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0日 星期二

音樂_短視頻背景音樂:You※


這首音樂YOU,時時作為社交平台的短視頻的背景音樂,
可能是電影評論,短電影(小品)...等等,其內容以哀傷居多。

作曲者是一樂隊Approaching Nirvana,沒直譯的中文名。
Nirvana是「涅槃」,真是佛教梵文涅槃那個字。
佛光大辭典:
 梵語 nirvāna,巴利語 nibbāna。又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涅隸槃那、抳縛南...

網路上,幾乎沒有對這樂隊的中文介紹。
百度(註1)是我唯一找到的一個:
 Approaching Nirvana是一個樂隊,形成於2009年,由Sam Willson和Andrew Sinclair組成。
 早在2010年,Approaching Nirvana的音樂作品就開始被各大媒體廣泛使用,
 到了2012年,這個獨立的地下電子音樂製作團體已經擁有了Bandcamp銷量第一,
 YOUTUBE電音類點擊率第12的成績。
 他們還贏得了兩項著名賽事的第一名。
 (Nick Carter’s “I’m Taking Off”和LIGHTS’“Everybody Breaks a Glass.”混音)。

除了這首外,據說還有四首有頗有名氣。
1. Sugar High

2. 305


3. Mount Olympus
4. Still Lying There



Sugar High和305,屬輕快動感的電子音樂,
Mount Olympus給人空曠遼闊之感,Still Lying There則覺玄密幽幻吧。
我是找資料才第一回聽過這四曲,我認為容易記住旋律的,僅『You』。



---------------------------------------------------------------------------------------------------------
Approaching Nirvana的『You』,一首時常聽到的短視頻背景音樂。
---------------------------------------------------------------------------------------------------------




2024年7月28日 星期日

音樂_流行曲:三振舞音樂scratching※


近來,此曲似乎正當風行,我不看棒球賽的人,聽到的頻率卻如此之高。
它是鼓動球迷情緒的音樂,與此同時,身材曼妙啦啦隊的舞蹈搭配必不可少!

音樂中有個特別的音效(看後面廣告,便知道我在說什麼),
我有七八成把握說它是TurnTable scratching產生的,
中文好像叫作「打碟」吧,我好陌生的詞彙,呵呵。

當聽到那一聲時,我回想起遙久、不知何年的一支海尼根(Heineken)廣告,
重現1982年scratching的誕生(註1)。


*****
後話:
未取得這廣告相關資訊前,
我問過ChatGPT(註1),它回覆Coca-Cola: The Breaks 2014 commercial,
可是,以此字串搜尋,無果。
我乾脆叫ChatGPT找給我,它也是找尋不到,反要我去可口可樂的官網查詢,但徒勞。
最終,是幸運地靠著ChatGPT的回答中幾個關鍵字,在youtube尋得想要的影片。



--------------------------------------------------------------------------------------------------------------
三振舞樂曲裡的scratching音效起源,
有一說是在1982年的某一次小意外,海尼根啤酒將此事拍成廣告。
(當時打翻的飲料,應該不是海尼根)
--------------------------------------------------------------------------------------------------------------

註1:另則起源說:


註2:chatGPT給我的回覆
1. 第一則:
第一個使用“pitch bending”技術的DJ被普遍認為是Grandmaster Flash。他是嘻哈音樂和DJ文化的先驅之一,於1970年代中期開始在紐約布朗克斯區進行DJ表演。Grandmaster Flash是DJ技術創新的重要人物之一,包括“cutting”和“back-spinning”等技術。儘管“pitch bending”本身的具體時間點和創始人可能難以確定,但Grandmaster Flash無疑對DJ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確實有一個著名的可口可樂廣告,介紹了這段歷史。這個廣告名為“Coca-Cola: The Breaks”,於2014年發布。廣告展示了DJ Kool Herc在1973年發明“break”技術的歷史,這是一種將兩張唱片上的同一段落連續播放的技術,從而創造了持續的音樂節奏。雖然這個廣告並未特別提到“pitch bending”技術,但它確實展示了DJ文化的早期發展和創新。

您可以在網上搜索“Coca-Cola: The Breaks 2014 commercial”來找到這個廣告並觀看。

2. 第二則:
I couldn't find a specific Coca-Cola commercial that details the history of the first DJ to use turntable techniques, such as slip-cueing or scratching. However, Coca-Cola is well-known for creating iconic ads that touch on various cultural milestones, such as the famous 1971 "Hilltop" commercial featuring the song "I'd Like to Buy the World a Coke," which promoted themes of unity and harmony​ (Coca-Cola Company)​​ (Remember That Commercial)​​ (Coca-Cola Company)​.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more about Coca-Cola's history and its influential ads, you might want to check out their official website or YouTube channel, where they often share their 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commercials.


