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6日 星期六

植物_姑婆芋


2017年年初,有一位政治人物誤食姑婆芋,
對於如何區別可食用的芋頭和不可食用(毒性)的姑婆芋,引起一番討論。

泛科學舉出五點(註1),
我覺得最好區分的是它的葉,如下方影片所呈現,
潑水上去,姑婆芋的葉子會沾濕,而山芋有絨毛,水成珠狀。


其次是果實(不經常結果,判斷的順位在葉子之後),樣子如這網站(註2)所呈現:


如何區分姑婆芋和芋頭的塊莖,即人們誤食的部分,沒查到有人說。
就外表,我也看不出來。不清楚就不要吃,也許是最佳的應對之道。
據說,姑婆芋的名稱「姑婆」源因於它的毒性,想必是一個惡毒的故事。
但是,我沒讀過相關文獻紀載。


最後,不要因為姑婆芋有毒性,就認為它對人一無是處。
野外活動被咬人狗葉面毛刺扎到,將姑婆芋的根莖搗爛後塗抹在患部,可消腫解毒,
對蜜蜂和螞蟻的蟻酸,也具有同樣的療效
(註3)。



---------------------------------------
1. 色澤:姑婆芋葉面有蠟質光澤感,會反光;
 芋頭葉面色澤白霧白霧,有消光感覺,這是因為葉表有細毛之故。
2. 水珠:潑水在姑婆芋葉表,水會散開、黏附於葉表;
 芋頭葉表因為有細毛,除了看起來有消光感,潑在上面的水會成珠,
 不會打溼葉面,表現出蓮花效應。
3. 葉脈:姑婆芋葉脈顯而易見,芋頭較難。
4. 果實:姑婆芋會結紅色漿果、內有種子 1~2 顆;芋一般不太看得到結果;
 台灣青芋的果實是橘色、內有許多種子 [1]。
5. 葉裂:姑婆芋的葉子通常裂得較深,呈現裂縫較深的愛心形;
 芋頭就不會裂得那麼深,整體葉形比較像一端較尖的盾形。


註2:常見有毒植物一 (圖片來源)


註3:姑婆芋

2019年1月24日 星期四

札記-心理-怎樣是拖延?

小建常常在截止前才把作文簿交給老師。
他問老師:「老師,我都是最後一個交的,我是不是拖延症嚴重患者?」
老師安慰他說:「你不是拖延症患者,你是能力不足。」


那什麼才是「拖延」呢?
給「拖延」下個簡單的定義:「在承諾的時間內,沒做完答應要完成的事。」
我個人是把它分成三點來看(大家看法不一,不一定非得這麼分),
一.有效承諾;二.期限;三.可驗收成果。
第一.有效承諾
想像這情境,某天,你跟好久不見的朋友路上偶遇,
寒暄完,你說:「找個時間,約吃飯吧。」,朋友答:「好咧。」
然後,一個月過去了,兩個月過去了,半年過去了,一年過去了,
你是有想起此事的,但沒做,這樣是違反承諾嗎?
我認為不是。
這類的「約定」在華人社會是客套話,而非「承諾」,也跟是不是"口頭"無關。
「承諾」得是允諾人、受諾人(可為同一人)皆認為:這件事必須履行,不是可有、可無。

而若那不是「承諾」,這樣你有「拖延」嗎?
我認為沒有。「承諾」是無效的,討論諾言的內容便沒多大意義。
因此,「拖延」要以「有效承諾」為前提。


第二.期限
這道理好理解,承諾之事有完成期限(Deadline)。
在該時間內,做完是履諾,沒做完是拖延。
換個角度,若沒有完成期限(Deadline),便沒有拖延問題。

好像許多有這樣的經驗,戲劇都這麼演。
每到了暑假快結束時,一堆學生沒日沒夜地寫寒假作業,最後,僅少數不能剋期繳交。
當中有一派人,就自責為什麼要「拖延」到剩幾天才寫;
另一派人覺得一天幹好幾天的活,這就是"效率",而且準時交了,哪來"拖延"?
為什麼前者也如期交作業,卻會有「拖延」的感受,
說穿了,是因為他們的「期限」是一天作業,限期一天。拖延一定與「期限」有關。
因而,有些時間管理書籍建議,訂週計畫,而不要訂日計畫,
便是為了防止「拖延」的罪惡感,開始懷疑人生...
羅斯福說:「恐懼的本身,比恐懼的事物更可怕。」
同樣也適用於「拖延」:「因拖延產生的罪惡感,比拖延產生的損失更可怕。」

