會違反仁道,緊急時如此,顛沛時如此。」
簡而言之,
孔子告誡君子(或自許為君子的人),不可為了得到富貴、或為了擺脫貧窮,
或緊急時、或窮困潦倒、受挫折等惡劣情境下,違背仁道。
有人便問:「他怎不說本來就富有的人,難不成有錢人就可不守仁道嗎?」
接著,便再會有人引用儒家經典對其反駁。
「克己復禮為仁。(語譯:自己能自律自覺,使言行舉止合乎禮節)」(註2),
說明仁與禮的關係。
其次,用《禮記•曲禮》(註3):「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
(語譯:富貴之人明曉禮制,就會不驕矜不過分;貧賤之人知曉禮制,則意志堅定不怯懦)。」
以及《禮記•中庸》(註4):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
(語譯:君子應就所處的地位去做該做的事,不願做本分以外的事。
處在富貴的地位,就做富貴地位所應該做的事)。」
(語譯:君子應就所處的地位去做該做的事,不願做本分以外的事。
處在富貴的地位,就做富貴地位所應該做的事)。」
即是說,孔子也有要富貴之人有所約束。
作此回應的人,是將「題目範圍」擴大到"儒家學說"、"孔子思想"。
然而,我不建議如此,我認為「先要框定範圍,再進行討論」,原本那段話:「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可以先說只討論這段的對錯,否則,問題會發散、失焦、沒完沒了。
比如:著名「三段式演繹法」的例子。
1. 大前提:人都會死;
2. 小前提:蘇格拉底是人;
3. 結論:蘇格拉底是人,因此,蘇格拉底會死。
一開始得先聲明:我們僅討論這演繹的好與壞。
切莫節外生枝,像是問:"人都會死"是不是說:「不是人的話,就不會死?」
事實上,狗、貓等都不是人,也會死。可是,答覆這個,已經偏離主題。
所以,我覺得:訂好主題,限制範圍,才議論。
事實上,狗、貓等都不是人,也會死。可是,答覆這個,已經偏離主題。
所以,我覺得:訂好主題,限制範圍,才議論。
------------------------------------------------------------------------------------------------------------------
○照片出處
註2:福智:仁與禮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的字形是兩個人,也就是在人際互動中去成就仁德。人際互動的原則,就是「禮」。
樊遲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回答:「愛人。」儒家的仁,就是對別人關愛的能力。
樊遲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回答:「愛人。」儒家的仁,就是對別人關愛的能力。
首先,我們要發現別人是可愛的,其次,我們有能力愛別人,也願意付出心力去愛別人。
顏淵問「仁」,孔子回答「克己復禮」,「克己」是克制自己的私欲,
讓自己的行為符順於禮。克制的相反就是放縱,
放縱自己的欲望、感受,常是犯分亂理的開始。
因此,當顏淵進一步請益具體的實踐,
孔子回答:「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