2024年7月26日 星期五

化學_中國古代綠色顏料來源※


王希孟(1096年—1119年,註1)的《千里江山圖》是宋朝的彪炳之作。
數數過去了九百多年,它的綠色、青色迄今依舊鮮豔奪目,令人驚異。
我不是想討論它的畫派、技巧、佈局,我真正好奇的是,為何色澤不褪?

主因是原料。
據ChatGPT的資料,古代綠色顏料相對於其紅色、藍色(三原色的另兩個),是稀缺的。
原因如下:
 天然綠色顏料的稀缺性
 1.礦物綠色顏料:
  • 孔雀石:一種天然銅碳酸礦物,提供綠色顏料,
    但萃取和加工過程複雜,而且這種礦物並不廣泛分佈。
  • 綠松石和綠簾石:其他提供綠色顏料的礦物,
    但也不容易取得,而這些礦物往往用於珠寶和裝飾品而非顏料。
 2.植物綠色顏料:
  • 植物萃取:許多植物可以提供綠色顏料,但色澤往往不穩定,容易褪色或變色。
    例如,菠菜和其他綠色植物雖然可以提取綠色汁液,但這種顏料不耐久,容易氧化。
  • 靛藍和黃色混合:古代有時會透過混合藍色的靛藍和黃色的植物顏料來製得綠色,
    但這種方法難以保證顏色的純正和穩定性。
 技術限制
  • 化學穩定性差:許多天然綠色顏料在使用過程中會發生化學變化,導致顏色褪色或變暗。
    例如,某些銅綠顏料容易氧化變黑。
  • 萃取技術落後:古代萃取加工顏料的技術較為落後,
    導致許多潛在的綠色顏料無法被有效利用。

而《千里江山圖》的綠色顏料成分及如何上色是:
 1.主要綠色顏料成分
 石綠(Malachite)
 主要成分:石綠的主要成分是鹼式碳酸銅(Cu₂(CO₃)(OH)₂)。
 來源:石綠是一種天然礦物,主要透過研磨孔雀石礦石而獲得。
 特點:這種顏料顏色鮮豔,穩定性較好,不易褪色。
 2.其他相關顏料
 石青(Azurite):
 主要成分:石青的主要成分是鹼式碳酸銅(Cu₃(CO₃)₂(OH)₂)。
 來源:石青是一種天然礦物,透過研磨藍銅礦獲得。
 用途:通常與石綠一起使用,用於表現風景畫中的藍色部分。
 3.使用方法(上色)
 研磨:將孔雀石或藍銅礦礦石研磨成細粉,作為顏料。
 混合:將研磨好的顏料粉末與膠質(如阿拉伯樹膠或魚膠)混合,製成可用的顏料。
 上色:在繪畫過程中,藝術家將這些顏料應用於畫布或絹布上,
    利用其天然的礦物色澤來表現風景畫中的青綠和藍色部分。


我們知道唐三彩(黃、綠、白)亦包含綠色。是不是跟國畫的來源相同?
以下引自ChatGPT的答覆:
 與唐三彩的綠色顏料來源相對比,
 古代其他綠色顏料的來源和製作方法有一些相似之處,但也有顯著的不同:
 礦物顏料:如孔雀石,這是一種直接從礦物中提取的顏料,通常用於繪畫和裝飾。
      而唐三彩的綠色主要透過銅氧化物在特定環境下燒製而獲得。
 植物顏料:如靛藍和其他綠色植物萃取物,主要用於紡織品染色,而非陶瓷。
 化學合成:古代化學技術有限,許多顏色依賴自然界的礦物,而非現代的化學合成技術。
 總體而言,唐三彩的顏色來源與古代其他綠色顏料的來源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
 如使用礦物和金屬氧化物,但唐三彩的獨特之處在於其特定的釉料配方和燒製工藝,
 使得其顏色鮮豔且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

簡言之,唐三彩的綠,是銅氧化物;國畫是孔雀石,銅碳酸礦物的石綠、石青。
是故,不太相同。



---------------------------------------------------------------------------------------------------------------------
1. 古代綠色顏料是稀缺的。
2. 國畫的綠色來自孔雀石等的銅碳酸礦物,萃取不易,或靠靛藍和黃色混合調出。
3. 唐三彩的綠,是銅氧化物,特定環境下燒製而獲得。
---------------------------------------------------------------------------------------------------------------------
圖片來源:維基:王希孟