再說個經驗,
有天,一位專業經理(簡稱PM)跟我們部門說,
公司已答應客戶的新需求,因此,我們部門得安排時間完成所負責的部分,客戶不急。
然而,"不急"這詞太模糊了,假如將來的某天,這PM急忙來討,我們正好在忙而拒絕。
PM可以辯:「我之前說過了」,而我們可以回擊:「你也說過我們安排時間。」
這是拖延嗎?嚴格說,我認為不是,但不解決問題。
因此,保險起見,我們最終和PM商量出大家全都能接受的期限。
而從這例子中,能看得出拖不拖延,在於允諾人、受諾人有一致的「期限」。


第三.可驗收成果
「可驗收成果」,即「確定完成的事物在受諾人可接受的範圍。
應該很多人認為此項不能是「拖延」的必要條件,為什麼呢?
不準時了事,是「拖延」;
準時了事,但不被認可,縱然萬般不願,最糟只能說是「敷衍」。
不準時、拖延是「時間問題」;在不在允諾人可接受的範圍,是「品質問題」。
這種兩情況不可混為一談,況且品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此會沒完沒了。

準確地說,那句話,我的重點在「確定」,搞清別人要什麼,減少反覆重工與誤會。
並沒要求「追逐品質更好」(不多不少不鍍金)。
而且,「確定」的時間點最好在事前,也就是承諾時已講好。
不可否認「品質界定」是個難題,但是,盡量將其明確具體。

其次,我覺得,雖說兩種「時程、品質」是不同問題,
可是,倘若是為了不"拖延"而偷工減料,實質傷害不會亞於"拖延"。
我認為這是偷機取巧,是偽裝的拖延。

2019年1月16日 星期三

札記-文學-傳統中國小說重完整時間序

讀現代華文小說,可以發現明清小說的傳統章回體儼然被打破,
作家張大春便有此一問:「我們是在用漢字寫西方小說嗎?」
2017年他在接受訪問時,給出了他的答案(註1),我將其分成以下三項問答。

第一.我們(現在)是在用漢字寫西方小說嗎?
 答:是的。

第二.「用漢字寫西方小說」風氣開始於何時? 
 答:早在1820年代到1830年代,絕大多數華文小說就如此了。
   五四運動之後,華文小說(中國傳統小說)則徹底被改變。

第三.中國傳統小說跟西方小說的差別在哪?
 答:中國傳統小說重"完整時間序",重"起源"。
   中國小說中,寫一個人,向來是開篇就寫清楚他是何方人士、家世背景如何,
   寫歷史,向來是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的最早源頭展開話題,
   幾乎沒有打亂時間的敘述。

   中國小說脫胎於談天說書的傳統,
   這種傳統敘事就是一種“說書人”式的敘事,與西方的很不同。
   一段故事會被不斷講述,在重複使用過程中不斷被加進內容,
   “當一個故事不斷被敘述而不會引起侵權糾紛的時候,
   這個民族就會形成一個不斷擴大的聊天圈子。久而久之發展出越來越完善的文本。”
   西方文學的敘事方式和中國傳統文學差別巨大,
   倒敘、插敘等打亂時間的敘述方式,有嚴整規劃好的結構。


現代白話文小說中,我覺得接近所謂的「中國傳統小說」且「容易理解」的例子,
就是已故金庸先生寫的小說。也可將其看成,中國歷史的紀傳體。
例如:
《射鵰英雄傳》能更名成<郭靖列傳>;
《神鵰俠侶》能更名成<楊過列傳>;
《倚天屠龍記》能更名成<張無忌列傳>,
每個故事皆從主角的出生年代背景和家世(包含武學)淵源起頭,
一章章脈絡清晰地談他武功如何從無至有、由低到高,和種種人生境遇。

同樣是武俠小說,古龍筆下的主角和金庸很不一樣,
古龍不會交代來歷,師傅是誰,功夫怎麼練成,怎麼過招。
所以,有人說(註2):
金庸的小說適合拍成電視劇,不適合拍成電影,而古龍的小說則適合拍成電影。
其差異就在於前述的中西之別:是否按先後、完整地說明主角的過去到如今。



------------------------------------------------------------------------
摘要:
1. 傳統中國小說是傳記體
2. 現代是用漢字寫西方小說體(倒敘、插敘等打亂時間的敘述方式)
------------------------------------------------------------------------
註1:內參-文學-我們是用漢字寫西方小說
 大部分作家都是經由模仿走上創作的道路,
 “至少在台灣,有一個很長的時間內,在文本教育和美學欣賞上,
 絕大多數人是直接看了翻譯小說,就放在自己的作品裡。”
 這也就造成了近代、當代人寫小說,好多都是模仿西方小說中的傳統。
 
