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盡心上40(註1):
「君子用來教育人的方法有五種:有像及時雨那樣沾溉化育萬物的;
有就他原有的德行加以教導,而成全其品德的;
有就他的才能加以開發,以通達其才能的;
有就他所提出的問題,加以解答疑問的;
也有雖未親自教導,而以自己的嘉言懿行,供不能及門受業者私下擷取學習的。
這五種,就是君子教導人的方法啊!」
百度(註3)的對此段的譯文寫得簡略,建議看南一書局的。
*****
百度(註3)的"讀寫賞析"云:
「雖然孟子在這裡所列的五種教育方式已包括了德育、智育等各方面,
但嚴格說來,它並不是一個全面的教學體系,
各種方式之間也沒有嚴密的邏輯關係,而只是一種列舉的性質。」
我認同此論點,這可能是孟子即席對弟子講的話,而不是嚴謹的分點說明。
-------------------------------
註1:孟子 -> 盡心上
註2:南一書局:篇名:盡心上(四十)、 主題:論教學
註3:百度: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補充:教育百科:君子五教、中華古籍白話解析: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註4:春風化雨 - 基隆市武崙國小成語詞典
§教育部國語辭典也是說語本《孟子.盡心上》§
註5: 說苑 -> 貴德
孟簡子相梁并衛,有罪而走齊,
管仲迎而問之曰:「吾子相梁并衛之時,門下使者幾何人矣?」
孟簡子曰:「門下使者有三千餘人。」
管仲曰:「今與幾何人來?」
對曰:「臣與三人俱。」仲曰:「是何也?」
對曰:「其一人父死無以葬,我為葬之;一人母死無以葬,亦為葬之;
一人兄有獄,我為出之。是以得三人來。」
管仲上車曰:「嗟茲乎!我窮必矣,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
註6:MECE法則
註7:說苑 -> 貴德
季康子謂子游曰:「仁者愛人乎?」子游曰:「然。」
「人亦愛之乎?」子游曰:「然。」
康子曰:「鄭子產死,鄭人丈夫舍玦珮,婦人舍珠珥,夫婦巷哭,三月不聞竽琴之聲。
仲尼之死,吾不閒魯國之愛夫子奚也?」
子游曰:「譬子產之與夫子,其猶浸水之與天雨乎?
浸水所及則生,不及則死,斯民之生也必以時雨,既以生,莫愛其賜,
故曰:譬子產之與夫子也,猶浸水之與天雨乎?」
註8:
1. 孟子 -> 離婁下
2. 典故:私淑弟子
註9:四書章句集註/孟子集注卷十三
孟子曰: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
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南一書局(註2)的白話譯文:
孟子說:「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
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南一書局(註2)的白話譯文:
「君子用來教育人的方法有五種:有像及時雨那樣沾溉化育萬物的;
有就他原有的德行加以教導,而成全其品德的;
有就他的才能加以開發,以通達其才能的;
有就他所提出的問題,加以解答疑問的;
也有雖未親自教導,而以自己的嘉言懿行,供不能及門受業者私下擷取學習的。
這五種,就是君子教導人的方法啊!」
百度(註3)的對此段的譯文寫得簡略,建議看南一書局的。
孟子所言這五個,第一個「時雨化之」,
明顯是比喻(如同時節的雨一樣),但不太曉得他具體在喻指什麼。
我見過的、幾乎所有的解說,都寫「時雨」就是「及時雨」,
還有人說(註4),這是成語「春風化雨」的出處。
還有人說(註4),這是成語「春風化雨」的出處。
我覺得,
第一,「春風化雨」當中有風又有雨,出處說是《說苑》卷五的貴德(註5):
「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較佳。
句意有「及時」,應(時)節的意謂。
「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較佳。
句意有「及時」,應(時)節的意謂。
第二,孟子把「時雨化之」跟「成德」、「達財」(第2、第3個)分開講,
那應該不是同件事(類似 麥肯錫MECE分析法的Mutually Exclusive,註6),
換言之,
「時雨化之」不該有「成德」的「德化教育」和「達財者」之「因材施教」的含意。
那應該不是同件事(類似 麥肯錫MECE分析法的Mutually Exclusive,註6),
換言之,
「時雨化之」不該有「成德」的「德化教育」和「達財者」之「因材施教」的含意。
