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8日 星期四

語文_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的「床」※

「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這耳聞則誦的詩句,
無須多加介紹它是出自唐朝詩人李白的作品《長干行》,
以及成語「青梅竹馬」的由來。
我看過數篇兩句的語譯,大多是將「床」譯成「井欄」(註1)、「井床」(註2)、「井邊」,
也有部分人說坐臥之具,像現在躺椅之類的,沒有一篇說是現今普通常識、睡覺躺著的床。

同樣的作者,寫的另一篇婦孺皆知的名詩:《靜夜思》,
我說的是明朝版本: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註3)。
詩中的「床」應該解說成什麼呢?
我個人認為,說是「井欄」,無違和感,
百度百科則寫,這存在爭議,說法有五(內文寫有五種,但列四種):
①井台、②井欄。
 從考古發現來看,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構水井。
 古代井欄有數米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這方框形既像四堵牆,
 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欄又叫銀床,說明井和床有關係,
 其關係的發生則是由於兩者在形狀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類同。
③“窗”的通假字。從意義上講,“床”可能與'窗'通假,而且在窗戶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
 但是,參照宋代版本,'舉頭望山月',便可證實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
 從時間上講,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對作者原意的忠誠度上,更加可靠。
④取本義,即坐臥的器具,《詩經·小雅·斯干》有“載寐之牀”,
 《易·剝牀·王犢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說,講得即是臥具。
⑤是指胡床,即「交床」「交椅」「繩床」,
 由胡地傳入中原的輕便坐具,類似現在的摺疊椅。

胡床(註4)


有人說(註5),井欄會使人聯想到「離鄉背井」,
因此才最後一句的「低頭思故鄉」,但也有人不認同(註6)。
總而言之,《長干行》的床,比較可能是「井欄」;《靜夜思》的床,意見分歧,頗難論斷。



------------------------
如李白《長干行》其一:“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此詩寫兒童在門前庭院的井邊玩耍,顯然不是在屋內床邊。
考古發現的一口唐代水井井欄有1.85米高,(注:《略述隋唐長安城發現的井》,
載《考古與文物》1994年第6期)正因為古代井欄都很高,故繞井欄追逐並無危險。


井床,讀音為jǐnɡ chuánɡ,漢語詞語,意思是井欄。
(中略)《靜夜思》即是。
因詩文所構築的美妙意境和包蘊的人之常情,被編入小學語文教材中。
現今不知其意者甚少:詩人旅居在客棧裡。晚上,他看到從窗戶照進來灑在床前的月光,
白似秋霜,於是抬頭仰望,只見圓月高懸,不由低頭懷念起遠方的家鄉來……
一年一年又一年,老師們也都是這樣向學生解釋的。




註4:百度百科:胡床 圖片來源


井與居民生活關系緊密,水井常在村落、閭裡的中心,
因此有「市井」和 「離鄉背井」之說。可見「井」與思鄉之情有天然聯繫。


[這篇文章認為:床是坐臥之具,與井無關。
 說低頭思故鄉與離鄉背井有關,是時代認知錯落]
有論者把詩人發思鄉之情的地點放在井欄前,以為這樣才契合背井離鄉之愁,
這實在是妄斷古人。實際上,「背井離鄉」一詞的井不是水井,而是指井田制的井。
井田制規定八家為一井,中間八十畝是公田,八家各一百畝私田,
餘下二十畝用來蓋房子居住。「背井離鄉」作為成語出現其實是在唐代以後,始見於元曲。
如關漢卿《拜月亭》第二折:「早是俺兩口兒背井離鄉,則怏他一路上盪風打浪。」
馬致遠《漢宮秋》第三折:「差你個梅香,背井離鄉,臥雪眠霜。」
我們不能用今天的生活經驗和非創作心理去猜度唐朝詩人的創作,
而應從當時社會生活實際和文學風尚習慣來分析詩人的創作實踐,
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而不至於誤讀古人。
因此,雖則對《靜夜思》中的「床」字爭議頗大,但還是應解釋為坐臥之具的「床」。


參考資料:
1. 「床前明月光」,床是什麼床? 這篇文章認為,詩中的床,應當作坐臥之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