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最近在看清朝劇,便問我關於「雍正篡位的真實性」?
好幾年來,我聽過很多人:媒體、同事、朋友都會聊到這事,
因此便蒐集、整理資料,從中將合邏輯、最能說服我的其中一套說辭留下。
由於它的要點、時間序、人物繁瑣,要精準記在腦海不容易。
唯能靠筆記分點整理,疑問分類存儲。
待日後用到(例如:出現新證據),再拿出重讀,判斷是否需要修正。
像這樣突然問我這樣專業的單一歷史案件,我能說個概廓就不錯了。
是故,我那天只告訴我這位朋友,
注意雍正六年(1728年)發生的政治鬧劇,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分析「雍正是否篡位」這事,我認為張延先生《清史十五講》(註1)整理得最好。
好幾年來,我聽過很多人:媒體、同事、朋友都會聊到這事,
因此便蒐集、整理資料,從中將合邏輯、最能說服我的其中一套說辭留下。
由於它的要點、時間序、人物繁瑣,要精準記在腦海不容易。
唯能靠筆記分點整理,疑問分類存儲。
待日後用到(例如:出現新證據),再拿出重讀,判斷是否需要修正。
像這樣突然問我這樣專業的單一歷史案件,我能說個概廓就不錯了。
是故,我那天只告訴我這位朋友,
注意雍正六年(1728年)發生的政治鬧劇,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分析「雍正是否篡位」這事,我認為張延先生《清史十五講》(註1)整理得最好。
以下是秉持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精神,自他的論述中整理出來的要點。
第一部分.史料的共通事實
第二部分.主張雍正非正常即位的質疑
第三部分.主張雍正是正常即位的理由
第四部分.事件中關連家眷之處置
第五部分.為何國人盡知
*****
關於雍正繼位,比對《清聖祖實錄》和雍正《大義覺迷錄》的陳述類似。
○11月13日(1722)11月9日(日期都是用陰曆),
康熙染風寒,暢春園養病,命雍親王(後來雍正)赴齋所,準備代行15日冬至祭祀。
○11月13日
丑時,康熙病危,急召齋所雍親王入見。
寅時,雍親王未到,皇3、7、8、9、10、12、13子
第一部分.史料的共通事實
第二部分.主張雍正非正常即位的質疑
第三部分.主張雍正是正常即位的理由
第四部分.事件中關連家眷之處置
第五部分.為何國人盡知
*****
關於雍正繼位,比對《清聖祖實錄》和雍正《大義覺迷錄》的陳述類似。
○11月13日(1722)11月9日(日期都是用陰曆),
康熙染風寒,暢春園養病,命雍親王(後來雍正)赴齋所,準備代行15日冬至祭祀。
○11月13日
丑時,康熙病危,急召齋所雍親王入見。
寅時,雍親王未到,皇3、7、8、9、10、12、13子
和步軍統領隆科多到御榻前。
上諭讓胤禛繼位。皇15、16、17、20子在寢宮外等候。
巳時,雍親王趕到。父子談論病情,這天,雍親王3次進見請安。
戌時,康熙駕崩,隆科多宣讀遺詔。讓雍親王繼承大統。
雍正"聞之驚慟,昏撲於地"。
皇城九門戒嚴二十天後,雍正即位。
上諭讓胤禛繼位。皇15、16、17、20子在寢宮外等候。
巳時,雍親王趕到。父子談論病情,這天,雍親王3次進見請安。
戌時,康熙駕崩,隆科多宣讀遺詔。讓雍親王繼承大統。
雍正"聞之驚慟,昏撲於地"。
皇城九門戒嚴二十天後,雍正即位。
此時各種關於矯詔傳言傳播開來,乃至遠播海外。
朝鮮使臣回國說:好像矯詔是真的。
*****
認為雍正是不正常即位,持的質疑:
不能解釋的疑團一:八人同受遺詔。
此說出自雍正《大義覺迷錄》(雍正7年9月成書),在此之前並無此說法。
1.
