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6日 星期一

札記-教育-「舉一反三」的教學

我分享一個想法給我母親聽,而且這想法由來已久。
我一開始說這是我自己的心得,後來認真回想,
不,這是我高中老師(不用說,一定是國文老師)所灌輸給我的。

當初老師是這樣說:
「孔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但是同時要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註1)』,
假如學生不能舉一反三的話,孔子便不願教導。

而學生肯不肯向學,先從尊師的束脩來表現,有『尊師』必會教導。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我這個老師向來厭惡孔孟,十分愛鑽牛角尖揶揄。
因此,我單取其正面的部分:
(一)孔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二)孔子要求學生具備求知欲、舉一反三。

由於「束脩」的訓詁,依然存在很大分歧,就姑且不論了。
(有說是「薄禮」,有說是「十五歲」,有說是「自我約束力」)


我是這樣跟我母親說明的:
孔子的教學,
第一: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依照學生的根性,給予適當的教學。並且無論貴賤貧富,孔子都會給予教導。
第二,雖然有教無類,但是如果
 (1)不是學生自己想知道,孔子不教;
 (2)不是學生自己已經知道,想說卻不知道怎麼跟人說,孔子不教;
 (3)老師舉一個例子,學生不能同理可證到其餘同類事,孔子不教。
 簡單說,孔子只肯教求知的學生,並因材施教


引古論今,我認為,
這兩點對今日的教育都很重要,然而依照學階(學級),側重則有所不同。
小學、國中階段,著重在第一點: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高中、大學階段,著重在第二點:自動求知,舉一反三。


因為一個人無法對"從來沒聽聞、見識的事物"有任何好惡。
所以,人小時,對整個世界懵懵懂懂之際,
應該給予「廣度」的介紹(引發其求知慾),以及不可或缺的基本教育。
尤其是基本教育,如法律基本常識、對人的基本尊重,不管是誰都必須了解!
教師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耐心與愛心,必然得發揮出來!

其次,到了高中、大學以上,
學生到這時候,已經有自我意識(感受得到我是一個獨立個體),
興趣所向已蔚然成形,或漸漸成形。
此時,不再是教師將大部分心力放在誘發好奇心,
而是學生選擇修自己有興趣的學分,教師將學有專精的科目,傳承于願上進的學生。
如同《禮記.學記》:善待問者如扣鐘,扣之以小者則小鳴,扣之以大者則大鳴。

我要再強調的是,
並非高中、大學階段不需「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而是側重不同。
國中、小,重視「廣、必要」的學問,"老師先主動",苦口婆心;
高中、大學,重視「深、精闢」的學問,"學生先主動",非誠勿擾。


我想起我一位大學老師在第一堂課,說了一段我印象深刻的話。
他說:
「我教導你們的東西,我盡可能精確,但我最多最多敢保證七成正確而已。
 你們要明白一點,老師不一定對,你們要靠自己努力去找答案。

 我認為大學教育是教學生怎麼樣利用圖書館,自己找尋、探索各類資料、各種可能性。
 老師沒辦法給你標準答案,老師給的答案也不一定就是標準答案,
 存不存在標準答案都是個問題!
 不過,很遺憾的,你們作業得繳、考試得考,由我來給你們打分數。」
我想,能夠了解最終的學習責任是自己,答案得自己找,才算真正的「舉一反三」。


我媽聽完的反應是:「你說的東西,好難懂」。
我一直以為論語的文句,是我們這一輩跟上一輩的共同語言與回憶,或許我錯了吧。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