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9日 星期一

經濟_BBC:Master of money:John Maynard Keynes(凱因斯)

影片出處:


主要主張:
1. 不能放任經濟發展
2. 當發生大衰退,政府舉債建設,刺激消費
3. 留意國際間,有沒有國家發生與其他國家乞討問題(可能引發戰爭)
 堅決國際和平,成立國際性的經濟組織,促進彼此的經濟合作
4. (影片最後)人生的品質在於,想像力與樂觀主義
5. 矛盾的想法:
 經濟是可以控制的,這給了經濟學家自信,
 但,同時又說經濟是不可預測的,永遠不要認為會一直繁華下去
 

◎凱因斯,大學時代參加的社團與藝術文學有關,一生收集不少畫作及文物

◎凱因斯:經濟是是人(性)的心識表現,而不像數學物理有常規

◎凱因斯的「和平」和「世界經濟一體」之觀點
 (英國)凱因斯在一戰間,幫助其他國家向美國貸款,
 因此,形成了他「世界經濟一體」的主張。
 而一戰後,他見戰勝國對德國(戰敗國)索取超過其人民負荷的賠償金額
 他認為戰勝國不但不能獲利,反而遭害,故堅決反對,旋而辭去官職。
 結果正如他所預期,強大的債務壓迫德國不能復甦,
 通貨膨脹,加深仇恨痛苦,造就希特勒崛起,發動二戰。

◎理論上,價格增高,人們購買欲會下降。
 但因為人有從眾心理,使得股市股價不斷攀升,
 漲成泡沫,待到有一天(無法預測是哪天),終將吹破。
 1929的經濟大蕭條,便是如此。
 可惜的是,凱因斯並沒有精準預測到,竟然在股市賠錢。

◎政府必須「控制需求的急迫性」,
 是他在1929年大蕭條,從中得到的觀點。
 他認為:
 經濟會蕭條,且不會自動恢復正常,
 此時政府應當出面,讓一切回歸常軌。

◎一樣是經濟學家,
 傳統經濟學家認為:降低工資,會鼓舞資本家投資,增加工作機會,
 只要時間夠長,經濟重新繁榮
 
 凱因斯認為:不對,最根本的原因,市場缺乏自我穩定的機制
 受到悲觀情緒(意志消沉)的制約,經濟會不斷螺旋形下降,不會復元。
 市場蕭條->推測需求量下降->減少生產->失業率上升->政府發失業金->
 可支配金錢少->降低消費->需求量下降->減少生產......
 其手段之一,政府舉債,推動(公共相關)建設,
 迄今,此作法仍備受爭議。

◎常規時期的衰退,
 凱恩斯認為貨幣政策是有效的方法,
 包含降低利率、鼓勵借款及消費和投資。
 而非常規時期,政府需用財政支出,解決供需矛盾
 最有名的例子:美國「胡佛水壩」。

◎凱因斯認為:
 20世紀20~30年代的經濟混亂是戰爭所造成。
 應維持和平,成立國際性的經濟組織
 即後來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並且,共同扶植第三世界國家的貿易與發展
 
 而關於扶植,強國與弱國間的經濟必須維持雙向。
 強國貸款給弱國之同時,必須要增加進口,減少出口...
 但這「增加進口、減少出口」並沒有獲得多數人認同。

◎他最大遺產:對人性堅定的信念,對政府和社會能力的堅定信念
 政府全心全意為那些貧窮需要幫忙的人服務

2016年2月28日 星期日

電影_【史帝夫賈伯斯】:創造需求

參考出處:史帝夫賈伯斯 (電影)

電影劇情分三段,即三場發表會前,
前後台穿梭走動的主角賈伯斯,與其他人物的對話互動。
而這三場時間接合,導演用幾個畫面象徵時間推移。

一.共同創辦人沃茲(Steve Wozniak)
從賈伯斯與對談,乃至到第三場開場前的爭論,得知:

沃茲(Hardware engineer)認為:
好的電子產品,
是使用者容易升級、擴充,有相容性高的開放系統。
例如,Apple II的PCI插槽有8個,開放系統。

賈伯斯則不然,他認為應當是封閉系統,
一體成形,注重整體美感,別讓使用者拚拼裝裝。
使用者不會知道自己要什麼,
而是我們來創造東西,讓他們學會需要這東西。


自始至終,
沃茲認為Apple公司的獲利,都是由他及他優秀(Apple II)團隊,
賈伯斯應該在發表會上表揚他們。
而且賈伯斯不負責hardware,software,生產等等,
何德何能來評判產品好壞,及設計方向。

