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稍微接觸日本文化的人都見過這張圖,
這是18世紀的畫浮世繪大師級人物葛飾北齋(1760年~1849年,註1),
作品《富嶽三十六景》(註2)之一的<神奈川沖浪裏>。
日本政府預計在2024年的1000元新版紙鈔的背面,採用此圖(註3)。
註3 |
「荷蘭畫家梵谷對此畫非常激賞,其名作《星夜》被認為受到了此畫的啟發。」
或許<神奈川沖浪裏>的名氣太大,較常聽到有誰學他,而少言他有沒有學誰。
許久前,我讀過某本書,忘書名了。
書中寫「<神奈川沖浪裏>是受到中國畫<瀟湘八景>的影響。」
此事若真,<瀟湘八景>是宋朝畫作,
依文獻,傳入日本時間也是中國宋朝(960年~1279年),不晚於13世紀,
而葛飾北齋出生在18世紀,這得是人們總記得它,數百載接傳。
照古代的環境條件,喜歡<瀟湘八景>在日本肯定不會是小眾市場。
18世紀前,<瀟湘八景>應有陶染一輩輩日本畫家,一代代傳承,不至於失傳。
最終,葛飾北齋睹見此作,學習它。那麼,到底那本書寫的是否屬實呢?
*****
瀟湘八景的「瀟湘」(註5)是湖南省境內的瀟水、湘江,用來代表湖南省全境。
「八景」則其境著名的八項景色(註6),有:
1. 瀟湘夜雨——永州城東
2. 平沙落雁——衡陽市回雁峰
3. 煙寺晚鐘——衡山縣城北清涼寺
4. 山市晴嵐——湘潭與長沙接壤處的昭山
5. 江天暮雪——橘子洲
6. 遠浦歸帆——湘陰縣城江邊
7. 洞庭秋月——洞庭湖
8. 漁村夕照——桃源桃花源對岸白鱗洲
此載於沈括的《夢溪筆談》(註7),內寫:
「度支員外郎宋迪工畫,尤善為平遠山水,其得意者《平沙落雁》、《遠浦歸帆》、
宋徽宗的《宣和畫譜》卷12(註8)云:
「文臣宋迪,字復古,洛陽人。(宋)道之弟。
...(中略)...
又多喜畫松,而枯槎老枿,或髙或偃,或孤或雙,以至於千株萬株,森森然殊可駭也。
聲譽大過於兄道。今禦府所藏三十有一:
...(中略)...八景圖一、松圖一、小寒林圖一。」
《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鐘》、
《漁村夕照》,謂之八景。好事者多傳之。」
馬致遠曾以此八景為主題而作《壽陽曲》小令,所以應是此八景沒錯。
百度說(註6),最早以"瀟湘八景"作畫而名世的是宋迪。馬致遠曾以此八景為主題而作《壽陽曲》小令,所以應是此八景沒錯。
宋徽宗的《宣和畫譜》卷12(註8)云:
「文臣宋迪,字復古,洛陽人。(宋)道之弟。
...(中略)...
又多喜畫松,而枯槎老枿,或髙或偃,或孤或雙,以至於千株萬株,森森然殊可駭也。
聲譽大過於兄道。今禦府所藏三十有一:
...(中略)...八景圖一、松圖一、小寒林圖一。」
裡頭的"八景圖",應該就是《瀟湘八景》。
不過從文看來,宋徽宗認為宋迪畫得最好的是松樹,沒言及八景。
我不能核實宋迪是否最早,但宋迪畫過八景,確實無誤。
然後,便要問:這畫是如何遠播日本的?
然後,便要問:這畫是如何遠播日本的?
