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8日 星期一

社會_《崩時代》:財團化、窮忙化、少子化

《崩時代》這本書主旨在論述台灣目前面臨的重大問題及其因果關係,如下圖(註1),
並在書中一一提出解決方案。下面筆記,我僅摘錄列出我個人認為的重點。


主要問題有三,財團化、貧困(就業環境惡劣)化、少子化。
關於財團化:
◎經濟至上的迷思:
 1. 陳水扁:「經濟發展優縣、社會福利暫緩」、「台灣優先、經濟優先、投資優先」
 2. 馬英九:「(經濟)馬上好」、「六三三」
◎拚GDP,但GDP的計算不能代表國家進步
 GDP= 受雇人員報酬+間接稅淨值+固定資本消耗+企業營業盈餘(Page 67)
 §台灣的GDP成長,是減稅讓"企業營業盈餘增加",而政府不管"受雇人員報酬"減少,
 成長的果實,被資方拿走。§
 (Page 71)2011年監察院對行政院的糾正文:
 「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情況正是造成國內「就業市場萎縮,薪資停滯不前,
  但GDP成長卻年年亮麗」的主因。
◎解決方法:富人加稅,窮人加薪,共享經濟成長(Page 119)


 
關於貧困化(就業環境太差):
◎解決方法:
 1. 放寬貧窮線認定標準
 2. 積極協助就業:職業訓練,停工僱用獎助就業、強化就業服務等方面
 3. 立法保障非典型工作之工作貧窮者的勞動權益



關於少子化:
◎(Page 165)錯誤認知:
 當別的國家已經打破「先進國生育率必滑落」的詛咒,
 生育率逆轉向上,我們還在欺騙自己:「女性就業率提高,生育率一定降低啦」,
 「歐洲國家的稅收很高才能發更很多津貼,生育率才會回升」。
 §後面會說,重點不是發錢,根據統計,發錢不能鼓勵生育率提高,
  是便宜公立托兒所才有拉升生育率§
 甚至,台灣還有抬出父權意識形態的大旗,指責信在人太過自我中心,
 不重婚育,故導致生出生率下滑,應多宣導家庭價值及養兒育女的好處云云。

◎另一個錯誤認知,少子化,醫護變少,可以請外籍看護:
 現在,台灣人家家戶戶都想用外籍看護。但是未來有那麼多的「東南亞外籍看護」
 讓台灣人使用嗎?當日本、台灣、中國紛紛因少子女化而流失勞動力,
 更多勞動密集產業轉移到東南亞、中東、非洲或其他發展中國家;
 東南亞的人民會選擇留在自家的「世界工廠」打工,還是到台灣從事老人照顧工作?
 未來,怎麼樣的薪資對它們會有吸引力?哪種薪資水準是台灣人家家戶戶都付得起的嗎?
 (Page 173)

◎歸根究柢,(少子化)來源是一個個年輕就業家庭,所遭受的真正生存壓力。
 造成此等壓力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國家政策官僚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
 「養兒育女是每個家庭自己的事,政府為什麼要幫忙?」
 §台灣政客對公民社會的認知,還沒有辦法"從身分走向契約"§
 ...郝柏村擔任行政院時,更明確強調要「三代同堂」,
 拒絕由政府推動普及的照顧福利政策,部分媒體也附和郝柏村的說法,
 說國家支持家庭會拖垮經濟,把台灣變成「懶人國」。

 但是保守傳統的家庭主義的政府,放任養兒育女由每一個就業家庭自行承擔-
 特別是由這些就業家庭的女性(年輕的嬤嬤,年老的阿嬤)自行承擔。
 於是我們當時錯過了由國家政策支持家庭育兒的歷史機會。
 (Page 177)
 §我覺得這論點講得非常有道理§

監察院的「因應少子女化」調查報告也指出,
 「減稅」與「直接現金補貼」是兩種「昂貴」的政策(對政府財政而言),
 各國經驗居顯示效果不大。「提供幼兒照顧服務,讓媽媽無後顧之憂」
 被公認是當前較有效的模式。歐洲知名社會學家亞斯平安德森
 (Esping-Andersen)在《未完成的革命》一書中說:兒童津貼雖然有意義,
 卻無助於提升生育率,因為問題核心是工作與家庭的衝突
 若人民無法平衡工作、育兒兩端的壓力,光憑發錢恐怕無法解決少子女化危機
 (Page 197)

◎台灣的問題,並不僅僅是因為稅率低,所以政府沒錢做事。
 我們面對的是不合宜的家庭主義觀念、不符現實的自由市場論調,
 (私立托兒所太貴,隨便哄抬。因為怕擋人財路,公立托兒所太少)
 導致因應少子女化的政策應做而未做,做了又做錯,陷入「發錢催生」的陷阱。
 總之,台灣的超低生育率絕對是一場政策擺爛與記得既得利益者阻饒所造成的「人禍」。
 (Page 204)

◎解決方法,其實上面大部分有點到了:
 放眼全球,許多國家因為察覺到女性勞動參與率提高的影響,
 於是,早開始鼓勵男性育兒、創造公共托育、提供育嬰假並穩定女性就業機會
 扭轉了發達國家必然少子化的魔咒。
 這些國家打破了女人必須在職場與家庭之間「二選一」的傳統限制,
 讓職業婦女不用辭掉工作也有氣力照顧子女,結果,隨著女性勞參率提高,
 生育率也可以提高。(Page 207)
 


總結:
產業政策(Page 218):
1. 就業式成長,而非以GDP為標準
2. 製造業為本(這才是台灣優勢,就業機會多)
3. 福利服務公眾化,比如增加公眾托兒所、社會住宅

社會政策(Page 221)
1. 管制資本外移,降低兩岸經貿自由化衝擊
 外移企業要取消租稅優惠
2. (窮人)加薪(富人)加稅救台灣
 (1)提高最低工資
 (2)富人加稅
 (3)研發獎勵以補助代替減稅
3. 強化工會協商能力,革新勞資爭議處理機制
 工會自由化,降低工會成立門檻,廢止工作類型限制,解除不當行政干預
4. 協助脫貧
5. 逆轉少子化(解決方法前面提過,這裡就不重複)



------------------------------------
註1:Page 42

2017年8月27日 星期日

邏輯_《哈佛的6堂獨立思考課》:問根據

我覺得此書的重點就是,
要思考自己「概念」、「既成的看法」的"根據",善用一些技巧來檢視「說得通」嗎?
(1)假設說話對象是五年級學生,你要怎麼解釋邏輯因果關係?
(2)翻譯成英文,你要怎麼....?
(3)所謂的根據,是事實還是想法?
(4)換位思考檢視根據,諷刺漫畫家的角度,反對者的角度...
(5)有沒隱藏前提

對於別人的根據提出意見時,
(1)用對方聽得懂的話
(2)用「結論→根據→建議」的方式來發表(要反對就要提出替代方案,這樣最好),
(3)對事不對人


以下是按書裏章節所作的摘要,
為節省篇幅,不摘錄例子,雖然這樣會降低可讀性:
第一堂課,問WHY?
就是提醒你所謂的「概念」、「既成的看法」的"根據"是什麼?

一.自我意見建立的三步驟
(Page 017) 
Step 1:確定自己對「某件事」的理解程度 §根據是什麼§
Step 2:掌握自己對「某件事」不能理解的是什麼,
    查找資料以解決「不能理解的部分」。
Step 3:產生自己的意見§一定要有根據§

二.留意或檢視根據
什麼是批判性思考:憑「根據」說話(Page 24)
 ○假如你提的根據是對的,那如果不這麼做的話,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呢?
  (Page 027 增加觀點,思考相反主張)



第二堂課,開始一一檢視所有你的看法,有沒有根據。
一.不懂裝懂,會失去別人的信任(Page 43)
○用面對五歲小孩的方式說明 
 §說明什麼?說明你的根據,我個人認為,用對國小五年級的口吻,較合理些§
譯成英文(Page 049)
 §這一招很好用,翻譯成其他語言,你會想盡量簡單,所以會用最簡單、精準的單字§
○用5W1H來反駁(檢視)
 §他有好問題的12原則,我覺得過於細瑣,故省略§
○紅綠燈色馬克筆幫助思考
 (1)綠色:理解,說得出有理由根據
 (2)黃色:最好停下來想一下
 (3)紅色:怎麼樣想都不理解,暫停
 重點要對自己誠實

二.區分事實與意見



第三堂課,換位思考問題
一.換位成「有利害關係的不可忽視者」
○(Page 84)
1. 徹底思考該「訊息」內容,與自己未來、生活、工作等相關係的人。
2. 對該「訊息」內容將會使每天的生活變得更美好,保有期待的人。
3. 與該「訊息」有直接關係的當事者。
§書中所言,用我的話說:
 1. 與這件事「可能」相關的人。
 2. 相關人當中,真正得到好處的人。
 3. 與這件事,一定相關的人。
 這三類人,對這件事會提出什麼樣的看法,其根據什麼§

二.換位成諷刺漫畫家,提出刁鑽的觀點。(Page 090)
三.一人辯證法(就是站在對立的角度)



第四堂課,用未來情節,取得現實的選項。
§這一堂課,跟商品企劃案高度關聯,假設未來成功或失敗,要採取什麼舉動。
 其他地方,可能就運用在"預測"上§
◎(Page 130)
1. 該「案」如果成為現實,會發生什麼事?
 同事設想發展順利,與發展不順時的情節。
2. 配合成功的情節,和失敗的情節。
3. 思考該行動有沒有實現的可能
4. 思考該行動已沒有現在實行的必要。

有沒有「隱藏前提」(Page 143)
§這一點可以合併到第二堂課去§

◎用孩子說明的口吻來思考,就能看到「前提」(Page 151)
§這一點也可以合併到第二堂課去§



第五堂課,學會批判、反駁
借鏡其他的國家,歐美人順利「交換意見」的守則

一.在TED上學到的經驗(Page 171)
從那些策展人(英美籍人士)中得到回饋,老實說剛開始的時候感到自尊心受創。
但是,冷靜思考之後,我發現他們的每個意見都非常中肯,此時才深深了解到,
若想要提高自己的講稿或意見水準,沒有比批判性建議更好的良藥


二.說話地圖:以結論→根據→提議三個區塊作為基礎,組成流程。
例如(Page 171):
我贊成這個企畫案(結論)。
因為這個只用聽的商品攜帶方便,
同類產品也賣得很好,而且商務人士需要英文能力(根據)。
只不過,我們必須做出區隔,所有除了語彙、文法和聽力外,
若能包裝成可以學到交涉、溝通和發表等能力的商品,會比較好(提議)。

三.要反對,就要提出替代方案(Page 196)
§說別人不對、不好,就說說你覺得比較好的辦法§

§他總共有十四個守則,我覺得比較好的是
1. 世界上沒有絕對正確的意見
2. 對方聽得懂的話
3. 說話地圖:結論→根據→提議
4. 重要的事,用不同形式講三遍
5. 對事不對人,說不,不代表否定對方這個"人",別打斷別人說話,要尊重
6. 要反對,就提出替代方案§


第六堂,直覺有奇怪之處,就要找出根據
◎察覺順序(Page 216)
Step 1:發覺內心有點疙瘩
Step 2:不壓抑這種感覺,承認他
Step 3:思考這種感情從何而來,尋其他的本質
Step 4:從這事,找出自己真正在乎的事
Step 5:認同OO對自己來說很重要

2017年8月26日 星期六

醫健_華盛頓的死因:急性會厭炎

我長久以來的印象,美國國父華盛頓是死於"放血"(註1),
依現代醫學來看,一種很古老且愚蠢的醫療行為。
但我沒仔細研究,華盛頓究竟生什麼病而就"醫"放血,才造成遺憾的。


某週,我常聽的一檔週播的科普廣播節目(註2)主播因生病停播一次。
恢復節目後的第一次播出,主播說他上週喉嚨痛而掛急診,
醫生檢查(喉鏡)後,便開始填寫住院單,並告知他:
「你得了得了急性會厭炎,這個病非常嚴重,非常危險,住院吧!」
醫生或許注意到他訝異的表情,
又補充了一句:「不跟你開玩笑,(這病)會致命的!」