 其實“用漢字寫西方小說”的潮流開始得比我們想像得要早。
 早在19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的小說中,就有絕大多數都是用漢字寫成的西方小說。
 甚至,更早的晚清時期,西方小說在中國的影響已經十分顯著,劉鶚的《老殘遊記》中,
 每當主角老殘解開一個懸案,他的朋友就會稱讚他,“你真是我們的福爾摩斯啊。”
 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西方文學潮水般被介紹引進中國,
 白話文運動興起,中國傳統小說的敘述方式被徹底改寫。
 “西方文學的敘事方式和中國傳統文學差別巨大,
 有倒敘、插敘等打亂時間的敘述方式,有嚴整規劃好的結構。
 而中國小說中,寫一個人,向來是開篇就寫清楚他是何方人士、家世背景如何,
 寫歷史,向來是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的最早源頭展開話題,
 幾乎沒有打亂時間的敘述。”
 中國小說脫胎於談天說書的傳統,
 這種傳統敘事就是一種“說書人”式的敘事,與西方的很不同。
 一段故事會被不斷講述,在重複使用過程中不斷被加進內容,
 “當一個故事不斷被敘述而不會引起侵權糾紛的時候,
 這個民族就會形成一個不斷擴大的聊天圈子。久而久之發展出越來越完善的文本。”

 在這種閒話式的敘述中,嚴整的結構,反而並不是最重要的。


 金庸的小說是傳統紀傳體(《史記》本紀:編年體;列傳:人物傳記體),適合拍電視劇。
 古龍小說中人物多不交代來歷,師傅是誰,功夫怎麼練成,怎麼過招,
 像是模仿類似美國西部片,亦可當成偵探小說來讀。適合拍電影。

2019年1月14日 星期一

札記-兩性-蘇格拉底談擇偶:麥穗理論

彷彿是國高中,我就聽老師講過蘇格拉底叫弟子摘麥穗的故事,
剛剛查,它被編入了蘇教版(江蘇教育局)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16課。
題目是<最大的麥穗>,課文如下(註1):
 古希臘有一位大學者,名叫蘇格拉底。
 一天,他帶領幾個弟子來到一塊麥地邊。地裡滿是沉甸甸的麥穗。
 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
 「你們要去地裡挑一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
 弟子們聽懂了老師的要求後,就走進了麥地。

 地裡到處都是大麥穗,哪一個才是最大的呢?
 弟子們埋頭向前走。看看這一株,搖了搖頭;看看那一株,又搖了搖頭。
 他們總認為最大的那一穗還在前面呢。
 雖然,弟子們也試著摘了幾穗,但並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
 他們總以為機會還很多,完全沒有必要過早地定奪。
 弟子們一邊低著頭往前走,一邊用心地挑挑揀揀,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
 突然,大家聽到了蘇格拉底蒼老的如同洪鐘一般的聲音:「你們已經到頭了。」
 這時,兩手空空的弟子們才如夢初醒,
 他們回頭望瞭望麥壟,無數株小麥搖晃著腦袋,似乎在為他們惋惜。

 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
 「這塊麥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碰見它;
 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們剛剛摘下的。」 

 蘇格拉底的弟子們聽了老師的話,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
 人的一生彷彿也在麥地中行走,也在尋找那最大的一穗。
 有的人見到了顆粒飽滿的“麥穗”,就不失時機地摘下它;
 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地錯失良機。
 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這和我聽聞的版本稍稍不同,我那版本,概略地說(註2):
蘇格拉底要兩位弟子穿過一塊麥田,摘一桿最大麥穗,但條件有二:
一.只能摘一次;二.只許進不許退。
第一個弟子,一進麥田,就挑了視力所及最大的麥穗,折下向前走,
結果看到路上有好多麥穗比他手上的飽滿,跟老師說:很後悔。
第二位弟子吸取第一位的經驗,進去後,不急著動手,慢慢選,深怕錯過後面的好機會,
不知不覺走到終點,手中沒有任何麥穗。

蘇格拉底就對這兩位弟子說,這就好比婚姻擇偶,
你以為你找到最適合對象結婚,但後面有機率遇到更好的;
或者,你千挑萬選,想像下一個會更好,也許就此錯過適婚年紀。


談及蘇格拉底的愛情觀,我直覺出處是柏拉圖《會飲篇》,可是找不著。
網路也沒有清楚交代典故來源。
好玩的是,最大的麥穗竟有好多套版本,
其中一版分支出四個故事,啟示什麼是愛情、婚姻、外遇、生活。
所以,我認為極可能是後人編造,但不失哲理。


這故事讓我想起前年讀的一本書:
布萊恩·克里斯汀《算法之美:指導工作與生活的算法》

第一章的選秘書的37%(1/e)理論,可引申用到擇偶上。
它是如何得出,我不多作介紹,直接講應用,舉例子。


首先,你要考慮好你幾歲開始找結婚對象,和幾歲以前要結婚。
假設你決定以18歲起始,最晚40歲,那37%的位置,大約是26.1歲。

你在26.1歲之前遇到的人,是你的「樣本區間」,你得諸數捨棄,
並挑出最好的一位(用A代稱)當日後的衡量標準;