有些人作過研究(註9),流到日本的並非是宋迪的畫。
我先表明,以下是別人的研究成果,
這些資料我沒機會接觸,無法查證他們的研究是否正確。
他們寫道:
宋迪之後,南宋有王洪、夏圭、牧溪、玉澗,
元朝有張遠、和明代的文徵明等人畫過瀟湘八景圖。
他們可不是臨摹宋迪,而是再以"瀟湘八景"為題目,重新創作不一樣的畫。
牧溪與夏圭的瀟湘八景圖,大致在12世紀晚期至13世紀初期隨著大量中國藝術進入日本。
牧溪的畫傳至日本的因緣是:
他在杭州禪林習畫時,逢日本僧人聖一前來研習佛法,二人同門從師,相結為友。至聖一返國,牧溪以《觀音圖》、《松猿圖》、《竹鶴圖》相贈。
實際上,聖一收藏牧溪大部分作品,並悉數攜回日本。而夏圭畫的事,就不太清楚了。
旅日學人周閱女士的文章《瀟湘八景在東瀛》,
寫牧溪的《瀟湘八景》中,現在仍有四幅分別收藏於東京的富山紀念館、
根津美術館、京都的國立博物院和出光美術館,另四幅遺失。
在日本東京的靜嘉堂美術館,
在日本東京的靜嘉堂美術館,
還收藏有南宋的院體長卷《瀟湘八景》,作者夏圭,八幅山水俱在。
但是,似乎中國文獻上沒紀錄夏圭的作品有《瀟湘八景》。
甚至廣及造園、文學等其他藝術領域。
傳言(註10)日本人從室町時代( 1336 年~1573 年)便開始嗜好《瀟湘八景》,
那時出的《近江八景》,猜測是模倣“瀟湘八景”的畫題。
-----------------------------------------------------------------
註1:維基:葛飾北齋
○葛飾北齋( 日語:葛飾 北斎/かつしか ほくさい Katsushika Hokusai 1760年~1849年)。
1760年生於江戶(現東京),是日本江戶時代後期的浮世繪師,日本化政文化的代表人物。
○北齋以富士山不同角度的樣貌為題材,創作了系列風景畫《富嶽三十六景》,
並憑此名聲遠揚。該系列中以《凱風快晴》和《神奈川沖浪裏》最為知名。
註2:維基:冨嶽三十六景
〈神奈川沖浪裏〉世界上曝光率最高的浮世繪之一。
荷蘭畫家梵谷對此畫非常激賞,其名作《星夜》被認為受到了此畫的啟發;
古典音樂的印象派法國作曲家克勞德·德彪西,
亦受到此畫啟發而創作了交響詩《海》(La Mer)。
〈神奈川沖浪裏〉畫中的三角大浪也成為許多後世創作戲仿的名畫面之一。
預定於2024年發行的改版一千日圓紙幣之背面也將採用神奈川沖浪裏。
註3:
1. 日本令和新鈔 2024年度發行[影] 圖片來源
2. 蘋果日報:日將全面更換紙鈔 防偽升級「偉人」換人當
○1千日圓人像將改為開發破傷風療法的近代醫學家北里柴三郎,
背面則是浮世繪《富嶽三十六景》的「神奈川沖浪裏」。...