(1)雍正說:八人同受遺詔是事實,不然想奪權篡位的皇8、9子怎會認我這個皇帝。
(2)雍正又說:皇8、9子在皇考升遐那日,不認我這個皇帝,對我非常不尊重。
→說法矛盾
2.康熙61年11月13日,天壇到暢春園,雍正花了五小時。雍正這段期間做了什麼?
→交代不清
3.康熙61年11月13日,
(1)康熙只跟雍正談論病情
(2)雍正當天三次請安
(3)八人知道知道遺詔內容
(4)當康熙駕崩,雍正知道自己是繼承人,驚訝到昏倒。
雍正有那麼多機會((1)、(2)、(3))知道自己是繼承人,卻有(4)的結果。
→不合常理
4. 為什麼隆科多當時在場?(有人說康熙並不欣賞他)
→目前沒答案
5. 義大利傳教士馬國賢:
雍正一即位,馬上殺了在康熙晚年經常為康熙傳旨的近侍趙昌,
並下令收回康熙所有的硃批。為什麼?
→目前沒答案
朝鮮使臣回國說:好像矯詔是真的。
*****
認為雍正是不正常即位,持的質疑:
不能解釋的疑團一:八人同受遺詔。
此說出自雍正《大義覺迷錄》(雍正7年9月成書),在此之前並無此說法。
1.
(1)雍正說:八人同受遺詔是事實,不然想奪權篡位的皇8、9子怎會認我這個皇帝。
(2)雍正又說:皇8、9子在皇考升遐那日,不認我這個皇帝,對我非常不尊重。
→說法矛盾
2.康熙61年11月13日,天壇到暢春園,雍正花了五小時。雍正這段期間做了什麼?
→交代不清
3.康熙61年11月13日,
(1)康熙只跟雍正談論病情
(2)雍正當天三次請安
(3)八人知道知道遺詔內容
(4)當康熙駕崩,雍正知道自己是繼承人,驚訝到昏倒。
雍正有那麼多機會((1)、(2)、(3))知道自己是繼承人,卻有(4)的結果。
→不合常理
4. 為什麼隆科多當時在場?(有人說康熙並不欣賞他)
→目前沒答案
5. 義大利傳教士馬國賢:
雍正一即位,馬上殺了在康熙晚年經常為康熙傳旨的近侍趙昌,
並下令收回康熙所有的硃批。為什麼?
→目前沒答案
不能解釋的疑團二:住所與墓陵
1.雍正為何捨棄康熙喜歡的暢春園,而建圓明園?
→目前沒答案
2. 雍正即位這13年來,為何不去熱河避暑山莊?(清朝皇帝只有他這樣)
→目前沒答案
3. 在他之前的清朝皇帝,順治、康熙,都葬於京東馬蘭峪,他卻葬於京西易縣?
(乾隆於是建立隔代間葬兩陵的規定,有了清東陵、清西陵之分)
→目前沒答案
以上3項,讓人懷疑雍正內心有愧。
不能解釋的疑團三:自卑產生的陰謀
傳言,雍正母親烏雅氏,出生不好,
是良妃衛氏(皇8子)之婢妾,康熙偶見幸之,才有了雍正。
烏雅氏在雍正出生隔年方冊封為"德嬪",
而雍正一出生就被貴妃佟佳氏領養,自小籠罩在自卑的陰影下,
因此,雍正的慾望比任何人更加膨脹,也習於隱忍,並將精力擺在孝悌上。
在諸子爭位中,康熙對雍正表現出的孝順,另眼相看,
雍正代替康熙參與大祭達22次。
康熙晚年經常臨幸雍正花園,才與孫弘曆(乾隆)有接觸機會。
雖說如此,在軍事上,康熙中意皇14子,雍正從未受重用。
康熙57年(1718)破格任命皇14子為撫遠大將軍,
用正黃旗,稱大將軍王,率師西征。
康熙60年(1721),皇14子在京停留5個月,
試探和平解決的途徑,讓戰事必將在隔年10末結束。
人們推測,接下來,就是冊封皇14子為太子。