畫中遠近山水,氣勢開闊,
村舍集市、漁船客舟、橋梁水車和林木飛禽,筆墨工致,位置得宜;
全卷青綠重設色,表現了山河秀麗。
被認為是北宋青綠山水畫中的彪炳巨作,景物虛實遠近,比唐代青綠畫作更具表現力。



2024年7月24日 星期三

中地_台灣新北野柳※


新北野柳周遭沒有柳樹,亦無聽聞有柳林等遺跡,何故以「柳」為名呢?
這已有高認同度的答案:
如故事(註1)所寫:西班牙文「魔鬼岬角」的音譯字。
 當年西班牙人航行基隆和淡水之間,因在經過野柳岬角處常會觸礁擱淺
 並遭當地原住民趁火打劫,所以在地圖上標示 Punto Diablos。
 西班牙文的 Punto 就是岬角,Diablo 即英文的 Devil,
 就是魔鬼的意思,可見那時西班牙人把野柳視為可怕的魔鬼岬角。
 西班牙文 Diablo,可以確定就是臺語野柳(音 iá liú)的來源

 荷蘭人在 1642 年把西班牙人逐出臺灣後,對野柳的地名大都跟隨西班牙人的稱呼,
 荷蘭地圖對野柳標示 Duijvel hoek,Caap Diable,都是魔鬼岬角的意思。
 野柳的地名由來竟是魔鬼,雖然有點煞風景,卻展現了真實的地理和歷史!

並且,也存有異說:
如某旅館(註2)對野柳地質公園的描述:
 野柳地名的由來普遍有三種說法:
 1.平埔族社名之音譯;
 2.野柳(ia-liu)是以西班牙文的Punto Diablos(意即"魔鬼之岬角")的Diablos,
 省略"D"與"B"兩子音後產生的;
 3.野柳當地居民早期靠海維生,因腹地有限,稻米缺乏,需仰賴大陸沿海米商供應。
 每當運米糧途中,
 搬運工人背後的米袋經常被當地人以"鴨平嘴(台語,以細竹筒一端削尖)"戳破,
 讓米流出來再隨後撿拾。因此在米商交談中常會說:
 「又被"野"人給"柳"去了(台語)」,因故而得名。

異說即當中的1、3,但目前我沒聽過有其他人如此主張。

另外,我手上的《每日一冷,臺灣沒說你不知道》,解釋為何西班牙要佔領野柳:
 在菲律賓呂宋島發展的西班牙人,原本無意往北進入台灣,
 但得知日本豐臣秀吉打算以台灣為中繼站進攻呂宋島後,
 為了消除日後的疑慮,西班牙人在1626年時,便佔領了被台灣。

以1593年豐臣秀吉<高山國招諭文書>論之(高山國,或稱高砂),理由說得通。
維基(註4):
 豐臣秀吉招諭臺灣的作為,
 讓西鄰的明朝與佔有南鄰菲律賓群島的西班牙-葡萄牙聯邦感到緊張。
 明朝加強防禦澎湖,以防日本侵擾沿海;
 西班牙則準備率先攻占臺灣,以防日本南下。
 不久,豐臣秀吉、原田相繼去世,日本再度陷入內戰,「招諭」一事遂無疾而終。

西班牙殖民北台灣歷時16年,從1626年至1642年。



-----------------------------------------------------------------------------------------------------------------
1. 「野柳」來自西班牙文的「Punto Diablos(魔鬼之岬角)」,這是由於在那附近海域容易擱淺。
2. 西班牙之所以1626年占領北台灣,為防日本南下。
-----------------------------------------------------------------------------------------------------------------






註3:每日一冷,臺灣沒說你不知道: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你可以拿來說嘴的七十則冷知識》Page 078





2024年7月22日 星期一

札記-商業-南韓超商CU※


2012年,韓國FamilyMart重塑品牌,更名為CU(註1),下二圖是LOGO新舊變化。

舊Logo(註2):

新Logo(註1):


FamilyMart,台灣稱全家(超商),為日本所創、所持之品牌,
我有點懷疑南韓人此舉多少參雜有民族情感,蓄意與日本人劃清界線。
而更換的兩年後,2014年,日本FamilyMart便正式宣布退出南韓市場(註3)


我向ChatGPT問我的猜疑,它說那不是主因,具體原因有四:
第一.商業策略:
 韓國的FamilyMart由韓國本地企業BGF Retail經營。
 2012年,BGF Retail與日本FamilyMart的合作到期,決定不再續約,
 轉而推出自己的品牌CU(Convenience Store for You)。
 這樣可以讓BGF Retail在品牌和經營上擁有更大的自主權,不再受到日本母公司的限制
第二.本土化:
 BGF Retail希望通過改名,打造一個更加本土化的品牌
....(略)....
第三.品牌重塑:
 改名也是一種品牌重塑的手段...(略)...
 CU代表“Convenience Store for You”,強調便利性和顧客至上的服務理念。
第四.市場競爭:
 韓國便利店市場競爭激烈,包括7-Eleven和GS25等強勁對手。
 BGF Retail希望通過重新命名和品牌重塑,提升品牌辨識度和市場份額。