你在26.1歲之後遇到的人,是你的「備選區間」,你能嫁(娶)的候選人。
自26.1歲起,當你遇到A還要好的第一位,便可以立即跟他(她)結婚。
根據數學計算,這樣做,你會最大概率嫁(娶)到最佳的對象。
而這是理論,存在理想前提。比方說,你選擇的人不會拒絕你的求婚。


我找資料時,剛好看到李永樂老師有一集講解這套數學原理,
內容跟書一樣,可作為詳細補充,如下:



------------------------------------------------
註1:最大的麥穗


註2:麥穗理論
我聽到的版本比較像這一則。

2019年1月12日 星期六

札記-中史-(西晉)劉伶的鍬

和人說我假日會獨自去登山步道散步,便被問:「不怕出意外,身邊沒人幫忙嗎?」
又和不同人說我會隻身去旅行,還被問:「不怕遭危險,身邊沒人照應?」
然後,我就答:要真如此,那代表「時間到了」。對方聽完不說話。
哈哈。反正籠統地問,隨意地答。


西晉的竹林七賢,劉伶是當中的一位。現在的華人聊起這七賢,說得出
嵇康(《笑傲江湖》有寫到他的廣陵散)、阮籍(青睞的出處)二人,不太能想到劉伶。
或許講他是七賢中暴露狂那位,就有印象吧!
《世說新語》云(註1)
 劉伶經常酗酒、行為放任,有時會在屋裡脫光衣服,有人見到就譏笑他。
 劉伶說:「我以天地為我房子,以房屋為我褲子,你們為什麼要鑽進來我褲襠呢?」

劉伶就是如此放浪形骸,對生死也豁達。
《晉書》云(註2):
 得不得到家產,劉伶不介意。時常搭著鹿車,攜帶一壺酒,令人(隨從)扛著鍬(ㄑㄧㄠ),
 吩咐那人:「我死在哪,就埋在哪」他置生死於度外。

我不抵他那般的灑脫,而且鍬蠻重的,隨身帶著蠻麻煩的。
是的!死亡會突如其來,意外、危險也可能忽然發生,
不過,防到零風險,應該會寸步難行。
不如能做盡量做,自己總該曉得自己狀況,其他的,交給天吧~



----------------------------------------
註1:世說新語/任誕
劉伶恆縱酒放達,或脫衣裸形在屋中,人見譏之。
伶曰:「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㡓衣,諸君何為入我㡓中?」


註2:晉書/卷049:劉伶
初不以家產有無介意。常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鍤而隨之,
謂曰:「死便埋我。」其遺形骸如此。

2019年1月10日 星期四

飲食_《咖啡癮史》:咖啡傳播史

《咖啡癮史》是一本旅遊文學。
作者依循人類飲用咖啡的起源、傳布、流行的途徑,遊歷全世界四分之三土地。
他以輕鬆閒聊的文筆,一邊談一路聽聞、遭遇的事物,一邊談咖啡的歷史。
由此書,我覺得咖啡從原產地擴散遠到全球,成為大半人的主要飲食,
最關鍵在於「宗教」及「政治」,而最重要一條的傳播路線是:
衣索比亞→葉門(摩卡)→土耳其(伊斯坦堡)→維也納、巴黎→巴西→世界各地。


我對咖啡史有興趣,將書內容摘要整理如下:
一.咖啡出生地:衣索比亞
○一千到三千年,柯法王國(Kefa)的Oromo人把咖啡豆(羅姆斯達豆)混油質,
 磨成高爾夫球大小的小點心吃,吃了能提神。
 Oromo人跟Bongas打戰時,有些被俘虜,當奴隸賣掉,
 因而,咖啡豆隨著他們傳到哈拉(Harrar)(P.018)。

 衣索比亞.哈拉(harrar)的咖啡豆數一數二,排名僅在牙買加和葉門之後(P.15)。
 它產的是長條形咖啡豆(Longberry)。
 原始的咖啡豆有兩種:
 1. 東非甘美香濃的阿拉伯豆,產地海拔較高
 2. 被視為無物的,薩伊的羅姆斯達豆,短胖型
 羅姆斯達豆為了適應哈拉,變成長條型,神奇的是,有阿拉伯豆的香氣。(P.18)

○非洲人喝咖啡時,歐洲人早餐是喝啤酒(P.8)。

○Ogaden人(至今還有)把咖啡葉做成的飲品,稱Kati(P.24)。
 阿拉伯名:kafta。但有學者認為是卡特葉(qat),§卡特葉,可以算是毒品§
 但無論怎樣,這應該是最早的咖啡飲品。(P.29)
 煮的方式:
 先將乾葉放在平底鍋,烘培成深褐色而且黏稠的狀態,再用水攪拌。
 放入一些糖和少許的鹽,小火熬煮,大約十分鐘,液體呈現琥珀色,就能喝。(P.30)

○公元600年以前,哈拉以南幾百公里的Garri/Oromo),祭祀(bun-qalle)時,
 將烘培咖啡豆,加入牛奶飲用。(P.35)