雍正趕在那之前,令負責暢春園的親信隆科多,下他弒父奪權的毒手。
→動機論,很難有答案
能解釋的疑團一:遺詔
1.改詔:根據民間傳說,雍正與隆科多將遺詔上「傳位十四子」改成「傳位于四子」。
(高陽《乾隆韻事》採用此說)
→錯誤
清朝詔書,向來漢滿兩種文本。滿文便無法有這樣的更改。
而且要改漢文遺詔也很難,清朝稱皇子,都是寫皇長子、皇十四子。
若真的將「十」改成「于」,則會變成,「傳位皇于四子」,於理不通。
2. 矯詔:根據民間說法,康熙臨終前,降旨召皇十四子回京繼位。
隆科多將此詔書隱藏不發,另擬一道聖旨(所謂的"矯詔"),召雍親王到御榻前。
此時,康熙無奈,再找皇十四子已經來不及,只能把皇位傳給雍親王。
→錯誤
清朝下旨有固定流程:內閣承辦、撰寫詔書→轉兵部→驛站→西線。
隆科多既非內閣、也非兵部。無法從中動手。
能解釋的疑團二:毒死康熙
仍是流傳民間很廣的說法,康熙原本已經痊癒,雍正進了一碗參湯,康熙喝完就死了。
→錯誤
康熙從不喝參湯,也不贊成喝參湯。
69歲高齡,久病之身,完全可能因為感冒已發的其他病症,突然不治身亡。
雖說如此,但也可以反駁說:縱然康熙不喝參湯,可是雍正可能強灌。
1.雍正為何捨棄康熙喜歡的暢春園,而建圓明園?
→目前沒答案
2. 雍正即位這13年來,為何不去熱河避暑山莊?(清朝皇帝只有他這樣)
→目前沒答案
3. 在他之前的清朝皇帝,順治、康熙,都葬於京東馬蘭峪,他卻葬於京西易縣?
(乾隆於是建立隔代間葬兩陵的規定,有了清東陵、清西陵之分)
→目前沒答案
以上3項,讓人懷疑雍正內心有愧。
不能解釋的疑團三:自卑產生的陰謀
傳言,雍正母親烏雅氏,出生不好,
是良妃衛氏(皇8子)之婢妾,康熙偶見幸之,才有了雍正。
烏雅氏在雍正出生隔年方冊封為"德嬪",
而雍正一出生就被貴妃佟佳氏領養,自小籠罩在自卑的陰影下,
因此,雍正的慾望比任何人更加膨脹,也習於隱忍,並將精力擺在孝悌上。
在諸子爭位中,康熙對雍正表現出的孝順,另眼相看,
雍正代替康熙參與大祭達22次。
康熙晚年經常臨幸雍正花園,才與孫弘曆(乾隆)有接觸機會。
雖說如此,在軍事上,康熙中意皇14子,雍正從未受重用。
康熙57年(1718)破格任命皇14子為撫遠大將軍,
用正黃旗,稱大將軍王,率師西征。
康熙60年(1721),皇14子在京停留5個月,
試探和平解決的途徑,讓戰事必將在隔年10末結束。
人們推測,接下來,就是冊封皇14子為太子。
雍正趕在那之前,令負責暢春園的親信隆科多,下他弒父奪權的毒手。
→動機論,很難有答案
能解釋的疑團一:遺詔
1.改詔:根據民間傳說,雍正與隆科多將遺詔上「傳位十四子」改成「傳位于四子」。
(高陽《乾隆韻事》採用此說)
→錯誤
清朝詔書,向來漢滿兩種文本。滿文便無法有這樣的更改。
而且要改漢文遺詔也很難,清朝稱皇子,都是寫皇長子、皇十四子。
若真的將「十」改成「于」,則會變成,「傳位皇于四子」,於理不通。
2. 矯詔:根據民間說法,康熙臨終前,降旨召皇十四子回京繼位。
隆科多將此詔書隱藏不發,另擬一道聖旨(所謂的"矯詔"),召雍親王到御榻前。
此時,康熙無奈,再找皇十四子已經來不及,只能把皇位傳給雍親王。
→錯誤
