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8日 星期日

札記-語文-「Japan」此字來自漆器?

今年清明假期,我到(嘉義)故宮南院,
看見它們的短片介紹,裡頭一段話大意是:
 中國之名(China),來自瓷器(china),同樣地,日本(Japan)之名,來自漆器。
"Japan"此字來自漆器嗎?
據我有限的見聞,應該不是,但事實是不是如我所言,很難說。


前面那句,中國之名(China)來自瓷器(china),應該是普遍共識,
然而,有人質疑這存在問題無法解釋,而質疑者恰恰是大陸官方(註1)。
按它們研究,外國人稱中國為China的可能起源有以下幾個,我依照時間排列。
1. China之音,來自印度古梵文"支那"(cina,註2)",
       又稱"震旦",出現時間在秦朝之前(註3)。
       不過,支那是印度在稱呼他東邊的某個國家,也有可能不是指當時的中國
       而學界認為古梵文的"cina
       是葡萄牙語、荷蘭語、德語、英語中的China以及法語中的Chine的起源
2. China之音,來自於秦朝 的秦chin。
3. China之音,來自於"昌南"這個地名的發音,
       昌南鎮是生產瓷器之景德鎮在唐朝的名稱(註3)。
       但是此說有爭議,
       因為昌南在唐朝的念法(古代發音),是qiang nam ,而不是cina(註4)。
       其次,瓷器開始被稱為china(小寫)是在1579年,
       昌南(鎮)早在1004年改作景德(鎮),更不可能有關係。

總結來說:China之音來自於古梵文"支那(cina)"
cina是否僅是名字,無任何涵義呢?是的,至少目前研究是這樣。
而外國人稱瓷器為china(小寫開頭),
是先以"出產國"稱呼"產品名稱",之後,才慢慢演變成"物品統稱"。
(先以China稱呼中國製的瓷器為china,之後,所有瓷器都叫作china)


下個問題是:日本(Japan)之名,是來自漆器嗎?
無論國內外,所有精瓷、瓷器都可以被稱為china,
而漆器,在日本,不管是不是日本製造,僅有的時候會稱為japan(註5),
而且在英文辭典中,japan,並無漆器的意思。
此外,有一個字Japanning,
它是指一種在歐洲人模仿亞洲漆器的塗漆工藝(註6),也與日本、日本製無絕對關係。


如果說,堅持「中國之名(China)來自瓷器(china)」,japan亦是套用這邏輯,
便是認同:先有china,後有China,
那麼,因為瓷器china揚名國外,所以中國被稱為China。即是以"產品名稱"稱呼"出產國"
如此的話,得問日本漆器也有聲名遠播嗎?應該沒這麼聽說吧!

Japan之名從何而來呢?
維基的「日本國名」(註7)寫:
 英語中的日本名字「Japan」是於古代的貿易中傳到西方。
 日本首次在西方文學中出現在《馬可波羅遊記》中,馬可波羅將日本記作Cipangu,
 相信馬可波羅紀錄當時了中古漢語(或當時的吳語)中「日本」的發音。
 即使現代的上海話(吳語的一種方言)仍然將日本讀作Zeppen。

我認為這才是較能接受的答案吧!





------------------------------
註1:“CHINA”的由來知多少?
 至今無人能夠否認英文China起源於印度古梵文“支那”。
 這個支那又作脂那、至那,三千年前就出現了。想想三千年前是什麼意思吧。
 那就是說,什麼昌南,什麼瓷器,還得在娘胎裡靜待兩千多年,方能一朝分娩出世。
 資格太嫩了,昌南瓷器爭什麼。
 三千年前,不但焚書坑儒的秦朝,就連春秋五霸的秦國,都還不存在,
 China怎麼能是秦的譯音呢?論資格,支那之名比周朝還要老,怎輪得上替暴秦爭面子呢?

註2:
1. 維基:支那
 蘇曼殊認為,支那這個字的對音,相當於梵語चीन(Cīna)。
 在《摩訶婆羅多》(Mahābhārata)、《摩奴法典》、《羅摩衍那》(Rāmāyana)、
 《考提拉實利論》(Kautiliya Arthaśāstra)、《普魯哈特薩瑪希塔》(Brhat-sajhitā)
 等古籍中,都有提到चीन(Cīna)。因為這些經典是次第編成,
 不確定梵語चीन(Cīna)這個名詞是何時被編入的,
 也無法從上下文確認這個名詞是不是指中國。
2. 百度百科:支那
 ○有人指出:
  Ci^na之名在《摩訶婆羅多》、《摩奴法典》、《羅摩耶那》等印度古籍就出現了。
  但還不能確證這就是指中國。
 ○“支那”和葡萄牙語、荷蘭語、德語、英語中的China以及法語中的Chine等,
  皆起源於梵語Ci^na—stha^ na之說,也已為學界公認。


註3:「支那」一語在《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出現過,成書皆在秦朝前。
1. 維基:《羅摩衍那》
 羅摩衍那最早成書於公元前300年(至西元三世紀定稿)。

2. 維基:《摩訶婆羅多》
 最早的抄本可能追溯到公元前200年,
 所以可能在3到4世紀已經編成18卷本了,目前存在的是18卷本。


註3:維基百科:景德鎮
景德鎮有史記載的第一個名稱是從東晉開始的,叫作新平鎮。
唐代時期,稱謂幾易其名,621年置新平縣;
716年設新昌縣,又稱昌南鎮;742年新昌改名為浮梁。


