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4日 星期日

軍事_兵符※


小時候第一次知道虎符,中國最早形式的兵符,是從電影。
我謹記得劇情是盜符救趙,其餘全然忘記,搜尋上映時間離我少時最近的"老"電影,
也許是1973年【偷兵符(Call to Arms)】(註1),但看了感覺陌生,真的喚不回毫無一絲記憶。



關於兵符,有篇文章(註2)寫得比維基、百度還詳盡,讀起來也合理。
但是,我沒太多時間查證所述一切是否完整無誤,
亦無暇重新謄寫撰文,以下是我節錄(我以為)該文重點的部分:
 古人認為虎為百獸之王,在叢林爭鬥中總處於不敗之地,
 因此在軍事上多以虎為尊,於是多將這種兵符鑄刻成虎形狀,故常被稱為虎符。
 虎形兵符並非唯一的形狀,秦代就有鷹符和龍符等。
 歷史上,虎符的形狀、數量、刻銘以及尊卑有很多變化。
 從漢至隋,虎符一般為銅質,也有銀質金質甚至玉質的虎符。
 虎符騎縫兩側的銘文以右為尊。隋朝時兵符改為麟符。
 唐朝因為祖先名為李虎的緣故諱虎,改用魚符或兔符,甚至牛符。
 而後這些本用於軍事調動的信物甚至成了某種身份象徵。

最初選擇老虎形狀,是由於牠是百獸之王(中國有虎、無獅)。
唐朝避諱(李虎)才變為兔符(沒看過)、魚符等等(還有龜符)。

 魚符是唐代官員使用的符契。分左、右兩半,中間有「同」字形榫卯可相契合。
 有些魚符還在底側中縫加刻「合同」二字,作合符時查驗之用。
 魚符內側有刻文,注明佩符人身分或魚符使用範圍。...

 調動軍旅的魚符源於虎符。 唐代初年,改虎符為銀菟符。
 有人認為這可能是由於唐高祖避其祖諱「虎」字,而採用了十二生肖內位於虎後的兔代替。
 不久,即改用魚符。有人推測這可能是取鯉魚「鯉」與李姓諧音之故。

那個「同」字形榫卯,該文有照片為證。我為何說此文較詳記,
因為此文還對為何兵符作成「虎」、「魚」型提出了解釋,姑且不論這要如何證明。

 外官遠離京畿,本無佩帶隨身魚符的需要,但垂拱二年 (686)以後,
 地方都督、刺史也可以佩帶。天授(690~692)以後,低品之官有的還可「借魚」,
 將魚符袋飾以金銀系於腰間,名魚袋,更成為官員身分尊顯的一種標誌,
 如唐代人物畫中有不少佩魚袋官員的形象。...

 武后天授元年(690)改內外官所佩魚符為龜符,魚袋為龜袋。
 並規定三品以上龜袋用金飾,四品用銀飾,五品用銅飾。
 可見,金龜既可指金製龜符,亦可指以金飾的龜袋。
 但無論所指為何,均是親王或三品以上官員。後世遂以金龜婿代指身份高貴的女婿。

若說(鯉)魚符,是來自國姓李的諧音。那麼,武則天的周朝必定改型,即後來的「龜符」。
可以確定地說,金龜婿的由來是這個龜符。但,此文並沒說明為何選龜。
有一說(註3)是:武則天姓武,因而用玄武,玄武就是龜,於是,改佩魚為佩龜。



------------------------------------------------------------------------------------------------------------------
從前調兵,認兵符不認人,兵符的型式有虎符、魚符、龜符等。
------------------------------------------------------------------------------------------------------------------
圖片來源:維基:兵符





註3:魚袋制度
[魚袋,很像印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