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乃作者33歲之作,
以他主攻之心腦感知的科學為立足點,
討論"感知能脫離肉體運行嗎?"一系列相關問題。
例如人死後身體感知已然消逝,人如何感知死後世界(天堂?地獄?),
因此本書從這得名為"生死腦"。
作者花了大篇幅談論很多"瀕死經驗",以及"靈魂出竅",
就用(腦)科學來說,是真實,還是只是幻覺。
(我認為)作者最終的結論,是將這兩者,視成一種意識的轉換。
布洛德(C. D. Broad):
如同柏格森(Henri Bergson)強調記憶力與感覺之間的關係,
我們難道不該改掉以往的壞習慣,
開始認真地思考同樣的議題嗎?
柏格森曾暗示,腦與神經等知覺系統的主要功能,其實是一種刪除的作用。
只要是人,任何都可能隨時記住與自身有關的所有事物,
無論身處宇宙任何角落,也可以知覺週遭事物的存在。
為了保護腦與神經系統,避免被大量的知識給擠爆,
通常人的腦與神經系統會自動刪除人隨時發現或記憶的資訊之絕大部分,
而只留下少量、用來應付日常生活所需的資訊。
簡言之,布洛德(C. D. Broad)的主張是
人原本的知覺作用是經過設定的,
亦即人的腦部機能在肉體活著時,只挑選個人有用的資訊加以認識。
這種學說稱為「控制閥理論」。
以他主攻之心腦感知的科學為立足點,
討論"感知能脫離肉體運行嗎?"一系列相關問題。
例如人死後身體感知已然消逝,人如何感知死後世界(天堂?地獄?),
因此本書從這得名為"生死腦"。
作者花了大篇幅談論很多"瀕死經驗",以及"靈魂出竅",
就用(腦)科學來說,是真實,還是只是幻覺。
(我認為)作者最終的結論,是將這兩者,視成一種意識的轉換。
(意識轉換,舉個例子(Page 093)來說:
二十世紀的數學物理學代表波洛斯爵士(Sir Roger Penrose)說過,
當他集中注意力思考數學問題時,如果有人跟他說話,
當他集中注意力思考數學問題時,如果有人跟他說話,
他的腦袋會在剎那間變成空白,甚至想回答對方卻發不出聲音來。)
●瀕臨死亡體驗=意識替換的狀態(Page 098)
●所謂靈魂出竅體驗,跟一般意識狀態下的體驗一樣,是由腦神經元產生衝動的認知過程。
但很難解釋,為什麼人離開體後,卻可以從身體外面的視角,獲得平常無法獲知的資訊。
但很難解釋,為什麼人離開體後,卻可以從身體外面的視角,獲得平常無法獲知的資訊。
(Page 126~127)
依目前科技的程度,有多少能力及證據,就說多少話。就解釋至此吧。
人類的科技會不斷提升,或許一天,有機會完整解答這兩問題。
依目前科技的程度,有多少能力及證據,就說多少話。就解釋至此吧。
人類的科技會不斷提升,或許一天,有機會完整解答這兩問題。
其次,有幾段話,我蠻喜歡的:
◎Page 109布洛德(C. D. Broad):
如同柏格森(Henri Bergson)強調記憶力與感覺之間的關係,
我們難道不該改掉以往的壞習慣,
開始認真地思考同樣的議題嗎?
柏格森曾暗示,腦與神經等知覺系統的主要功能,其實是一種刪除的作用。
只要是人,任何都可能隨時記住與自身有關的所有事物,
無論身處宇宙任何角落,也可以知覺週遭事物的存在。
為了保護腦與神經系統,避免被大量的知識給擠爆,
通常人的腦與神經系統會自動刪除人隨時發現或記憶的資訊之絕大部分,
而只留下少量、用來應付日常生活所需的資訊。
簡言之,布洛德(C. D. Broad)的主張是
人原本的知覺作用是經過設定的,
亦即人的腦部機能在肉體活著時,只挑選個人有用的資訊加以認識。
這種學說稱為「控制閥理論」。
◎Page 208
只要不違反自然法則,我們就不能因為一種東西太優秀,就認定他不是真的。
(Bence Jones, The life and Letters of Faraday)
(Bence Jones, The life and Letters of Fara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