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每天從周遭人群,從資訊媒體所眼見、耳聞的一切太龐雜了,
消化理解都來不及了,更甭提有精力區別真偽。
所以,對我來說,除非對前因後果很有把握,我會採取「姑妄信之」的態度。
而且,應該很多人明瞭:
懷疑一件事很容易,但要一一駁斥疑點的嚴肅考證卻相當辛苦,
「姑妄信之」實在是不滿意但能接受的選項。
否則,若是要事事生疑,一有消極的證據(註1)便予以否定,
可能無事不假,說話、做事皆寸步難行。
我高中老師課堂上解釋"為何讀四書要以朱熹《四書集註》為主",
聽得出來頗有"演義"的味道,但亦可能是事實,我也就暫時相信是這樣。
他說:
「朱元璋當了皇上,建立明朝後,仍介意別人會瞧不起他出身於貧民,乞討過。
因此,朱元璋想在"血統"作文章,佯為流落民間的清貴之後。
像唐朝開國皇帝鮮卑人李淵,追源到春秋時代,
認同姓的漢人老子李耳為先祖,彰顯他統治的正當("證明"唐朝李氏不是外族)。
於是,朱元璋選南宋的同姓名人-朱熹,與之沾親帶故。
既然國姓血脈的來自朱熹,
順利成章,明朝科舉考四書五經,便以朱熹《四書集註》為主了。
不過,朱元璋最終未能如願,兩朱家的家譜交叉比對,
政治版的"血緣鑑定"很難自圓其說,朱元璋只好作罷,
而《四書集註》朱元璋認為此書仍是好的,沒必要更動政令,依舊為科考定本。」
依我所知,科考考《四書集註》始於元朝(註2),並非朱元璋,
也許朱元璋僅是照舊,與血不血緣無關。
在我讀書那時,雖然科舉考試、清朝早已煙消雲散,
然而,《四書集註》的影響淵遠流長,
老師解釋論語,仍會引《四書集註》,可見它必有高超不凡之處。
同時,坊間指正《四書集註》的書數不勝數,
但本來就不存在大家都滿意的註解,為什麼會這麼多人針對它批評呢?
應該是盛名之累吧。
消化理解都來不及了,更甭提有精力區別真偽。
所以,對我來說,除非對前因後果很有把握,我會採取「姑妄信之」的態度。
而且,應該很多人明瞭:
懷疑一件事很容易,但要一一駁斥疑點的嚴肅考證卻相當辛苦,
「姑妄信之」實在是不滿意但能接受的選項。
否則,若是要事事生疑,一有消極的證據(註1)便予以否定,
可能無事不假,說話、做事皆寸步難行。
我高中老師課堂上解釋"為何讀四書要以朱熹《四書集註》為主",
聽得出來頗有"演義"的味道,但亦可能是事實,我也就暫時相信是這樣。
他說:
「朱元璋當了皇上,建立明朝後,仍介意別人會瞧不起他出身於貧民,乞討過。
因此,朱元璋想在"血統"作文章,佯為流落民間的清貴之後。
像唐朝開國皇帝鮮卑人李淵,追源到春秋時代,
認同姓的漢人老子李耳為先祖,彰顯他統治的正當("證明"唐朝李氏不是外族)。
於是,朱元璋選南宋的同姓名人-朱熹,與之沾親帶故。
既然國姓血脈的來自朱熹,
順利成章,明朝科舉考四書五經,便以朱熹《四書集註》為主了。
不過,朱元璋最終未能如願,兩朱家的家譜交叉比對,
政治版的"血緣鑑定"很難自圓其說,朱元璋只好作罷,
而《四書集註》朱元璋認為此書仍是好的,沒必要更動政令,依舊為科考定本。」
依我所知,科考考《四書集註》始於元朝(註2),並非朱元璋,
也許朱元璋僅是照舊,與血不血緣無關。
在我讀書那時,雖然科舉考試、清朝早已煙消雲散,
然而,《四書集註》的影響淵遠流長,
老師解釋論語,仍會引《四書集註》,可見它必有高超不凡之處。
同時,坊間指正《四書集註》的書數不勝數,
但本來就不存在大家都滿意的註解,為什麼會這麼多人針對它批評呢?
應該是盛名之累吧。
有記載說朱熹到死前一天,還在修改此書,極其一生完美它,精神很令人欽佩。
普通人就做不到這一點,而這反倒會讓我疑惑他這麼做的目的。
到底是他在註釋四書,或是他拿四書來詮釋他的一生思想?
就好像唐朝的大慧禪師論莊子郭象注那樣:
「曾見郭象注莊子,識者云:卻是莊子注郭象」(註3)。
-----------------------------------
2017.09.26更新
-----------------------------------
註1:札記-中史-史論,選擇相信與不信
我這篇文章中也提過,我認為與其用消極證據,不如用積極證據。
於此,就不再重述。
註2:維基百科:朱熹
蒙元皇慶二年(1313年)複科舉,詔定以朱熹《四書集注》試士子,朱學定為科場程式。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科舉以朱熹等「傳注為宗」。
註3:《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22,〈示永寧郡夫人(鄭 兩府宅)〉
「曾見郭象注莊子,識者云:卻是莊子注郭象」(註3)。
-----------------------------------
2017.09.26更新
-----------------------------------
註1:札記-中史-史論,選擇相信與不信
我這篇文章中也提過,我認為與其用消極證據,不如用積極證據。
於此,就不再重述。
註2:維基百科:朱熹
蒙元皇慶二年(1313年)複科舉,詔定以朱熹《四書集注》試士子,朱學定為科場程式。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科舉以朱熹等「傳注為宗」。
註3:《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22,〈示永寧郡夫人(鄭 兩府宅)〉
《佛光大藏經:禪藏:大慧普覺禪師語錄》(高雄:佛光,1994),頁 444。
「曾見郭象注莊子,識者云:卻是莊子注郭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