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 星期四

札記-藝術-龍的圖騰


看過一則影片講「龍」在中國,原來不是象徵吉祥。
它以「褒姒」為例,《史記·周本紀》(註1)言褒姒的出世是從"龍涎"。
白話翻譯,維基(註2)上有:
 夏朝衰弱的時候,褒人的神靈化身爲兩條龍,在夏王大庭交媾。
 對此深感恐懼的夏王占卜神靈的結果,是「莫吉」。
 夏王又占卜神靈,能否把龍漦「龍所吐沫,龍之精氣也」收藏,結果是「吉」。
 於是,夏王命人把龍漦藏在櫝匣裏,好好保護起來。自夏歷商至周三代,都沒人敢動它。
 到了周厲王統治末期,周厲王打開了櫝匣,想觀看一下。
 結果不小心,把龍漦灑流於王庭,還無法清除。
 周厲王決定用巫術除去。周厲王命宮女裸身跳舞,迫使龍精化爲玄黿。
 後來,這隻黑色的大鱉爬到王府裡去了,
 恰巧被一個才六、七歲的童妾碰上,結果宮女懷孕八年。
 在周宣王年間,這位十五歲的宮女生下一個女兒,就是褒姒,
 宮女認為這個女嬰不祥,而感到害怕,之後宮女便狠心將女兒拋棄。


過後,不曉得經歷什麼曲折,後代的龍不但代表吉祥,還成了皇帝的專屬圖騰。
比如,東漢學者王符《潛夫論》:
有神龍首出常,感妊姒,生赤帝魁隗。身號炎帝,世號神農,代伏羲氏。
此處,龍所感應出的,是中華民族的共祖。
而龍的體態,王符則說它像九種動物,出自《本草綱目》(註4):
 頭型像馲駝(即駱駝)的頭、角像鹿角、眼睛像兔眼,耳朵像牛耳、脖子像蛇,
 腹像蛤蜊(或許在講:硬得像蛤蜊)、鱗片像鯉鱗、爪像鷹爪、掌像虎掌。
這就當作眾多形容龍模樣的說法之一吧!

雖然,從明清來看(或許更早),龍的畫法似乎是統一了,
但是,迄今,猶不能以科學方法證實這種生物存在。
因此,何以有龍,全憑人自由想像,可以參考維基(註5)。
我從前聽人介紹聞一多對於龍由來的推測(註6),
我認為他說的可能性比較高:
 龍圖騰,不拘它局部的像馬也好,像狗也好,或像魚,像鳥,像鹿都好,
 它的主幹部分和基本形態卻是蛇。這表明在當初那眾圖騰單位林立的時代,
 內中以蛇圖騰為最強大,眾圖騰的合併與融化,
 便是這蛇圖騰兼併與同化了許多弱小單位的結果。
 金文字的偏旁從巳,而巳即蛇,可見龍的基調還是蛇。
 大概圖騰未合併以前,所謂龍者只是一種大蛇。這種蛇的名字便叫做龍。
 後來有一個以這種大蛇為圖騰的團族(klan)兼併了、
 吸收了許多別的形形色色的圖騰團族,大蛇這才接受了獸類的四腳,
 馬的頭、鬣和尾,鹿的角,狗的爪,魚的鱗和鬚
...


簡單說,有一個以蛇為圖騰的部落,征服、懷柔別的部落,
將其的部落圖騰合併到蛇身上,於是,有了今日樣貌。聞一多之假說,維基也略略提到。


------------------------------------------------------------------------------------------------------------------------
龍是凶是吉?
龍從何而來?外貌為何有多種動物的特徵?
------------------------------------------------------------------------------------------------------------------------
註1:史記·周本紀
昔自夏后氏之衰也,有二神龍止於夏帝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
夏帝卜殺之與去之與止之,莫吉。卜請其漦而藏之,乃吉。
於是布幣而策告之,龍亡而漦在,櫝而去之。夏亡,傳此器殷。殷亡,又傳此器周。
比三代,莫敢發之,至厲王之末,發而觀之。漦流于庭,不可除。厲王使婦人裸而譟之。
漦化為玄黿,以入王後宮。後宮之童妾既齔而遭之,既笄而孕,無夫而生子,懼而棄之。


註2:維基:褒姒


註3:潛夫論 -> 五德志


註4:
1. 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鱗之一(龍類九種)··龍》
時珍曰︰按︰羅願《爾雅翼》云︰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
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

2. 畫龍,話鼉
宋代羅願的《爾雅翼》(見明 代《本草綱目》)將之稍加引申,
有 「三停九似」之說:「謂自首至膊, 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分段) 也。
九似者,角似鹿,頭似駝,眼似 鬼,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 鷹,掌似虎,耳似牛。
頭上有物,如 博山,名曰尺木;龍無尺木,不能上 天。」
(西方有則笑話,指長相如駱 駝這麼滑稽的東西,
一定是由各方人 馬拼湊成的委員會所設計的產物。龍 更是如此了!)