第一、第三、第四點,我沒行銷專業,不置可否。
然而,對於第二點「本土化」,我無法理解。
CU取自英文Convenience Store for You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字母,和南韓文化談何淵源?
或者,只要剔除日本元素...即是本土呢?
要說南韓特色的英文詞彙,我覺得是fighting,意思同於台灣人說的「加油」。
fighting可不是英美人士鼓勵別人的慣用法。
川普20240713遇刺離場時,連講三個fight提振士氣、鼓舞奮戰(不被暴力屈服),而非fighting。


貼合在地色彩,大陸俗稱「接地氣」,倒不是非得換招牌不可。
像麥當勞,前往世界各地開分店,都會入鄉隨俗(註4),推出當地限定餐。
在法國,有Croque McDo,經典火腿三明治;於日本,有培根馬鈴薯派;
處德國,有Das Nürnburger,漢堡包夾德式香腸。飲料選項多了啤酒,他國所無;
居印度,有McCurry Pan,外觀如台南棺材板;住菲律賓,能吃到由義大利麵及雞塊的套餐;
待義大利,可品嘗巧克力漢堡Sweety con Nutella等等。總而言之,事在人為。

連帶一提,南韓另一家超商GS25,25是24 hour + More,
意涵著比二十四小時營業服務再多一點,頗為有趣。



----------------------------------------------------------------------------------------------------------------
1. 南韓超商CU,2012年前的名稱是FamilyMart。
2. 2014年,日本FamilyMart與CU的經營公司拆夥,離開南韓市場。
----------------------------------------------------------------------------------------------------------------
照片來源:維基:CU (超商)

註1:維基:維基:CU (超商)




註3:
CU 的前身是源自日本的 FamilyMart,也就是台灣人熟知的全家。
2012 年,自日本引進 FamilyMart 的 Bokwang 集團改名為「BGF Retail」,
並決定重塑便利商店品牌,亦即棄用「FamilyMart」這個日本人取的名字,
選擇以「CU」作為新的品牌名,全面更新視覺識別系統。
結果韓國人這一著似乎讓日本人不太開心。
2014 年,日本 FamilyMart 正式宣布撤出南韓市場。
有人認為此舉背後反映了日本總公司對 BGF Retail 擅自脫離 FamilyMart、成立 CU 的不滿。

不過,對全家而言,最糟的結果就是出現和2014年撤出韓國時同樣的局面。
當時全家與韓國本地合作夥伴產生分歧,
全家撤出韓國市場,一下子喪失了約8,000家海外最大店舖網。


註4:



2024年7月20日 星期六

中地_<記承天寺夜遊>的黃州承天寺※

自這抖音影片:黃州承天寺,得出<記承天寺夜遊>之黃州承天寺大致位址,
如下圖,位於現湖北省黃岡市青磚湖北畔。

今日所見到的寺廟,是2011年(註1)在舊遺跡區域範圍內重建的,
寺貌如下照片,是否恢復舊觀(註2),我就不得而知了。


<記承天寺夜遊>之妙(註3),不啻文筆流暢,
文中包藴的閒逸高雅,如蘇軾另首詩的「人間有味是清歡」,令人舒坦。

大學時,一位黃姓學長跟我說:文中張懷民就是佛印禪師(了元禪師),與蘇軾常辯佛理的僧人。
除了他,我沒碰過任何人、任何文獻有此一說。現在,單從維基,便能勘誤。

維基詞條「張懷民」(註4):
 張懷民(?—?),名夢得,字懷民,以字行。又字偓佺。
 宋朝政治人物,清河郡(今河北省清河縣)人。
 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貶黃州(齊安郡)主簿,
 寓居承天寺(今湖北省黃岡縣南方),與蘇軾、蘇轍兄弟為好友。

維基詞條「佛印」(註5):
 佛印(1032年—1098年)俗姓林,名了元,字覺老,一說姓謝名端卿,
 北宋饒州浮梁(今江西景德鎮)人。 
 生於明道元年,幼聰慧,三歲誦《論語》 ,五歲能誦詩三千首。
 在竹林寺讀《楞嚴經》,不久出家,
 至廬山開先寺禮雲門下三世善暹禪師為師,十九歲時又到廬山圓通寺參謁居訥禪師,
 歷任淮山斗方寺、廬山開先寺、歸宗寺,丹陽金山寺、焦山寺、江西大仰山寺住持。