註4:百度百科:昌南
China-中國
 中國的英文名稱“China”的小寫“china”就是“瓷器”的意思。
 有人說“'china'其音就來源於“昌南”兩字的唐朝時代的古漢語音譯,與現代粵語非常相近”,
 其實“昌南”古音qiang nam /tɕʰĭaŋ nam/,粵語今音tseung nam /tsʰœŋ nam/,
 與英文今音China /'tʃaina/相差甚遠。
 中國與歐洲的往來始於漢代,China一詞指代中國應該早於唐代,
 那時英國仍是偏居歐洲西北的荒蠻野島,China一詞之後由歐洲大陸國家傳到英國,
 而且在14~15世紀英語“元音大推移”之前,i的發音是/i/, 而不是/ai/, 故China讀音/tʃina/,
 這與當今歐洲其他國家的發音類似,如西班牙語China /tʃina /, 
 意大利語Cina /tʃina/, 法語Chine /ʃin/,因此China作為國名指代中國與昌南並無直接關係
China-瓷器
 公元1004年(景德元年),宋真宗以自己的年號將當時的昌南鎮改名為景德鎮,
 並在此設官窯、燒禦瓷,而china一詞在英語中演化出“瓷器”之義的時間卻在1579年,
 起源於波斯語借詞chīnī。因此china作名詞指代瓷器與昌南並無直接聯繫。


「japan」の呼称
中国の陶磁器(Chinese ceramics)だけでなく「磁器」全般をチャイナ(China)
と表記するように、日本では、日本の漆器(Japanese lacquerware)
に限らず「漆器」全般をjapanと表記されていることがある。
しかし、上記の欧州の漆器でも述べたように
日本の漆器の模倣品「ジャパニング」の意味もあるため、
日本製をjapanと表記するのは誤りという意見がある[注釈 2]。
(ラッカー#ジャパニング、デコパージュも参照)
英米の英語辞典にはjapan欄に「漆」、「漆器」の意味は載っていない。


註6:Japan是漆器的意思麼?
接下來,去維基百科上查了“Japanning”一詞。
“Japanning”的本意是一種製作漆器的工藝。其主要目的是模仿亞洲的漆器工藝。
這種工藝在17世紀傳到歐洲。詞源網站etymonline上對這個含義的說明是:
文化的接觸產生了Japanning,意為 “coat with lacquer or varnish”。
這個詞的產生時間為17世紀80年代。
§Japanning翻譯成"漆器工藝"比較好§


2018年4月1日 星期日

語文_《Anki自學法》

說起來,這本書是我同學介紹的。
先是,我同學給我作者網站,後來,作者出書,我找來讀。


我認同作者網站上,”認清事實”的幾個觀點:
1. 學語言不是準備期末考
 不是因應一時的應付,而是長時間應用,
 故爾,特重於反覆練習、使用,使其習慣成自然。
2. 單字要背,重點是每天做,持之以恆
 我覺得,跟中文一樣。
 一來,久不寫都會忘;二來,會的字越多,表達越豐富、不無聊。
3. 別自我欺騙,看動畫、日劇,日文英文不會進步
 除非,你作筆記,重複看,聽得一字不漏。
再結合書中的”透人性的十三招”,便能鑑別錯的學習法,及自省建立好的學習心態。


至於正確的學習步驟,幾乎所有外語教學的老師談的,大致跟作者意見一致,
第一步要先檢討自己程度到哪,第二步,找適合教材。
好像是我在高中聽老師講過:
「讀到高中,沒有人英文是初學者,找的教材差不多就是二八、三七的比例,
 兩成新,八成舊(已經會),或三成新,七成舊。
 因為太難,心生退怯,不欲進步;過於簡單,則感無趣,喪失動力。」

第三步,就是維持階梯式前進,也差不多像作者講的那樣。
又走一輪”第一步、第二步”,
檢討自己程度,明確知道目前教材已全會,再找下一批教材,如此步步提升。


書花很多篇幅講解背單字的工具:Anki。
而他講的財務管理工具、時間管理工具,雖然篇幅比Anki少很多,但也是關鍵點。
要背單字、要練聽說讀寫,就得有投資時間呀。


*****
以下是我對本書的摘要(段義):
◎作者網站
1. http://blog.chunnorris.cc/
2. https://tolu.tw/language.html


◎正確的學習方法:
Step 1:了解自己的程度
Step 2:學習適合自己程度的資源
    可從
    ○音速日文
    ○VoiceTube
Step 3:找到適合自己的輔助工具
    ○Anki(註1)
    ○財務管理:Google drive試算表,
    ○時間規劃:Google Calendar, Chrome擴充-StayFocused的Nuclear模式
Step 4:養成習慣,並努力不懈


◎單字來源:
1. 你「主要」學習來源,例如上課書本、講義、雜誌或教學網站
2. 你學科的專有術語
3. 你有興趣的內容


◎看透人性的十三招
§只挑我認為不錯的§
1. 聚光燈效應(Spotlight Effect)
 別把自己想得太重要,花太多時間經營你在別人面前的形象。
2. 影響力偏差(Impact Bias)
 人常常會高估美些物品或事件的情感價值,
 以為得到之後,自己就會變得非常快樂,或是失去之後會非常難過,但事實非如此。
3. 反事實思維(Counterfactual Thinking)
 花太多時間後悔從前做過的事,或是沒做的事如果做了該有多好。
4. 每一次都要拚盡全力,不要自我設限(Self-handicapping),產生惡性循環
5. 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又稱自證預言
 跟第4項有相似之處。
6. 從眾效應(Bandwagon Effect)
 台灣有個奇怪的現象:講到玩樂,大家都搶著出頭;講到讀書,大家卻急著迴避,
 往往自己一個人偷偷躲起來讀,好像主動提出要念書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一樣。
 §我覺得這最有趣§


 
----------------------------------------
註1:Chun Norris 的 Anki 教學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