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5日 星期日

古籍_《莊子》<秋水>13:子非魚

《莊子》外篇:秋水的第13段(註1):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
莊子曰:「儵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受過中華文化薰陶的人,都會讀過這一篇,就不再附全文白話翻譯。
解釋其邏輯可以從不同面向切入,我舉其中一種。

莊子:「魚看起來快樂。」
惠子:「你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魚快樂?」
從這,我們先假設這兩人的說話前提:
莊子:人可以感受到別人(或動物)的感受。
惠子:人不可以感受到別人的感受。


並再對此處的「可以」和「不可以」作個定義。
「可以」的意思是「有能力」
比如,依照人類的平衡感、智力、身體結構等,人有能力騎腳踏車。
但是,「有能力」不代表「有意願」,就有些人不願學騎車。
而這裡的「不可以」的意思是「一點都沒有能力」


又,莊子:「你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
加上假設,表述完整點:
順著你的前提"人無法知道別人內心感受",你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感受。
簡言之,你是這個前提,就不該問這種話。

對惠子的話也一樣。
惠子對曰:
「就因為"人無法知道別人內心感受",
 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感受;同時,你也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感受。」
簡言之,我就是基於這前提,才說這種話。


莊子則回:
「回到原頭:你說『你怎麼知道魚的感受?』,你就知道我能感受,所以才問我的。」
莊子反駁的惠子的點在哪呢?
惠子的第1句是:「你怎麼知道魚的感受?」
而惠子的第2句是:「你不知道魚的感受。」(肯定句)
如果惠子堅持第2句是對的,原本就這樣想,何必提出第1句呢?
莊子應該認為惠子動搖了,
即惠子也覺得"人可以感受到別人(或動物)的感受",才問莊子的。

然而,若說:
「惠子之問,是不相信"人可以感受到別人(或動物)的感受",故意質疑莊子。」
如此的話,這題就無解了。

那會不會我們假設的前提錯了?
換言之,惠子會不會是認為:人可以感受到別人(或動物)的感受
理論上不會,因為有他的第2句話。


*****
人到底能不能感受到別人的感受呢?
我的答案是「雖不是百分之百感受到,但,是可以的。」
我的根據來自一套假說:「鏡像神經元」(註2)。
比如說:我們看到有人被石頭砸到腳,
我們身上的神經並沒有與那人連接,但我們能知道"那會是痛覺"。
這是因為人可以經由思考、模仿其動作(鏡像神經元之運作),而感同身受。

又像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註3),畫中的人物不會說話。
但我們可以仿效畫中每個人物的肢體動作及臉部表情,
多少察覺出十二門徒在聽見耶穌說:「你們其中一人將出賣我。」後,內心的感受。
進一步,也能像【藝術很難嗎】(註4)那般剖析,找出圖中是哪一位叛徒。

2019年8月21日 星期三

古籍_《孟子》<離婁上>18:易子而教

《孟子》離婁上18(註1):
公孫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
「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
 『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
 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


百度百科(註2)有這一段譯文,我讀後覺得更模糊,我不建議讀。
反倒是《教育大辭書》(註3)的解說,非全文翻譯,意思比百度清晰。
該辭條云:
孟子主張家庭教育應藉賢父兄人格和親情的影響,
使子弟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品格,才能謹守中道而有所作為。
不過「知識」的傳授,做父親的便不宜親教其子,
因為在教學時,父親可能因期望過高,要求過嚴,以致引起兒子的反感。
造成父子的不和,這是家庭的最大不幸。
所以主張「易子而教」,將教正責善的工作,交給教師代行,
以維持父子的親情,保持家庭的和諧。

「易子而教」的主張,在教育實施過程中是很好的理念,
因為若由父兄執行,照我國早期的觀念,是父嚴母慈,
父親難免有責之過切的表現,而造成兒子離叛,有損親子之間的感情。
另一方面,子弟也可能因為教者為父兄,而掉以輕心,影響學習效果。
因此「易子而教」既可全父子之親情,又可不失其教導,實在是一種適切的方式。


為何要「君子不教子」(或言「易子而教」)?我覺得要歸因於中華文化的「望子成龍」
也許知道自己孩子足夠頂尖,但是克制不住情感的求好急切,便「揠苗助長」搞砸了;
也許不知道自己孩子不夠優秀,或是知道卻不承認(人不知其子之惡,其苗之碩),
勉為其難,造成親情上的困擾。理由可能還有許多,總是由於是親人,感性因素居多。

然而,父母絕非全然不教。
如《三字經》曰:「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若將教育分成「身教」、「言教」,
「身教」是不言而教,孩子自幼常以大人為模仿對象,複製父母的言行,
所以,在家中,不知不覺中早已受到家長「指導」。
父母之教偏向於已自身作表率的「身教」較多,
不是沒「言教」,而是將其大部分交給老師。
像孔子對兒子孔鯉的教育,陳亢歸納成「聞詩、聞禮、君子遠其子」(註4),
意思是有「言教」,但不會因為是我兒子,我就講得特別多,並且避免過於親暱。
為何如此,理由同上。

而「言教」可概括為「德行」和「智識」兩類。
德行包含:德育(人格教育)、體育(行動力)、群育(人際關係)
智識包含:智育(素養教育、專業教育)、美育(美感認知,情意覺受與表達)。

「德行」方面,孩子跟父母雖不至朝夕相處,也屬於長時間了。
俗諺:「聽他嘴不如看他腿」,"做"比"說"有說服力。
自己做得到的,孩子已淺移默化,甭說太多。
要求孩子做自己做不到的事,多數起不了多大作用,除非,孩子懂得自律。
而老師要求的,會以社會共識的最低道德標準、法律規章,不至於有上述責之過切的問題,
基本上,作不到的,不太能在社會生存。
「智識」方面,在此工商業繁忙社會,專業分工很細,而且教書是技術活,才有師範院校。
我高中老師曾在課堂說過:
「有什麼課業問題,直接問老師,別問你父母。
 因為等你父母搞懂,再來教你,你可能就已經畢業了。」
於今時此刻,更需要老師。