接著,主播開始講,這是他第一次聽到急性會厭炎、
和急性會厭炎是什麼疾病,以及他所接受的檢查跟醫療過程。
於後,他還在公眾號刊載一篇美國國父華盛頓死因的文章(參考註3),
理由無它,也跟"急性會厭炎"有關。
此文詳述了文獻記載中華盛頓從發病到死亡(不到48小時)的身體症狀,
(1999年)美國流行病學家David M. Morens便是依此斷定(註4):
「華盛頓極大可能死於"急性會厭炎"」。於此同時,我修正了我的錯誤知識。


48小時就奪走了華盛頓的命,聽起來已經夠快,
但按造主播所查到的資料,有案例顯示,有病患在出現徵兆後6小時喪命。
所以,他提醒聽眾,當喉嚨痛嚴重到有窒息感,要記得有此可能性,別輕忽。

跟主播一樣,我也是頭回知道這疾病,
於是,我查了相關資料並列於下方,說明什麼是"會厭"和急性會厭炎的主要徵狀。

一.什麼是"會厭"
(1)會厭(軟骨)位置:
i.  咽部(Pharynx,註5)大致分三部份,
 鼻咽(Naso-pharynx)、口咽(Oro-pharynx)、喉咽(Laryngo-pharynx)。
 會厭是位於喉咽(Laryngo-pharynx)內紅色圈起部分。
 

ii. 會厭(Epiglottis)也位於喉部(Larynx,註6)上方,
 屬喉部的六種軟骨(Cartilages)之一,係不成對的軟骨(unpaired Cartilage)。
 下圖是觀察視角及會厭軟骨位置(紅色圈起處)。

iii. 若以真實照片(註7),則是在下圖,3的位置。

(2)會厭的功能(註8):
在平常呼吸的時候,
會厭會朝上打開(柄在下,葉在上),露出聲門,
此時其下半部(下圖A面)是咽的一部分。
但在吞咽的時候,
則因為舌骨的提升而導致會厭下降並蓋住喉嚨,
此時其上半部(下圖B面)為咽的一部分。
這種行為可以阻止食物被錯誤的投遞入氣管當中,
而是被正確的投遞到咽喉中處於後半部分咽後面的食管當中。



二.急性會厭炎的典型症狀(註2):
發作快、發高燒、咽喉疼痛腫脹、咽食困難、聲音嘶啞甚至不能說話。
由於患者的氣管阻塞,呼吸困難,人會焦躁不安。
嚴重時,會導致氣管阻塞,最後窒息而死。



-------------------------
註1:劉育志:放血放到死
過去的醫師認為要治療疾病便須從「血液、黏液、黃膽汁、黑膽汁」這四種體液著手,
於是「放血、嘔吐、發汗、腹瀉」就成了主要的治療手段
更像信仰一般延續了將近兩千年,無論是頭痛、胸痛、肚子痛,統統都是這幾招。
暗紅色的靜脈血一向被視為「骯髒的壞血」,
當壞血源源不絕地流掉時,患者心裡都能獲得「被治療」的感覺。

根據文獻來推斷,華盛頓應該是罹患嚴重的急性會厭炎
會厭是片位於氣管前端的軟骨,吞嚥時會蓋住氣管,防止食物進入,
而當會厭發炎腫脹時,便會造成上呼吸道阻塞。
氣管受阻已然喘不過氣來的華盛頓,又被放掉大量血液導致血壓過低,
且讓攜帶氧氣的紅血球大幅減少,缺氧的狀態自然會迅速惡化,終於斷送了性命。


註2:『特刊:“要命”的嗓子疼!』


註3:原來是這樣:美前總統華盛頓死因真相大白
摘要:
1799年12月12日星期四,華盛頓打算看一看心愛的農場。
那一天,大風凜冽,大雪紛飛,他在外邊一待就是5個小時,
當他進屋吃晚餐時,頭上沾滿雪花,衣服已經濕透。

第二天早晨(1799年12月13日星期五),他起得依然很早,
但已經出現了感冒的徵兆,咽喉有些嘶啞(發病),家人勸他不要出去了,
可是他執意要到林場裡轉一圈,給決定砍伐的樹標上記號。...
華盛頓就和他那位從哈佛大學畢業的秘書託拜厄斯·利爾討論國家的政治,
此時的總統仍然不顧疼痛的咽喉,在討論中表現出一個老人的和藹可親、耐心細緻。

利爾長期跟隨華盛頓,像總統的兒子一樣悉心照顧他。
當他發現總統的病情后,勸他讓醫生診斷一下,
然而華盛頓和往常一樣,固執地認為這是一個小病,
不必興師動眾,麻煩醫生和家人,他認為是小病小災,不治自消

到(1799年12月14日)星期六,
華盛頓發起了高燒,嗓音極度嘶啞,喘氣很粗重,家人這才趕快請醫生來診療。
第一個到達的是詹姆斯·克雷克,他是華盛頓的好朋友。
為了準確診療,還同時請了馬里蘭州最德高望重的古斯塔夫斯·布朗大夫,
因擔心布朗不能及時趕到,還請來年輕有為的醫生伊萊沙·卡倫·迪克。(三位醫生會診)

在醫生來到之前,華盛頓就命管家為他放血(第一次放血),
因為他見過他的農奴們有病時,放血後就會自動好起來,所以他決定效仿一下。
克雷克來到後,也做了放血治療(第二次放血),
然後,用糖蜜、醋劑和黃油等配製出混合黏液
讓總統漱喉,此舉不幸引發了他咽喉劇烈腫脹,差點窒息而死

在1799年12月14日上午10時左右,
他又為華盛頓做了兩次放血治療(第三次、第四次放血),
同時他又讓他用撒爾維亞千葉和醋混合泡成的茶水漱喉,
當他向後仰頭時,發生了嚴重的窒息,這一次差點連藥液都吐不出來,憋得他臉色發紫。
到了這時候,華盛頓的咽喉已經腫脹得十分厲害
但堅強的他仍強忍病痛,起床穿衣,在屋子裡踱步,企圖找一個好的姿勢利於呼吸
後來,他走累了就坐在椅子上歇了兩個小時,直到堅持不住了才回到床上躺著。

後來,當華盛頓能稍微咽點東西時,
醫生們就讓他服酒石來控制嘔吐,服甘汞來化解咽喉的膿液
然而這個時候,“總統發現自己的呼吸越來越困難了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醫生為他進行了4次放血,這相當於他全部血液的三分之一
利爾後來寫道:“在整個下午,他表現為疼痛不堪,渾身乏力。..”

傍晚時分,華盛頓感到自己的生命已到終點...
下午5點時,他從床上起來重新坐到椅子上,使勁地喘氣
不一會兒,他感到累了,就又回床上躺下,他的病情在迅速惡化。
也許是對醫生們失去了信心,也許是他真的被病魔折磨得累了,
他要求醫生讓他安靜一會兒。晚上10點多鐘,這位美國歷史上第一位總統離開了人世

後來,克雷克和迪克起草了公開聲明,
向國人交代他們為總統治療的全部過程,試圖消除人們對他們有意治死總統的懷疑。
但是,不論他們如何解釋,在很長的時間裡,學者們都認為放血治療導致了總統的死亡
事實上,在最後的關頭,迪克曾考慮用氣管切開手術來解決呼吸困難問題,
可是他沒有做過此類手術,也不敢在國父身上做這個試驗


註4:
1. 論文來源:David M. Morens, M.D.:Death of a President
 
2. 芝加哥論壇1999-12-16:Debate Continues On Washington's Death

3. The mysterious death of George Washington
But over the years, different theories emerged. In 1917,
one doctor theorized that Washington died from diphtheria, and a decade later,
another theory arose that Washington suffered from “septic sore throat,
probably of streptococcic origin, associated with acute edema of the larynx.”

But in recent years, a different theory emerged.
Dr. Howard Markel, writing for PBS.com last year, summarized the findings,
citing research from Dr. David Morens in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In the 215 years since Washington died, 
several retrospective diagnoses have been offered ranging from 
croup, quinsy, Ludwig’s angina, Vincent’s angina, diphtheria, 
and streptococcal throat infection to acute pneumonia. 
But Dr. Morens’s suggestion of acute bacterial epiglottitis seems most likely,” said Markel.
§Markel說:
 華盛頓逝世(1799年)後的這215年中,若干的對華盛頓死因的推斷被提出:
 包括哮吼症,扁桃腺炎,口腔底蜂窩性組織炎,奮森咽峽炎,白喉、
 和鏈球菌性咽喉感染導致急性肺炎。
 但是,莫雷斯博士所說的"急性細菌性會厭炎"似乎最有可能。§

Not everyone agrees with that theory, with inflammatory quinsy,
or a peritonsillar abscess, as another possible killer.

“However none of these diagnoses quite fit the description of Washington’s terminal illness
but on the other hand acute epiglottitis does explain all of his symptoms and his demise.
His illness is a classic ‘textbook’ case of acute epiglottitis,” 
wrote Dr. White McKenzie Wallenborn, for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back in 1997.
§"...急性會厭炎確實解釋了華盛頓所有的症狀和死亡,
 他的病是“教科書”中,一種經典急性會厭炎之病例",
 Dr. White McKenzie Wallenborn如此寫道§

Another debate has centered on the massive blood letting
and the ignored suggestion of a tracheotomy as possible main contributors to Washington’s death.
Morens said back in 1999 that the bloodletting likely didn’t kill a man of Washington’s size, 
and the little-used tracheotomy was only occasionally successful.
§回顧Morens在1999年說的話--放血是不可能殺死華盛頓這樣體型的人,
而且極少用的氣管切開術,確實有機會害死華盛頓,但成功機率不高。
言下之意,急性會厭炎才是最有可能的兇手§


註5:
1. 咽(Pharynx) - 小小整理網站Smallcollation
 圖片出處:http://fau.pearlashes.com/anatomy/Chapter%2036/Chapter%2036.htm
2. 維基百科(英文):咽


註6:維基百科(英文):喉
圖片來源:
(1)維基百科(英文):咽
(2)維基百科(英文):喉


註7:圖片來源:維基百科(英文):會厭


註8:
1. 維基百科:會厭
2. 圖片來源:台灣word:急性會厭炎


------------------------
參考資料:
1.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關於急性會厭炎
急性會厭炎是一種耳鼻喉科急症,並無明顯流行季節,
剛開始可能只是輕微的喉嚨痛,但進展非常快速,
有可能在數小時內引發急性上呼吸道阻塞而窒息。 

會厭軟骨位於聲帶氣管上方,
若細菌、病毒感染,外傷、咽喉局部刺激,急性過敏,都可能會引起會厭發炎,
一旦化膿腫脹造成上呼吸道阻塞,就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造成會厭急性發炎的細菌,以B型嗜血流感桿菌最為常見。

一開始幾乎都是以咽喉吞嚥疼痛來表現,
有的伴隨發燒、甚至出現聲音沙啞、呼吸喘鳴聲、無法平躺呼吸及胸悶、流口水,
其病程進展迅速,快者幾小時內就會窒息死亡,不可不慎。
要診斷急性會厭炎,醫師須有高度警覺,
聽診注意有無呼吸喘鳴聲,並配合X光攝影或內視鏡檢查
若情況緊急,需緊急插管或緊急氣管切開手術
並給予抗生素治療,若病人沒有上呼吸道阻塞,也應留在醫院加強觀察。

2017年8月25日 星期五

札記-科技-AI如何像人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註1)說:
未來人工智能得具備兩種關鍵能力,
第一個是推理能力,第二個是從海量數據中學習的能力
他舉了兩個例子講是什麼樣的推理能力
 例一:“爸爸沒法舉起他的兒子,因為他很重,請問誰重?”
 在這句話裡,機器要能知道是孩子重。
 