○西非Oromo的文化,咖啡豆象徵女性生殖器,產生細觀念的bun-qalle儀式。
 咬開咖啡豆的動作,比擬成初夜,丈夫撇開妻子大腿,才能進入她的陰道。
 外殼剝開後(不打碎),咖啡豆丟進奶油中,再用木棍攪拌。木棍象徵男性生殖器。(P.36)


二.讓咖啡走出產地:葉門.摩卡(舊名:阿瑪卡Al-Makkha,八世紀改名:Mocha)
○傳說1200年前,伊斯蘭隱士-阿夏地利,成功煮了所謂第一杯摩卡咖啡。(P.59)
 但事實上,阿夏地利是泛神教的一個派別,也是一處地名。
 從1200~1500年,一群有咖啡宗教經驗的阿夏地利回教托缽僧,走片阿拉伯半島,
 最遠到西班牙,接觸到基督教與回教融合的宗教,叫做「阿夏地利亞」,至今仍存。 
 阿夏地利亞與咖啡的ˊ關係非常密切與伸援,如果你去阿爾及利亞(Algeria),
 還可以點一杯阿夏地利亞咖啡。

 就目前所知,阿夏地利亞派中一位信徒,將咖啡傳播於世,
 也知道他們其中一位住在阿瑪卡,還知道一開始,他們不知道要烘培咖啡豆,
 用幾乎生鮮的咖啡豆、咖啡葉及小豆蔻煮成湯汁。
 後來,另外有一位來自亞丁(Aden)的神祕教徒的散布之後,
 才始以咖啡豆替代咖啡葉。(P.61)

○1400年,摩卡咖啡,成為伊斯蘭國家人民的普遍飲料。(P.61)

○1616年,荷蘭船長布洛克(Pieter Van Der Brocke)從麥加偷了幾十棵咖啡樹,
 種植到爪哇成為摩卡爪哇(Mocha-Java)。

○目前葉門大部分人民,卡特葉上癮。


三.葉門首都薩納(Sana)
○Sana的咖啡很強烈,特色是丁香、小豆蔻、糖、以及和開水混合後的淡淡滋味。
 有兩種泡法,
 早上的作法將咖啡與糖一起放在長柄鍋裡煮沸,剛煮好時飲用。
 另一種是Shatter,下午時,將一湯匙添加過香料和磨成粉的咖啡浸泡在熱水中。(P.82)

○殼水(qishr),不是用咖啡豆煮成,而是用它外殼。(P.83)


四.印度
○印度教神秘教徒巴巴布丹(BaBa Budan)。BaBa是父親的意思。
 在很久以前,但不知道多久,巴巴到麥加,見過神秘儀式,便把咖啡樹偷帶回印度。
 (P.99)

○1680年,倫敦勞意德咖啡廳(Lloyd's coffee house) (P.93)
 老闆勞意德經常跟客人打賭,那些船隻會順利抵達海港,後來演變成海上保險公司。


五.使咖啡走向歐洲:土耳其
大約在1555年,有兩個敘利亞人哈克姆(Hakm)和夏姆斯(Shams)合開了一家咖啡館,
 將咖啡引入鄂圖曼土耳其。(P.129)

○古代的蘇丹,只會用黑種閹人。
 到底有沒有亂來(閹沒成功),可以看妃子所生孩子的膚色。(P.139)

因為蘇丹王穆德拉四世,禁止百姓飲用咖啡(傳言是因為人們聚在咖啡館談政治)。
 商人外移,伊斯坦堡的咖啡館,就出現在義大利、法國等等地方(P.142)

○1670年,鄂圖曼土耳其的咖啡,咖啡豆來自葉門,糖來自非洲。(P.151)

○1672年,鄂圖曼土耳其計畫侵犯維也納,希望法國不要插手,
 因此派了大使索里蒙.阿葛(Solimon Aga),設法影響政界人物去說服路易十六,
 就此事,簽下不會對土耳其開戰的條約。
 而阿葛在法國經營人脈,憑靠的就是法國所無的咖啡,異國風味的飲食情趣。
 也因此,間接把咖啡帶入法國上流社會。
 然而,在土耳其戰敗後,大約1683年左右,巴黎咖啡風潮冷卻一陣子。
 過了三年(約1686年),
 西西里島人波蔻以自己名字開了一家咖啡館:波蔻咖啡館(Café Procope),
 成為著名的上流咖啡館。後來的伏爾泰(Voltaire)、拿破崙、
 盧梭(Rousseau)、達朗貝爾(D'Alembert)是他們的常客。(P.178)

○英國國王查爾斯二世(Charles II),1675年,頒布禁令,不准人們在咖啡館談政治,
 但此禁令在11天後取消。(P.159)