預計2024年正式發行。
註4:維基:梵谷<星夜> 圖片來源
註5:百度:瀟湘
瀟,指湖南省境內的瀟水河;湘,指的是橫貫湖南的河流,湘江。
瀟湘一詞,最早見於《山海經 ·中次十二經》:“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
註6:百度:瀟湘八景
○一般認為,瀟湘八景的畫題始創於北宋山水畫家宋迪,
註7:夢溪筆談 -> 卷十七 書畫
註8:
1. 宣和畫譜/卷十二
2. 《瀟湘八景圖》——宋迪最為得意的畫題 《榮寶齋》雜誌 2019年05月22日14:43
○《宣和畫譜》成書最晚,大約在一一二○年。其中可以見到對於瀟湘圖畫的記載。
註9:郝量的「瀟湘八景」 尚遺浮雲一點心
○北宋官員、畫家宋迪最早命名「瀟湘八景」的創作題材,
○據稱,日本的室町時代已有《近江八景圖》,估計是模倣或沿襲了“瀟湘八景”的畫題。
○18世紀後半期是日本浮世繪的全盛期,名師輩出,諸相齊備。
到18世紀後半期,日本浮世繪的全盛期,
江戶畫界產出許多中國傳統“八景”題材的風景畫,
尤以葛飾北齋的“八景”版畫倍受追捧,有《琉球八景》、《江戶八景》、《東都八景》等,
更從“八景”演化出膾炙人口的《富嶽三十六景》,被尊為浮世繪風景版畫的極品。
下圖是葛飾北齋所繪《琉球八景》(註11)中的一幅:泉崎夜月,
現收藏於沖繩浦添市美術館。
尤以葛飾北齋的“八景”版畫倍受追捧,有《琉球八景》、《江戶八景》、《東都八景》等,
更從“八景”演化出膾炙人口的《富嶽三十六景》,被尊為浮世繪風景版畫的極品。
下圖是葛飾北齋所繪《琉球八景》(註11)中的一幅:泉崎夜月,
現收藏於沖繩浦添市美術館。
註11 |
-----------------------------------------------------------------
註1:維基:葛飾北齋
○葛飾北齋( 日語:葛飾 北斎/かつしか ほくさい Katsushika Hokusai 1760年~1849年)。
1760年生於江戶(現東京),是日本江戶時代後期的浮世繪師,日本化政文化的代表人物。
○北齋以富士山不同角度的樣貌為題材,創作了系列風景畫《富嶽三十六景》,
並憑此名聲遠揚。該系列中以《凱風快晴》和《神奈川沖浪裏》最為知名。
註2:維基:冨嶽三十六景
〈神奈川沖浪裏〉世界上曝光率最高的浮世繪之一。
荷蘭畫家梵谷對此畫非常激賞,其名作《星夜》被認為受到了此畫的啟發;
古典音樂的印象派法國作曲家克勞德·德彪西,
亦受到此畫啟發而創作了交響詩《海》(La Mer)。
〈神奈川沖浪裏〉畫中的三角大浪也成為許多後世創作戲仿的名畫面之一。
預定於2024年發行的改版一千日圓紙幣之背面也將採用神奈川沖浪裏。
註3:
1. 日本令和新鈔 2024年度發行[影] 圖片來源
2. 蘋果日報:日將全面更換紙鈔 防偽升級「偉人」換人當
○1千日圓人像將改為開發破傷風療法的近代醫學家北里柴三郎,
背面則是浮世繪《富嶽三十六景》的「神奈川沖浪裏」。...
預計2024年正式發行。
註4:維基:梵谷<星夜> 圖片來源
註5:百度:瀟湘
瀟,指湖南省境內的瀟水河;湘,指的是橫貫湖南的河流,湘江。
瀟湘一詞,最早見於《山海經 ·中次十二經》:“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
註6:百度:瀟湘八景
○一般認為,瀟湘八景的畫題始創於北宋山水畫家宋迪,
其實,在宋迪之前,瀟湘八景之名就已經出現,
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中就記載五代黃筌有《瀟湘八景》傳世,
但以瀟湘八景名世的不是黃筌,而是宋迪。
瀟湘八景之名在歷史上也曾有所變化,但影響最大的還是宋迪所表現的八景。
馬致遠所描寫八景的名稱與之完全相同,而且描寫的也是瀟湘八景。
馬致遠的這八首《壽陽曲》小令,如八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畫,
它從不同的角度描寫了湖南洞庭湖一帶的旖旎風光。
但它並非純粹寫景,而是藉寫景來抒發作者對塵世的不滿和對山林的嚮往。
原文
【雙調】壽陽曲● 平沙落雁
南傳信,北寄書,半棲近岸花汀樹。似鴛鴦失群迷伴侶,兩三行海門斜去。
【雙調】壽陽曲● 山市晴嵐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霽。四圍山一竿殘照裡,錦屏風又添鋪翠。
【雙調】壽陽曲● 遠浦帆歸
夕陽下,酒旆閒,兩三航未曾著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斷橋頭賣魚人散。
【雙調】壽陽曲● 瀟湘夜雨
漁燈暗,客夢迴,一聲聲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萬里,是離人幾行情淚。
【雙調】壽陽曲● 煙寺晚鐘
寒煙細,古寺清,近黃昏禮佛人靜。順西風晚鐘三四聲,怎生教老僧禪定?