*****
台語有句諺語:「別人的孩子死不完。」
我有一位國中老師便持此...偏見。
她跟人說:「我只當放牛班導師,我只管好我孩子的教育。」
(我們那年代還有能力分班,放牛班就是那些不考高中的學生,全校的末段班)
事實上,若以世俗標準來看,她的孩子是很有成就。但對此,我不以為然。
雖然那些學生跟自己沒有血緣關係,
而既然領國家薪水當教師,教好學生就是分內之事,不應該把自私說得理所當然,
不然,可以辭掉工作,全心照顧自個孩子,豈不更美?
我不是很理解這種人,但她是少數個案,我不會因此而以偏概全。



---------------------------------------------------------------
大綱:
1. 為何:「易子而教」
2. 「易子而教」不等於父母不教。父母仍有身教,言教、智識多交給老師
3. 為什麼別人願意教你孩子:基於職業道德(古代是拿束脩)
---------------------------------------------------------------
註1: 孟子 -> 離婁上


註2:百度百科:易子而教
公孫丑說:「君子不親自教育自己的兒子,為什麼呢?」
孟子說:
「因為情理上行不通。
(父親)教育(兒子)必然要用正確的道理;用正確的道理行不通,接著便會動怒。
 一動怒,就反而傷了感情了。(兒子會說:)
 『你用正確的道理教育我,而你自己的做法就不正確。』
 這樣,父子之間就傷了感情。父子之間傷了感情,就壞事了。
 古時候相互交換兒子進行教育,父子之間不求全責備。
 相互求全責備,會使父子關係疏遠,父子疏遠,那就沒有比這更不幸的了。」


2019年8月18日 星期日

工業_火車如何轉彎

開車(汽車)轉彎,是因為有方向盤、差速器(註1),才有辦法順利向左、向右。
然而,火車沒那些設計,它要怎麼辦到呢?
沒人問,還真沒仔細想過,自然也不曾察覺這裡面藏著能工巧匠的工藝妙思。
為此問題-「火車如何轉彎?」,
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作了一個科學遊戲實驗-「不出軌的輪子」(註2),
將此解釋清楚,而下文,我僅以我的邏輯、我的話再梳理一遍。


*****
當過兵的人皆曉得,部隊呈矩陣,行進步伐一致時(比如閱兵、軍歌比賽),
遇到向左或向右轉,內圈的人踏的腳步小,甚至是原地踏步轉,
外圈的人的腳步須邁開得大,方能整齊劃一。


無此經驗也沒關係,可以參考這張操場圖(註3)。
A的直線跑道,上側和下側同長,是顯而易見的。
B的橢圓跑道,根據 圓周長=2rπ( r是半徑、 π是圓周率),外側比內側長,亦是容易得出。
若有6人分別在B的6條跑道,
每個人前進時維持左右平行,像圖中藍線那樣,從起點走到終點,
相對而言,外側跑道的人得走得快,內側跑道的人得走得慢。

汽車差速器的作用便是如此,
在「左右輪胎同大」的前提下,當你駕駛車輛左轉(左是圈的內側、右是圈的外側),
它會使左邊輪胎的轉速相對變慢(轉的圈數少,走的距離便少);
反之,當你駕駛車輛右轉,它會使右邊輪胎的轉速相對變慢。

如果我們不裝差速器、不改變兩邊輪胎的轉速,
也就是,左邊輪子轉X圈,右邊輪子就轉X圈。
那該如何左、右轉呢?即「火車如何轉彎」一問。

換個問法,我們要在「左右輪胎轉的圈數一致」的前提下,如何讓:
左轉,左邊輪子走的距離要比右邊的少;
右轉,右邊輪子走的距離要比左邊的少


最直觀的想法是:改變輪子的大小。依然得證於圓周長=2rπ( r是半徑、 π是圓周率)。
假設左右輪都轉了n圈,走的距離= n.2rπ  半徑越小,所走的距離越小。
下二張圖是把實體誇張化:
上圖是左輪比右輪大,不管是實驗或直覺,令輪子前滾或後滾,都是往箭頭方向偏。

上圖右輪比左輪大,不管是實驗或直覺,令輪子前滾或後滾,也都是往箭頭方向偏。
簡單說,左輪小,向左偏;右輪小,向右偏
得出這結果後,接著要思考:我們該怎麼用在實作上呢?


*****

上圖(註4)是火車轉彎的樣子。
剛剛的結論怎麼說呢?左輪小,向左偏;右輪小,向右偏
請看橘色線圈起的部分,
轉彎時,對上方輪子來說,軌道會往輪子內圈偏,
而對下方輪子來說,軌道會往輪子外圈偏。
因此,輪子的內圈要變大,或輪子的外圈要變小

反之,若轉另一方向,這要憑想像了。
對上方輪子來說,軌道會往輪子外圈偏,而對下方輪子來說,軌道會往輪子內圈偏。
因此,輪子的外圈要變小或輪子的內圈要變大。
兩者得出的結論一模一樣。


這張是火車車輪的示意圖(註4),內側的圓周大,外側的圓周小
這就是「火車如何轉彎」的答案。



------------------------------------------------------
註1:WIKI:差速器


註2: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NTCU 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不出軌的輪子
§我認為他下面這張圖形畫錯§



2019年8月17日 星期六

札記-哲思-彭于晏的敬業與自律

導演姜文,在【圓桌派】(註1)聊到彭于晏,
他道:
我覺得彭于晏這樣的身材啊,真的我特別佩服他。
 就是說他這種人一般的不是過去中國老輩子講究的,
 就是他把靈魂這個事和肉體這事,他是能分開的,
 他用他的靈魂指揮他的肉體,他的肉體有多少損傷、撒嬌和偷懶,
 他不在乎,他必須讓他的肉體達到一個什麼樣子。
 彭于晏不是一般人,他可以自律性非常強,
 這樣的身體就比古希臘雕塑還漂亮,我為什麼不拍啊?