 例二:“爸爸沒法舉起他的孩子,因為他很虛弱,請問誰虛弱?”
 在這句話裡,機器要知道是爸爸虛弱。
以人類思維來說這不困難,但將其簡化成機械思維,
即推理的"語言"變成數學及邏輯計算的"語言(程式碼)",便相當複雜,
而這是人工智能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

從這,順道可以想想我們目前設計的AI是啥樣。
會寒暄,人說你好,AI答你好。
會簡答,人說:今天氣溫幾度,AI回:26度。
會計算,規劃開車的最佳路徑。
確實,比起"推理能力,這些全是比較簡單能轉成機械思維的話語(程式碼)。

其次,從海量數據中學習的能力,他舉了一個例子。
 題目是:“美國大選期間,川普對傑布·布希說,伊拉克戰爭都是你哥哥的錯。
 機器要從海量數據(大數據)判斷,
 美國和伊拉克都是國名;川普和傑布·布希是人名,傑布·布希的哥哥也是人。
 而且這裡的“你哥哥”,指的就是喬治·布希。
這題做出來,就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從海量數據中自動學習其中有用信息。
這應該屬於前頭"推理能力"的進階,根據題目,
搜尋可用資訊,再進行推理,得出答案。
若是兩能力一同具備,才接近人類,達"及格"的AI。


同是相關檢測AI的像人程度,現在最常見的有四種測試AI的方法(註2)。
一.威諾格拉德模式挑戰(Winograd Schema Challenge)
這是兩個為一組的測試題,舉個例子(註3)。
 市議員拒絕示威者進入,因為他們害怕暴力事件。誰害怕暴力事件?
 然後,把"害怕"這個動詞換成"主張",再問一次:
 市議員拒絕示威者進入,因為他們主張暴力事件。誰主張暴力事件?
這類型的測試題,具備三個重要部分。
(1)具有同類語義的兩個名詞
 本題裡是:市議員們和示威者
(2)有一個模糊代名詞,可能代表(1)裡面的兩名詞當中一個
 本題裡是:他們
(3)有一個特殊單詞,當這個單詞被換成另外一個時,那麼模糊代詞的意義就會改變
  本題裡,如果把「害怕」換成「主張」,那麼句子裡的「他們」的意思就會發生改變。
基於此,計算機需要回答的問題就是:
變化前和變化後,這個具有模糊含義的"代詞",分別在指(1)裡面兩個名詞中的哪個。
而這測試就含括了前面所述的兩個關鍵能力。

二.人類標準化測試
在這測試裡,讓AI會像人一樣,參加小學、中學的標準化考試。
但這項不比"諾格拉德模式挑戰"好,通過標準化考試並不一定意味著這AI像人。

三.物理圖靈測試
這測試像實踐課,需要AI動手。可切分為兩種,
一種是構建,AI必須學會閱讀使用說明,將一堆部件組裝成實體;
另一種是探索,給目標,但不給流程圖(或SOP),
AI需要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使用積木來完成指定的任務。

四.I-Athlon算法(名稱來自鐵人十項)

這個方法沒有人監督,完全由算法自動化測試(註4)。
測試內容(Dimensions of Intelligence)包括:
讓人工智能總結音頻文件中的內容,敘述視頻中發生的情節,
即時翻譯人類語言等等,最後綜合以上測試,給出客觀分數。
這裡根據上圖舉幾種AI辨認貓的測試作為例子,其他事物可依此類推。
1. Image Understanding:
 比如看到真實的貓,AI能夠即刻知道牠是"貓"。
2. Diagram Understanding:
 比如瞧見貓的漫畫、塗鴉、簡單圖案等等,AI可以馬上曉得這是"貓"。
3. Speech Generation:
 給AI有關於"貓"形象、特性的概念圖表,AI能用言語說明"貓"是什麼。
4. Natural Language Generation
 給有關貓的非口語化資訊,AI能用人類的自然語言來描述貓。
5.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4的相反,給AI聽人類自然語言的敘述,也就是不像科學定義那般嚴謹的用詞,
 AI能了解所敘述的東西是"貓"。


我不確定這些測試有沒有考量到地域性禮節,但是,我認為有必要。
舉兩個例子,講華人世界會遭遇到"話怎麼說較好"的表達問題。
例一(註5):即便屬實,話不當說時,就不說。
A、B、C三位知名人士在一間有名的餐廳吃飯,A作東。
A臨時有事,提前付款告退,在餐廳門口遇見大批記者,便接受採訪。
A對記者提到這餐廳東西太貴,以後不會再來。
以一般情理,A這樣身分的人,
即便說的是事實,不應該在人家門口嫌棄人家,顯得沒禮貌。

例二(註6):事當曲盡人情
1947年左右,四川發大水,四川議長到上海求援,被上海市長吳國楨軟磨硬扛地推掉。
四川議長轉向杜月笙討救,杜月笙說可以幫忙,但是要找行政院長孔祥熙主持。
於是,杜月笙拜訪孔祥熙講此事,說四川賑災的錢由他出,事情由他操辦,
但是必須由孔先生代他出頭,請大家吃飯,飯局上指示這事。孔祥熙高興地答應。
宴會那天,孔祥熙、吳國楨、四川議長和杜月笙四人同桌,
孔祥熙就說:「四川這事一定要辦妥。」
杜月笙便站起來說(套好的):「有孔院長給我們號召,小弟一定妥妥善善處理。」
杜月笙這麼做的用意,不單是予四川議長人情,作面子給孔祥熙。
還顧及吳國楨市長已經代表上海拒絕了四川,
由孔祥熙出口要幹,他附聲襄助,就不會跟市長對立。

看場合說話,在華人社會該學習的套路。
既然將來AI要和人共處,就得考量各地人情世故的方方面面,具足說話的"情商"。


有人會說:要求機器人有人說話的情商,是不是太嚴苛了,人尚且不能周全。
那怎不講計算能力、人臉辨識等等能力,AI早已遠超人類,是否要AI退化,配合人類呢?

AI的存在,
是因為它能擴展人的能力,輔助人類將世界變得更理想,因此,盡可能發揮淋漓盡致最好。
其次,我覺得,透由研究AI,還可以了解人的思考與認知。
像《六堂哈佛的思考課》所說,
用外語重新表達一遍、或用讓五歲孩童聽懂的語言再說一次,
能協助檢視思想的因果脈絡,有點這樣的味道。
甚至影響日後,某天你會拿出奧哈姆剃刀(註7),一刀一刀精要你的所思所想。



---------------------
註1:
得到-科技-科大訊飛:當前算法發展關鍵點
§其實我不知道"科大訊飛"這間公司,但他講的有理,我就引用了§


註2:得到-科技-後圖靈測試:機器人何以為人


註3:
參與挑戰的計算機程序需要回答一種特殊但簡易的常識問題,即代詞消歧問題(PDP)。
以下是從兒童書籍中摘取的一個PDP樣例:
Babar 不知怎樣才能得到新衣裳。
幸運的是,一個一直喜愛小象的闊老頭立刻看出來了,想要一身漂亮的套裝。
因為喜歡帶給別人開心,就為拿出了的錢包。

這段話中有五個加粗的代詞,每個代詞可能表示Babar 也可能表示老人。
機器解出這個問題就意味著能夠成功判斷代詞所指意義。

人類可以根據常識和上下文信息了解代詞的意義,但對AI系統來說這是個很大的挑戰。
比如第一個代詞:“他想要一身漂亮的套裝。”
我們一眼就可看出這個“他”指的是Babar,因為上文說Babar想要新衣裳,
而套裝是衣服的一種。軟件也必須理解這些內容才能得出正確結論。
軟件可能會使用單詞分析方法,通過統計數據表明“套裝”“衣裳”是相關詞彙。

其他代詞則可能更難理解,比如“他喜歡帶給別人開心”。
知道“他”是誰,首先要知道送某人東西會讓這個人開心,
而那個富裕的老人有能力送給Babar 他想要的東西。
這對我們來說就是常識,但對AI卻不是這樣。

Winograd 模式是一種特殊的代詞消歧問題,
它多具備一項特徵:“特殊詞彙”,替換它後能反轉正確答案。
下面是斯坦福計算機科學家Terry Winograd 自己創建的一個樣例:

市議員拒絕示威者進入,因為他們害怕(主張)暴力事件。

誰害怕(主張)暴力事件?

將“害怕”改為“主張”,“他們”就從市議員變為示威者。
特殊詞彙會使問題更加難以用統計方法解決,
尋找兩個詞彙一起出現的情況在這裡並不適用。

近日,
一場名為「威諾格拉德模式挑戰賽」(Winograd Schema Challenge)的競賽落下帷幕。
這場競賽是圖靈測試的變種,要求人工智慧回答關於語句理解的一些常識性問題,
由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赫克托·萊維斯克(Hector Levesque)發起。
以問題「市議員們拒絕示威者的遊行許可,因為他們害怕暴力」為例,
按照威諾格拉德模式挑戰賽的風格,該問題包含了幾個重要的部分:
首先,具有同類語義的兩個名詞(本題裡指的是:市議員們和示威者 )
第二,有一個指代以上兩個名詞的模糊代詞(本題裡指的是:他們)
第三,有一個特別的單詞,當這個單詞被換成另外一個單詞時,
那麼模糊代詞的意義就會改變
(本題裡,如果把「害怕」換成「主張」,那麼句子裡的「他們」的意思就會發生改變)
基於此,計算機需要回答的問題就是:
這個具有模糊含義的代詞指的是什麼,並給出兩個選項讓計算機選擇。


註4: I-athlon: Toward a Multidimensional Turing Test
圖片來源。
Event Tests Should Be Automatically Scored Without Significant Human Intervention.

沒中譯,紫色字是我自己大概翻譯關於Dimensions of Intelligence的描述,
意思沒全懂,可能翻譯錯。
Human intelligence has many facets and comes in many varieties and combinations.
人類智能有很多面向,而且是多樣跟混合。
Philosophers, psychologists, cognitive and computer scientists have debated the definition of intelligence for centuries, and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factorings of what we here call the “dimensions of intelligence.”
哲學家、哲學家、心理學家、認知和計算機科學家為了定義"智能"辯論了好幾世紀。
那些"智能"被分析、分解出的不同單元,我們稱之為智能維度(dimensions of intelligence)。

Our goal in this article is not to declare a definitive set of dimensions or even claim complete coverage of the various aspects of human intelligence.
We take up this terminology to enable us to identify aspects of intelligence that might be tested separately and in combinations for the purpose of evaluating the capabilities  of  AI  systems  compared  to  humans.
本文的目的,不在講"明確的智能維度",也不在獲知"人類智能的完整所有面向(維度)"。
我們是借用它-智能維度,來識別智能的數個面向。
(面向,又稱維度,測的方式可能一個維度單獨測,跟數個維度合起來測)
得出這些面向,可讓我們用來比較AI和人類智能,評估AI的能力達到人類智能的幾成。

The dimensions listed below are not all at the same level of abstraction;
indeed, proficiency at some dimensions will require proficiency at several others.
列在後面的這些維度,無法同屬於一種抽象概念(像空間想像能力,就跟邏輯能力不同)。
事實上,專精於某些維度的智能,也需要專精於另一些維度的智能。
We fully expect there to be debate over which aspects of intelligence should be tested for separately or in concert  with others.
究竟智能維度是要個別測或一齊測,我們非常希望有這一方面的討論。

Our  goal  here is to define an approach that moves the AI research community in the positive direction of coordinated effort toward achieving human-level AI in computer systems.
本文的目的是要定義一種方法,
這方法可將所有從事AI研究的人推向建設性方向,
同心協力做出跟人智能一樣等級的電腦系統。
As stated  earlier,  we believe reaching  this  goal will require such a coordinated effort,
and a key aspect of coordination is the ability to assess incremental progress
toward the goal in a commonly accepted manner.
如前所述,我們相信,同心協力才能完成目標。
協力的關鍵又在於,普遍可接受的模式,讓AI的研發遞增(緩緩穩定)成長的能力 

What follows is a brief description of what we consider good candidates for I-athlon events.
接著來簡要談談,我們認為可用在I-athlon算法之好的"智能維度"


註5:20150517 正晶限時批 李敖專訪
1:00:24  八王子吃飯


註6:圓桌派S2 第21集 面子:多少錢一斤?