○1683年(P.151),
 鄂圖曼土耳其征服維也納,但被維也納打敗,
 逃走時,留下兩萬五千多頭駱駝,駱駝身上掛著一包包神秘的綠色豆子。
 最終被法蘭茲(Franz Kolschitzky,維也納方面的間諜)討走,在維也納開藍瓶咖啡店。
 (P.145)

○維也納也是咖啡裡添接牛奶或奶精的創始地(P.147)
 拿修道士長袍的顏色:咖啡色,來命名這種咖啡-Cappunccino。

○可頌麵包,新月形的麵包,在嘲笑戰敗者鄂圖曼土耳其的國旗。(P.152)

○咖啡杯上的小湯匙,是忘了攪拌使它降溫,而不是舀來喝咖啡的。(P.159)


六.咖啡大流行:法國
○法國詩人韓波(Arthur Rimbaud)、魏爾倫(Paul Verlaine)常在Café Rat Mort死鼠咖啡館;
 沙特(Sartre)、卡謬(Camus)常在Café Flore花神咖啡館;
 畢卡索(Pablo Picasso)常在Le Lapin Agile狡兔之家....(P.187)

 
七.最大的生產地:巴西
○1720年,法國貴族迪克魯(Gabriel Clieu)雇用年輕貌美的女性,
  從御醫那要來宮廷栽種的咖啡芽(P.198),把它帶往新世界(P.190)。

○老非洲奴隸、非洲之父 普雷托.威赫(Perto Velho)(P.231)


八.咖啡上癮之國:美國
○英王喬治收美國殖民地的茶葉稅,美國開始從喝茶改成喝咖啡。(P.240)


*****
書裡關於咖啡的故事太多了,我僅擇選我個人想要的。
從前我寫過一篇泡咖啡葉的閒聊文(註1),今日以這筆記當它的衍伸。


-----------------------------------
註1:札記-飲食-飲料泡的是葉子還是果實

2019年1月8日 星期二

小說_(日)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穿越時空的時間段

我是先看電影,再看小說。
電影有時長考量,小說有五章,僅挑第二、第三、第五章。
第三章是故事主核,沒有它就垮,必選;第五章是結局,時光穿越的謎題解答。

電影中,丸光園皆月曉子小姐的鬼魂,
出現在來日無多男主角浪矢雄治(浪矢雜貨店的老闆)的身邊,陪他回信、說話,
這點與小說不同,其餘情節大致上忠於原著。
而有了這段改編,會比讀小說,愈加易於理解:
「為何浪矢雜貨店的故事,『丸光園』卻頻繁被提起」的原因吧!
原來,兩人年輕時,浪矢雄治追求過皆月曉子,
但礙於浪矢雄治是工人,皆月曉子是千金小姐,地位懸殊,
不能光明正大交往,亦私奔未果,終未成為眷屬。


興許是命運之神吧(作者嗎?),
始終把命運與丸光園相關的人,領往浪矢雜貨店,
好像皆月曉子終生未嫁,真情只向著浪矢雄治一樣。
有如,
貫穿第一章到第五章的小偷三人組敦也、翔太、幸平,從小一起在「丸光園」孤兒院;
第二章主要人物-松岡克郎,死於「丸光園」一場大火;
第三章主要人物-川邊若菜,諮詢者川邊綠的女兒,
        在川邊綠車禍死後,被安排到「丸光園」;
第四章主要人物-和久浩介,離開父母後,隱姓埋名,被警方送往「丸光園」;
第五章主要人物-武藤晴美,父母雙亡後,進入「丸光園」。

這些人彼此間還有複雜的牽連,便有人寫了一篇:完整時間軸及人物手冊(註2)。
讀後會想...幹嘛這麼認真,哈哈。


整起故事中,我認為最吸引人的是它的「時光交錯」,也是我最感興趣的地方。
不過剛剛那篇已敘,直接摘用:
 只有在後門關上時,
 1979年9月浪矢雄治能收到來自未來2012年9月的信,
 2012年9月的小偷三人組也才能

 收到自浪矢雄治搬走到1979年9月13日他死去以前,這段期間的信。
 
敦也在關閉後門的情況下,寄出的那封空白信,浪矢雄治有收到,
 這是浪矢雄治此生最後的諮詢。



--------------------------------------------------------------
註1:維基:《解憂雜貨店》


註2:《解憂雜貨店》完整時間軸及人物手冊

2019年1月6日 星期日

札記-表達-五種研究佛學的方法

日本大正時代,
有一位東京(帝國)大學印度哲學科教授(1907~1922)村上專精博士(註1),
他在著作中《佛教統一論:第一篇大綱論》提出現代研究佛教的五種方法:
一.註釋的研究
二.達意的研究
三.批判的研究
四.歷史的研究
五.比較的研究