清朝下旨有固定流程:內閣承辦、撰寫詔書→轉兵部→驛站→西線。
隆科多既非內閣、也非兵部。無法從中動手。
能解釋的疑團二:毒死康熙
仍是流傳民間很廣的說法,康熙原本已經痊癒,雍正進了一碗參湯,康熙喝完就死了。
→錯誤
康熙從不喝參湯,也不贊成喝參湯。
69歲高齡,久病之身,完全可能因為感冒已發的其他病症,突然不治身亡。
雖說如此,但也可以反駁說:縱然康熙不喝參湯,可是雍正可能強灌。
*****
認為雍正是正常即位,持的論調:
1. 康熙突然病危,一言而定大計:
可能本來要傳位14皇子,但傳詔、來京需要28天,
國不可一日無君,故傳位雍正。
2. 康熙喜歡皇孫弘曆(後來的乾隆)
支持的證據(1):乾隆經常說,皇孫輩中,康熙特別眷愛他。
支持的證據(2):朝鮮《李朝實錄》:
「康熙去世後,赴朝頒發訃告的清使"譯舌"說:康熙帝在暢春園病劇,
召閣老馬齊言曰"第四子雍親王胤禛最賢,我死後立嗣皇,
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氣象,必封為太子"。」
這一重大決定,並不見於官書,主要顧及雍正的顏面。
也有人對此提出反駁,康熙最喜歡的皇孫,是廢太子胤礽之第二子弘皙。
根據朝鮮國使臣指康熙曾說過:"皇長孫頗賢,難於廢立,
或云太子之子甚賢,故不忍立他子"。弘皙與康熙的親密關係,且賢名傳諸異國。
成年的弘皙應該更勝於童稚的弘曆。
*****
關於逼母
史料證實(皇太后懿旨),
雍正即位後,尊生母烏雅氏為皇太后,烏雅氏表現十分反常,
拒絕接受,並說要殉康熙而去。(人殉制度在康熙12年終止,註2)
雍正登基後,依例向皇太后行禮,卻遭烏雅氏拒絕,使登基大典幾乎無法開場。
其後不到半年,烏雅氏崩逝。
人們揣測:
「原本要傳位皇14子(也是烏雅氏所生),卻被雍正奪了,
變亂臣賊子的皇太后,豈能甘心受封。」
又說:
「烏雅氏的猝死,是雍正囚禁皇14子允禵,不讓見烏雅氏,因而撞鐵柱而死。」
雍正的辯駁:
1. 繼位
允禵"庸劣狂愚,無才無識",派他西征,只是用他皇子之名坐鎮,並非讓他指揮。
而且哪有人會把接班人驅趕至遠方的道理。
2. 和母親的關係
自己40年來備盡孝心,深得母愛,宮中諸母妃均羨慕:「母后有此孝順之子」。
3. 不讓允禵見母后?
曾奏請太后朝見允禵,太后不允,說:
「我只知皇帝是我親子,允禵不過與其他阿哥一般耳」
4. 母后(烏雅氏)之死
太后素有痰疾,皇考大事"悲痛不釋於懷",致使舊疾復發而死亡。
*****
關於屠弟
1. 康熙皇14子(胤禵;胤禎)
(1)有學者考據,皇14子原名胤禵,後改名胤禎。
出師西征時,就是叫胤禵。雍正即位後,又改回允禵。
(雍正即位,避皇諱,改康熙諸皇子的名中的"胤"為"允")。
由於雍正名胤禛,皇14子為胤禎,寫法相近,讀法相同,
加上一個是皇4子,一個是皇14子,都有4,給人許多想像空間。
(2)康熙駕崩隔日,雍正下詔允禵回京奔喪。
如果不讓允禵奔喪或殺了允禵,都會讓人以為雍正得位不正。
因此,這是必然的政治舉措。
然而,允禵到達城下,命"行文禮部,詢問進見儀註",
此時皇帝已是雍正,卻還挑釁,因此"舉朝無不駭異"。
(3)拜謁父親康熙的靈柩時,鬧事咆哮(與拉錫起衝突),
