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說:這本書要講的技巧不適合:
(1)想學「眼球運動訓練」或「極速翻頁」的「速讀術」的人。(2)平時就有閱讀習慣,並從中學習到大量知識的人[我覺得這是指學術研究或者考試目的]。
而是適合:平常想讀書涉略其他領域,卻讀速緩慢的人。
比如有些人買很多書收藏,說要將來要讀,但一直沒實現。
*****
學本書技巧前,要先有這些認知,此即第一章到第三章內容:
1. 讀得再仔細,「會忘的」還是會忘
縱然讀得又慢又仔細,也未必能把內容更徹底地塞進腦袋。 不如反向思考:能記下來的都是對自己相對重要的。
[作者把看本書比喻成聽首歌,人們只記住最好聽的那段旋律,
若是將歌曲超慢速播放、仔細聽,反而不知道它是什麼了(書跟歌都一樣)]
「熟讀魔咒」的始作俑者,恐怕就是學校教育。
2. 破除「熟讀魔咒」
人會讀得慢,就是把書當作教科書(考試用),皆得熟讀。「熟讀魔咒」的始作俑者,恐怕就是學校教育。
因此,不要為了腦袋熟記而讀,而要限時趕緊把書讀完
(作者:趕緊讓書中的內容「流進」自己的腦袋)。
[而且,讀到某地方不了解而停住時,不如快快瀏覽整書的全貌,搞不好就懂了]
3. 並非深入閱讀一本書,而是從大量書籍中收集「小碎片」,然後結合成「一大塊」
4. 養成讀書習慣
①力行「每日.定時」閱讀
②選書以「能快速閱讀的書籍」為主
不能快速閱讀的書,像詩集、文學著作等等,需要慢慢品嘗的;
和內容扎實的書[我覺得應該是專業、嚴謹的學術著作]。
③總是閱讀「與昨天不同的書」(不會膩)
5. 要手寫筆記,且記在筆記本
(1)秉持「為了寫而讀」進行閱讀,一掃「為了熟記而讀」的麻煩刻板觀念,閱讀將變輕鬆
[作者還將讀書、記筆記比喻成呼吸,有吸(讀書),要有呼(筆記)]
(2)筆記記什麼?
①只摘錄書籍引人入勝之處的「單句取樣」
請準備A4白紙,一一謄寫自己感興趣的部分。
如果遇到令你感覺「這段不想忘記耶」的部分,
便於每句的開頭註明「頁數」,然後陸續把內文騰寫起來。
此外,摘引時並非「整段謄寫」,篇幅儘量簡短一些,最好能濃縮於幾行之內。
②選出絕頂好句的「單句選粹」[經典句子]
③重新想起重要部分的「單句感評」
日後乍看一眼,能喚回「閱讀當時的心境」,不容易淡忘。
①可深入理解內容
②變成只摘引必要的部分(手寫麻煩,會逼著自己盡量簡要)
③成果將具體可見
(4)為什麼要寫在紙上,不是書裡?
寫筆記在書裡,等於闔上書筆記跟書一起回到書架上,重點隨之遺忘。*****
接著介紹本書的閱讀法:搜尋式閱讀法,即第四章、第五章內容:
1. 若要省略不看,則以「小標題」為單元
2. 可以省略不看的部分
①為求商品差異化而被穿插其中的「作者自述」
②證明理論或主張的「個別事例.經驗談」
③煽動期待.危機心理的「誇張表達方式」
3. 閱讀順序
步驟① 仔細閱讀「前言.目次」
步驟② 只閱讀開頭和末尾五句
步驟③ 確定關鍵重點再閱讀
如果只閱讀包含關鍵字的部分卻不甚理解,建議由這個部分往前翻閱幾頁看看,
或者稍加詳細檢視包含這個部分的段落,如此將可掌握大部分的內容。
步驟④ 以兩種以上的閱讀節奏進行閱讀
4.讀書計畫
(1)活用「單句取樣」和「單句感評」,養成瀏覽式閱讀的習慣
(2)承前面說的"4. 養成讀書習慣",要訂定每週閱讀清單(「隨時都能讀」等於「永遠」不能讀)(3)打破「興趣藩籬」,增加「喜好的書」(擴展閱讀的領域)
(4)如果沒有閱讀「故事」,內心將變得貧瘠;
[可能在說:要讀"故事"的書籍,不要只讀純理論的書]
(5)定期清理書籍
並非把書丟掉,而是盡可能送給表示「我想看那本書」的人。
日後有需要這本書,再透過二手書市、圖書館、電子書等途徑取得。
5. 書架整理以「每三個月一次」為原則
理由①最近三個月閱讀的書籍中,也有不再需要的書
理由②三個月前出版的新書,已不再是新書
理由③以前留下來的書,現在未必依然應該保留[過時資訊]
最後,作者要我們曉得:讀書要享受閱讀的過程,不是為了收集知識,拿來炫耀。
可以讀書固然好,但沒有讀書,也不至於不開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