註5:維基:龍
聞一多在其〈伏羲考〉一文認為龍是一種只存在圖騰中的虛擬生物,是由許多圖騰融合而成。
此外其主幹與基本型態是蛇,認為這可能表示當時以蛇圖騰最為強大,
兼併、同化了其他的圖騰。圖騰融合的猜想沒有考古證據支持。


聞一多〈伏羲考〉,《聞一多全集》(民國叢書第三編第90冊,上海書店1991年影印),頁26



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

札記-美術-常見的杜甫像


一早就被麥香紅茶的文字(考卷再難,也沒有減肥難)逗笑了,
上面畫的(校花)人物,是大家都熟悉的唐朝詩人杜甫,乃蔣兆和所畫,我把原圖附於其後。


註1


蔣兆和自然是沒見過杜甫,那此畫是怎麼回事呢?
維基(註2)寫:
蔣兆和在中國大陸最為知名的《杜甫》,實則是依照自己為原型畫出的」。
蔣兆和長相與杜甫像的比對圖,很容易找到,以下是其中一組。

註3

其次,我蠻好奇的,為何挑杜甫來加油啊?
當年由於宰相李林甫的一句「野無遺賢」,參加科舉的士子全部落第,杜甫便是其中之一。
杜甫自此再無赴考,一生未中進士。挑他是因為他為"考試"所苦嗎?
俗諺:「鰥夫房頂炊煙少,寡婦門前是非多」,寡婦的苦,鰥夫最清楚~



-----------------





2020年11月22日 星期日

札記-韻文-(唐)儲光羲《洛陽道》:雙雙嗚玉珂※

(唐)儲光羲《洛陽道》:
 大道直如髮,春來佳氣多。五陵貴公子,雙雙嗚玉珂。

語譯可參考百度(註1)。
我覺得這首詩最佳之筆在「鳴玉珂」,
因為它最好玩的地方是「我不說,你卻知道是什麼了」、「咦~你在說那個吧!」,
作者藉馬勒上珂(次於玉的美石)製的裝飾品相擊的叮噹作響,展現出貴公子精緻奢華的排場。

這樣說或許感受不深。
好比我聽人說:有些有錢人耳朵靈到能區別高級車(法拉利、蘭博基尼)的引擎聲。
之前不就有支廣告(註2),憑關車門聲,識別品牌。
對此,我是難以置信,作為天天用電腦的使用者,
我並不能分辨Intel、AMD的啟動聲啊,嘻嘻。
但,回到本題,可以將「鳴玉珂」比擬成「高檔車的引擎聲」,便能曉其意指了。



-------------------------
註1:百度:(唐)儲光羲《洛陽道》


註2:MONDEO MetroStar CF 盲人賓士篇

2020年11月19日 星期四

札記-邏輯-限定範圍,別妄加定義別人沒說的


《論語》里仁篇有一段:
子曰: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中國哲學書電子書計劃將其翻為白話(註1):
孔子說:
「富和貴,人人嚮往,不以正當的方法得到的,不要享受;
 貧和賤,人人厭惡,不以正當方法擺脫的,不要逃避。君子扔掉了仁愛之心,怎麽算君子?
 君子時刻不會違反仁道,緊急時如此,顛沛時如此。」

簡而言之,
孔子告誡君子(或自許為君子的人),不可為了得到富貴、或為了擺脫貧窮,
或緊急時、或窮困潦倒、受挫折等惡劣情境下,違背仁道。
有人便問:「他怎不說本來就富有的人,難不成有錢人就可不守仁道嗎?」
接著,便再會有人引用儒家經典對其反駁。

先是援《論語》:
克己復禮為仁。(語譯:自己能自律自覺,使言行舉止合乎禮節)」(註2),
說明仁與禮的關係。
其次,用《禮記•曲禮》(註3):
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
 (語譯:富貴之人明曉禮制,就會不驕矜不過分;貧賤之人知曉禮制,則意志堅定不怯懦)。
以及《禮記•中庸》(註4):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
 (語譯:君子應就所處的地位去做該做的事,不願做本分以外的事。
 處在富貴的地位,就做富貴地位所應該做的事)。
即是說,孔子也有要富貴之人有所約束。


作此回應的人,是將「題目範圍」擴大到"儒家學說"、"孔子思想"。
然而,我不建議如此,我認為「先要框定範圍,再進行討論」,
原本那段話:「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可以先說只討論這段的對錯,否則,問題會發散、失焦、沒完沒了。

比如:著名「三段式演繹法」的例子。
1. 大前提:人都會死;
2. 小前提:蘇格拉底是人;
3. 結論:蘇格拉底是人,因此,蘇格拉底會死。

一開始得先聲明:我們僅討論這演繹的好與壞。
切莫節外生枝,像是問:"人都會死"是不是說:「不是人的話,就不會死?」
事實上,狗、貓等都不是人,也會死。可是,答覆這個,已經偏離主題。
所以,我覺得:訂好主題,限制範圍,才議論。



------------------------------------------------------------------------------------------------------------------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的字形是兩個人,也就是在人際互動中去成就仁德。
人際互動的原則,就是「禮」。
樊遲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回答:「愛人。」儒家的仁,就是對別人關愛的能力。
首先,我們要發現別人是可愛的,其次,我們有能力愛別人,也願意付出心力去愛別人。
顏淵問「仁」,孔子回答「克己復禮」,「克己」是克制自己的私欲,
讓自己的行為符順於禮。克制的相反就是放縱,
放縱自己的欲望、感受,常是犯分亂理的開始。
因此,當顏淵進一步請益具體的實踐,
孔子回答:「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在仁德的學習過程,就是如何讓自己的視聽言動都能符合禮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