但是賈伯斯認為,就是他們搞錯方向,
才令Apple公司日漸衰敗的禍首,不可能公開稱讚。
而他最有資格說話的原因是,
他能帶領Apple開創出使用者全新的體驗(thinking different),
套句演奏家小澤征爾的話:「樂團演奏音樂,我演奏樂團。」

記得,我在前公司的新人訓,一個講師曾說:
「電腦這消費產品,跟其他不一樣。像冰箱,都是整件賣的。
 沒聽說有人會把它切成壓縮機等主零件,個別販賣。
 可是,電腦能切成RAM,CPU,硬碟...等等自個組裝販賣。」

或許正因如此,
買的人將大部分注意力放在由什麼組成、性能如何?
而不是看這產品整體功能面,原創出了什麼思維及使用者經驗。


二.Joanna Hoffman、媒體(包含記者和雜誌Time)
從媒體角度來看賈伯斯,讓人覺得賈伯斯自視甚高。
而整齣戲,令人覺得務實的角色,則是賈伯斯的重要員工Joanna Hoffman。

Joanna對銷售之保守預估,讓賈伯斯了解情勢。
同時,阻止乃至嚇阻,賈伯斯對其他人的言語衝突與傷害。


三.私生女Lisa Jobs
賈伯斯想設計出,任何人來用,一次就上手的電腦。
(戲中)第一個實驗對象,就是私生女Lisa。

自兩人的談話中,
可以發現Lisa很想從賈伯斯那得到父愛,
重複問賈伯斯喜歡說的話題來討好他,
可是可能是他那前女友的緣故,遷怒排斥Lisa,
當Lisa考上哈佛時,學費叫她自己籌,
不過,畢竟是父女,兩人關係喜劇收場。

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札記-心理-豬八戒投胎

前幾天看到一則黑色幽默:長得醜不需要重新投胎,因為可能會變得更慘...(註1)

我猜,它在嘲諷醜的人,自殺(投胎)是不能解決問題。這話說得夠酸。
下文則是...鼓勵醜的人變有錢,
但我就不知道這論點是出自作者真心,或又是一則諷刺了,呵呵。


講到投胎,我年節時讀過一篇短文,
(我後來查)出處出自王鼎鈞<變豬>(註2):
  在《西遊記》裡面,豬八戒怎會有一付豬相呢?
原來他在投胎轉世的途中,來到分歧的地方,不知走那一條路才好:
後來看見其中一條路足跡少,另一條路上卻絡繹成群,
決定朝人多的地方走,不料誤入豬群,轉世成豬。

  「跟著眾人走」未必錯,但是要先弄清楚路的盡頭是什麼地方。
盲從是可笑的,甚至是可怕的。社會上一時的風尚或慌亂往往是盲從造成的,
風尚是喜劇,慌亂就是悲劇了。所以修身齊家,處世治事,
也要有慎固安重的修養,人少的地方不心怯,人多的地方不頭昏。
它講的是「從眾心態」。
有趣的是認為「醜是一種劣勢」而自卑,是一種從眾心態,
豬八戒投胎朝人多的地方去,也是從眾心態。


附帶而提,《西遊記》無這橋段,其第19回(註3)寫的是:
改刑重責二千鎚,肉綻皮開骨將折。
放生遭貶出天關,福陵山下圖家業。
我因有罪錯投胎,俗名喚做豬剛鬣。



-----------------
註1:長得醜不需要重新投胎,因為可能會變得更慘...

註2:寓言-豬八戒為甚麼投胎變成豬?

註3:《西遊記》第19回<雲棧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經>

2016年2月17日 星期三

札記-心理-春到了,福到了

春貼,寫個春字、福字,倒著貼在牆上,
象徵「春到(倒)了」、「福到(倒)了」。
那如果寫個反字,倒過來貼,有人會念成「正」嗎?

全依人的主觀認定,
就像當初的「莫札特效應」,倡導聽莫札特音樂,能正向影響讀書、心情。
後來證實是錯的,理由是,實驗證實播放"自己喜歡的音樂",就有同樣效果,
並非一定得莫札特音樂。

因此,所謂的「春倒(到)了」、「福倒(到)了」,
是否應當解讀成,某些人的「莫札特效應」呢?


----------------------------

2016年2月3日 星期三

札記-讀書-江教授憶少年學習

文章出處:江教授回憶少年讀書

江教授是我在臉書上追蹤的「大德」。

從他這篇文章看來,他是困而學之者。
我最喜歡此文的這段:
「讀書就是我長期孤寂生活中的最大安慰和最大樂趣。」(註1)
我心有戚戚焉。這種感受,說得出來,但很難傳遞給別人知道的。

--------------
註1:《江燦騰自學回憶錄》Page 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