【雙調】壽陽曲● 漁村夕照
鳴榔罷,閃暮光,綠楊堤數聲漁唱。掛柴門幾家閒曬網,都撮在捕魚圖上。
【雙調】壽陽曲● 江天暮雪
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江上晚來堪畫處,釣魚人一蓑歸去。
【雙調】壽陽曲● 洞庭秋月
蘆花謝,客乍別,泛蟾光小舟一葉。豫章城故人來也,結末了洞庭秋月。
註7:夢溪筆談 -> 卷十七 書畫
註8:
1. 宣和畫譜/卷十二
2. 《瀟湘八景圖》——宋迪最為得意的畫題 《榮寶齋》雜誌 2019年05月22日14:43
○從畫史記載來看,《宣和畫譜》中記載的宋迪三十一幅圖畫中,
有一名為《瀟湘秋晚圖》,另有一幅名為《八景圖》。
從名字而言,並沒有《瀟湘晚景圖》與《瀟湘八景圖》。
通常認為,《宣和畫譜》中記載的《八景圖》即為後世所熟悉的《瀟湘八景圖》。
○北宋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是對熙寧七年(一○七四)為止的畫事記載,
其中對於宋迪的記載極為可靠。但是言語過於簡略,且並沒有言及『瀟湘八景圖』。
而早於此成書的《圖畫見聞志》與米芾《畫史》
卻未見提及宋迪的『瀟湘圖』或者『瀟湘八景圖』。
按照前面的推斷,宋迪的《瀟湘八景圖》應當完成於熙寧或元豐年間,
可見宋迪的繪畫風格或者繪畫特點應當經歷了一個轉折。
宋迪早年為時人所稱道的繪畫特點在於其對松木的描繪,
在經歷了長沙任職之後,宋迪開始描繪水汽瀰漫的山水圖畫,
並在離開長沙之後創作了許多瀟湘相關的繪畫,包括為世所稱的《瀟湘八景圖》。
註9:郝量的「瀟湘八景」 尚遺浮雲一點心
○北宋官員、畫家宋迪最早命名「瀟湘八景」的創作題材,
此事載於沈括的《夢溪筆談》之中:
「度支員外郎宋迪工畫,尤善為平遠山水,其得意者《平沙落雁》、《遠浦歸帆》、
《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鐘》、
《漁村夕照》,謂之八景。好事者多傳之。」
後人以此八景專屬瀟湘洞庭為故,統稱為「瀟湘八景」。
宋迪之後,南宋的王洪、夏圭、牧溪、玉澗,
以及元代的張遠以及明代的文徵明等歷代皆有追和。
「瀟湘八景」源自中國,
「瀟湘八景」源自中國,
後在日本、韓國都曾發展成為重要的創作主題,形成東亞繪畫的景觀。
大致在12世紀晚期至13世紀初期隨著大量中國藝術傳人日本,
牧溪與夏圭的瀟湘八景圖也在期間流入日本,
然而「瀟湘八景」在日本延展的樣貌跟中國並不相同。
日本在鐮倉時期通過佛教交流引進中國禪畫,刺激了日本「八景」畫的發展,
這一主題到江戶時期此類繪畫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在此階段出現了最大尺幅的「瀟湘八景」作品,即給天皇繪制的屏風繪,
一屏涵蓋四景,形成連貫的構圖。此法不同於宋元畫家偏重冊頁、手卷描繪瀟湘的情況。
2. 歷代名畫欣賞:北宋 宋迪 《瀟湘八景圖》
(同樣文字也見於南宮藏文:宋迪《瀟湘八景》)
牧溪姓李,佛名法常,四川人,生卒年約為1207-1291。
2. 歷代名畫欣賞:北宋 宋迪 《瀟湘八景圖》