以姜導的見解,
所謂的「靈魂與肉體分離(靈肉分離)」,是靈魂能指揮肉體的意思,他又稱之為「自律」;
靈魂與肉體合一,則是靈魂(精神)受控於於肉體的慾望,包含食慾、睡慾等等。
雖然這與我聽到的「身心靈合一為最高境界」不同,
但這純粹是個人定義不同,無關緊要,
重點仍在彭的「自律」、「靈魂或意志能控制肉體的慾望」這件事。

數個月前,我就讀過類似的文章(註2),剛剛也看過彭的專訪,
彭說他的蛻變始於演了《翻滾吧!阿信》,受到他所演腳色的啟迪(註3)。
嗣後,不論演什麼電影,都傾全力。
我讀的那篇文如此寫道:
為這部電影,彭于晏是真的是使出了全力,
 因為電影裡有大量的高難度體操動作,很多演員都望而卻步,
 但彭于晏接了,而且所有動作都自己上。
 他苦練了八個月,幾乎每天都進行10個小時以上的體操練習,
 單槓、吊環、鞍馬無所不練,後來體操的所有項目他都學會了。
 為了保持八塊腹肌的身材,只吃水煮餐,不加任何調料。
 電影上映後大獲成功,彭于晏入圍了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事業開始有了起色。此後,彭于晏每拍一部戲,就學會一項技能


後文亦條列了它所說的:「彭每拍一部電影,學會一項技能。」
○拍《激戰》,和真正的拳擊手練打三個月,練到體脂只有3%,
 還學會了綜合格鬥,巴西柔術和泰拳。
○拍《我在墾丁天氣晴》,他學會了衝浪;
○拍《海豚愛上貓》,他拿到了海豚訓練師資格證。
○拍《聽說》,他學會了手語,練了三個月,每天練到手抽筋。
○拍《黃飛鴻之英雄有夢》,他學會了工字伏虎拳、虎鶴雙形拳。
○拍《破風》,他每天騎行六七個小時,全香港的山被騎了遍,考到了場地專業賽車手證。
○拍《湄公河行動》,他學會了泰語、緬甸語、射擊,參加了泰國皇家御用保安的特訓。


由是,網路有些文章便說:彭是「考證狂人」。的確,沒自律的人,是無法挺過這一切的。
要我說,我會佩服他不怕苦的「敬業」(別忘了彭是由於工作需要才學那些),
再稱讚維持身材的自律。
因為我覺得:身為一個演員,把角色扮演得到位(譬如:擁有該角色的專業)是「敬業」。
我看重的是「敬業」。
就像:印度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
裡面的演員Aamir Khan為了演戲,原本好身材的他,增胖到97公斤。
即便是變胖,不可不謂敬業!
更神奇的是,殺青後,五個月後他減回原來體重(註4),他也自律。

又比如:電影【鐵娘子:堅固柔情】,
要把柴契爾夫人演活,可不比娛樂節目的模仿秀,
主角梅莉·史翠普不單是模仿她的口音、舉止,還研究了大量細節,
有篇文章寫(註5):
她為了詮釋英國第一位女首相,投注相當大的心力,
除了大量閱讀史料,還花時間在英國國會下議院觀摩議員的工作狀態,
也曾經到訪過柴契爾夫人童年的住所,並與她的女兒交談。
梅莉史翠普將柴契爾手拿提包的方式,模仿得維妙維肖,
為了追求面容的神似,還在劇中戴上假鼻翼,晚年的老妝也用石膏做五官的修正。
把真實的自我隱藏不漏,就算沒拿任何證照,仍是敬業!
梅莉·史翠普不就因此片拿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嗎?

維持身材、學會好多技能確實十分優秀,稱讚彭自律,完全沒錯。
但健美先生(身材好)、各行各業專業人士不見得是好演員。
所以,不應該拿那些衡量一個演員。
對於一個演員,該看的是他的「敬業」、他的「演技」,
這些做得好,觀眾給予鼓勵、激賞,這才是對他專業的肯定與尊重,不是嗎?


其男主角阿米爾·罕(Aamir Khan)在去年拍新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 (Dangal)》時,
因為劇情關係,他紮紮實實的增肥,而且一路飆到97公斤重,
更最讓人訝異的是,他只花了五個月的時間,迅速的瘦身成功,
還搖身一變成為帥氣的肌肉猛男,體脂僅有9.6%,這一路極短時間的歷程震驚了許多人。


2019年8月15日 星期四

動物_螃蟹為什麼橫著走

俗語:「但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
「橫行」相對於「直行」,是不直道而行、不走正道,因此被賦予壞的意涵。
而螃蟹這動物正好無法直線走,於是,俗語就拿牠當「橫行霸道」的代表,
牠老兄也不願意吧!?可是,牠為什麼要橫著走呢?

百度百科云(註1):
結構決定功能,螃蟹的每隻步足都由七節組成,
 關節只能上下活動,就如人的胳膊肘不能往外拐、膝蓋不能向後彎是一個道理。
 事實上,螃蟹可以緩慢地向前行走,但其步幅、速度和效率遠遠低於橫著走。
 要想驗證這個很簡單,
 你可以抓一隻螃蟹,輕輕晃動一下,它的八條腿就會左右亂顫,
 但如果你抓著它的腿前後晃,晃動的幅度較小,再使勁很有可能就“啪”地一聲斷掉了。


並非所有螃蟹不能直行,例如像和尚蟹。
可能有人會說:「寄居蟹也可以直走。」
沒錯,寄居蟹可以直走,可是,寄居蟹跟我們認知的「螃蟹」是不同類的。
螃蟹和寄居蟹的界、門、綱、目、亞目都一樣,但到了下目就不同了。
螃蟹是(註2):短尾下目 Brachyura;
寄居蟹(註3):異尾下目 Anomura。



-------------------------------
註1:螃蟹的抉择:横行,还是直走?