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札記-野史-(清)寫七個慘字

幾天前看到一個影片(註1),
演的是清朝一名清官俞鴻圖(註1)被腰斬的故事(註2)。
出處是《清朝野史大觀》卷五<腰斬之慘>(註3)。
與正史相比,人名、事件、結局是真的,
但稗官野史加工許多細節,讓人感覺十分戲劇化。
我是按《清朝野史大觀》的內容講,所以別較真,
至於事實,可參考維基或維基提的《清實錄雍正朝實錄》。


清雍正年間,俞鴻圖擔任河南學政,行事慎密,操守清廉。
每當舉辦科舉考試時,就令人查封大門,不得擅自出入,
並將手下分成內、外兩班巡邏,禁絕有人傳遞訊息來作弊。
然而,日防夜防,家賊難防,家裡的妾跟僕人裡應外合,竊試題向考生販賣。

妾於內偷到考題,就將它貼在俞鴻圖的衣服後面,
等到俞鴻圖出門,僕人於外再將考題從他後背取下。
如是一次次把題目偷渡出去賣,俞鴻圖卻沒絲毫覺察。
久而久之,考取的人越來越多是庸碌之才,百姓們議論紛紛,
一傳十,十傳百,傳至言官,言官便向朝廷彈劾他。

經密查,鬻題屬實,
雍正帝派鄒升恆取代俞鴻圖職務,並將俞鴻圖處以腰斬,鄒升恆為監斬官。
鄒升恆雖是俞鴻圖的兒女親家,但懼怕皇威,不敢走漏消息。
直到俞鴻圖送往刑場,他才獲知裁判。

臨刑前,劊子手向俞鴻圖索取規費。
給錢,就俐落一刀,痛快死去。不給錢,就故意凌遲,嚐嚐生不如死。俞鴻圖不願。
被斬成兩段的俞鴻圖,在地上痛得在地上打滾,
並手指蘸血為墨,連寫了七個「慘」字。(比吳孟達還慘)

其哀嚎痛不欲生的情境,慘不忍睹。
鄒升恆向雍正帝據實陳報行刑所見,皇帝心生惻隱,自此廢除腰斬。
俞鴻圖也就成為清皇朝最後一個腰斬的刑犯。


此事在薛福成《庸盒筆記》(註4)還有一小段後續。
薛福寫道:
「俞鴻圖的房子在他死後拍賣,住過的人多數氣運不順,到現在已經轉手七八次。
 前年,屋主某君在浴室,突然看到半截血人滾出,嚇得當場暈死過去,
 可見得俞鴻圖含恨化為厲鬼,怨氣至今未散。」

腰斬確定為實,但寫七慘字之事,並無正史佐證,或許是真,或許是假。
而後面靈異事件,就任君想像~



--------------------
註1:他被誣陷而遭腰斬,行刑時寫下七個字,雍正看後立刻廢除酷刑...!

註2:維基百科:俞鴻圖

註3:《清朝野史大觀》卷五《腰斬之慘》
雍正年間俞君督學閩中,關防頗嚴,操守亦慎。
每扃試之日,戒其僕從分值內外,毋得擅自出入,將以絕傳遞之弊。
乃其妾與僕勾通,作奸犯科。
每傳遞之文,即貼在俞君背後補褂之上,僕役輕往揭取,授之試士,而俞君不覺也。
久之,考取益濫,遠近大嘩,為言路所彈劾。
上遣侍講學士鄒升恆往代其任,並令將俞君腰斬。
鄒君即為監斬官。而鄒君與俞君本兒女姻親,以懾於天威,不敢漏洩。
俞君倉猝受刑,及赴市,方知之。
劊子手於腰斬之犯,向索規費,得費則可令其速死,不得則故令其遲死。
俞君既斬為兩段,在地亂滾,且以手自染其血,連書七慘字。
其宛轉求死之狀,令人目不忍睹。鄒君據實奏陳,上亦為之惻然,遂命封刀。
從此,除腰斬之刑者,蓋自俞君止也。

註4:《庸盒筆記卷之三》
俞君既死,其宅鬻於他人,居之者多不利,至今已七八易主矣。
前歲,宅主某君正在浴室,忽見半段血人滾出,一驚而絕。其厲氣之未散,可知矣。」
父老之言蓋如此。
夫傳聞之說,能否翔實無誤,固未可知.
然其鬼往往見形,且居之者皆不昌,則餘固聞之已熟,殆非虛語也。

2017年8月23日 星期三

札記-風俗-番邦夷狄的老外

叫外國人老外,是對友人親暱的稱法,
這有如老陳、老李,和那最有名-隔壁的老王。若非熟人,不太敢如此稱呼對方。
然而,這是幾十年,中外交流認識日深的成果。
若以過往歷史來看,中國對外族(外族)的相處向來沒那麼親,
基本上,防備、鄙夷居多,持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註1)」的深深成見。
唐朝那樣族群融合算少有,或許李唐皇室的開放,多少跟他們的鮮卑(外族)血統有關。
(本身就外國人,排外等於排自己)

清末民初,對歐美來的外國人就很不客氣,
蔑稱他們"洋鬼子(註2、粵語是鬼佬)",意謂著"不是人"。
可是,中國對同時期的周圍國家,如越南、韓國、印度等國人民,
一樣有民族優越作祟,卻不至於如此偏激(註3)。
起初妖魔化歐美人,是由於嘲笑他們外表,
鴉片戰爭之後,直呼"鬼子"則是帶著深仇大恨,恨他們欺侮中國,
但打不過他們,便在嘴上陰損,怒指它們不配為人,低等又殘忍。
而後,日本人亦被冠上"鬼子",也是因為日本對華殺伐太重(註4)。


記得我國中老師說過:
自古以來,中國人只認為自己是人,鄰國外邦全是動物(畜生),
像周朝的東夷、南蠻、西戎(羌)、北狄,皆是蛇、狗等動物的別稱。
這是不是另一樁類似"鬼子"賤稱事件呢?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周朝稱呼外族為東夷、南蠻、西戎(羌)、北狄,是要跟本國人作區隔(註5)。
可以把東夷視為「住國家東邊的外國人」的代稱,南蠻、西戎、北狄,則以此類推。
另有人認為,夷、蠻、戎、狄就是方位(註6),
他是根據《禮記》<王制>(註7)寫的是"南方曰蠻",而不是"南人曰蠻",
同時,在"蠻"地的蠻族,也不是只有一種民族(註8)。

第二,除了東夷外,南蠻、西戎(羌)、北狄確實和(蠻)蛇、(狄)狗等動物相關,
東夷是用東北方的"貉"替代,稱"東貉"(註9),也屬於動物。
根據我獲取的資訊,周朝之所以借動物稱之,
源自他們原始的部落圖騰(註10),並非出於鄙視,而且僅舉其中之一作代表。
例如南蠻,蠻從"蛇",便是拿蛇作所有南方部族的圖騰象徵,但南方的圖騰並非僅有蛇。
眾所皆知,楚國(註11)是南方民族,崇拜的是鳳凰,由此可證。

透由此事向上溯,我們也可推測史記《五帝本紀》(註12)裡,
"軒轅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
也有可能不是動物,而是以圖騰做代表的諸侯(部落)。

因此,"夷蠻戎狄與"鬼子"本質是不同的,至少起初是這樣...,後來就...呵呵。
我猜老師會那樣說,是想到中國排外,又與負面的動物成語作聯想,
諸如獐頭鼠目、狼心狗肺、蛇蠍心腸、羊狠狼貪等等之類吧。


在外國,也有像"鬼子",鄙視對方非人的情節,但絕不是針對人類。
二戰種族清洗的沉重代價,目前西方先進國家,嚴令禁止種族歧視,
那些只可留在戲劇的想像上。
一些科幻電影,邪惡外星球"人類"長得像蟲子(註4),即被"非人格化"。
這樣殺死一個像蟲子的外星人,
跟拍死一隻蒼蠅、碾死一隻蜘蛛一樣,便不會造成任何道德上的負擔。




-----
註1:《 左傳. 成公四年》:「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註2:維基百科:洋鬼子
洋鬼子、鬼子是華語中稱呼白種人的俗語,即粵語的番鬼佬、鬼佬。
按照字面解釋為「鬼人」或者「鬼傢伙」




註3:百度百科:洋鬼子
首先必須聲明:本文所指的“洋鬼子”並不包括生活在中國周圍的一些亞洲國家的居民
像朝鮮人、日本人、越南人甚至印度人等都不在此列。
由於這些國家歷史上和中國交往較早,往來還算密切,
其中像朝鮮、越南以及緬甸等國家長期以來都是中國實際上的附屬國,
中國人對於這些國家和其人民均有一定的了解。

這裡所說的“洋鬼子”特指那些近代以來才開始大批蜂擁而至中國傳教經商和遊歷的歐美人。
1. 譬如,在晚清的道光年間有一位朝野公認的博學之士,他就是俞正燮。
俞正燮博覽群書,精於經史,卓然一代大家,著有《癸巳類稿》、《癸巳存稿》等名著。
但就是這樣一位老先生在談到洋人時,竟然認為:
“我們中國人跟外國人生理結構不一樣,中國人肺六葉,洋人四葉;心七竅,洋人四竅;
中國人的肝在左邊、洋人的肝在右邊;中國人的睾丸有兩粒,外國人的睾丸有四顆。
(轉引自鳳凰衛視《李敖有話說》)。

2. 面對蜂擁而來的“洋鬼子”,
中國的讀書人首先想到的是古代的那些神話著作《山海經》和《淮南子》。
還在乾隆盛世時,
大學者紀曉嵐就把傳說中的歐洲等地,同《山海經》中的記載相互參照比附。
按照這一邏輯,在那裡生活的居民也就很難逃脫《山海經》裡那些半人半鬼的形象。
譬如,生活在鴉片戰爭前後的江蘇詩人陸嵩材在其《江州述感》中,
就如此“妖魔化”英國人:“白者乃真鬼,語音類禽鳥,脛長面多毛,眼綠疾顧。”
而和陸嵩幾乎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詩人汪仲洋在描寫英國人時,
所用的也是這樣一副筆墨:“鷹嘴貓眼鬚髮赤,錦纏花腿到腰身。”
其小注云: “英夷之腿極長,青布纏裹,直立,不能超越騰跑。
睛色碧,畏日光,卓午不敢睜視。”
詩人所描寫的英國人形象,明顯就是活生生的“妖怪”或者說“非人類”。

3. 曹聚仁先生的《中國近百年史話》
和英國立德夫人所寫的《穿藍色長袍的國度》等書中,都有大略的記載。根據這些記載,
當時的民間對於“洋鬼子”的認識也是稀奇古怪,充滿了想像力。
譬如,
(a)有人認為“洋鬼子”身上有類似羊身上的羶味,
所以肯定是羊變的,因此多殺羊就能殺掉洋鬼子。
(b)有的人看見洋鬼子用電燈泡,不能理解其中的科學原理,就臆想說:
那是用中國小孩的眼睛做的。
(c)還有人說:洋人喝的白白的牛奶也是用中國小孩子的腦子做出來的,否則不可能那樣白。
(d)晚清時期,歐美人已經發明了照相術,很多外國人來中國都帶著相機。
看到這些新鮮玩意兒,有的中國人便說:
洋人洗相片用的那些藥水也是用中國小孩子的腦子提煉出來的。
(e)恰好,外國傳教士極為熱衷於在中國開辦孤兒院、醫院、小學等慈善事業,
而且往往喜歡收養無家的孤兒。這些純粹源於宗教熱忱而開辦的事業,
對於沒有宗教信仰的大部分中國人而言,簡直恍如天方夜譚的童話。
大家不免都要問自己:洋鬼子能這樣好心嗎?世界上有這樣無緣無故的愛嗎?
這其中難道沒有見不得人的勾當嗎?