於是雍正以守陵為名,將允禵囚禁在遵化景陵,同時網織允禵罪名,翦除允禵黨羽。
(4)雍正元年5月23日,仁壽皇太后烏雅氏逝世,
允禵奉召來京奔喪,雍正以"惟欲安慰我皇妣皇太后之心"封允禵為郡王。
然而,這對一個囚在皇陵的活死人,並沒有多大意義。
2. 康熙皇8子(允祀)、皇9子(允禟)
(1)雍正朝伊始,封皇8子為和碩廉親王,與皇13子,隆科多、馬齊總理事務。
皇8子的福晉(夫人):「恐今日封王,明日不能保首領耳」本能認為是陷阱。
又,允禵回京,改派皇9子到西寧軍前。
如此動作,雍正很可能是為了穩定政局,不見得是陰謀。
只是,雍正與皇8子集團(八爺黨)積怨已深,反對新皇,持續內鬥。
(2)雍正四年(1726),
正月,將康熙皇8子等人交付諸王大臣庭訊,消籍除爵。
三月,皇8子(允祀)、皇9子(允禟)改名阿其那、塞思黑。
五月,發布允祀等人罪狀,將允祀黨人殺得殺、囚的囚。
八月,允禟病故。
九月,初五,允祀病重,十日身亡。
現存李紱密折,詳述皇9子允禟患病死於獄中的經過。
*****
雍正六年的政治鬧劇
雍正六年(1728),當時對傳位知情的人,不是被剷除,就是伏法。
包含皇8、9、10、14子,前功臣隆科多,年羹堯等。
民間卻出現一個張倬(真名張熙),寫信勸岳鍾麒造反,
本的理由就是雍正篡位、殺父、逼母、屠弟等等。
雍正為此大張旗鼓(也可以說小題大作),展開偵訊調查,
原來,張熙是受到曾靜的影響,曾靜又受到已故的呂留良的影響,
而呂留良有"華夷之辨"的主張。
雍正為此興文字獄,治呂留良子孫、學生謀反罪,
並親自撰寫了《大義覺迷錄》發布全國(雍正七年),
書中對那些人提出的質疑,一一解釋。
而且把此事件定調成"反異族統治"的杜撰史實,煽動策反。
結果造成了一段本來多數老百姓聞所未聞的秘史,變成家喻戶曉的談資,
朝野、全國鄉鎮都知道原來有雍正篡位、種種無德的說法。
而《大義覺迷錄》的文字爆發出更多的質疑,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觀感。
翌年(雍正八年),雍正身體狀況直直落。
---------------
註1:《清史十五講》第四講
註2:
(1)死因不明的雍正帝生母──孝恭皇后
(2)揭秘:朱元璋為何恢復人殉?康熙又為何禁止之
註3:百度:愛新覺羅·胤禟
參考資料:康熙遺詔
關於逼母
史料證實(皇太后懿旨),
雍正即位後,尊生母烏雅氏為皇太后,烏雅氏表現十分反常,
拒絕接受,並說要殉康熙而去。(人殉制度在康熙12年終止,註2)
雍正登基後,依例向皇太后行禮,卻遭烏雅氏拒絕,使登基大典幾乎無法開場。
其後不到半年,烏雅氏崩逝。
人們揣測:
「原本要傳位皇14子(也是烏雅氏所生),卻被雍正奪了,
變亂臣賊子的皇太后,豈能甘心受封。」
又說:
「烏雅氏的猝死,是雍正囚禁皇14子允禵,不讓見烏雅氏,因而撞鐵柱而死。」
雍正的辯駁:
1. 繼位
允禵"庸劣狂愚,無才無識",派他西征,只是用他皇子之名坐鎮,並非讓他指揮。
而且哪有人會把接班人驅趕至遠方的道理。
2. 和母親的關係
自己40年來備盡孝心,深得母愛,宮中諸母妃均羨慕:「母后有此孝順之子」。
3. 不讓允禵見母后?