為何搞混呢?
我猜是佛印(了元)28歲時住過江州承天寺(註6,不是黃州承天寺)的緣故吧。



------------------------------------------------------------------------------------------------------------------
<記承天寺夜遊>的黃州承天寺,位於現湖北省黃岡市青磚湖北畔。
現今建築乃2011年重建。
------------------------------------------------------------------------------------------------------------------
影片來源:抖音視頻抖音

註1:宋名剎承天寺遺址已確認 佛教界將修復蘇軒貶抑地 (2011年12月09日)
中國佛教人士12月8日在湖北黃岡確認了北宋名剎承天寺遺址,
湖北省佛協副會長、黃梅妙樂寺方丈妙樂法師當場決定捐資1億元,
恢復這座見證大文豪蘇東坡被貶黃州期間創作眾多傳世佳作的場所。


註2:【第2815期】跟着书本去旅行之湖北篇 (2023年08月08日)  (照片來源)


註3:參考閱讀
這“美”也來自結尾的“精”。從文章結構看,結句屬“合”,就此打住。
從語意上看,它包藴豐富。“閒人”一詞,表面上是自嘲地説自己和張懷民是清閒的人,
閒來無事才出來賞月的,實際上卻為自己的行為而自豪——
月夜處處都有,卻是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欣賞的,
有了人的欣賞才有美,只有此時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運的,
因為有情趣高雅的人來欣賞它。
其次,“閒人”包含了作者鬱郁不得志的悲涼心境,
作者在政治上有遠大的抱負,但是卻被一貶再貶,流落黃州,
在內心深處,他也不願做一個“閒人”。賞月“閒人”的自得只不過是被貶“閒人”的自我安慰罷了。
遊記以真情實感為依託,信筆寫來,起於當起,止於當止,猶如行雲流水,
於無技巧中見技巧,達到了“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的境界。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原文:
而又謁圓通訥禪師。訥驚其翰墨曰:「骨格已似雪竇,後來之俊也」。
時書記懷璉。方應 詔而西。
訥以元嗣璉之職。江州承天法席虗(虛的古字),訥又以元當遷。
郡將見而少之。訥曰:「元齒少而德壯。雖萬耆衲。不可折也」。
於是說法,為開先之嗣。時年二十八,自其始住承天。

白話翻譯:
後來,了元又拜見圓通訥禪師。
訥禪師驚訝於了元的文筆,說他的骨格已經像雪竇,未來必成俊傑。
那時書記懷璉正要應詔赴西方,訥禪師讓了元接替懷璉的職位。
江州的承天寺缺少法席,訥禪師又推薦了元。郡守見了元,覺得他年輕而輕視他。
訥禪師說:「了元年紀雖小但德行深厚,即使面對萬千老衲,也不會屈服」。
於是,了元開始說法,繼承了(廬山)開先寺的法嗣(善暹禪師的入室弟子),
那時他二十八歲,從那起,他開始住在承天寺。


2024年7月18日 星期四

札記-醫學-砷不是人體的必需微量元素※


謠傳的拿破崙死因,多不勝數。
《有關化學的100個知識》(註1)這本書給出一個科學證明,較接近事實的論述(它是這麼說)。

他們拿破崙的頭髮中化驗出較多的砷元素,推斷拿破崙極大機率是死於砒霜(三氧化二砷)。
為什麼死了至少一百五十年,頭髮還留著?
書中解釋,因為當時照相技術差,要靠石膏制模保留貌相,必須將死者剃光頭髮,
便有一位忠誠的侍衛,珍藏一綹頭髮。而後,成為今日證據。

對於死於砒霜,我稍微知道一兩事:
死者驗屍開腦時,會有微微蒜頭味(註2);
以及砒霜中毒身亡,不會七孔流血。那是電視劇亂演(註3)。


*****
書接著談人體的「微量元素」,頭髮微量元素與血中成分相似:
 有英國地球化學家漢彌爾頓,曾經測試過英國人血液中的各種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
 把它們連成一條曲線。他發現這一條曲線,
 與周圍地質環境中相應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曲線有著驚人相似性。
又講了各國的研究朝這方向,共同分析出的結果(節錄):
1.城市居民頭髮鉛含量,大大高於鄉村居民頭髮鉛含量;
2.住在交通線附近、住在冶煉廠附近或在廠內工作,或從事鉛工作的人,
  頭髮砷含量高於一般人。
3.生活在海邊或以魚蝦為食的漁民,頭髮汞含量,比內地人高好幾倍。