這是方法,不是文體之類別,
所以,在同一篇論文,可能會包含部分或全部方法。

古代曾有人將佛教的論藏分成釋經論、宗經論。
釋經論,體裁應該歸類成第一種。
它是專對某一部經(我認為可以包含戒經)作註釋,
如龍樹《大智度論》註解《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第二會。

宗經論,格式應該劃分到第二種。
讀完許多經或論,對於佛教整體、或某個宗派,或某個議題,
自己建立一套系統理論來闡明,如龍樹《中論》。

而《大智度論》和《中論》的內容中,
龍樹對教內派系(思想差異)或外道的知見,作了認同與不認同的批判;
而大小乘經,他思辨那些經文是了義、那些是不了義,
即下過"比較"功夫,便有"四悉壇"之說。
換言之,《大智度論》和《中論》裡面還含括第三種、第五種。
所以,上述五法,至少四種,古已有之,名稱不同,村上博士是將其歸納出來。
並且,非佛教的其他論文也一體適用此五法。


我喜歡先廣後深,鳥瞰全局再鑽研重點(我相信絕大多數人是這樣),
或以時間序排列出關鍵詞(人、事、物),推演其前因後果。
一來,容易記憶;二來,不會生出「見樹不見林」的紕謬。

若以上述用語來說,我是選擇以達意和歷史為主,註釋、批判、比較為輔。
按我經驗,能進一步解說「是什麼、不是什麼」界定"範圍",
可令表達,更具體、清晰、降低誤會。因此,可以的話,附帶"批判、比較"較佳。
然而,"批判、比較"又是一把雙刃劍,
也許會讓人落入繁瑣、複雜、乃至最終無法取決的困惑中。



---------------------------------------------------------------------------------------------------


---------------------------------------------------------------------------------------------------
參考資料:
《原始佛教思想史》(釋依觀譯),Page 9

2019年1月4日 星期五

科學_《科學素養》:定律的類別

我應該是遇到泛科學《科學素養+知識內容寫作課》套書的特價(註1),
還有,不知在哪篇文章見過下圖,書中的第68頁,
勾起我興趣,想搞懂它,才買《科學素養》的吧。

我認為這張關聯圖的重點,在表達何謂「定律」。
我反覆讀書中對「定律」的文字描寫,並和圖對照著看,
花不少時間才弄明白(我應當是曉得了),而下面來說我對這圖的了解。


一切的知識來自於經驗。「經驗」好懂,不多說。
接著要知道「假說」、「原理」。
 「假說」是為了說明某種「現象」暫時建立的假定。(P.64)
 「原理」則是能靠經驗判斷「假說」顯然為真,卻無法嚴謹地證明其正確性。(P.63)
那現在就有兩種基礎:
甲.「經驗」;乙. 「假說」、「原理」

第一類「定律」,僅來自於甲。 圖中(1)定律。
第二類「定律」,僅來自於乙。 圖中(2)定律。
第三類「定律」,既要甲,也要乙。 圖中(4)定律。
第四類「定律」,來自於甲,也來自第一類、第二類「定律」。圖中(3)定律。
我個人認為,第四類「定律」大略是含括甲、乙加定律。

作者整體科學研究法的流程,「定律」是最後產出。
而其流程為:
現象→觀察(質性研究)→觀測(量化研究)→
實驗(化約成,人人經由這實驗看見相同結果)→模組或假說(留意「對稱性」)→定律。

不禁回想,在校園時,好像老師只講過一個個定律,
要我們理解、記住以應付考試,卻沒有解釋什麼叫做「定律」,
或者是因為升學考不出這題,我沒記。

作者在介紹科學史時,有談到笛卡兒的《談談方法》(註2)。
《談談方法》的第二部分與上述有關,我覺得蠻重要的,但作者沒講內容。
下文是笛卡兒所說的方法,引自維基:
1. 永遠不接受任何我自己不清楚的真理,就是說要儘量避免魯莽和偏見,
 只能是根據自己的判斷非常清楚和確定,沒有任何值得懷疑的地方的真理。
 就是說只要沒有經過自己切身體會的問題,不管有什麽權威的結論,都可以懷疑。
2. 可將要研究的複雜問題,儘量分解為多個比較簡單的小問題,一個一個地分開解決。
3. 將這些小問題從簡單到複雜排列,先從容易解決的問題著手。
4. 將所有問題解決後,再綜合起來檢驗,看是否完全,是否將問題徹底解決了。


舉個"有名"的例子,佐證"用與不用這方法"的差別。
問:如何把大象放進冰箱?