註2:WIKI:螃蟹


註3:WIKI:寄居蟹

2019年8月7日 星期三

宗教_埃及_卡諾卜罈(Canopic jar)下

埃及人為何要製作木乃伊? 因為要讓死者像Osiris獲得重生。
主要是誰需要重生呢? 法老。
為什麼? 因為他是太陽神Ra_Atum,盼望他重返,就像黑夜期待黎明一樣。


埃及的神話、神祇很是讓人困擾,光太陽神就有好幾位。
主要是Ra,他是中午(noon sun)的太陽神。
相對於Ra,早上的太陽神是Khepri(與聖甲蟲(或稱糞金龜)有關),
傍晚的太陽神是Atum,才會有上面Ra_Atum的稱呼。
這裡的Atum便是我在前篇提到創造神Atum。
雖然Ra與Atum有各自不同的神話,但是埃及神話的特性就是格外混亂自由,
許多神明可以結合成一神,又能各自一格。Ra和Atum就是一例,
祂們大約在新王國(New Kingdom)時期合併稱呼(註1)。
下圖是Khepri、Ra、Atum,可以留意一下,祂們頭部以下都是一致的。

此外,前篇說法老時有談到,Ra也能跟Horus(註2)合一。
若依神話來說,是與鶻(falcon)有關,於是,有了神明Ra-Horakhty。
下圖是:Ra和Horus,祂們僅頭頂以上不同,Horus所帶的是法老的帽子。
因為最早,法老就是Horus,後來Ra與Horus合稱,象徵意義便互融了。


*****
木乃伊是從奧西里斯(Osiris)神話而來,
埃及人製作木乃伊是為了讓法老重演一次Osiris的重生經歷(復活)。
那要如何製作(註3)呢?
內容會有些血腥,可能令人反胃作嘔,請謹慎考慮是否繼續閱讀。
一.清理:
  將屍體放在傾斜的桌子,排出體液。
  之後祭司幫他們清理,直到被認可進入淨化程序。

二.淨化:
  以聖水澆奠開始,祭司用篤蓐香樹脂薰屍體。
  淨化儀式後,祭司會用油、香料、各種精油更進一步淨化屍體,
  最後所有體毛會被謹慎地去除。

三.移除內臟
  這一步可能會由戴著胡狼面具(代表Anubis)的祭司來操刀。
  1. 古埃及人不承認大腦的認知功能,
   弄斷分隔鼻腔和顱腔的篩骨之後,把一柄鉤狀鐵棒沿著鼻腔直插入顱腔,
   用力攪動腦髓直至變為液體狀,然後順著鼻腔使之流出。  
   腦顱被清空後,會放在松梠酒內浸潤與消毒,之後再填入亞麻布與液化樹酯。
  2. 在左側腹部,劃開一道切口,並仔細去除內臟,
   但心臟通常留在體內不做任何處理,因為古埃及人相信這是一個人靈魂的基本載體。
   然後,身體的內部同樣用松梠酒潤洗,
   之後,防腐官會用沒藥(myrrh)、肉桂跟其他芳香劑,塞滿肚子,再將其縫合。
   取出的內臟用松梠酒洗滌,並包覆於碎草藥再放入卡諾卜罈。
   (後來程序複雜化,膏油、香料、水和泡鹼也被要求放入卡諾卜罈內)
   卡諾卜罈會放置臨近石棺處,或石棺附近的櫃子裡。
  從新王國的中期,卡諾卜罈被作成荷魯斯的四個兒子的樣貌,有各自的守護女神。
  以下是荷魯斯四個兒子的名字和分別掌管的罐子(註4):
  (1)多姆泰夫,狼首神,代表東方,罈內貯藏了死者的胃,
   由女神奈斯神(Neith)保護。
  (2)凱布山納夫,隼頭神,代表西方,罈內貯藏的是腸,
   由女神塞爾凱特(Serket,或譯塞勒凱特)保護。
  (3)哈碧,狒狒首神,代表北方,罈內貯藏的是肺,由奈芙蒂斯保護。
  (4)艾西斯,人首,代表南方,罈內貯藏的是肝臟,由伊西斯所保護。

四.脫水:
  泡鹼是天然礦物,開採自埃及的湖床。
  防腐官使用泡鹼作為乾燥劑,將屍體乾燥,阻礙其腐敗。
  屍體完成前面取出內臟的步驟後,將被浸在泡鹼裡40天。
  在屍體脫水後,防腐官會上油、塗色,有時甚至會接髮、加假髮。
  他們通常會用紅色為底的防腐劑,讓屍體看起來比較鮮豔生動,
  同時也能讓屍體防止黴菌與真菌。

五.包裹:
  古老時期的亞麻帶包裹,是身體的各部位分開包:
  男人的雙手在胸前的交叉;女人的右手疊在胸上,而左手是沿著身體方向伸展。
  然而,技術隨著時代的進化,身體終究與四肢一併裹起,
  發展出越來越複雜而多樣化的亞麻編織技術。

六.護身符:
  除了在死者皮膚上安置珠寶跟護身符,護身符也被細心安插在交織的亞麻布間。
  每個護身符都連接到一個神話,或者關於「重生」的理念信仰。

七.泥紙外飾
  面具木乃伊重要的服飾之一。早期是用木製,成本考量,後期由泥紙技術取代。
  以多層的亞麻布或莎草紙,糊在泥或禾桿(秆)的底膜而製。
  不只面具,許多飾品跟動物棺材,也是依循此技術製成。
  在二十二王朝時,泥紙進化到擴及覆蓋木乃伊全身。
  木乃伊會被放置在堅硬泥紙外殼內的薄板上,背部以一條繩索懸繫。
  泥紙的外殼(人形棺盒)通常被雕刻和多彩的繪飾,
  顯明死者姓名和頭銜、日常生活場景或特定喪禮世界的狀態。

八.開口儀式:
  木乃伊被完善的包裹與裝飾後,便進行開口儀式
  其目的是要將死者的生命,帶回"死者本身"或"代表死者的物件"上。
  開口儀式包含75個不同階段,
  包含塗抹製作木乃伊歷程中的油、香料、藥膏、香水或化妝。
  最後一步是以扁斧(橫刀刨斧-一塊銅片或石片)觸碰口部,
  象徵生命的氣息充滿(無生命)屍體中。
  這個動作只能給特定人士執行:戴上Anubis面具的祭司,王室的近親或後裔。
註5
至於為什麼要開口儀式,又牽連到其它神話,就留到之後的文章再作說明吧。



---------------------------------------------------------------------------------------------
木乃伊的製作
1. 原本重生者是作為太陽神化身或horus化身的法老,重生儀式是從Osiris神話
2. 有哪些太陽神(法老的化身)
3. 重生儀式:木乃伊的製作
---------------------------------------------------------------------------------------------
註1:
1. WIKI(英文):Ra  圖片來源
Ra was portrayed as a falcon and shared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sky god Horus
At times the two deities were merged as Ra-Horakhty, "Ra, who is Horus of the Two Horizons". In the New Kingdom, when the god Amun rose to prominence he was fused with Ra into Amun-Ra.

