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很模糊,不確定是不是。
在香港拍的金庸【笑傲江湖】有一橋段,有人罵讀書人是臭老九!
偶爾、但少之又少的機緣下,我們也會聽到這說法。那麼,這是典出何處呢?
【笑傲江湖】,金庸先生並沒有設定它是中國哪個年代,
然而,普遍的認知它是朱氏明朝。那麼,臭老九是明朝的流行語嗎?
事實上,這還蠻有可能的,因為它源自元朝。
以著《二十二史劄記》聞名的清史學家趙翼(1727年─1814年),
他的另一本著作《陔餘叢考》,卷四十二、條目-九儒十丐
是這樣寫:
謝疊山集有送方伯載序(註1)曰:
「今世俗人有十等:一官、二吏。先之者貴之也。
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後之者賤之也。」
鄭所南集(註2)又謂:
「元制: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
而無「七匠八娼」之說,蓋元初定天下,其輕重大概如此。
是以民間各就所見而次之,原非制為令甲也。
大意是:
謝疊山集說「七匠八娼」,然而鄭所南集卻說「七獵八民」。
元朝初定天下應該是訂「七獵八民」,
會出現「七匠八娼」,是由於老百姓看社會現象歸納排列而出,非原本元朝的法令。
再讀錢賓四(錢穆)先生全集028冊 國史大綱(二)737頁所言(註3),
我的結論是,元朝民間之所以
以「匠」換「獵」,是對「獵」(捕鷹獵人),這項工作的不理解;
將「娼」改「(農)民」,出自讀書人認為自己低賤不如妓女的自嘲(很可能是事實)。
而政府訂「九儒、十丐」的主因,
則在於讀書人不從事生產,理應和乞丐同等之故。
-----------------------
2. 關於八娼九優十丐
----------------------
註1:我沒這本書,引用自網路。
謝枋得「送方伯載歸三山序」曰:滑稽之雄,以儒為戲者曰:
「我大元制典,人有十等,一官二吏,先之者,貴之也;貴之者,謂有益於國也。
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後之者,賤之也;賤之者,謂無益於國也。」
嗟乎!卑哉!介乎娼之下、丐之上者,今之儒者也。
註2:我沒這本書,引用自網路。
在香港拍的金庸【笑傲江湖】有一橋段,有人罵讀書人是臭老九!
偶爾、但少之又少的機緣下,我們也會聽到這說法。那麼,這是典出何處呢?
【笑傲江湖】,金庸先生並沒有設定它是中國哪個年代,
然而,普遍的認知它是朱氏明朝。那麼,臭老九是明朝的流行語嗎?
事實上,這還蠻有可能的,因為它源自元朝。
以著《二十二史劄記》聞名的清史學家趙翼(1727年─1814年),
他的另一本著作《陔餘叢考》,卷四十二、條目-九儒十丐
是這樣寫:
謝疊山集有送方伯載序(註1)曰:
「今世俗人有十等:一官、二吏。先之者貴之也。
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後之者賤之也。」
鄭所南集(註2)又謂:
「元制: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
而無「七匠八娼」之說,蓋元初定天下,其輕重大概如此。
是以民間各就所見而次之,原非制為令甲也。
大意是:
謝疊山集說「七匠八娼」,然而鄭所南集卻說「七獵八民」。
元朝初定天下應該是訂「七獵八民」,
會出現「七匠八娼」,是由於老百姓看社會現象歸納排列而出,非原本元朝的法令。
再讀錢賓四(錢穆)先生全集028冊 國史大綱(二)737頁所言(註3),
我的結論是,元朝民間之所以
以「匠」換「獵」,是對「獵」(捕鷹獵人),這項工作的不理解;
將「娼」改「(農)民」,出自讀書人認為自己低賤不如妓女的自嘲(很可能是事實)。
而政府訂「九儒、十丐」的主因,
則在於讀書人不從事生產,理應和乞丐同等之故。
-----------------------
參考網頁:
1. 元朝的八倡九儒十丐是不是真的?2. 關於八娼九優十丐
註1:我沒這本書,引用自網路。
謝枋得「送方伯載歸三山序」曰:滑稽之雄,以儒為戲者曰:
「我大元制典,人有十等,一官二吏,先之者,貴之也;貴之者,謂有益於國也。
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後之者,賤之也;賤之者,謂無益於國也。」
嗟乎!卑哉!介乎娼之下、丐之上者,今之儒者也。
註2:我沒這本書,引用自網路。
鄭思肖「鐵函心史」中有:
「韃法: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各有統轄。」
註3: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此見陶宗儀輟耕錄。「官、吏」為貴族,「僧、道」為宗教,亦相當於貴族。
「醫、工」即平民中地位之較高者,如匠戶之類。
「七獵、八民」者,元特有捕鷹獵人,籍隸鷹房總管府,
此雖賤民,而為貴族所御用,故較之農民猶高。
所謂民,則漢人、南人之業農者也。
「九儒、十丐」者,「儒」為民間自由學者,
就蒙古人眼光及其政治設施言之,則不能了解其地位。
彼輩既不能執干戈入行伍,又不能持籌握算為主人殖貨財,又不能為醫匠打捕,
供主人特別之需求,又不能如農民可以納賦稅,故與「丐」同列。
別有一說為「官、吏、僧、道、醫、工、匠、娼、儒、丐」十色,
既有「工」,又重出「匠」,列「娼」於「儒、丐」之前,蓋由不明獵民之意義而妄易之。
大體當時的社會階級,除去貴族、軍人外,做僧侶信教最高,其次是商人,
再次是工匠,又次是獵戶和農民,
而中國社會上自先秦以來甚占重要位置的士人,卻驟然失卻了他們的地位。
「醫、工」即平民中地位之較高者,如匠戶之類。
「七獵、八民」者,元特有捕鷹獵人,籍隸鷹房總管府,
此雖賤民,而為貴族所御用,故較之農民猶高。
所謂民,則漢人、南人之業農者也。
「九儒、十丐」者,「儒」為民間自由學者,
就蒙古人眼光及其政治設施言之,則不能了解其地位。
彼輩既不能執干戈入行伍,又不能持籌握算為主人殖貨財,又不能為醫匠打捕,
供主人特別之需求,又不能如農民可以納賦稅,故與「丐」同列。
別有一說為「官、吏、僧、道、醫、工、匠、娼、儒、丐」十色,
既有「工」,又重出「匠」,列「娼」於「儒、丐」之前,蓋由不明獵民之意義而妄易之。
大體當時的社會階級,除去貴族、軍人外,做僧侶信教最高,其次是商人,
再次是工匠,又次是獵戶和農民,
而中國社會上自先秦以來甚占重要位置的士人,卻驟然失卻了他們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