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期然地被問:「你Line的頭像是誰的畫作阿?」
我呆傻3秒,結巴地答道:
「這是一位英國畫家的畫作...他是英國某種畫風第一人,(新)古典主義學派...
很有名,一時之間,我想不起他名字...」
此前未曾有過,我沒意料到竟有人會問我問題啊。回來查資料,我還真是胡拼瞎湊。
她問的畫即上圖,作者是:約書亞·雷諾茲(Joshua Reynolds 1723~1792,註1)。
以時代分類,雷諾茲不是新古典主義藝術,而是洛可可藝術(註2)。
維基:
「他是(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創始人之一及第一任院長,
以其肖像畫和「雄偉風格」藝術聞名。」
我說他是「英國某種畫風第一人」,就來自於他是"皇家藝術學院創始人"這句。
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講:
「雷諾茲的畫風是學習拉斐爾的素描法,堤香的賦彩法等。
他擔任院長時,做了一系列的講演闡述"學院派"觀點(據說是15篇,註3)。
他認為,只有偉大而感人的題材,才能稱上偉大的藝術(Great Art)。
在他的第三篇寫道:
『真正的畫家不是致力於作品描繪得精細美觀去取悅人類,
而是必須致力於以他理想的崇高,促進人類的進步。』」
好高大上的一個人,頗有韓愈古文運動之「文以載道」的味道,下圖是他的肖像畫。
我回憶不起來我為何會曉得雷諾茲這號人物。
起初,我讀中野京子《初見盧浮宮》,看凡.戴克<查理一世狩獵圖>查資料,
不清楚怎麼回事,查阿查、繞阿繞,就見著The Infant Samuel,也就是頭一幅畫。
------------------------------------------------------------------------------------------------------------------------
註1:
1. wiki:Joshua_Reynolds 圖片來源
2. Wiki:約書亞·雷諾茲(1723年7月16日-1792年2月23日) 圖片來源
註2:第 30 講《洛可可藝術》
洛可可風格雖保有巴洛克風格之綜合特性,卻去除了以往藝術的儀式性與宗教性,
我呆傻3秒,結巴地答道:
「這是一位英國畫家的畫作...他是英國某種畫風第一人,(新)古典主義學派...
很有名,一時之間,我想不起他名字...」
此前未曾有過,我沒意料到竟有人會問我問題啊。回來查資料,我還真是胡拼瞎湊。
註1: |
以時代分類,雷諾茲不是新古典主義藝術,而是洛可可藝術(註2)。
維基:
「他是(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創始人之一及第一任院長,
以其肖像畫和「雄偉風格」藝術聞名。」
我說他是「英國某種畫風第一人」,就來自於他是"皇家藝術學院創始人"這句。
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講:
「雷諾茲的畫風是學習拉斐爾的素描法,堤香的賦彩法等。
他擔任院長時,做了一系列的講演闡述"學院派"觀點(據說是15篇,註3)。
他認為,只有偉大而感人的題材,才能稱上偉大的藝術(Great Art)。
在他的第三篇寫道:
『真正的畫家不是致力於作品描繪得精細美觀去取悅人類,
而是必須致力於以他理想的崇高,促進人類的進步。』」
好高大上的一個人,頗有韓愈古文運動之「文以載道」的味道,下圖是他的肖像畫。
我回憶不起來我為何會曉得雷諾茲這號人物。
起初,我讀中野京子《初見盧浮宮》,看凡.戴克<查理一世狩獵圖>查資料,
不清楚怎麼回事,查阿查、繞阿繞,就見著The Infant Samuel,也就是頭一幅畫。
------------------------------------------------------------------------------------------------------------------------
註1:
1. wiki:Joshua_Reynolds 圖片來源
2. Wiki:約書亞·雷諾茲(1723年7月16日-1792年2月23日) 圖片來源