2. WIKI(英文):Atum 圖片來源
He was also a solar deity, associated with the primary sun god Ra
Atum was linked specifically with the evening sun, 
while Ra or the closely linked god Khepri were connected with the sun at morning and midday.

3. WIKI(英文):Khepri 圖片來源
Khepri was the morning sun, Ra was the midday sun, and Atum was the sun in the evening.


註2:WIKI(英文):Horus 圖片來源


註3:
1. WIKI:古埃及墓葬習俗WIKI(英文)

2. 【TED-Ed】如何制作木乃伊 @柚子木字幕组

3. 古埃及的木乃伊制作流程
◎不只是貴族、富人階級,一般老百姓或是動物也可以被製成木乃伊,
 但儀式有差異(材料應該也有),費用沒有他們昂貴。
清理:屍體放在傾斜的桌子,排出體液。
 之後祭司幫他們清理,直到被認可進入淨化程序。
 淨化:以聖水澆奠開始,祭司用篤蓐香樹脂薰屍體。
 淨化儀式後,祭司會用油、香料、各種精油更進一步淨化屍體,
 最後所有體毛會被謹慎地去除。
◎防腐官依特定程序移除內臟
 (1)用湯匙從鼻子穿入腦袋,打破篩骨將腦取出,
  再用刮刀將腦的碎片,盡可能移除乾淨。
  剩下物質會在液化的過程中,隨著腐蝕液體被取出。
  §我從前讀的資料是說:用東西從鼻子穿入腦袋,將腦攪碎,從鼻子倒出§
  腦顱被清空後,會放在松梠酒內浸潤與消毒,之後再填入亞麻布與液化樹酯。
 (2)在左側腹部,劃開一道切口,並仔細去除內臟。
  身體的內部同樣用松梠酒潤洗,
  之後,防腐官會用沒藥(myrrh)、肉桂跟其他芳香劑,塞滿肚子,再將其縫合。
  取出的內臟用松梠酒洗滌,並包覆於碎草藥再放入卡諾卜罈。
  (後來程序複雜化,膏油、香料、水和泡鹼也被要求放入卡諾卜罈內)
  卡諾卜罈會放置臨近石棺處,或石棺附近的櫃子裡。
  從新王國的中期,卡諾卜罈被作成荷魯斯的四個兒子的樣貌,有各自的守護女神。
脫水:泡鹼是天然礦物,開採自埃及的湖床。
 防腐官使用泡鹼作為乾燥劑,將屍體乾燥,阻礙其腐敗。
 屍體完成前面取出內臟的步驟後,將被浸在泡鹼裡40天。
 在屍體脫水後,防腐官會上油、塗色,有時甚至會接髮、加假髮。
 他們通常會用紅色為底的防腐劑,讓屍體看起來比較鮮豔生動,
 同時也能讓屍體防止黴菌與真菌。
包裹:起初時期的亞麻帶包裹,是身體的各部位分開包:
 男人的雙手在胸前的交叉;女人的右手疊在胸上,而左手是沿著身體方向伸展。
 然而,技術隨著時代的進化,身體終究與四肢一併裹起,
 發展出越來越複雜而多樣化的亞麻編織技術。
◎除了在死者皮膚上安置珠寶跟護身符,護身符也被細心安插在交織的亞麻布間。
 每個護身符都連接到一個神話,或者關於「重生」的理念信仰。
泥紙外飾:面具木乃伊重要的服飾之一。
 早期是用木製,成本考量,後期由泥紙技術取代。
 以多層的亞麻布或莎草紙,糊在泥或禾桿(秆)的底膜而製。
 不只面具,許多飾品跟動物棺材,也是依循此技術製成。
 在二十二王朝時,泥紙進化到擴及覆蓋木乃伊全身。
 木乃伊會被放置在堅硬泥紙外殼內的薄板上,背部以一條繩索懸繫。
 泥紙的外殼(人形棺盒)通常被雕刻和多彩的繪飾,
 顯明死者姓名和頭銜、日常生活場景或特定喪禮世界的狀態。
◎木乃伊被完善的包裹與裝飾後,便進行開口儀式
 其目的是要將死者的生命,帶回"死者本身"或"代表死者的物件"上。
 開口儀式包含75個不同階段,
 包含塗抹製作木乃伊歷程中的油、香料、藥膏、香水或化妝。
 §形式上的化妝,不是把亞麻帶解開再次化妝,那前面都白做工了§
 最後一步是以扁斧觸碰口部,象徵生命的氣息充滿(無生命)屍體中。
 這個動作只能給特定人士執行:戴上阿奴比斯面具的祭司,王室的近親或後裔。


註4:WIKI:荷魯斯的四個兒子


註5:照片出處



------------------------------------------------------
參考資料:WIKI:埃及神靈

2019年8月6日 星期二

宗教_埃及_卡諾卜罈(Canopic jar)上


某日看同事螢幕上這五個動物模型,在一般人眼裡,應該是可愛的小玩偶吧!
而我卻閃過對別人有點可怕的聯想:會不會是仿卡諾卜罈(Canopic jar,註1)的工藝品啊?
可是,這絕對不可能!
不是因為卡諾卜罈有4個,它有5個,數字不合的緣故,
而是光知道其用途,或許會被嚇得驚慌失色!

那卡諾卜罈究竟是什麼呢?
它是用在製作埃及木乃伊的器具,以較為醫學的說詞,和解剖屍體有關,
下面說的,有些會有點血腥,想像其畫面,有人可能會感到噁心作嘔吧!