不過,要釐清一點。書中討論的「微量元素」,不等於「人體必需微量元素」
鉛、砷、汞,皆不是必需微量元素,高濃度暴露會產生危害。

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註4),
主要的維生素種類有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
而已確定人體應保證攝入的微量元素有:
碘(I)、鐵(Fe)、鋅(Zn)、硒(Se)、鈷(Co)、鉻(Cr)、銅(Cu)、
錳(Mn)、鍶(Sr),以及鉬(Mo)9種。

列舉幾個微量元素的功能(來自chatGPT):
  • 鐵(Fe) - 必需於血紅蛋白的形成,參與氧氣運輸。
  • 鋅(Zn) - 促進免疫系統功能,參與酶的活性。
  • 銅(Cu) - 有助於鐵的吸收,參與酶的功能。
  • 碘(I) - 必需於甲狀腺激素的合成。
  • 硒(Se) - 具有抗氧化作用,保護細胞免受損傷。
  • 錳(Mn) - 參與骨骼形成和新陳代謝過程。
  • 鉻(Cr) - 幫助調節血糖水平。
  • 鉬(Mo) - 參與酶的功能,促進代謝。

  • 最後,說說那位英國地球化學家漢彌爾頓。
    ChatGPT說是E. Ian Hamilton(書中沒有英文名,也沒研究文獻的註解),
    查網路,有一位Ian Hamilton條件相像,但無從確定。



    ----------------------------------------------------------------------------------------------------------------
    1. 人頭髮或血液中的各種微量元素含量,與環境有密切關係。
    2. 微量元素有分,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和非人體必需微量元素。
     維他命,碘(I)、鐵(Fe)、鋅(Zn)、硒(Se)、鈷(Co)、鉻(Cr)、銅(Cu)、
     錳(Mn)、鍶(Sr),以及鉬(Mo)是必須的;砷(As)、汞(Hg)、鉛(Pb)不是。
    ----------------------------------------------------------------------------------------------------------------

    註1:邢豔《有關化學的100個知識》Page 116。(2011年)


    註2:新聞:三重滅門 (2024年5月)
    若要斷定是否遭到下毒,應「解剖腦部」,
    若聞到杏仁味,可能是氰化物中毒;若聞到大蒜味,則可能是砒霜中毒。
    高大成坦言,一般人下毒通常會選用砒霜,而氰化物多半出現在油漆工等特定職業犯案


    砒霜急性中毒的症狀主要是胃腸方面的,例如嘔吐,腹痛,及腹瀉,而死亡是因為心衰竭。
    醫學文獻裡甚至連一孔流血都沒有。如果硬要說有一孔,
    那也是兩股間的那一孔(拉肚子可能會帶血),而不是眼耳口鼻中的一孔。
    由此可見,傳說與事實之間,真有天壤之別。
    砒霜是一種無機砷,化學式是As2O3(三氧化二砷),對人的致死劑量大約是100毫克左右。




    2024年7月16日 星期二

    飲食_獅子頭、四喜丸子※


    淮揚菜的獅⼦頭和魯菜的四喜丸⼦長得相像,
    照鞭神老師《尋食記:鞭神老師的超時空台灣美食》一書(註1),
    先有獅子頭,後有四喜丸子,兩者相承。四喜丸子可說是獅子頭的改良,作法稍加不同。
    該書云:
      淮揚菜的獅⼦頭與魯菜的四喜丸⼦,現在作法上幾乎是混淆不清了。
      四喜丸⼦除了⾁餡外,還會加醬、香菇丁、鮮筍丁、紅蘿蔔丁、米飯或饅頭渣等;
      獅⼦頭通常為純⾁餡,並隨著不同季節搭配荸薺、蟹黃、冬筍、春筍等單⼀配料。
      ⽽且,獅⼦頭重湯底;四喜丸⼦則是乾的,再淋上勾了芡的燉汁
      最重要的是,四喜丸⼦必須是⼀盤四個,寓為「福祿壽喜」
      個頭也較獅⼦頭⼩,因⽽被稱為「丸」;
      獅⼦頭則通常是⼀盅⼀個,不過在宴席中則要有六個,
      寓意為六六⼤順,每個重量也得是三兩三錢。