註2:第 30 講《洛可可藝術》
洛可可風格雖保有巴洛克風格之綜合特性,卻去除了以往藝術的儀式性與宗教性,
改以輕快、奔放、易親近和日常性取代王權思想與宗教信仰的氣息,
藉以強調精美柔軟的氣氛,又大量使用光線,表現出一種裝飾性風格。
從形式上看,洛可可繪畫將巴洛克式的陰暗色調改為輕量的色彩,
從形式上看,洛可可繪畫將巴洛克式的陰暗色調改為輕量的色彩,
以突出藍綠等亮色調,使銀灰色顯得不那麼冷峻,
並突出粉紅、紅色和淡紫色的層次變化。
線條則類似建築物和裝飾的線條,呈現連續彎曲的曲線,成為隨意但又精緻的整體。
註3:英國18世紀學院派泰斗〔約書亞雷諾茲〕
○他的十五篇演講稿說明了’學院式’的教義
○參考資料:
Wikipedia/維基百科
〔西洋美術史之旅〕/張心龍 著
〔藝術的故事〕/E. H. Gombrich 著
§自這篇文章,我得知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Page 464)中的描述§
---------------------------------------------------------
註3:英國18世紀學院派泰斗〔約書亞雷諾茲〕
○他的十五篇演講稿說明了’學院式’的教義
○參考資料:
Wikipedia/維基百科
〔西洋美術史之旅〕/張心龍 著
〔藝術的故事〕/E. H. Gombrich 著
§自這篇文章,我得知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Page 464)中的描述§
---------------------------------------------------------
參考資料:
1. 學者畫家:雷諾茲 Sir Joshua Reynolds 1723 ~ 1792 England
英國 18 世紀後期最富盛名且頗具影響力的歷史肖像畫家和藝術評論家,
2. Wiki:前拉斐爾派
1. 學者畫家:雷諾茲 Sir Joshua Reynolds 1723 ~ 1792 England
英國 18 世紀後期最富盛名且頗具影響力的歷史肖像畫家和藝術評論家,
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的創辦人。
雷諾茲強調繪畫創作的理性一面,他的許多觀點是英國 18 世紀美學原理最典型的體現。
1768 年被推選為皇家藝術學院的首任院長,且被授與騎士爵位,
1768 年被推選為皇家藝術學院的首任院長,且被授與騎士爵位,
他對學院學生的演獎奠立了學院藝術的理想、道德的準則,
創作極大量的肖像畫,畫風深受 Michelangelo 和 Rubens 的影響。
18 歲時他與老師因齷齪而分手了,同年父親也去世了,雷諾茲一家遷到了城裡居住。
18 歲時他與老師因齷齪而分手了,同年父親也去世了,雷諾茲一家遷到了城裡居住。
這時期,雷諾茲從一個滿懷大志的少年,成長為一個滿腹經綸的青年;
他漸漸地有了名望,因為他出眾的才學和畫藝,
也有了不少支持者,其中一個是英國海軍艦隊司令官基貝爾總督。
總督帶他到了義大利,這對於一個青年畫家來講不啻于扣開了藝術大門,
他貪婪地饕餮著不朽偉人的業績。在這遍佈藝術奇珍的聖地,
他過分熱中於研究,廢寢忘食地學習,
不幸患上了流感,發燒竟至耳聾,此後終生都是在無聲世界中度過。
2. Wiki:前拉斐爾派
是1848年開始的一個藝術團體(也是藝術運動),
由3名年輕的英國畫家所發起—
約翰·艾佛雷特·米萊、但丁·加百利·羅塞蒂和威廉·霍爾曼·亨特。
(中略)
他們認為拉斐爾時代以前古典的姿勢和優美的繪畫成分,
已經被學院藝術派的教學方法所腐化了,因此取名為前拉斐爾派。
他們尤其反對由約書亞·雷諾茲爵士所創立的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畫風,
認為他的作畫技巧只是懶散而公式化的學院風格主義。
他們主張回歸到15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初期的,畫出大量細節、並運用強烈色彩的畫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