*****
我曾寫一篇文章(註2),文裡有簡要說過「木乃伊由來」的傳說,
然而,這裡需要再重複一遍,將整個埃及神話架構連貫起來,較易於說明。
註3

如中國的盤古開天地,埃及亦有創世神話,且不僅一套,
維基(註4)就紀載四套,以發源地城市來命名,分別為:
Hermopolis(赫爾莫普利斯)  、Heliopolis(赫利奧波利斯) 、Memphis(孟非斯) 、Thebes,
而這四座是遠古時代埃及主要城市。

按Heliopolis創世神話(註5),
創造神Atum從原始之水Nu誕生,坐在原始丘Benben(註6,原始丘怎麼來的,說法不一),
呼氣產生了空氣神(或稱風神)Shu,以及濕氣女神Tefnut。
註7,Benben,樣子為金字塔型
註8
而在Hermopolis的創世神話,則有八個創造神,
稱Ogdoad(註9,Ogdoad是希臘文的數字「8」),譯為「八元神」。
原始之水Nu是八元神之一。
註10
換句話說,Heliopolis、Hermopolis兩地的創造神不同,但我以Heliopolis為主。

繼續說Heliopolis創世神話。Shu和Tefnut兄妹兩人相戀結合,
生了大地之神Geb,與天空女神Nut(有時候牠會以母牛形象出現)。

埃及神話的主題從來圍繞在神明上,「人類從何而來」向來不重要,但仍有留下傳說。
傳說是某天Shu和Tefnut走失,Atum派眼睛(Ra之眼)去找,
找著後,流下的淚水變成了人類(註11)。

註12

Geb和Nut兄妹也相愛了,Nut懷孕。
可是,Atum擔心有人要奪取他的王位,下令Nut不得一年的任何一天分娩。
當時,一年有360天。Nut求助智慧之神Thoth。
Thoth用計謀賭贏月亮之神Khonsu,獲得5天的月光,
使一年從360天增至365天,Nut便有時間產子,
生下兩男兩女:Osiris、Isis、Set、Nephthys。Atum發現後,將Geb和Nut永久分隔。
到此,創世神話大致結束。
註14
Atum族系9人,包含Atum、Shu、Tefnut、Geb、Nut、Osiris、Set、Isis、Nephthys,
合稱Heliopolis的Ennead(希臘語的拉丁化,意思是「9」),譯為「九柱神」(註15)。
它和前面談到的Hermopolis的「八元神」,沒有任何神明有重複。
這蠻正常的,因為來自不同發源城市。

於上述,應該有發現奇怪的地方:Thoth和Khonsu從何而來?
或許是我沒找到資料,或許故事亡佚,或許神話本身就不嚴謹。目前我無法給答案。
至於後來神話屢屢把Atum與後起神明的太陽神Ra、Honus合一、混用的事,那就是後話了。


*****
接著來說奧西里斯(Osiris)神話(註15)。
Geb和Nut的四個小孩,兩兩連理,Osiris娶Isis,Set娶Nephthys。
以考古文獻(紀載神話)來看,在Atum將王位傳給Osiris後,
後面的故事版本超多、超亂,無法整合成一個。
有人說:埃及人講神話很隨興。別人信不信,我不知道,但我是信了。

有版本說,Set心生妒忌,想奪權,動了殺心;
另有版本說:Osiris和Nephthys(Set的老婆)有染,Set難嚥這口氣,計畫殺他。
總之,Set要殺Osiris。
那Set怎麼殺Osiris,又存在多種講法。
豐富版說:Set把Osiris騙進棺材,猛然關上棺蓋,密封後丟入尼羅河,Osiris淹死。
當Isis找到後,將棺材藏在沼澤,欲日後偷偷運回埋葬。未料,仍被Set狩獵時發現。
憤怒的Set把Osiris屍體切成42塊,散棄在埃及各處;
而簡略版只講誅殺、肢解、屍塊分處遺棄;
取大家的最大公約數,「Set殺死Osiris並分屍」。

而後,Isis一一找回屍塊,獨缺生殖器,其餘的交給胡狼頭神Anubis組合起來。
Anubis是誰呢?答案依然數個。
有的說:Osiris和Isis的孩子;
也有的說:Set和Nephthys的孩子;
另有的說:Nephthys和Osiris偷情生的,前頭提過。

不管Anubis是誰,幾乎所有神話都講
Anubis把Osiris作成木乃伊(埃及"史上"第一具木乃伊),又使Osiris復活。
而這就是為何之後製造木乃伊的祭司要戴著Anubis面具。
註17
活過來的Osiris讓Isis"感應"而孕,產下Horus後,
Osiris便往陰間當王,成為埃及神祇中的冥神跟重生之神。
之後,Horus也當父親,有四孩子,
即卡諾卜罈罈上那四尊:Imsety, Duamutef, Hapi, Qebehsenuef(註18)。


註18

*****
創世神話除外,其他神話言及的神祇,祂們的傳說太龐雜混亂,神與神彼此間還會結合。
就像九柱神中的Shu、Tefnut、Geb、Nut,
還能區別祂們是空氣之神、濕氣女神、大地之神、天空女神。
但後面的Osiris、Set、Isis、Nephthys執掌事務累累重疊,實在沒法定義祂們負責什麼。

又像是法老(埃及國王)是哪個神明的化身?
有些神話言:Ra(Atum)的兒子;有些言Atum的玄孫Horus(註19);
甚至有些言Atum、Ra、Horus都是同一神靈(結合?),說誰都行。
而關於法老的葬禮所需要的卡諾卜罈,也許正因為法老和Horus沾得上邊,
其蓋子才會做成Horus四個兒子的造型吧!



---------------------------------------------------------------------------------------------
2020.06.27
根據《古埃及密碼》Page 11和Page 15,
並非是埃及人講在神話很隨興,
而是因為隨著古埃及的政治中心地點轉移,
便出現「地域神」取代或結合「主神」的現象。

什麼叫做「地域神」取代或結合「主神」呢?
古埃及的眾神之王是「太陽神」這個稱號,這就是主要神祇(主神)之一。
好比中國王朝裡的皇帝,
雖然各個朝代都有「皇帝」,但不是萬世一系,姓氏不見得相同,全憑誰有能力取得政權。
古埃及宗教便是如此,
曾當過「太陽神」的有拉(Ra)、阿圖姆(Atum)、阿蒙(Amen)、
阿頓(Aten)、荷魯斯(Ra-Horakhty,拉是二個地平線上的荷魯斯)。
於是,神跟神之間替代來替換去,或者相互結合,產生了混亂。
先訂出「主神」,如太陽神、三位神...等,能幫助理解。