    我覺得有趣的部分在人們怎麼說它倆的起源,但我無法肯定說的是真實。


    *****
    獅子頭的由來,人們講法蠻一致,
    原本是隋煬帝御宴的「葵花斬肉」,傳承至唐朝,郇國公韋陟將其更名為獅子頭。
    百度(註2):
     傳説隋煬帝到揚州觀看瓊花以後,留連江南,觀賞了無數美景。
     他在揚州飽攬了萬松山,金錢墩,象牙林,葵花崗,四大名景以後,
     對園林勝景,讚賞不己,
     並親自把四大名景更名為千金山,帽兒墩,平山堂,瓊花觀。
     回到行宮之後,又喚來御廚,讓他們對景生情,做出四個菜來,
     以記念這次的江南揚州之行,(古時有用菜餚仿製園林勝景的習俗。)
     御廚詹王,費盡心思,做出了四樣名菜。
     這四個菜是松鼠桂魚、金錢蝦餅、象牙雞條、葵花斬肉。
     隋煬帝品嚐以後,非常高興,於是乎,賜宴羣臣,一時間成為佳餚,傳遍江南。
     官宦權貴宴請賓客也都以有這四個菜為榮,奉為珍品。

     到了唐代,更是金盤玉膾,佳饌俱陳。這一天,郇國公宴客,
     命府中名廚韋巨元做松鼠桂魚,金錢蝦餅,象牙雞條,葵花斬肉四道名菜,
     並伴有山珍海味,水陸奇珍。賓客無不歎為觀止。
     當葵花斬肉一菜端上時,只見用巨大的肉圓做成的葵花心,美輪美奐,真如雄獅之頭。
     郇國公半生戎馬,戰功彪炳,賓客勸酒道:「公應佩九頭獅子帥印。」
     郇國公舉杯一飲而盡,説「為紀念今夕之會,葵花肉不如改為『獅子頭』。」
     自此淮揚名菜,又添一道「獅子頭」,紅燒,清蒸,膾炙人口。

     清代,乾隆下江南時,把這一佳餚帶入京都,使之成為清宮菜之一。

    郇國公韋陟的廚藝精湛,
    專門有「郇廚」(或「郇公廚」、「郇國廚」)一詞,指「盛宴」(註3)。
    因此,上文中"郇國公命府中名廚韋巨元",應是錯誤。
    第一,郇國公精於烹飪,不須假手他人。
    第二,我猜「韋巨元」可能是「韋巨源」(註4),唐朝宰相,
    著有《燒尾宴食單》,據說是菜譜。他會不會做菜,就不清楚了。


    *****
    四喜丸子,我覺得如前所述,是獅子頭傳到北方(魯)後的變化。
    然而,有人說它源自張九齡一段軼事。
    百度(註5):
     據傳,四喜丸子創制於唐朝。
     有一年朝廷開科考試,各地學子紛紛湧至京城,其中就有張九齡。
     結果出來,衣着屬寒酸的張九齡中得頭榜,皇帝賞識張九齡的才智,便將他招為駙馬。
     當時張九齡的家鄉正遭水災,父母背井離鄉,不知音信。
     舉行婚禮那天,張九齡正巧得知父母的下落,便派人將父母接到京城。
     喜上加喜,張九齡讓廚師烹製一道吉祥的菜餚,以示慶賀。
     菜端上來一看,是四個炸透蒸熟並澆以湯汁的大丸子。
     張九齡詢問菜的含意,聰明的廚師答道:「此菜為『四圓』。
     一喜,老爺頭榜題名;二喜,成家完婚;三喜,做了乘龍快婿;四喜,閤家團圓。」
     張九齡聽了哈哈大笑,連連稱讚,説:
     「『四圓』不如『四喜』響亮好聽,乾脆叫它『四喜丸』吧。」
     從那以後,逢有結婚等重大喜慶之事,宴席上必備此菜。

    這故事有幾個顯而易見的謬誤。
    第一,張九齡不是駙馬;
    第二,唐朝京城是西安及洛陽,張九齡出生地是廣東,都與魯菜的發源地山東,
    毫無關聯,故不採信。而它說喜筵有「四喜丸子」,倒有這事。



    ------------------------------------------------------------------------------------------------------------
    四喜丸子可說是獅子頭的改良,作法稍加不同。
    ------------------------------------------------------------------------------------------------------------

    註1:
    根據曾拜魯菜大師王甫亭和宮廷菜大師唐克明學藝的《中國烹飪》雜誌編輯吳正格的說法,
    原本被稱為「大劗肉圓」的「葵花肉丸」這道菜,
    在清同治和光緒年間被改稱為獅子頭
    辛亥革命後,由於中華民國北洋政府許多大員來自江浙地區,
    因此北平的江浙風味飯店開始多了起來。民國初年,
    在北平西長安街上曾先後出現了慶林春、方壺春、玉壺春、東亞春、大陸春、新陸春、
    鹿鳴春、四如春、宣南春、萬家春、淮揚春、同春園等十二家淮揚菜館,
    人們把它們稱為「十二春」。
    獅子頭這道菜,正是由這些淮揚菜館傳到北方,北方菜館後來將其改良,稱之為四喜丸子。