 ……顯而易見的是,
“洋鬼子”在慈善事業上的種種狂熱舉動,無疑坐實了以上的種種猜測。
一有風吹草動,加上稍微的煽動,
平日積累起來的民間的怒火就會集中爆發出來,燒向那些可惡的“洋鬼子”。
晚清時期發生在山東、四川等地的所謂“教案”,很多都是在隔膜和誤解的基礎上發生的。
因此,與其說是“教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的民眾的自發抗爭,
毋寧說是一場文化上的衝突更為確切。


註4:
1. 爲什麽以前叫外國人爲洋鬼子 由來
2. 得到-社會-為啥邪惡的外星人都長得像蟲子
(a) 我們經常會把敵人非人格化,
 強調他們跟我們不同的特徵,這樣殺起他們來就不會有太多的道德負擔。
 比如說抗日戰爭時期,我們就稱侵略咱們的日本軍人為日本鬼子,
 “鬼子”實際上就是在將他們非人格化,這樣我們消滅日本侵略者,
 就感覺是在消滅魑魅魍魎一樣,是在替天行道。
(b)長得像蟲子是對外星人非人格化的最好方式,
 就跟咱們拍死一隻蒼蠅、碾死一隻蜘蛛一樣,
 殺死一個像蟲子的外星人,不會給我們造成任何道德上的負擔。




註5:每日頭條:中國古代人眼中的文明觀念--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古代居住於中原地區的漢民族自稱華夏,
把華夏周圍四方的族人,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以區別華夏。


註6:劉緒義解剖湖湘文化——湖南人的“蠻”
蠻是一種"方位"。


註7:《禮記》<王制>
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
東方曰夷,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
西方曰戎,被髮衣皮,有不粒食者矣。
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中國、夷、蠻、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備器,
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其志,通其欲:
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


在古代文獻中,蠻常指南方各民族,但不專指南方,
直到戰國時期《孟子·滕文公上》稱楚人許行為「南蠻鴃舌之人」,
是說南蠻講話如鴃鳥(八哥)那樣舌頭不好使。至此南蠻稱謂成為南方各民族的統稱。
南蠻是對今伏牛山脈以南漢水流域、淮河中上游、長江流域、珠江流域
以至雲貴高原各個民族的統稱,其中族系複雜:長江中游有三苗、楚、群蠻;
長江下游及珠江流域有百越、長江中上游有濮與巴蜀;
雲貴高原西南夷的先民大概也不止一個族系。
一部分民族逐漸融入華夏民族,另一部分則以新稱謂延續至今,如苗族、壯族等等。


註9:
1. (南)
(a)說文解字:蛇穜。
(b)說文解字注:它穜(=蛇種)。从虫。說从虫之所由。以其蛇種也。蛇者、虫也。
 蠻與閩皆人也。而字从虫。故居部末。如貉之居豸末、狄之居犬末、羌之居羊末焉。
 §"居部末",就是在"某個部首"後面,=从(=從)。§
2. (西)
(a)說文解字: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聲
 南方蠻閩从虫,北方狄从犬,東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此六種也。
 西南僰人、僬僥,从人;蓋在坤地,頗有順理之性。唯東夷从大。大,人也。
 §綠色字,寫錯了!參考說文解字注§
(b)說文解字注:廣韵、韵會、史記索隱作牧羊人也。學者多言牧羊人爲是,其實非也。
 下文言僰焦僥字乃从人。東夷字乃从大。南方蠻閩字从虫,以其蛇穜也。
 北方狄字从犬,以其犬穜也。東北方貉字从豸,以其豸穜也,故字皆不从人。
 假令羌字从人牧羊,則旣人之矣,何待僰僥字始从人哉,
 且何不入儿部而入羊部哉,是則許謂爲羊穜。與蛇穜、犬穜、豸穜一例。
 各本作牧羊人,似取風俗通竄改。御覽引風俗通曰:
 羌本西戎卑賤者也,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人,因以爲號。
 按應氏風俗通其語有襲用說文者。有竄改說文者。其說貉不从豸穜之說亦見御覽。
 則說羌不从羊穜正同。今正,从羊儿;各本作从人从羊,誤也。
 ....
 南方蠻閩从虫,見虫部。南方蠻,東南閩越,此云南方者、槩言之。
 北方狄从犬,見犬部。東方貉从豸,見豸部。豸部云北方,此云東者、謂東北方也
 西方羌从羊。
3. (北)
(a)說文解字:从犬
(b)說文解字注:許(慎)書(=書寫)蟲部曰南蠻、曰東南閩越;
 大部曰東方夷;羊部曰西方羌;豸部曰北方貉;則此必言北狄。狄與貉皆在北。
 而貉在東北,狄在正北。
4. (東)
(a)說文解字:北方豸穜。从豸各聲
(b)說文解字注:此與西方羌从羊、北方狄从犬、南方蠻从虫、東南閩越从虫、
 東方夷从大、參合觀之。


註10:
1. 關鍵字用"蠻+蛇+圖騰"。閩族崇蛇習俗
對蛇的圖騰崇拜,是福建古代先民閩族的獨特信仰。這種信仰;
使閩越族與我國南方崇奉鳥圖騰的於越族和尊火崇鳳的楚蠻族判然分別。
東漢文字學家許慎解釋"閩"字時説:"閩,東南越,蛇種。
"他認為閩人是蛇圖騰的種族,這是對的,但以為閩是東南方的越族則不確。
...
古代,中原人認為南方多蛇,又賤視南方種族,
故往往以蟲(蛇)命名南方各族,如蠻、閩、蜒、巴、蚩等。
楚人本自認為蠻夷,但他們也視比之更遠的南方之地為畏途。
《楚辭‧招魂》有句:"南方不可以止些","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雄虺九首,往來倏忽"。
認為南方是蛇虺出沒的荒遠之區。
《福建通志》載:"南方暑濕,近夏瘴熱,暴露水居,蝮蛇叢生。"
可見閩人處境險惡,日與蟲蛇為伍,他們對蛇的崇奉,含有避禍求福的意味。

2. 維基百科:羌族
羌族,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是古羌人的後裔,自稱爾瑪。
「羌」是他稱,源於其以羊為圖騰,亦稱「西戎牧羊人」


註11:維基百科:楚國:楚俗尊鳳尚赤、崇火拜日、喜巫近鬼。


註12:《史記.五帝本紀》

2017年8月18日 星期五

札記-國際-中朝關係如何

今年有一本新書,沈志華的《最後的「天朝」》,
副標題:毛澤東、金日成與中朝關係(1945–1976)。
這已經明白道出成書目的,就是要談"中國與朝鮮(北韓)的從1945年到1976年的關係"。
我沒機會讀到這本書,而是讀了兩篇對此書的相關文章。


*****
第一篇是七月份中華論壇對此書的介紹(註1),此文的重點有:
中朝關係並非血盟關係、休戚與共,
而是互不信任和愛恨交織,一舉一動是基於自己國家現實利益出發。
中國雖然不喜歡朝鮮,但不能放棄朝鮮,
而朝鮮也感到被背叛,但假裝承認中國的宗主國地位。

下面用幾件事來說明:
1956年9月18日,毛澤東接見中國的朝鮮代表團時,批評金日成發動朝鮮戰爭。
同年11月30日,毛澤東接見原蘇聯駐華大使尤金時,
批評金日成試圖擺脫中國的控制(清洗親中國的“延安派”)。
但是兩年後1958年12月6日,毛澤東卻是力挺金日成,
兩人會面時,毛澤東說:
如果朝鮮半島再次發生戰爭,中國將給朝鮮無償援助武器,
並且允許朝鮮將中國東北地區當作後方基地。短短兩年,竟有這麼大反差。
而十幾年後,1975年4月18日,毛澤東在中南海會見正式訪華的金日成。
金日成提及北越南政權實現統一,試探毛澤東對朝鮮武力統一朝鮮半島的看法,
但毛澤東則說不談政治,可以說毛澤東拒絕金日成的請求。
這讓人感覺很錯亂,中國(毛澤東)到底是支不支持朝鮮(金日成)呢?


首先,朝鮮戰爭,中國的抗美援朝,是因為當時已經打到中國邊界,
考量到如果日後和美國良好的韓國接壤,是否會危及國土安全。
因此,幫助朝鮮打到三十八度線,僅"恢復原狀”。
當時中共立國未久(1949年),朝鮮就發動戰爭(1950年)添亂,
毛澤東可能覺得金日成很麻煩,再加上幾年後,金日成在國內肅清親華的“延安派”,
讓人有"戰爭時要我犧牲,和平時撇清關係"的感覺,這應該就是毛澤東要批評的原因。

到了1958年,毛澤東說:若朝鮮半島再次發生戰爭,中國無償幫助。
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當時中蘇(蘇聯)關係緊張,
朝鮮在兩國之間走鋼絲獲取利益,但中國於戰略上不得不拉攏朝鮮,一起抵禦蘇聯。

而在1975年,毛澤東拒絕金日成"武力統一朝鮮半島"的意見,
那是由於當時中國與美國在推進和解合作,嘗試重塑世界秩序,
毛澤東沒有理由在朝鮮半島形成與美國對立的局面。
因此,中朝關係絕非血盟關係,中國幫忙與否,皆看符不符合國家利益。
也正是從那時起,金日成開始開發核武器


*****
另一篇(註2),灼見名家對沈志華在新書發布會上的演講內容,所做的整理文章。
此文的重點有:
一.毛澤東的「天朝」領土觀,讓中國無償支援朝鮮
天朝的概念,研究中國歷史的都清楚。中國在明清以後,
形成了中央王朝和周邊國家的宗主國─藩屬國關係,
天朝就是中國統治者處理周邊國家關係的理念。
先回顧清史,雍正六年時,安南王和雲貴總督對一塊120里的土地有糾紛,鬧到了朝廷。
雍正一批:「80里給予安南王,40里給予雲貴總督。」
雲貴總督後來上奏:
「我對處理沒意見,但聽說安南王不滿意,想把我的40里土地也奪去。」
雍正回奏說了一通「率土之濱,莫非王土」之類的話,
「天下的土地都是我的,我批給安南王是外藩,批給你就是內地,
區區40地有什麼好爭的」,這反映了中國君王一貫以來的領土觀。
後來安南王也上奏,感激涕零,對裁決十分滿意,並宣稱要為朝廷世世代代守好土地。
雍正十分高興,回奏「那40里地也歸你了,替朕固守之。」
毛澤東對於領土概念一如中國歷朝君主,邊界和領土並不重要,
而且《共產黨宣言》早就闡明:工人無祖國,國家和邊界總有一天要消亡。

因此,(前面提過)毛澤東曾對一樣是共產主義的金日成說:
「如果將來發生戰爭,東北就交給你了。東北要糧有糧,要人有人,
 你不僅要熟悉這裏的山川地形,還要熟悉這裏的幹部隊伍。」
1963年,金日成來到東北視察,鄧小平專程來到瀋陽對金日成說:
 「首相同志,您在這裏可以下命令。」
金日成在東北軍區司令的陪同下視察了整個東三省,
每到一地都接見師以上幹部,詳細了解當地情況。
文革前,朝鮮還在東北辦「東北領導幹部培訓班」,分兩期進行輪訓。


二.毛澤東對朝鮮「八月宗派事件」的憤怒,是出於社會主義勢力被削弱的擔心
(前面提過)1956年8月,金日成對黨內其他派別人士發動清洗運動,
一大批幹部逃往中國,引起中國的緊張。
9月,中蘇共同要求朝鮮取消清洗決定並重新召開黨代表大會,
沒料到後來歐洲的緊張局勢使金日成無視分身乏術的蘇聯,並發動了規模更大的清黨運動。
朝鮮的行為令毛澤東十分憤怒,認為金日成要背叛社會主義,認為他是東方的納吉,
在和蘇聯大使尤金的談話中,毛澤東甚至說:
「如果金日成自己不改正錯誤,我們在朝鮮還有40萬軍隊,可以幫助他們改正錯誤嘛。」
在共產主義國家的邏輯裏,背叛社會主義或背叛革命,
就應該被其他國家干涉,以「實行家法」。
因而毛澤東的選擇並非出於中國的影響力被削弱,而是出於擔心社會主義勢力被削弱。