2019.08.06
木乃伊的神話由來
1. 埃及的創世神話
2. Osiris神話
3. 埃及神明混亂且有些會重合,如法老是哪個神明的化身,有不同說法
---------------------------------------------------------------------------------------------
註1:WIKI:卡諾卜罈
人類(肝臟)、狒狒(肺部)、豺狼(胃部)、老鷹(腸子)


註2:醫健_處方箋上的℞


註3:God v.s. god (圖片來源)


註4:WIKI(英文):Ancient Egyptian creation myths
In Heliopolis, the creation was attributed to Atum, a deity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Ra,
who was said to have existed in the waters of Nu as an inert potential being.
Atum was a self-engendered god, the source of all the elements and forces in the world,
and the Heliopolitan myth described the process by which he "evolved" f
rom a single being into this multiplicity of elements.[14][15]

The process began when Atum appeared on the mound
and gave rise to the air god Shu and his sister Tefnut,[16]
whose existence represented the emergence of an empty space amid the waters.
[17] To explain how Atum did this, the myth uses the metaphor of masturbation,
with the hand he used in this act representing the female principle inherent within him.[18]
He is also said to have "sneezed" and"spat" to produce Shu and Tefnut,
a metaphor that arose from puns on their names.[19]
 Next, Shu and Tefnut coupled to produce the earth god Geb and the sky goddess Nut,
who defined the limits of the world.[20]
Geb and Nut in turn gave rise to four children, who represented the forces of life:
Osiris, god of fertility and regeneration;
Isis, goddess of motherhood;
Set, the god of chaos;
and Nephthys, the female complement of Set.
The myth thus represented the process by which life was made possible.
These nine gods were grouped together theologically as the Ennead, but the eight lesser gods,
 and all other things in the world, were ultimately seen as extensions of Atum.[21][22]


註5:WIKI:埃及神話
○赫利奧波利斯創世神話
世界之初,只有名為努恩的原初之水,
而後太陽神阿圖姆—拉使自己從原初之水努恩中誕生,
為使自己有地方站立,又創造了第一片土地—奔奔,
阿圖姆站在奔奔上吐出了(一說自慰)空氣之神舒與溼氣女神泰芙努特,
之後這兩位神相戀結合生出了天空之神努特與大地之神蓋布;
由於天空之神努特與大地之神蓋伯十分相愛,整日形影不離,
使的天與地間幾乎沒有空間,萬物無法生長而太陽也無處航行,
於是亞圖姆便命令空氣之神將其分開,使他們在一年三百六十天內皆不得相見,
此舉動被路過的智慧之神托特看見並認為他們太可憐,
便與月神下施奈特棋用贏得的月光創造了五個多出來的日子
(這也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原因),使的努特與蓋布可以有躲避禁令的五天,
而原本就懷孕的努特也在這期間生了四個小孩:奧西里斯、伊西斯、賽特、奈芙蒂斯。


○In the Heliopolitan creation myth, Atum was considered to be the first god, 
having created himself, sitting on a mound (benben) (or identified with the mound itself), 
from the primordial waters (Nu).[6] 
Early myths state that Atum created the god Shu and goddess Tefnut 
by spitting them out of his mouth.[7] Atum did so through masturbation, 
with the hand he used in this act representing the female principle inherent within him.[8] 
Other interpretations state that he has made union with his shadow.[9]
§對於原始土丘Benben來源,此處有兩說,(1)原有的,(2)Benben就是Atum,
 而也有的人說Benben是Atum創造的(註5)。§

In the Old Kingdom the Egyptians believed 
that Atum lifted the dead king's soul from his pyramid to the starry heavens.[7] 
He was also a solar deity, associated with the primary sun god Ra
Atum was linked specifically with the evening sun, while Ra or 
the closely linked god Khepri were connected with the sun at morning and midday.[10]

In the Book of the Dead, which was still current in the Graeco-Roman period, 
the sun god Atum is said to have ascended from chaos-waters with the appearance of a snake, 
the animal renewing itself every morning.[11][12][13]

Atum is the god of pre-existence and post-existence. 
In the binary solar cycle, the serpentine Atum is contrasted with the ram-headed scarab Khepri—
the young sun god, whose name is derived from the Egyptian hpr "to come into existence". 
Khepri-Atum encompassed sunrise and sunset, 
thus reflecting the entire cycle of morning and evening.[14]


註7:WIKI:奔奔石 (圖片來源)


註8:圖片來源
1. WKI(英文):Atum(重複引用)




註10:WIKI:努恩(Nu) 圖片來源


註11:
The origin of humans is not a major feature of Egyptian creation stories.

2. WKI(英文):Atum(重複引用)
The brother and sister, curious about the primeval waters that surrounded them, 
went to explore the waters and disappeared into the darkness. 
Unable to bear his loss, Atum sent a fiery messenger, the Eye of Ra, to find his children. 
The tears of joy he shed upon their return were the first human beings.[15]


註12:


註13:
1. WIKI(英文):Nut (重複引用)
Ra, the sun god, was the second to rule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 reign of the gods. 
Ra was a strong ruler but he feared anyone taking his throne. 
When he discovered that Nut was to have children, he was furious. 
He decreed, "Nut shall not give birth any day of the year." At that time, the year was only 360 days. 
Nut spoke to Thoth, god of wisdom, and he had a plan. 
Thoth gambled with Khonsu, god of the moon, whose light rivaled that of Ra's. 
Every time Khonsu lost, he had to give Thoth some of his moonlight. 
Khonsu lost so many times that Thoth had enough moonlight to make five extra days. 
Since these days were not part of the year, Nut could have her children. She had five children:

2. WIKI(英文):Thoth
his mythology also credits him with the creation of the 365-day calendar. 
Originally, according to the myth, the year was only 360 days long 
and Nut was sterile during these days, unable to bear children. 
Thoth gambled with the Moon for 1/72nd of its light (360/72 = 5), or 5 days, and won. 
During these 5 days, Nut and Geb gave birth to Osiris, Set, Isis, and Nephthys.