    2. 鞭神老師《尋食記:鞭神老師的超時空台灣美食》電子檔Page 105




    註3:
    唐朝韋陟襲封郇國公,不僅精於烹飪美食,凡他人每次造訪他,必能酒足飯飽而歸。
    見唐.馮贄《雲仙雜記.卷三.郇公廚》。後以郇廚稱盛宴。

    ○明·王世貞《王學士元馭留飲花下作》詩:“毋驚百徧相過語,若到郇廚體自輕。”
    ○清·俞樾《駐雲飛》曲:“甘脆肥釀,郇國廚中品最豐。”
    ○清·冒襄《影梅庵憶語》:
     “細考之食譜,四方郇廚中一種偶異,即加訪求,而又以慧巧變化為之,莫不異妙。”
    ○清·紀昀《閲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
     “吾愛其脱灑,欲留共飲。其人振衣起曰:‘得免君憎已為大幸,寧敢再入郇廚!’”







    2024年7月14日 星期日

    軍事_兵符※


    小時候第一次知道虎符,中國最早形式的兵符,是從電影。
    我謹記得劇情是盜符救趙,其餘全然忘記,搜尋上映時間離我少時最近的"老"電影,
    也許是1973年【偷兵符(Call to Arms)】(註1),但看了感覺陌生,真的喚不回毫無一絲記憶。



    關於兵符,有篇文章(註2)寫得比維基、百度還詳盡,讀起來也合理。
    但是,我沒太多時間查證所述一切是否完整無誤,
    亦無暇重新謄寫撰文,以下是我節錄(我以為)該文重點的部分:
     古人認為虎為百獸之王,在叢林爭鬥中總處於不敗之地,
     因此在軍事上多以虎為尊,於是多將這種兵符鑄刻成虎形狀,故常被稱為虎符。
     虎形兵符並非唯一的形狀,秦代就有鷹符和龍符等。
     歷史上,虎符的形狀、數量、刻銘以及尊卑有很多變化。
     從漢至隋,虎符一般為銅質,也有銀質金質甚至玉質的虎符。
     虎符騎縫兩側的銘文以右為尊。隋朝時兵符改為麟符。
     唐朝因為祖先名為李虎的緣故諱虎,改用魚符或兔符,甚至牛符。
     而後這些本用於軍事調動的信物甚至成了某種身份象徵。

    最初選擇老虎形狀,是由於牠是百獸之王(中國有虎、無獅)。
    唐朝避諱(李虎)才變為兔符(沒看過)、魚符等等(還有龜符)。

     魚符是唐代官員使用的符契。分左、右兩半,中間有「同」字形榫卯可相契合。
     有些魚符還在底側中縫加刻「合同」二字,作合符時查驗之用。
     魚符內側有刻文,注明佩符人身分或魚符使用範圍。...

     調動軍旅的魚符源於虎符。 唐代初年,改虎符為銀菟符。
     有人認為這可能是由於唐高祖避其祖諱「虎」字,而採用了十二生肖內位於虎後的兔代替。
     不久,即改用魚符。有人推測這可能是取鯉魚「鯉」與李姓諧音之故。

    那個「同」字形榫卯,該文有照片為證。我為何說此文較詳記,
    因為此文還對為何兵符作成「虎」、「魚」型提出了解釋,姑且不論這要如何證明。

     外官遠離京畿,本無佩帶隨身魚符的需要,但垂拱二年 (686)以後,
     地方都督、刺史也可以佩帶。天授(690~692)以後,低品之官有的還可「借魚」,
     將魚符袋飾以金銀系於腰間,名魚袋,更成為官員身分尊顯的一種標誌,
     如唐代人物畫中有不少佩魚袋官員的形象。...

     武后天授元年(690)改內外官所佩魚符為龜符,魚袋為龜袋。
     並規定三品以上龜袋用金飾,四品用銀飾,五品用銅飾。
     可見,金龜既可指金製龜符,亦可指以金飾的龜袋。
     但無論所指為何,均是親王或三品以上官員。後世遂以金龜婿代指身份高貴的女婿。

    若說(鯉)魚符,是來自國姓李的諧音。那麼,武則天的周朝必定改型,即後來的「龜符」。
    可以確定地說,金龜婿的由來是這個龜符。但,此文並沒說明為何選龜。
    有一說(註3)是:武則天姓武,因而用玄武,玄武就是龜,於是,改佩魚為佩龜。



    ------------------------------------------------------------------------------------------------------------------
    從前調兵,認兵符不認人,兵符的型式有虎符、魚符、龜符等。
    ------------------------------------------------------------------------------------------------------------------
    圖片來源:維基:兵符





    註3:魚袋制度
    [魚袋,很像印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