若要把「時雨化之」解為「及時教育」,
我會將其說成,老師要在人還能「可塑」時教育,讓他形成正確習慣,
好像杜甫的詩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教育若能做到「潤物細無聲」般的潛移默化,那就更好了;
及時,也能說成:在學生鑄成大錯前,「及時」規正。
第三,《說苑》卷五的貴德(註7)有一段,子游(孔子弟子)將子產和孔子比喻成浸水和天雨。
子產是政治家,孔子是教育家(包含社會教育)。
子游的意思,孔子之教比善政,對百姓影響更加深遠。
「時雨化之」在講這一層的影響力,也說不一定。
「教者五」中,成德、達財、答問,這三者在說何事,較為明確,就不談了,
而「私淑艾」,沒讀過註解,很難通曉其意。其意可見前述的白話文,在此不重複。
《孟子》離婁下有(註8):「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
說他自己是孔子的私淑弟子。記得我念書時,「私淑艾」是常考題,不曉得今日依舊不。
《四書章句集註》裡(註9),朱熹對於「教者五」的註釋很是用心,還一一舉例。
1. 孔子對顏淵、曾子,就是“如時雨化之者”;
我會將其說成,老師要在人還能「可塑」時教育,讓他形成正確習慣,
好像杜甫的詩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教育若能做到「潤物細無聲」般的潛移默化,那就更好了;
及時,也能說成:在學生鑄成大錯前,「及時」規正。
第三,《說苑》卷五的貴德(註7)有一段,子游(孔子弟子)將子產和孔子比喻成浸水和天雨。
子產是政治家,孔子是教育家(包含社會教育)。
子游的意思,孔子之教比善政,對百姓影響更加深遠。
「時雨化之」在講這一層的影響力,也說不一定。
「教者五」中,成德、達財、答問,這三者在說何事,較為明確,就不談了,
而「私淑艾」,沒讀過註解,很難通曉其意。其意可見前述的白話文,在此不重複。
《孟子》離婁下有(註8):「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
說他自己是孔子的私淑弟子。記得我念書時,「私淑艾」是常考題,不曉得今日依舊不。
《四書章句集註》裡(註9),朱熹對於「教者五」的註釋很是用心,還一一舉例。
1. 孔子對顏淵、曾子,就是“如時雨化之者”;
2. 孔子對冉伯牛、閩子騫,就是“成德者”;
3. 孔子對子路、子貢,就是“達財者”;
4. 孔子、對樊遲、孟子對萬章就是“答問者”;
5. 孔子對陳亢、孟子對夷之,就是私淑艾者。
就參考一下吧!
*****
百度(註3)的"讀寫賞析"云:
「雖然孟子在這裡所列的五種教育方式已包括了德育、智育等各方面,
但嚴格說來,它並不是一個全面的教學體系,
各種方式之間也沒有嚴密的邏輯關係,而只是一種列舉的性質。」
我認同此論點,這可能是孟子即席對弟子講的話,而不是嚴謹的分點說明。
-------------------------------
註1:孟子 -> 盡心上
註2:南一書局:篇名:盡心上(四十)、 主題:論教學
註3:百度: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補充:教育百科:君子五教、中華古籍白話解析: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註4:春風化雨 - 基隆市武崙國小成語詞典
§教育部國語辭典也是說語本《孟子.盡心上》§
註5: 說苑 -> 貴德
孟簡子相梁并衛,有罪而走齊,
管仲迎而問之曰:「吾子相梁并衛之時,門下使者幾何人矣?」
孟簡子曰:「門下使者有三千餘人。」
管仲曰:「今與幾何人來?」
對曰:「臣與三人俱。」仲曰:「是何也?」
對曰:「其一人父死無以葬,我為葬之;一人母死無以葬,亦為葬之;
一人兄有獄,我為出之。是以得三人來。」
管仲上車曰:「嗟茲乎!我窮必矣,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
註6:MECE法則
註7:說苑 -> 貴德
季康子謂子游曰:「仁者愛人乎?」子游曰:「然。」
「人亦愛之乎?」子游曰:「然。」
康子曰:「鄭子產死,鄭人丈夫舍玦珮,婦人舍珠珥,夫婦巷哭,三月不聞竽琴之聲。
仲尼之死,吾不閒魯國之愛夫子奚也?」
子游曰:「譬子產之與夫子,其猶浸水之與天雨乎?
浸水所及則生,不及則死,斯民之生也必以時雨,既以生,莫愛其賜,
故曰:譬子產之與夫子也,猶浸水之與天雨乎?」
註8:
1. 孟子 -> 離婁下
2. 典故:私淑弟子
註9:四書章句集註/孟子集注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