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4日 星期二

札記-世地-絲路

對於維基對絲綢之路(註1,簡稱絲路)的說明,我撮要條列我想討論的部分:
一.絲綢之路,第一次出現在德意志帝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男爵,
  於1877年出版的一套五卷本的地圖集。

二.絲綢之路並非是一條 「路」,而是一個穿越山川沙漠且沒有標識的道路網絡,
  並且絲綢也只是貨物中的一種。

三.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君主制國家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

四.很多人認為,西漢的張騫在前138—前126年和前119年曾兩次出使西域,
 開闢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並成功將東西方之間最後的珠簾掀開。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
 「於是西北國始通於漢矣。然張騫鑿空,其後使往者皆稱博望侯,
  以為質與國外,外國由此信之」,稱讚其開通西域的作用。
 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
 各國使者、商人、傳教士等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

五.中國自1998年起便啟動了絲綢之路申請世界遺產的項目。
 2006年,中國與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五國達成協議
 聯合申遺。2014年6月22日,在杜哈舉行的第38屆的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
 絲綢之路同京杭大運河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
從第一點,很清晰,絲路是先有作用,後有名稱。
可不是國家的計畫經濟,而在說:「我們開條絲路溝通歐亞,作生意吧。」
我在上篇文章(註2)提到的書《王朝的家底》,書中便寫:
漢朝(西漢張騫)打通西域是戰略意義,從不是為了貿易。
因此,若說要再次開通,我不太信是為經濟。

針對第二點,絲路不是一條路,絲路不只運絲綢。
對於第三點,作生意是互蒙其利、你情我願。
不像古代中國朝貢,或者以為能夠來往商貿,是為皇恩浩蕩、賞賜外夷,
乃至沒有天朝,就沒有絲路。這些都是幻想。
換句話說,就算路打通了,別人不想跟你交易,一切都是空談。
不想交易可能因素有很多,怕吃虧、怕吞併等等。

至於第四點,若想把「絲路」當成貿易道路,而不是攻城掠地的戰利品,
那麼,將「絲路」歸功一個國家的功勞、「專利」,是自吹自擂吧。
再重複一次,作生意是互蒙其利、你情我願。

最後說第五點,我以為絲路申遺能成功,與五國達成協議有關,
這可和第三點的"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合併看,絲路始終是共同財產吧。



-----------------------------------
註1:維基百科:絲綢之路


註2:中史_《王朝的家底》:用經濟角度看歷史


----------------------------------------------------
參考資料:
英國歷史學家彼得·弗蘭科潘大受好評的歷史著作《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試圖跳出這個以西方為核心的世界史框架,來重新看待世界歷史。


先要說明的是,這裡的絲綢之路,並不是很多人通常意義上理解的“絲綢之路”。
得·弗蘭科潘所指的絲綢之路,是一個抽象概念,
它代表的是“人們是如何交換商品、時尚、語言、思想、信仰,
同樣也有暴力、疾病和環境破壞。”
他希望用絲綢之路這個概念來講述東西方是如何交流往來的,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
在地理上,弗蘭科潘所講的絲綢之路,
是指東西方的中間地帶,從地中海和黑海東岸到喜馬拉雅山脈。
站在今天的視角來看,弗蘭科潘說,
這一地區似乎是一些“失敗國家”、“沒落國家”和邊緣國家的聚集體,
比如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
但是在歷史上,它們是東西方文明的交叉點,
“這些國家絕非處在全球事務的邊緣,而是國際交往的正中心”。


但真正吸引人的是絲綢之路上發生的圍繞著人們的靈魂的競爭。
中國和印度信奉的佛教、波斯帝國信封的瑣羅亞斯德教(中國人稱之為拜火教)、
從羅馬帝國內部產生的猶太教和基督教,以及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能夠迅速成長為後來可以和基督教一樣信仰者眾多的宗教,
和當時羅馬與波斯兩大帝國之間的戰爭又有關係。


在弗蘭克潘看來,有兩個轉折點,真正影響了以絲綢之路為核心的世界史。
第一個轉折點發生在15世紀末。兩個探險家改變了世界的命運。 哥倫布和達伽馬。
之後的歷史就進入了我們熟悉的世界史。
歐洲大陸成為世界的中心,荷蘭、葡萄牙和西班牙陸續崛起,
然後是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


二個轉折點發生在1901年,
那一年英國商人諾克斯·達西從波斯國王那裡,獲得了在波斯土地上的特許勘探權。
這份協議讓諾克斯·達西有了在波斯土地深處自由勘探石油、打洞和鑽井的完成整的、
不受限的權利。弗蘭克潘認為,這件事足以同哥倫布橫跨大西洋發現美洲相媲美的事。
從這份特許權開始,“征服者再一次掠奪了大量的保障和財富並運回歐洲。”
在這之後,拋開各種陰謀論,也必須承認,

發生在中東的種種事情,都和這塊土地下擁有的豐富的石油資源有很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