曾奏請太后朝見允禵,太后不允,說:
「我只知皇帝是我親子,允禵不過與其他阿哥一般耳」
4. 母后(烏雅氏)之死
太后素有痰疾,皇考大事"悲痛不釋於懷",致使舊疾復發而死亡。
*****
關於屠弟
1. 康熙皇14子(胤禵;胤禎)
(1)有學者考據,皇14子原名胤禵,後改名胤禎。
出師西征時,就是叫胤禵。雍正即位後,又改回允禵。
(雍正即位,避皇諱,改康熙諸皇子的名中的"胤"為"允")。
由於雍正名胤禛,皇14子為胤禎,寫法相近,讀法相同,
加上一個是皇4子,一個是皇14子,都有4,給人許多想像空間。
(2)康熙駕崩隔日,雍正下詔允禵回京奔喪。
如果不讓允禵奔喪或殺了允禵,都會讓人以為雍正得位不正。
因此,這是必然的政治舉措。
然而,允禵到達城下,命"行文禮部,詢問進見儀註",
此時皇帝已是雍正,卻還挑釁,因此"舉朝無不駭異"。
(3)拜謁父親康熙的靈柩時,鬧事咆哮(與拉錫起衝突),
於是雍正以守陵為名,將允禵囚禁在遵化景陵,同時網織允禵罪名,翦除允禵黨羽。
(4)雍正元年5月23日,仁壽皇太后烏雅氏逝世,
允禵奉召來京奔喪,雍正以"惟欲安慰我皇妣皇太后之心"封允禵為郡王。
然而,這對一個囚在皇陵的活死人,並沒有多大意義。
2. 康熙皇8子(允祀)、皇9子(允禟)
(1)雍正朝伊始,封皇8子為和碩廉親王,與皇13子,隆科多、馬齊總理事務。
皇8子的福晉(夫人):「恐今日封王,明日不能保首領耳」本能認為是陷阱。
又,允禵回京,改派皇9子到西寧軍前。
如此動作,雍正很可能是為了穩定政局,不見得是陰謀。
只是,雍正與皇8子集團(八爺黨)積怨已深,反對新皇,持續內鬥。
(2)雍正四年(1726),
正月,將康熙皇8子等人交付諸王大臣庭訊,消籍除爵。
三月,皇8子(允祀)、皇9子(允禟)改名阿其那、塞思黑。
五月,發布允祀等人罪狀,將允祀黨人殺得殺、囚的囚。
八月,允禟病故。
九月,初五,允祀病重,十日身亡。
現存李紱密折,詳述皇9子允禟患病死於獄中的經過。
"時值酷暑,牆高房小,胤禟鐵鎖在身,手足拘禁,
時常昏迷,用冷水噴漬,逾時方醒。"
因此,病與殺,並無差別。推測,皇8子允祀處境也類似。*****
雍正六年的政治鬧劇
雍正六年(1728),當時對傳位知情的人,不是被剷除,就是伏法。
包含皇8、9、10、14子,前功臣隆科多,年羹堯等。
民間卻出現一個張倬(真名張熙),寫信勸岳鍾麒造反,
本的理由就是雍正篡位、殺父、逼母、屠弟等等。
雍正為此大張旗鼓(也可以說小題大作),展開偵訊調查,
原來,張熙是受到曾靜的影響,曾靜又受到已故的呂留良的影響,
而呂留良有"華夷之辨"的主張。
雍正為此興文字獄,治呂留良子孫、學生謀反罪,
並親自撰寫了《大義覺迷錄》發布全國(雍正七年),
書中對那些人提出的質疑,一一解釋。
而且把此事件定調成"反異族統治"的杜撰史實,煽動策反。
結果造成了一段本來多數老百姓聞所未聞的秘史,變成家喻戶曉的談資,
朝野、全國鄉鎮都知道原來有雍正篡位、種種無德的說法。
而《大義覺迷錄》的文字爆發出更多的質疑,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觀感。
翌年(雍正八年),雍正身體狀況直直落。
---------------
註1:《清史十五講》第四講
註2:
(1)死因不明的雍正帝生母──孝恭皇后
(2)揭秘:朱元璋為何恢復人殉?康熙又為何禁止之
註3:百度:愛新覺羅·胤禟
參考資料:康熙遺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