(同樣文字也見於南宮藏文:宋迪《瀟湘八景》)
牧溪姓李,佛名法常,四川人,生卒年約為1207-1291。
蒙古滅南宋後,牧溪流落到杭州,因不滿於異族對漢族文人的高壓,出家為僧。
牧溪在杭州禪林習畫時,逢日本僧人聖一前來研習佛法,二人同門從師,相結為友。
至聖一返國,牧溪以《觀音圖》、《松猿圖》、《竹鶴圖》相贈。
然而,聖一實際收藏了牧溪的大部分作品,並悉數攜回日本。
曾讀到旅日學人周閱女士的文章《瀟湘八景在東瀛》,
說牧溪的《瀟湘八景圖》中,
現在仍有四幅分別收藏於東京的富山紀念館、根津美術館、
京都的國立博物院和出光美術館,另四幅惜已失傳。
在日本東京的靜嘉堂美術館,還收藏有南宋的院體長卷《瀟湘八景》,
作者夏圭,八幅山水俱在。我查遍了手頭資料,未見夏圭畫有瀟湘八景的記載。
不過,從「夏半邊」的經營位置和院體山水畫的用筆用墨來說,
這組瀟湘八景的長卷看上去倒象是夏圭手筆。
牧溪的《瀟湘八景圖》流入日本後,引領了日本水墨畫的發展,
對日本美術史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甚至廣泛波及造園、文學等其他藝術領域。
流入日、韓的“瀟湘八景”同在中華大地一樣保留著其詩畫交融的特性。
對日本美術史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甚至廣泛波及造園、文學等其他藝術領域。
流入日、韓的“瀟湘八景”同在中華大地一樣保留著其詩畫交融的特性。
註10:楊文凱:從瀟湘八景到富嶽三十六景
○宋代水墨畫傳到日本,執政者如獲至寶,
室町幕府的足利義滿、義政等歷代將軍非常重視,收而藏之。
在將軍們的藝術收藏中,
就有南宋畫僧、日本“禪餘畫派”鼻祖、
被稱為“日本畫道大恩人”的牧溪和玉澗創作的《瀟湘八景圖》。
被稱為“日本畫道大恩人”的牧溪和玉澗創作的《瀟湘八景圖》。
日本人嗜好“瀟湘八景”始於足利時代的五山文化,
對其所表現的浩渺蒼茫、野逸空寂的人與自然融合一體的漁隱生活充滿了向往與寄托,
可以說禪宗思想和宋圜文人的心境契合了日本人的精神。
在當時,“瀟湘八景”已經美名遠揚了。
○據稱,日本的室町時代已有《近江八景圖》,估計是模倣或沿襲了“瀟湘八景”的畫題。
喜多川歌麻呂擅美人畫,東洲齋寫樂長於役者繪,
還有以風景版畫聞名內外的葛飾北齋和歌川廣重,都是享有世界聲譽的名家。
浮世繪重鎮葛飾北齋在1831年左右,
已經完成了從各種角度描繪富士山的《富嶽三十六景》,開風氣之先;
年輕的歌川廣重在1832-33年間,畫出了《東海道五十三次》——
無論在年齡上,還是創作題材上,北齋都是前輩,
廣重繼承了北齋的衣缽,才將浮世繪風景畫推向高峰。
當時的江戶畫界出現了許多中國傳統“八景”題材的風景畫,
當時的江戶畫界出現了許多中國傳統“八景”題材的風景畫,
尤以葛飾北齋的“八景”風景版畫最受推崇。
葛飾北齋描繪傳統“八景”主題的浮世繪作品有
《琉球八景》、《江戶八景》、《東都八景》等,
更有從“八景”畫題演化出來的膾炙人口的《富嶽三十六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