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一段有趣的文字(註1):
雖然雅典只有兩萬公民,但是柏拉圖還是嫌人太多了。
他認為,城邦最理想的規模,是5040個公民。...
柏拉圖是限制人數,亞里士多德是限制面積,
他說:「一個城邦的邊界,當以成員目力所及能看見其他所有人為限。」
亞里士多德是用眼睛看來決定大小,咱們這邊的老子是用耳朵聽。
老子說的「小國寡民」,小到什麼程度呢? 「雞犬之聲相聞」。
就是誰家母雞下了個蛋啦,誰家狗見到個生人叫起來啦,全國人民都能聽到。
要小到這個程度。
做個小歸納,理想城邦(國家)的規模,
1. 柏拉圖是用人數規範,限5040人;
2. 亞里斯多德是依眼睛所及之範圍;
3. 老子是用耳朵,相互之間呼喊(拿雞犬相聞比喻)能聽得到作邊界。
*****
第一項,柏拉圖的"5040人"(註2)。
(1)出處是柏拉圖《對話錄》的《法篇》,並非《理想國》。
(2)為什麼是這數目?
5040等於1x2x3x4x5x6x7;而且同時5040又等於7x8x9x10。
除了11以外,5040可以被1到12中的數字整除,這種數在數學中又叫「高合成數」。 5040有什麼好處?因為因數多,所以分組容易。
第七卷中亞里士多德説明了最好的城邦的目的是讓人民有美好的德行, 由於柏拉圖所在的國家雅典是古希臘的一個小城邦,
當時的古希臘是由許多小城邦所組成的聯邦體制,
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部落聯盟」,
所以一個大國家,分成多少管理單位較容易管理呢?
不管是分成7、8、9、10個城邦單位都可以,而5040都可以被這些數整除,
所以最適合建立一個聯邦國。
第二項,亞里斯多德的"眼睛所及之範圍"。
(1)出處是亞里斯多德的《政治學》第七卷第六章(註3)。
(2)理想城邦人口限度(註4)是「足以達到自給生活所需」、「觀察能遍及」的最大數額。在商務書局的翻譯本,註釋特別說明意思:
不超過一萬人,居民能遠近相望(上述的"眼睛所及"和"觀察能遍及"),
里閭相逢,互知其行為、能力、門望、貧富,
平時集會可以朝至夕歸,戰時徵召可以朝令夕合。
第三項,老子的"相互呼喊,耳朵能聽著"。
(1)出處是《道德經》80章(註5):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2)疆域大小,國民人數,就無法給出具體數字了。
我是會將其想像成陶淵明描繪的「桃花源」(註6)。
而且,我還會聯想到印度佛教的長度單位:拘盧舍,和聲音相關。
佛學辭典(註7)對其的釋義為:
大牛之鳴喚或鼓聲之音響所可聽聞之距離,亦即自聚落至阿練若處之距離。即牛叫能聽到的距離,而這也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二十四(註8)規定,
人間比丘居住處所離人群聚落(鄉村城鎮都市)的長度。
身為一個淑世的出家修行人,是不可以離眾生太遠的。
---------------------------------------------------------------------------------------------------------------------
理想城邦(國家)的規模,
1. 柏拉圖是用人數規範,限5040人;
2. 亞里斯多德是依眼睛所及之範圍;
3. 老子是用耳朵,相互之間呼喊(拿雞犬相聞比喻)能聽得到作邊界。
---------------------------------------------------------------------------------------------------------------------
註1:20200804顧衡好書榜《反對選舉》2:抽籤抽出什麼問題?(付費文章)
註2:人間福報:理想國的人數
註3:百度:亞里斯多德《政治學》 (圖片來源)
過上最幸福的生活,他設想理想城邦的規劃,如人口的多少、
疆域的大小直到社會結構和城市規劃等,其中還涉及到嬰兒時期的教育問題。
註4:
1.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吳壽彭譯,商務印書館1983)Page 356
2. 台大論文:賴顯英《歐美「公民」之形成及「公民質性」演變之探討》2008年
認為理想的公民人數為 5,040 人(法律篇:737E)(Aristotle, 1965: 65a),
亞里斯多德則主張以集會時,目力所及能看清楚人為度,大概 1 萬人左右。
太小不能分工自足,大則無法治理,像東方的巴比倫,大到有一次敵軍圍城 3 天,
城內居然還有居民不知,仍然過著宴飲享樂的生活,豈不荒唐?(Aristotle, 1965: 26, 76b)
○亞里士多德還從自治和民主的維度討論城邦規模,
○註釋4:
古希臘人都認為公民數量應有限定。柏拉圖考慮到公民供養的問題,認為理想的公民人數為 5,040 人(法律篇:737E)(Aristotle, 1965: 65a),
亞里斯多德則主張以集會時,目力所及能看清楚人為度,大概 1 萬人左右。
太小不能分工自足,大則無法治理,像東方的巴比倫,大到有一次敵軍圍城 3 天,
城內居然還有居民不知,仍然過著宴飲享樂的生活,豈不荒唐?(Aristotle, 1965: 26, 76b)
“一邦公民人數不能超過萬人;居民都遠近相望,里閭相逢,互知其行為、能力、門望、貧富;
平時集會可以朝至夕歸,戰時徵召可以朝令夕合”[3]361-362。
○[3]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亞里士多德在設計國家藍圖時,特別強調國家的領土不可太廣,人口不可太多,
適當的限度應該是國民之間能夠相互熟悉,
人們聚集在一起開會的時候,一個人的嗓音就能使全體入會者都能聽到。
[這個說法比較特別,參考]
5. 城邦國家時代(六之三)
以雅典城邦為參考,亞里斯多德描繪了他心目中理想城邦的外貌: 城邦大小要適中,主要能自給自足並得閒暇生活;人口與邊界都是觀察所能遍及,
並可為軍事中心與商業中心( 1984:1326a-1327b )。
註5:老子道德經
註6:桃花源記
註7:一行佛教辭典:拘盧舍
[佛光大辭典]梵語 krośa,巴利語 kosa。為印度古代之尺度名。又作俱盧舍、拘摟賒。意譯聲、鳴喚。
即大牛之鳴喚或鼓聲之音響所可聽聞之距離,亦即自聚落至阿練若處之距離。
然因土地之高低、聲量之大小各異,是以音響所達之距離多有不同,
而俱盧舍之尺度亦未必一定。
在寺院與社區兩相裨益的良性互動下,聚落日益擴大,
在寺院與社區兩相裨益的良性互動下,聚落日益擴大,
城市興起,獻地建寺或捨宅為寺者漸增,
僧眾的修道場所也漸由「阿蘭若」演進到「近聚落」,乃至「聚落中」,
而寺院也由城郊建到城內。
所謂的「阿蘭若」在定義上也漸起轉變,
由樹下空地的寂靜處演變為「去村五百弓,有一拘盧舍」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二十四,《大正藏》第二十三冊,第七五六頁下。
拘盧舍即大牛吼聲或鼓聲可至之處,又一弓等於四「肘」,一肘等於一尺八寸,
故一拘盧舍即三千六百尺),
遂有了「蘭若比丘」(或稱「無事比丘」)和「人間比丘」(或稱「聚落比丘」)之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