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吾國與吾名》(簡稱《吾名》)的"中國歷朝國號的由來"感興趣,
僅談這主題,而且是部分朝代,不然我會寫到天荒地老。書中其餘主題則略去。
維基百科條目:國號(註1,簡稱《百科》)也有相關資料,
當《吾名》與之有別時,我會列出相比,但不論證其考據實偽。
在下文中,紫色字是我個人添上去的意見。
*****
夏朝:
《吾名》:「華夏」兩字同義(註2),「夏」即是「華」,
華引申出繁華、華彩之義,以為有「文明」、有「文化」的意涵。
《百科》:甲骨文裡的「夏」是一隻蟬的模樣,在古人看來,蟬象徵著生命的延續不斷。
《百科》:甲骨文裡的「夏」是一隻蟬的模樣,在古人看來,蟬象徵著生命的延續不斷。
《吾名》:來自地名。商人的始祖曾經被封到“商”這個地方,
後來他們建立國家以後,就把“商”作為國號。
《百科》:兩種說法,第一種和《吾名》相同。第二種,"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周朝:
《吾名》:來自地名。周朝的祖先曾經生活在陝西渭河流域的“周原”,
所以在他們建立國家以後,就把“周”作為國號。
《百科》:兩種說法,第一種和《吾名》相同。
第二種,甲骨文『周』字的寫法像「田」的形狀,
相傳周人的始祖后稷就是管理農業的官員。
漢朝:
《吾名》:
來自地名(封地)&含意。
劉邦曾經被項羽封為“漢王”,但劉邦其實曾經對這個封號很不滿,
漢朝:
《吾名》:
來自地名(封地)&含意。
劉邦曾經被項羽封為“漢王”,但劉邦其實曾經對這個封號很不滿,
因為這個封號來自漢中。漢中在當時比較偏僻,他覺得自己這是被流放了。
張良就安慰他,說“漢”這個封號不錯啊,你看天上的銀河,被稱為“天漢”,
我們在地上的這個“漢”,和天上那個漢是彼此呼應的,
張良就安慰他,說“漢”這個封號不錯啊,你看天上的銀河,被稱為“天漢”,
我們在地上的這個“漢”,和天上那個漢是彼此呼應的,
我們打出“漢”這個旗號,一定可以得到上天的保佑。
所以,漢朝的這個“漢”,表面上來自封號,其實也和含義有關。
§我必須打岔,不是張良,而是蕭何。
出自《漢書》蕭何傳(註3):「語曰『天漢』,其稱甚美。」§
中國歷史上還出現過好幾個國號叫“漢”的政權,而且建立者一般都姓劉。
例如:五代的後漢,建立者叫劉知遠;十國中的北漢,建立者叫劉旻;
十國中還有個南漢,建立者叫劉䶮。
他們把國號定為漢,主要就是跟劉邦建立的漢朝套關係,顯得自己的政權比較有背景。
十國中還有個南漢,建立者叫劉䶮。
他們把國號定為漢,主要就是跟劉邦建立的漢朝套關係,顯得自己的政權比較有背景。
古代皇宮大門上都有一座高聳的城樓,“魏闕”,“魏”就是高大的,“闕”就是門。
“魏闕”有時也簡稱“魏”,所以曹操要求漢獻帝封他為“魏公”,
也可能是呼應“代漢者當塗高”這個讖語,顯示自己是天命所歸。
晉朝:
《吾名》:來自讖語。
司馬炎的父親司馬昭當年要求封為晉國公,也是為了去呼應“代漢者當塗高”的讖語。
晉國公的這個“晉”字,就有“高升”的意思。
南齊:
隋朝:
《吾名》:來自封號,再微調。
隋朝的國號,源於隨州,本應寫作「隨」,
但隋文帝因忌諱「隨」字有「辶」(即走之旁),恐隋朝國運比前朝不長久;
遂改「隨」為「隋」。
然而,南唐徐鍇在筆記裡嘲笑楊堅不學無術,
因為他採用的這個“隋”字本意是祭祀神靈的肉,其實更不吉利。
§這說法源自南唐徐鍇的《說文系傳》,此說存在爭議。為什麼呢?
從當時的碑文的考據,「隨」和「隋」是混用的(註6)。§
宋朝:
《吾名》:來自封號。
趙匡胤曾經在宋州這個地方擔任節度使,所以他即位以後就把國號定為“宋”。
元朝:
《吾名》:取自《易經》。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頒發建國號詔,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
§補充一下:
針對第1點,有人說(註7):"大清"來自蒙古語:代清。滿語沒有這個音。
但也有人說(註8):當時的蒙古語,沒有這個發音。"大清"是純漢字發音。§
*****
別看我用寥寥幾句說結論,就以為這些考據輕而易舉。
可以參考搜狐的轉載(註2,書局有授權),一個夏朝的夏,粗估有三千字以上。
而我的補充,反駁歐力德(Elliott)那人,少說也寫了三四千字以上,
牽涉滿文、蒙古文的語言學,細察相關文獻的蛛絲馬跡,工作是很繁重、沉悶的。
----------------------------------------------
來自Get筆記
----------------------------------------------
註1:維基百科:國號
註2:《吾國與吾名》| 胡阿祥:“華夏”的由來
註3:漢書 蕭何傳
註4:百度:當塗高
註5:維基:南齊
註6:隋朝這麼短命,只是因為改國號「隨」為「隋」?