三。中朝(良好)關係為何會結束,是現實考量
到了鄧小平時期,這樣的中朝關係為何會結束。
主要有兩大原因:其一是地緣政治的改變,
隨着中美交好,朝鮮已經不是過去的戰略屏障;
另一原因是國家發展戰略取代了世界革命的戰略。


*****
同一作者同一本書,兩篇解讀卻有很大歧異。
第一篇在講:中朝並不像表面的好,一直各自有盤算;
而第二篇則說:中朝本來關係很好,是因後來國際政治事實才疏遠。
很難說怎樣講才好,但關係複雜是可以確定的。



--------------------------------------------
註1:沈志華新作《最後的天朝》:所謂“中朝關係是血盟關係”值得深究

註2:沈志華:毛澤東、金日成與中朝關係——《最後的「天朝」》
2001年時金正日到中國見江澤民,提出了一個要求:想到東北視察,請江總書記安排一下。
江澤民回應說視察一詞不準確:在中國上級到下級單位才是視察,您那是訪問。
金正日很篤定的說:「不,是視察,我爸和我說,整個東北都是我們的。」
江澤民當時嚇了一跳,金正日接着說:「其實這話不是我爸說的,是毛主席和我爸說的。」
江澤民嚇得找中聯部(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確認,沒料到回報的結果是:
毛主席確實說過,而且不止一次。

意思是「你們的祖宗說中朝邊界在遼河,我們的祖宗說中朝邊界在鴨綠江。
現在把你們都趕到鴨綠江那邊去了,怪可憐的。
但那不是我的錯,是封建時代壓迫者的錯,是唐太宗武則天的錯,
我不是把天池給你們了嗎?」同時我看到1962年周恩來對遼寧省黨政幹部的講話,
旨在解釋為什麼將長白山天池劃給朝鮮,大致意思便是
「我們的祖宗欠了朝鮮祖宗的債,現在我們要還。」
因此在毛澤東的理念中,邊界和領土並不重要。

2017年8月17日 星期四

札記-經濟-(中國)帶把剪刀剪銀子

北韓(朝鮮)和美國現在關係劍拔弩張,戰事一觸即發。
可是,看是這兩國的戰爭,南韓也會是當事者,畢竟國土緊挨在旁。
新聞報導就說:目前南韓民眾在囤食物(註1)、以防萬一。
黃金肯定不是拿來吃的(廢話),
是要在戰爭時,鈔票錢幣喪失價值或領不到錢,來購買物資。
那就可能退回到像中國宋朝以後(註2),老百姓把貴金屬作貨幣的處境了。
差別是,當時中國以銀子,假如開戰,南韓用黃金。


古時,貴金屬怎麼當錢交易呢?
中國的銀礦是稀缺(註3),交易生活一般物品,
單位不會上升到"兩",而是一塊塊的碎銀。
所以,人們出門買賣,除了銀錠,會帶把剪刀和銅鈴(註4)。

剪刀,是把銀錠絞成大小不等的銀塊,按價格付同值重量的銀子。
銅鈴,裡面裝著蠟塊,用來收集剪下來的銀屑。
當銀屑積累到一定量時,再把蠟塊熔化,就可以回收銀子。
我想黃金的用法也類似吧,延展性高,更需要剛剪。
當然,我們不愿見斬刈殺伐、生靈塗炭,希望戰事還是別發生吧。



-------------------------------------
註1:感受北韓威脅 南韓民眾增購糧食黃金


註2:
(1)維基百科:銀本位
銀錠的使用可以遠溯到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民眾的日常交易更通用銅錢。
直至宋代(公元960-1280)之前銀兩主要是一種累積財富的貴金屬,並不具有貨幣職能。
唐代一兩銀大約等於一貫錢,即一千文錢的價值。
自宋代開始,銅錢是日常最流通的貨幣,但銀錠亦用於大額交易
北宋初年,一兩銀等於一貫錢,即約七百七十文錢的價值,
到了南宋末年,一兩銀等於三貫錢的價值。
1024年開始,宋朝開始發行銀票,可以在錢莊兌換銀兩,是全世界第一個國家使用紙幣。

(2) 古代怎麼花銀子?
白銀真正大行其道,作為日常交流的貨幣進入社會日常生活,是到了南宋。


註3:古代白銀產量很低,那麼遍及中國大地的白銀從哪裡來的呢?
明朝主要銀子來自於日本(石見銀山)、南美。


註4:維基百科:Fernand Braudel《15-18世紀物質文明經濟資本主義》
簡體版:第一卷Page 538
繁體版:第一卷Page 453
(1)明朝在最輝煌的時候,毀了自己?
(粉紅字是引用《15-18世紀物質文明經濟資本主義》)
清初學者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說,為方便交易,「雖窮鄉僻壤,亦有銀秤」。
這在從歐洲來的傳教士的記載中也可以證實。
明末,一位名叫拉斯戈台斯(Las Cortes)的神父記錄下了以下這樣的細節。
他說:
「每個中國人在購買東西時都會隨身帶著一把鋼剪,
 根據貨物的價格把銀錠絞成大小不等的銀塊,再用戥子稱出小銀塊的重量。
 人們在做這件事情時非常熟練,如果需要二錢銀子或者五釐銀子,
 他們往往一次就能鑿下準確的重量。」
他還說:
「在中國,連孩子們都會估量銀錠的重量和成色。
 人們會隨身帶著一個類似銅鈴的東西,裡面裝著蠟塊,用來收集剪下來的銀屑。
 當銀屑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人們把蠟塊熔化,就可以回收銀子。」
...
白銀在全世界遊盪,直至流入中國。它留在那裡,好像到了它的天然中心。

(2) 古人出門帶銀子需要找零的時候如何處理?
拉斯戈台斯神父(Las Cortes一六二六年)記下相同的情節,
所有中國人使用這一古怪的支付手段的熟練程度同樣使他驚詫。
他說,中國的童稚都會估計銀錠的重量及成色。
中國人在腰帶上系一個類似銅鈴一樣的東西,裡面裝有蠟塊,用於收集鉸下來的銀屑。
銀屑積到一定數量,只要熔化蠟塊便能回收銀子。


(3)知乎:古人出門帶銀子需要找零的時候如何處理?
金庸《鹿鼎記》:
 他放下毛筆,取過一把剪銀子的剪刀,將剪刀輕輕放在小郡主左頰,
 喝道:“你再不睜眼,我要刻花了!我先刻烏龜,肥豬可不忙刻。”
李然犀《清末天津“錢鬼子”揭秘》
 欲知裡面是否有鉛或銅,勢必用剪銀子的大夾剪斷開,才能得明真相。
 當年各銀錢號都有這種東西,任憑一個五十兩的“整寶”銀錠,
 放在夾剪裡,用屁股一坐即能把元寶夾成兩半。

2017年8月13日 星期日

美術_波提且利<三博士來朝(The Adoration of the Magi)>

若要用一句話說明歐洲文藝復興,我會說:「從神本(位)走向人本。」
(從以神為中心,走向以人為中心,註1)
同樣地,一句話概括啟蒙運動,我會說:「發揚人性當中的理性。」
(康德:啟蒙就是擺脫人為的不成熟。
 什麼是不成熟?就是自己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判斷,
 總是在思想上,要依賴某個"思想監護人"。
 應該怎麼想,要做什麼事,都是詢問這位監護人怎麼想,怎麼做。
 因此,要大膽使用你自己的理性)。


文藝復興之前,整個歐洲文化的主題是基督教文明,
畫作題材,總圍繞在聖經故事,因為唯有神才值得被畫,
神的事蹟再怎麼渲染、著墨都不為過,那是一個以神為主的時代。

到了十五世紀,義大利佛羅倫斯(又翻譯成翡冷翠)的梅蒂奇家族從事"銀行業",
實際是放高利貸,攢積大量的財富後,開始把大筆大筆金錢資助藝術-畫畫、建築等。
召回古希臘美學,並將"人"的元素帶入,掀起熱潮,便成文藝復興時代之濫觴。

梅蒂奇家族為何要挹注藝術呢?
有人說:
「他們為了死後靈魂能得到救贖(註2)。
 因為聖經裡幹放貸這事的人,死後是要下地獄的,
 為了贖罪,想出了用錢來支持藝術家為教堂畫畫、以顯示誠意。」
還有人說:
「梅蒂奇家族發跡的晚,利用藝術的美感,增加知名度,可收攬人心。
 人們愛趨炎附勢,大家利益結合。多個朋友多條路,少個敵人少堵牆。」
我覺得兩種說法都合理,而第一種說法佔的成分多點。

又,為什麼會摻入"人"的元素?
理由同上,梅蒂奇家族為了救贖,將"自家族的人",畫進宗教畫中,
化身作虔誠的信徒、跟隨者。
下面是波提且利Botticelli<三博士來朝The Adoration of the Magi>(註3)。

"三博士來朝(註4)"出自聖經《馬太福音》,
故事是東方的博士們夜觀星象,
得知猶太人的新君即將誕生,便趕往耶路撒冷前去拜見。
再根據星宿的指引,在伯利恆找到了聖母瑪利亞和聖嬰耶穌,
對聖母子獻上黃金、乳香和沒藥等禮物以表達崇敬之意。
照片中央是聖母瑪利亞和聖嬰耶穌,跪著的三個人則是三博士。

作畫者波提且利的資助者是梅蒂奇家族的洛倫佐,自他上溯兩代,
共三代主要人物畫像,被畫在這張圖內(註5),

祖輩:
畫面上那個接觸聖嬰的腳的年老賢士,
正是被譽為佛羅倫斯國父的科西莫·德·梅蒂奇
(即老科西莫)。

父輩:
在中央前景跪著的人,
被認為是老柯西莫的長子皮耶羅一世·德·梅蒂奇
(即朱利亞諾·德·美第奇與洛倫佐·德·梅蒂奇之父);







父輩:
在皮耶羅一世·德·梅蒂奇右側,穿白色袍子跪著的人,
是老科西莫的次子喬瓦尼·德·梅蒂奇;









子輩:
白色長袍加上帽,在左側所有立者最前一位,
是老科西莫的長子長孫,洛倫佐·德·梅蒂奇。










子輩:
圖右側,站在洛倫佐·德·梅蒂奇的對稱位置。
穿著黑底肩上有紅色條紋長袍者,
是老科西莫的長子次孫朱利亞諾·德·梅蒂奇
(也是「豪華者」洛倫佐·德·梅蒂奇的弟弟)。






畫家本人波提且利Botticelli,
著黃衣立姿在整張圖的最右側。










隨著梅蒂奇家族的勢力壯大,基督教已約束不住,
於是,連異教徒(雅典學院)、異教徒的神祇(希臘神明)也成為畫作的素材。
處理方式如同<三博士來朝>,把當時代人畫成故事角色。

例如波提且利另一個作品<維納斯與馬爾斯>(註6),如下圖。
馬爾斯與維納斯分別代表了-洛倫佐之弟朱利亞諾,
和洛倫佐的情人西蒙娜塔(先洛倫佐早死兩年,死因肺病)。
而著名拉斐爾的創作-<雅典學院>也可以援為例子。


就像蔣勳先生所言(註7),原本畫作以神為主(基督教、希臘神話,乃至雅典古哲),
將人偷渡進去後,自此,從客體(信徒)變主體,個人肖像畫也就蔚為風尚了。



---------------------
註1:(上海)講座:文藝復興時期的肖像
文藝復興是西歐近代三大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與啟蒙運動)之一,
其核心是人文主義精神,提出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
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主張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現實生活中的幸福,
倡導個性解放,反對愚昧迷信的神學思想,認為人是現實生活的創造者和主人。
這場廣泛持久的複興運動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
人文主義興起於中世紀末期,在14世紀逐漸發展,席捲了整個歐洲,
於15世紀末、16世紀初到達頂峰。
在人文主義背景下,人的價值得到了重新肯定,地位空前提高,
由此而來的是對人及人的形象的再認識,
人成了繪畫的主題肖像畫藝術最直接地反映了這種新的時代精神,
普通的人的存在及其價值意義成為了藝術作品所要表現的主題。