不用的人說:不行。
用的人會說:先分解成三個步驟,(1)把冰箱門打開、(2)把大象放進去、(3)把冰箱關起來。
步驟一沒問題,步驟二時,大象只有部分進入冰箱,步驟三,完全不可行。
因此,答案是不行。

假如不是靠直覺(感覺),而是像如此細切為小問題(步驟)去判斷是否確當,
就已經在接近科學思維了。

那如何把長頸鹿放進冰箱呢?還是三步驟?
不,是四步驟。
(1)把冰箱門打開、(2)把大象拉出來,(3)把長頸鹿放進去、(4)把冰箱關起來。



2019年1月2日 星期三

札記-中史-野史-(五代)《江南野史》:李煜教念觀音禦敵

野史記載,李後主在亡國前迷信佛教的那一幕,令我久久難忘。
然而,當我要說出哪兒讀到,卻每每回憶不起,
這次又查了好一會,得其出處是《江南野史》卷三(註1)。
不想屢耗時光,以此文記下。


《江南野史》(註2):
「酷信浮圖之法,垂死不悟....
 北朝聞之陰選少年有經葉口辨者往化之。後主崇奉,謂之一佛出世,號為小長老。
 朝夕與論六根、四諦、天堂、地獄、循環、果報,
 又說令廣施剎梵,營造塔像,身被紅羅銷金三事。
 後主讓其太奢,乃曰:「陛下不讀《華嚴經》,爭知佛富貴」
 自是襟懷水敞恍,兵機守禦之謀,慌然而弛,囷廩漸虛,財用益竭。
 又使後主於牛頭山大起蘭若僅千間,聚徒千眾。
 旦暮設菜食,無非異方珍饌,一日食之不盡,明旦再具,謂之「折倒」,
 時議謂「折倒」為煜自讖。及大兵至,後為營署。
 北朝又俾僧於采石磯下草庵,自云「少而草衣木食」,
 後主使齎供獻,佯為不受,乃陰鑿穴及壘石為塔,闊數圍,高迨數丈,而夜量水面。
 及王師克池州而浮梁,遂至,繫於塔穴且渡,南北不差毫釐。
 師徒合圍,乃召小長老議其拒守,對曰:「臣僧當搖退之。」
 於是登城大呼,而周麾兵乃小卻。
 後主喜,令僧俗兵士,念誦救苦觀音菩薩,滿城沸湧,
 未幾,四面矢石雨下,士民傷死者眾。
 後主復使言之,託疾不起,及誅皇甫繼勳之後,方疑無驗,乃鴆而殺之。


照舊,概略翻譯,意思沒走味就好。

李煜迷信佛教,至死不悔誤...(省略其荒唐事蹟)。
北朝(宋)獲悉,便暗地選拔擅長辯經之少年(非正信佛教徒,是陰謀策畫下的間諜)前去。
李煜被此少年折服而崇拜,以為是佛出世,稱他為"小長老"。
早晚都跟他談論六根、四諦...等佛法,
小長老勸李煜作三事,廣泛供養佛寺,營建塔像,身披紅色綾羅鑲著金飾的衣物。
李煜以奢侈而拒絕,小長老:「陛下不讀《華嚴經》,怎麼會知道佛富貴呢?」
言下之意,就是要給最上供品,才配得上佛的富貴。
因此,李煜清晨傍晚供僧供佛的食物,盡是珍奇美味的菜餚。
當天吃不完,隔天依然又全來一份,說這是「折倒」,
當時有人議論說,「折倒」是預言李煜未來的徵兆。

北朝又令假僧人來,但不接受李煜齋僧,
住在采石磯,偷偷修築便於登陸地形,並蒐集水文情資。
後來,北朝軍得力於這些準確消息及修築物,輕而易舉地攻進。
李煜詔小長老商討據守之事,
小長老說:「我搖旗能退敵」,於是他登城大呼,北朝軍果真退了。
李煜大喜,下令兵士們念誦救苦觀音菩薩,全城受鼓舞沸騰,
但沒多久,四面飛石、箭矢如雨下,官兵百姓死傷無數。
李煜又詔小長老退敵,小長老託病不出,
等到皇甫繼勳死後,李煜才懷疑所作一切不靈驗,鴆殺小長老。


*****
我覺得最誇張的一幕是李煜面對敵軍圍城,不思軍事攻防,
而使將士念佛號退敵,很是愚痴,非為君之道,亦非為佛弟子之道。



--------------------------------------
註1:百度百科:李煜 目前是註解124
據野史記載,當時北朝(宋)曾暗中選拔能言善辯之人前往南唐,蠱惑後主。
李煜不知,以為有佛出世,尊稱其為“小長老”,朝夕與之談論六根、四諦、因果報應之事。
 “小長老”勸說李煜廣建佛塔,又聚眾千人講佛論道,吃穿用度極為奢侈。
宋軍兵圍金陵,李煜詔“小長老”商議據守之事,“小長老”遂“搖旗退敵”,
宋兵竟果然退卻,後主大喜,命兵士誦《救苦觀音菩薩經》以解圍。
至南唐將亡,李煜又詔“小長老”退敵,“小長老”託病不出。
等到皇甫繼勳死後,李煜才明白被騙,就鴆殺了“小長老”。


註2:江南野史 -> 卷三 15
為《四庫全書》所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