司馬炎的父親司馬昭當年要求封為晉國公,也是為了去呼應“代漢者當塗高”的讖語。
晉國公的這個“晉”字,就有“高升”的意思。
南齊:
《吾名》:來自讖語。《讖書》云:「金刀利刃齊刈之」,
意即「齊」將取代「宋」(因為南朝宋皇族為劉姓)
§雖然,《百科》沒寫這一段,但它的另一條目:「南齊」(註5)有。§
隋朝:
《吾名》:來自封號,再微調。
隋朝的國號,源於隨州,本應寫作「隨」,
但隋文帝因忌諱「隨」字有「辶」(即走之旁),恐隋朝國運比前朝不長久;
遂改「隨」為「隋」。
然而,南唐徐鍇在筆記裡嘲笑楊堅不學無術,
因為他採用的這個“隋”字本意是祭祀神靈的肉,其實更不吉利。
§這說法源自南唐徐鍇的《說文系傳》,此說存在爭議。為什麼呢?
從當時的碑文的考據,「隨」和「隋」是混用的(註6)。§
唐朝:
《吾名》:來自封號。李淵在稱帝前,曾被隋朝封為“唐國公”。《吾名》:來自封號。
趙匡胤曾經在宋州這個地方擔任節度使,所以他即位以後就把國號定為“宋”。
元朝:
《吾名》:取自《易經》。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頒發建國號詔,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
明朝:
《吾名》:取自白蓮教。
朱元璋自比為佛教的明王,所以用「大明」為國號。
清朝:
《吾名》:來歷有點不清不楚。
§太多了,我舉當中兩個§
1. 美國歷史學家歐力德(Elliott)認為,
“大清”這兩個字原本是對滿語的音譯,滿語的原意是“勇士”,大清國就是“勇士之國”。
2. “清”是三點水旁,代表水,而“明”代表火,水能克火,
所以把國號定為“大清”,將來一定能戰勝大明。
2. “清”是三點水旁,代表水,而“明”代表火,水能克火,
所以把國號定為“大清”,將來一定能戰勝大明。
針對第1點,有人說(註7):"大清"來自蒙古語:代清。滿語沒有這個音。
但也有人說(註8):當時的蒙古語,沒有這個發音。"大清"是純漢字發音。§
*****
別看我用寥寥幾句說結論,就以為這些考據輕而易舉。
可以參考搜狐的轉載(註2,書局有授權),一個夏朝的夏,粗估有三千字以上。
而我的補充,反駁歐力德(Elliott)那人,少說也寫了三四千字以上,
牽涉滿文、蒙古文的語言學,細察相關文獻的蛛絲馬跡,工作是很繁重、沉悶的。
----------------------------------------------
來自Get筆記
----------------------------------------------
註1:維基百科:國號
註2:《吾國與吾名》| 胡阿祥:“華夏”的由來
註3:漢書 蕭何傳
註4:百度:當塗高
《後漢書 · 袁術傳》:“(術)又少見讖書,言'代漢者當塗高',自云名字應之。”
「隋文帝惡隨」 之語,源自南唐學者徐鍇,傳言的源頭找到了。
可是,這徐鍇離隋朝已三四百年的歲月,中間整整隔了一個大唐,
隋朝的事,隋朝未講,唐朝人未講,到了五代十國的南唐,你徐鍇跑出來講,依據何在?
於是,有人認為隋文帝楊堅根本就未改「隨」 為「隋」,
壓根兒就沒幹過那事,不過是「隨」、「 隋」 二字通用、混用而已。
「否定說」 也有依據,那依據就是隋代碑刻,「隨」、「隋」二字混用互見。
清朝學者王昶研究眾多碑刻,著《金石萃編》,指出:
把王朝名寫作「隋」並非定製,兩字不過是一種並用而已。
東鄰日本的學者宮崎,竟也關注到隋朝「隋」 字的來由,認為:
「從一手價值的金石文資料上看,隋代自不必說,直至唐初,
隨、隋兩字都處於一種混用狀態,不加區分。
這一點早就被《金石萃編》的作者王昶指出來了。」
註7:滿洲大清國號的真正詞源詞義
註8:「推薦」清朝國號非漢文?——駁美國「新清史」專家歐立德|李勤璞
可是,這徐鍇離隋朝已三四百年的歲月,中間整整隔了一個大唐,
隋朝的事,隋朝未講,唐朝人未講,到了五代十國的南唐,你徐鍇跑出來講,依據何在?
於是,有人認為隋文帝楊堅根本就未改「隨」 為「隋」,
壓根兒就沒幹過那事,不過是「隨」、「 隋」 二字通用、混用而已。
「否定說」 也有依據,那依據就是隋代碑刻,「隨」、「隋」二字混用互見。
清朝學者王昶研究眾多碑刻,著《金石萃編》,指出:
把王朝名寫作「隋」並非定製,兩字不過是一種並用而已。
東鄰日本的學者宮崎,竟也關注到隋朝「隋」 字的來由,認為:
「從一手價值的金石文資料上看,隋代自不必說,直至唐初,
隨、隋兩字都處於一種混用狀態,不加區分。
這一點早就被《金石萃編》的作者王昶指出來了。」
註8:「推薦」清朝國號非漢文?——駁美國「新清史」專家歐立德|李勤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