註2:
1. 【羅輯思維:第0093期,誰弄髒了高利貸】
2. 一口氣讀懂文藝復興
此時出現了一個大問題:在聖經裡幹放貸這事的人死後是要下地獄的。
雖已成功洗白為銀行家的喬萬尼這心裡還是非常恐懼。
於是,他為了贖罪,想出了用錢來支持藝術家為教堂畫畫、畫宗教畫,以顯示誠意。
3. 這個家族用錢燒出了一個文藝復興
充滿惡魔或天使的來生世界,對美第奇家族來說,就像他們開展交易的現實世界一樣真實。
但丁描述高利貸者在地獄的第七環,手不受控制地一直動著,
這是對他們生前沒有任何勞動的懲罰。這正是美第奇家族最害怕面對的死後懲罰。
贖罪是美第奇家族資助藝術的最初動因,從喬凡尼·美第奇資助畫家馬薩喬,
以及參與出資委託建築師布魯內萊斯基重建聖洛倫佐教堂起,
美第奇家族開始了他們以金錢贊助藝術的「贖罪之旅」。

註3:圖畫的網址:
1. Adoration of the Magi of 1475 (Botticelli)
2.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d/Botticelli_-_Adoration_of_the_Magi_%28Zanobi_Altar%29_-_Uffizi.jpg

註4:百度百科:三博士來朝
聖經《馬太福音》提到,
東方的博士們夜觀星象得知猶太人的新君即將誕生,就趕往耶路撒冷前去拜見。
希律王(King Herod the Great)得知此事,
要求三博士找到孩子的下落以後禀報他,他也要前去拜訪。
東方博士根據星宿的指引終於在伯利恆找到了聖母馬利亞和聖嬰耶穌,
那顆預言聖嬰誕生地的星宿被稱為“伯利恆之星”。
博士們對聖母子獻上黃金、乳香和沒藥等禮物以表達崇敬之意。

註5:圖片上的人物介紹:維基百科(義大利文):三博士來朝 (波提且利)
中文、德文、法文、意大利文,對圖片上的人物是誰的說詞有差異。
這裡以義大利文所說為主。

註6:一個成就文藝復興的家族——美第奇家族
波提切利的作品《維納斯與馬爾斯》(現藏於倫敦國立畫廊)中有所反映。
畫中的馬爾斯與維納斯分別代表了朱利亞諾和先他兩年死於肺病的情人西蒙娜塔。

註7:蔣勳『西方美術史』


----------------------------------
本文大綱:
1. 為文藝復興下定義
2. 文藝復興的起頭,是梅蒂奇家族想贖罪
3. 如何從神本位走向人本位

2017年8月12日 星期六

心理_倖存者偏差




*****發現"倖存者偏差"*****
讀國中的某晚,既想喝香菇湯又想喝蛋花湯,突發奇想,兩個一齊煮。
我爸見我在廚房忙,問我幹嗎,我講我主意,他說:「你自己喝就好。」
弄好,我嚐了一口就拿去倒,好詭異的味道!
假如成功,那就是創新,既然失敗,就當什麼事都沒發生好了,哈哈。


後來這道"料理",我沒敢為了改良再試一回,也沒細究為何這麼難喝。
茶碗蒸有蛋有菇倆相搭,偏偏作成湯,互不相美。
無人談及這事,亦不曾看書上寫這樣不妥!
可是,不禁令人思考市售的食譜怎不講錯的食材搭配,讓人避免錯誤呢?
可能是僅載成功的佳餚,不記失敗的劣饌,才會有人有購買慾吧。
而這種"只見贏者話語"的光鮮亮麗,即是普遍的市場現象。

像馬云、馬化騰、任正非這類事業有成的人,他們的經歷、語錄,
網路常常轉傳,相關書籍頻頻再版,掀起一波波創新潮、創業風。
有篇文章(註1)就批判:
媒體每天歌頌全民創業萬眾創新,其實是“葉公好龍”,
 “他們只願看到成功的傳奇,卻不願看到落魄的騎士。
 我們哪裡是喜歡創業的民族,我們喜歡的只是名利雙收!”
實際情況看來,即便全照這些人生勝利組所言去做,也難以重演類似的人生盛況。
一方面他們不可能坦承過去走錯的不風光,得知的永遠是部份事實;
另一方面,由於名利的貪求,見聞的全部侷限在贏家歷史,
障蔽了世間成敗的真實全貌,錯估失敗比率有多大。

人生可不比食譜,食譜照的作,作出好菜的概率高,
但人生的變數太多,不能沒看到就當沒有,單靠一廂情願地依樣畫葫蘆,就能相像。
而總是在成功者故事上打轉的"邏輯謬誤",有個專有名詞:倖存者偏差


*****常見的倖存者偏差*****
"倖存者偏差"常被舉例的有「喝葡萄酒的人長壽」(註2),但事實不然。
因為媒體調查了那些長壽的老人,發現其中很多飲用葡萄酒,就得出如此偏頗結論。
可是,還有更多經常飲用葡萄酒但不長壽的人已經死了,
死人不會說話,媒體根本不可能調查到他們。

另個更加著名的案例是,“飛機防護”。
下面引用網站" MBA智庫百科"(註2)對此的描述: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沃德教授(Abraham Wald)應軍方要求,
 利用其在統計方面的專業知識來提供關於
 《飛機應該如何加強防護,才能降低被炮火擊落的幾率》的相關建議。
 沃德教授針對聯軍的轟炸機遭受攻擊後的數據,進行研究後發現:
 機翼是最容易被擊中的位置,機尾則是最少被擊中的位置。

 沃德教授的結論是"我們應該強化機尾的防護",
 而軍方指揮官認為"應該加強機翼的防護,因為這是最容易被擊中的位置"。
 沃德教授堅持認為:
 (1)統計的樣本,只涵蓋平安返回的轟炸機;
 (2)被多次擊中機翼的轟炸機,似乎還是能夠安全返航;
 (3)而在機尾的位置,很少發現彈孔的原因並非真的不會中彈,
 而是一旦中彈,其安全返航的概率就微乎其微。
 軍方採用了教授的建議,並且後來證實該決策是正確的,看不見的彈痕卻最致命!
例子(註3)還有,
為什麼班上成績差的人都掙了大錢?
因為,成績差不讀書、還很窮的同學,都不顯眼;
成績差不讀書、掙大錢的人,能獲得關注,便誤以為成績差的人掙大錢。

為什麼官二代、富二代都那麼壞,還很飛揚跋扈?
因為品德好、溫良謙遜的富二代/官二代,記者不感興趣;
惡劣的富二代或官二代,報導出來才奪目光。

為什麼老婆都是別人的美(註2)?
一來,你看到的別人老婆有很多,但你往往記住那些優雅賢惠的少數。
二來,你得到別人老婆的樣本信息並不完整,
你看到的更多是豔妝華服而不是睡衣素顏,是溫柔體貼而不是嘮叨抱怨,
而後者可能只是她先生下班回家後才能瞧見。

像我大學國文老師課堂上講過:
「《左傳》上面的占卜,沒有一次預測錯誤,
 但是,我們今天在用該方法來推斷未來,卻不能百分之百準確。
 這是由於算得準的,才能記入歷史;算不準的,被省略。」
可見得,倖存者偏差非但今日才有。


*****突破"倖存者偏差"*****
懂得去留意挫敗、失誤的紀錄,
不單能使統計結果更貼近事實,而且可以從中汲取教訓,尤其是看別人失敗之例。
比如(註4)有一種非常複雜,治療冠心病的手術,叫冠狀動脈搭橋術。
有人研究幾千例這種手術,想看看手術成功或者失敗,會給醫生帶來什麼影響。
結果顯示,技術好的醫生,做成功一次手術後,再做相同手術更易成功,成功率越來越高;
而技術不好的醫生,萬一失敗,以後再做這手術的成功率,就會越來越低。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人都是主觀的,誰也不願意承認自己能力不行,或者智商不夠。
而且研究者也發現,一個醫生手術失敗了,他的同事,手術的成功率會提高
因為大多數人可以從別人失敗當中吸取了教訓,但人看待自己問題,都做不到足夠客觀。

巴菲特的合夥人芒格,也有相同的論述(註5),
有人就問芒格,你怎麼保證自己做的事情都是對的呢?
芒格說自己有個錯誤清單,每次做決定之前都會看一遍。
但有意思的是,這個清單上列的全是別人的錯誤。他解釋說:
只要不重複別人的錯誤,就能避免重蹈覆轍。
 而且你記錄的是別人的錯,而不是自己的錯,這時候你更容易看出毛病在哪兒。
 如果是你自己犯的錯,你就會找各種藉口,說服自己這不算錯誤,
 只是運氣不好,或者時機不對。但別人的錯誤和你沒關係,你就會更客觀。」




------------------------------
註1:<內參-創業-成功傳奇和落魄騎士

註2:
3. <得到-邏輯-擊潰數學“無用論”
二戰時,美軍想給戰鬥機裝上裝甲,但又怕影響飛行速度,
所以就想把裝甲裝在飛機最需要防護、受攻擊概率最高的部位,那裝哪兒呢?
他們發現,從戰場回來的飛機,機身上的彈孔比引擎上多得多,
所以決定,在機身上披裝甲。
但一位數學家說,恰恰相反,應該給彈孔最少的引擎披裝甲,為什麼呢?
因為回來的飛機引擎中彈少,說明凡是引擎中彈的飛機全墜毀了。
你瞧,數學上的邏輯訓練,讓他一眼就透過現像看到了本質,
而前面軍人犯的錯誤,就叫倖存者偏差。

倖存者偏差——為什麼班上學成績差的人都掙了大錢?
為什麼班上學成績差,不讀書的都掙了大錢?
因為成績差不讀書、還很窮的同學,都不顯眼,你根本不關注人家。
而成績差不讀書、掙大錢的人,才能獲得你們的關注。

為什麼官二代、富二代都那麼壞,還很飛揚跋扈?
因為品德好、溫良謙遜的富二代/官二代不會犯事,不會搞出個大新聞,
更不會被媒體批判一番,所以你根本看不到人家。
而你看到的都是搞出個大新聞被批判的富二代或官二代。

為什麼GAY都那麼帥?因為長得醜的你根本不看人家。
有勇氣公開自己是GAY的,肯定不是性格唯唯諾諾的人,這樣的人更注重自己外表。

以上這些叫做“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也叫為“生存者偏差 ”,是一種認知偏差。
其邏輯謬誤表現為,我們過分關注於目前人或物“倖存了某些經歷”,
然而往往忽略了不在視界內或無法倖存這些事件的人或物。
這個世界的那麼多不公平,其實很多都是倖存者偏差。

2017年8月6日 星期日

札記-學習-「少犯錯就是贏」的少犯錯

文章<贏家的比賽和輸家的比賽>(註1)說:
 網球不是一種遊戲,而是兩種遊戲:
 一種是像費德勒這樣的職業網球選手打的網球,
 他們天賦很高,技巧很好,想怎麼打就怎麼打,隨心所欲;
 另一種是業餘網球玩家打的網球,也就是絕大多數人玩的網球。

 第一種網球比賽是贏家的比賽;第二種網球比賽是輸家的比賽。
 贏家的比賽中,要想贏,靠的是打出非常精彩、非常刁鑽的球,讓對手接不住;
 而輸家的比賽中,要想贏,主要靠避免打出讓你輸掉的球。
 也就是說,“職業網球選手得分,業餘網球選手失分”。

 業餘愛好者打不出刁鑽的球,有時候就連簡單的球都接不住,
 所以,追求的就是每次都能把球打回去。
 或早或晚,對手就會打出糟糕的球,出界或者過不了網。
 “我們不靠打出好球獲勝,我們靠不打壞球獲勝。”