註14:圖片來源
1. WIKI(英文):Osiris
2. WIKI(英文):Isis
3. WIKI(英文):Set_(deity)
4. WIKI(英文):Nephthys


註15:WIKI(英文):Ennead


註16:
2. WIKI(英文):Osiris_myth


註17:WIKI(英文):Anubis


註18:WIKI:荷魯斯的四個兒子


註19:WIKI(英文):Horus
○The notion of Horus as the pharaoh seems to have been superseded
by the concept of the pharaoh as the son of Ra during the Fifth Dynasty


----------------------------------------------------------------------
參考:
尼羅河的禮物

圖片來源

參考遊記:2018埃及行前準備part5【代表符號】

2019年8月2日 星期五

外地_(日本京都)壽岳章子《千年繁華:街巷人生》


這是一套《千年繁華》有三冊,它是介紹日本京都的傳記文學。
我是從Zen大 曉得這套書,今天讀完它的第一冊:《千年繁華:京都的街巷人生》。
在本書裡,作者敘說自她父母婚後遷入京都,
到她出生、幼年、讀書、教書(工作)、退休這幾十年,它們一家人的生活點滴,
此亦是這千年古都的柴米油鹽、街巷百態。
自作者與師友間的對談,如廣田長三郎、柳宗悅、新村出諸位先生,
能略察到日本美學工藝及其背後的人文氣息;
從作者描述與商家的來往,能感受如親友般的交流情誼;
再從使用的產品,查覺到日本代代相傳的「匠人文化」,埋頭苦幹將事情做到精緻細膩。
不乏有人依著此書探訪京都,體驗她的千載底蘊、寧靜纖細。

書中文字讀起來溫馨親切、清閒淡雅。如同:
○(Page 38)
這段時間是母親最後的安逸時光,而家族最後的對話也在這段日子完成部分錄音,
錄音時,我在對話中不經意向母親問道:「在媽的一生當中,最快樂的事是什麼?」
與過去談笑風生的模樣大為迥異,目前已經衰落到了極點,
也不知道究竟能不能答話的母親,只有在面對這問題時立刻回道:
「能和你爸在一起,就是我最快樂的事。」

○(Page132-133)
父親偶爾和久未聯絡的好友碰面,就會朋友一起吃過晚飯才回來;
這對世上的男人來說,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不過,先讓孩子吃飽飯,自己卻空著肚子等待父親回家的母親,
可對父親發了好大一頓脾氣,幾乎生了一整夜的氣。
雖然父親道歉了,但母親還是非常惱恨。
這是五十年前的事了,但是那一晚的事情我仍記憶猶新。
過了四、五天,我終於忍不住向母親求情。「爸爸真的好可憐,媽媽氣太久了。」
媽媽卻立刻回話:
「從結婚那天開始,我和你父親一起生活的時日,就一天天減少,
 所以每一天都是非常珍貴的。正因如此,我才想和心愛的人多點時間一起用餐。
 但是他卻不明白我的心意,所以我才會這麼生氣。」
我們家的餐桌就像心靈交流的世界。這絕對不是單純營養或是料理種類多寡而已。
我們非常珍惜且充滿感激地度過每次的用餐時間。

○(Page134)
山藥泥也常在我家的餐桌上登場。
這道料理快要變成過去式了,現在我實在提不起勁來做這道料理。
母親去世後,我動手做過兩三回,做出來的成品和印象中的味道相差無幾,
但是每次我總會邊做邊流淚。從前這可是一道充滿歡樂的料理。

Page 144
○(Page 230-232)
即使生活在如此踏實、沉穩且安詳的京都,
寺町通仍是我們全家心靈生活的重要寄託;對父親而言,或許更是如此吧。
父親和不少書店頗有教球,諸如「若林春和堂」等。
而其中堪稱最大、最高級的名店,則非「丸善」莫屬。
...
寺町通如今仍安然健在,儘管寺町丸太町一帶的店家幾乎都關門了,
卻仍然才留著往日氣息。
梶井基次郎的作品《檸檬》,據說就是以此附近的一家水果店為故事背景。
此外,這裡還有諸如「箕中堂」、「芸艸堂」等獨具一格的和書店兼出版社;
以及「南江堂」這種專賣醫學書籍的店。
無論點心屋或是茶具店,都有敦厚高雅的氣質,
與東邊一路之隔,河原町通的熱鬧繁華大異其趣。
與其說是落寞,倒不如說是一種落落大方的寧靜。
不論是賣茶葉的「一保堂」,還是批發紙張的「柿本」,
無不洋溢著一股令人感到安心的沉穩氣息。
載往北邊前進,還有一家屬於西國札所知一的「革堂」。
我唸過的京都府立第一高女,就在「革堂」的隔壁;
那時候三不五時便會經過寺町通,如今還能走在充滿中學回憶的這條路上,實在令人欣喜。
一路走來,卻有種甜蜜又略帶寂寥傷感的心緒湧上心頭。


此外,還有一段是我覺得很神奇,特別想講:
○(Page 215-223)
提到「鳩居堂」,就讓我想到「蛇頂石」。...
被蜈蚣咬到很麻煩,不過我們家人卻不擔心。因為我們家有蛇頂石這種東西。
這種石頭內面是平的,將平的那面弄濕後,啪的貼在傷口上,
說也奇怪,石頭就像黏住了一般,僅僅附在皮膚上,即使稍微動一下也不會掉下來,
約莫過了兩、三個小時後,石頭便會自動脫落。然後將其置入裝滿水的洗手台,
疑似被石頭吸入的毒素變成了氣泡,咕嚕咕嚕的冒出水面。
而被咬傷的傷口雖然還有些紅腫,但是火燒般地灼痛卻已消失無蹤。
這種石頭可能是從中國傳來,只有在「鳩居堂」才買得到。
我們家裡原本有很多個,卻因裂開損壞而越來越少;現在碩果僅存的一個,
邊緣也開始有些磨損。這種石頭對治療各種毒蟲咬傷的確別具神效,
比什麼氨水都來得有用,不愧是蛇頂石。
可惜「鳩居堂」現在已經不賣這種東西了,店員也沒聽說過。


當初我去京都是依著大家推薦櫻花、楓葉名所,尋幽訪勝。
或許有天會考慮也照了書中所云,看看京都人之日常吧!



----------------------------------------------------
我感覺到比較好笑的句子:
○(Page 86)她完全沒有京都女人那種令人討厭的氣息,
 與中京那邊大戶人家婦女那種小心謹慎、深怕被抓到小辦子的說話模樣,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