文末,作者說自己是由於不打壞球而成就事業。


在吳軍『硅谷來信 專欄』(註2)的第187封,
題目是"成功並不難,在於少犯錯誤",用到類似防錯的詞彙:「少犯錯」。
文裡說:
比賽有兩種,比絕對成績(像賽跑秒數)和比相對成績(名次)。
社會上,是比「相對成績」。因此,吳先生提出建議,
大部分時間並不需要關注“贏”這件事,而只要不輸就可以了。
唯一要做的是,確保自己的貢獻在總體的前1/4。
這裡的「不輸」,就是他標題的少犯錯」,照其後所述,即以下四個錯誤得少犯。
第一個錯誤,用兩個靜態的觀點看待未來。
 一.對內在,將自己能力視為靜態,沒想過自己有成長空間。
 二.對外在,認為環境是靜態的,靠從前的學習,不用進修,就能應付得來。
第二個錯誤,積攢資源,而不利用資源(漫無目標)。
 很多人考慮著學習,常常去充電,
 但是充了電幹什麼用,卻沒有仔細想,更沒有付諸行動去使用。
 這就如同一些女生,買了些很貴的衣服和首飾,卻天天放在衣櫥裡捨不得用一樣。
 (當然,如果為了提高自己的素養,倒不算是浪費。 )
第三個錯誤,太在意一時的得失。
 例如,有人辭職換工作,並非因為新的工作更好,
 僅僅是因為在原單位沒有被提拔受了點委屈而已。
第四個錯誤,每次都是從頭開始
 很多人只能做到線性增加,因為他前面的工作對後面沒有幫助,每次都是從頭開始。
 一味盯著當下的利益,就會讓人在思想上變得極其吝嗇,
 這會讓人獲得貧窮的思想,也就永遠沒有發財的機會。
 例如,要培養的能力,要那種可以靠時間累積的,比如表達能力、寫作、專業等等。

簡單說,人要不停學習,學能累積的事物,為達目的的學習,別在意過程中的順、逆境。


先讀完第一篇,會了解它的「不打壞球」,
就是穩扎穩打地練好「基本功」,不可犯基礎常識性(基本能力)的錯誤。
然後,看到第二篇標題的「少犯錯」,頓時會以為兩個在講同件事,但其實不然。
前者在講"熟練(練習純熟)";後者在講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學習"等等概念。
或許只讀第二篇,就沒有這個誤解了。
如若是我,我會把標題訂成:「成功並不難,在於少犯"四個"錯誤」。


有人說公務人員被人詬病的心態是"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如不做不錯"。
且不討論公務人員是否如此,僅討論這裡「做就錯」的問題出在哪。

人生可以永遠不遇事、不處理事嗎?理論上,不可能。
因此,「不做不錯」強調的應該是,因循守舊,
只做從前沒問題、十拿九穩的事,其餘的,付諸闕如。
這並不是犯第一篇的"熟練"之錯誤,
但因為世界非靜態,它落入第二篇所說的"不正確學習"之錯誤。
因此,熟練,最終得兼顧學習才是。
我想,
兩相結合,還是能參與第一篇所說,贏家之比賽的。
兩相結合,意近於:「日知其所亡(學習新知),月無忘其所能(熟練舊學)」。


-------------------------------
註1:內參-哲思-贏家的比賽和輸家的比賽

註2:專欄-硅谷來信-第187封:成功並不難,在於少犯錯誤

2017年8月5日 星期六

札記-生物-別總找始祖鳥類型的過渡化石

我們從小受的生物起源教育,
早已不是十九世紀以前的神創論,而是達爾文的演化論。
因此,對於跨越物種之演化顯得非常重要(對我而言,是這樣沒錯,呵呵),
特別是類似始祖組鳥的過渡化石的考古(註1)。


但這一塊,從高中生物老師很特意介紹之後,
到目前,每種生物演進的整體拼圖似乎未湊齊,並且一直存在異議。
不過,這段時間讀到一篇文章(註2),
指出可以不需要所謂的"過渡化石"來證明演化,很有意思,
以下是原始對答的摘要:
 很多不相信演化論(翻譯成演化論比較好)的人說:
 「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發現物種與物種之間過渡的化石。
  比如爬行類和鳥類之間沒有過渡形態鱷鴨,也就是鱷魚和鴨子結合的形態。
  所以進化只是一個猜想,並不是事實。」

 英國著名演化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
 在他的著作《地球上最偉大的表演》,回應了這個質疑。
 缺少中間過渡型的化石,演化論依舊成立的原因有兩個。
 1. 現在已經發現的化石,都如同演化論推斷的時間序出現,沒有例外。
  想要推翻演化論,應該找出一塊出現在錯誤地質層的化石(科學有可證偽性),
  比如找到寒武紀之前的兔子化石,
  因為根據演化論,寒武紀時期兔子還沒有演化出來。
 2. 演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沒有一種動物能夠立刻生出一個新物種,
  至少不可能生出一個跟自己相差特別大的物種。

  比如猴子不能生出人類嬰兒。
  又比如大象不是起源於黑猩猩,黑猩猩也不是起源於大象,
  但是你可以找到近似於大象和黑猩猩共同祖先的生物化石,
  我們把這種生物叫始祖獸,始祖獸在進化的時候有兩種路線,
  一種是通過一系列變化進化成大象,另一種是進化成黑猩猩。
 
 
我覺得第一點很能說服我,
有很可能壓根就找不到大家假想出的全部過渡化石,但這不妨礙演化次序。

而第二點,就我的解讀,他應該在講多物種的同源說,
第一期物種(簡稱:祖物種)開枝散葉,變第二期物種(簡稱:父物種);
第二期物種在開枝散葉變第三期物種(簡稱:子物種),如是迭變下去。
再者,父物種之間,子物種之間,互不相同,各自發展,區別越來越大。

我很疑惑這樣說可以躲過"過渡化石"嗎?
就舉上面所說的"鱷鴨",人們的質疑是,應該有個生物A,讓鱷過渡到鴨。
而生物A得同時會鱷、鴨的某些特徵。

鱷→生物A→鴨

道金斯先生意見彷彿是:存有一個生物B,既生了鱷的祖先,還生了鴨的祖先。

   ┌→鱷祖...
生物B┤
   └→鴨祖...

那按他說的漸進,生物B也該有鱷和鴨的某些特徵吧!
那麼,"生物A","生物B"只是名稱的不同,
同時具備鱷、鴨的某些特徵的生物,仍是得存在!不然,就是我想錯方向了!?
如果我不幸言中,我認為還不如將巨大差異的跨躍說成"突變"好一些吧。


對於世界難題: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註3),
我是用「突變」加「一個前提」來解答。
那個前提是,
 (1)只有「雞」才能生「雞蛋」;
 (2)只有「雞蛋」才能生「雞」。
 這兩個定義僅能有一個成立。
若要兩個全成立,這題就死循環,我解不出來,哈哈。

如果(1)成立,(2)不成立。
只有雞才能生雞蛋,而且不一定是雞蛋才能生雞。
那可以假設有一種非雞的動物C,某天生出一顆C蛋,
由於基因發生突變,孵化破殼出來的是雞。因此,我們可以說:先有雞才有(雞)蛋。

反之,(2)成立,(1)不成立。
只有雞蛋才能生雞,不一定是雞能生雞蛋。
同樣的可以假設有一種非雞的動物D,由於基因發生突變,某天生出雞蛋,於是...。
因此,我們可以說:先有雞蛋才有雞。

古人為什麼不這麼想,
第一,兩個定義都成立,死循環,無解。
第二,即便只承認一個,也不知道突變這件事。一樣無解。

我想藉此題,來說明上述"還不如將巨大差異的跨躍說成"突變"好一些"的理由。
不過,我得強調,這是我個人"觀點",非具備科學事實(有突變證據)。



----------------------------------------------------------------------------------------------------------
註1:
1. 科學Online:過渡化石(上)
2. 科學Online:過渡化石(中)
3. 科學Online:過渡化石(下)


註2:得到-科學-進化機制:妥協和基因多效性


註3:原來是這樣:『023: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2017年8月3日 星期四

札記-人際-我對每個人不一樣

某篇網文標題下得好:
<你不用向任何人打聽我,因為我對每個人不一樣!>,說中了我的心聲。

可是,有人就愛用"以此類推"的言語。
比如,有人說:喜歡貓跟狗,就一定喜歡小孩。
但是存在喜歡貓狗,卻不生養、認養小孩的人,作何解釋呢?
況且,小孩也不該當寵物來養,因為他是人。
又比如,有人說:對自己兄弟都不好了,更何況對外面的朋友。
可是,社會上仍是有兄弟反目,只跟朋友膩在一起的人;友情勝手足之情的,比比皆是。
還可以拿我舅舅跟我說的故事來舉例,
他認識的某位女性,以對方一定要孝順作擇偶的條件,
因為她認為對父母好,就會對太太、所有人好,家庭和睦而幸福(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後來如她所願,結果她先生凡事只問媽媽不問她,反倒造成痛苦婚姻。
現在聽到比較多的,是父母的夫妻關係,會影響小孩子未來的。
然而,兩個同是來自美滿的家庭,卻有很可能有不一樣的價值觀,誰敢擔保絕對幸福呢?


我能理解人們喜歡憑眼見為實的經驗,歸納作出結論,便以此方式判斷一個人的人緣。
例如,看見A對B好,對C好,對D好,日後認識E後,會對E好的機率很高。
但只看A而不問B、C、D對A做了什麼,互動只知一半,能說得明白嗎?
引用我很喜歡一段話:
「我給你一顆糖,你很高興,你看到我給別人兩顆,你就對我有看法了,
 但你不知道他也曾給我兩顆糖, 而你什麼都沒給過我。」
從這裡就能體會人際相處的錯綜,以及心理變化的微妙了。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究竟是好是壞,是彼此長久時間互動所致。
很難用三言兩語交代得清,這正是人世間的複雜。
交代不清的東西,也就很難保證能複製到與另一個人的關係上。


我們長久所受的教育告訴我們: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或許便會有人說:
「若一個人親者親,疏者疏,就會恣意隨性,情感用事。
 所有人若這樣,世界充滿私心,談不上平等,更沒有公平公正了。」

依個人而言,《論語・憲問第十四》: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翻成白話:
有人問:「不記仇恨,反以恩德回報他人,你覺得如何?」
孔子答:「你這樣做,那對你好的人,你要怎麼對他?」
意思是說,你對所有人都好,不管別人對你好不好,你都對他好。
那別人不需要對你好,反正你總是會對他好,或者欺負你也沒關係。
孔子建議:「用正直態度對待仇恨,而以恩德回報施恩德於我的人。」如此對待比較好。
換個角度想,人對我好,我就對他好,何嘗不也是一種平等,一視同仁的表現嗎。
那如何看待"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我想是指基本的尊重及人性關懷。

以群體而言,
親者親,不代表示以損壞其疏者作前提。
法律是公共生活的底線,而不違法是做"社會人"的原則,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公平公正便得以彰顯。
人應當只在私事上回饋,不需要也不能在公事圖利親友,用人唯親。
於此同時,這也剛好是親者親的邊界,
對待的下限,要比對普通人好;對待的上限,不能逾越法律。


我跟親友分享這個想法時,他說:「恐怕只有佛陀可以慈悲對待所有人。」
我想他想表達以德報德,以德報怨。
我回他:「當提婆達多跟佛陀要傳僧團的領導地位給他時,佛陀給的是斥責愚痴。」
慈悲不代表沒是非。
而且佛度有緣者,這所說的有緣,是遇到佛法也真心想學佛的人,
以眾生平等的概念來論,是"想不想學"造成差異,而才有後來的有教無類的。



--------------------------
參考資料:
能有緣遇到佛,也不簡單:T25n1509_009 大智度論 第9卷
如說:舍衛城中九億家,三億家眼見佛,三億家耳聞有佛而眼不見,三億家不聞不見。
佛在舍衛國二十五年,而此眾生不聞不見,何況遠者!

-----------------------
本文大綱:
1. 情誼不能類推;2. 情誼不能複製;
3. 好情誼的上下限;4. 好情誼的開始與延續,都在於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