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2日 星期日

札記-心理-習慣-「如果-那麼」改掉壞習慣

有篇文章(註1)介紹一種改掉壞習慣的方法,稱之為「如果-那麼」計畫法。
該文可分三段,分別為:舉例、用法(定義)、解釋為何有效。
下方黃底字是引用文。

一.例子:
如果週五晚上朋友請我去喝酒,那麼我會回答,我今天只想喝水。
 原本:週五朋友請我喝酒 → 我喝酒
 後來:週五朋友請我喝酒 → 我只想喝水

二.用法:
如果”這個詞後面,跟著的是觸發某個壞習慣的環境和條件
那麼”這個詞後面,跟著的是你會相應採取的行動,這個行動可以讓你改掉這個壞習慣。
怎麼實踐,蠻好理解的,但我覺得它隱藏一件事沒說,
就是"必須要有另一件事情取代",而不是直接戒除它。
比方說戒菸,煙癮來時,不是告訴自己:我戒菸了,啥事都不幹,
而要找一項替代抽菸的行為來做,吃口香糖、或找別人交談、或運動(註2)。

三.為何有效?
它不需要讓人提醒自己要改掉某個壞習慣,
它給人設定出一個不需要理性分析,直接做出自動回應的行動框架。

有種SOP、照表操課的感覺,好處是不假思考去做,會減少抗拒之心,便不覺得辛苦。


這法子相似於我從前學過的NLP飆換法(swish pattern,註3),
網路上蠻多文章介紹的,我轉貼當中的一篇。
步驟一.確認(想要改變的)內容:
你在那兒卡住?你想要在什麼時候或是什麼地方,和你現在的作為而有所不同?

步驟二.確認線索影像:
在你開始要做那些你不想做的行為之前,你會在那情境中,看到什麼?找出其線索影像!
實際地  去做出在那不想要的行為之前所會做的,會是有相當的好用。
(注意:線索影像可以是你心裡的內在影像,也可以是外在影像,真實的生活影像。)

步驟三、創造目標圖像:
看到你自己,就如同你好像看著已經達到你完成了所欲改變的自己。
(重要:持續調整著這圖像的次感元,直到你滿意為止。)

步驟四、整體生態檢驗:
    你~~確定要改變了嗎?
    對於本次的改變,有無任何的顧慮或考量,想清楚喔~~
 改變了以後,就變不回來了喔~~~呵呵~~~

步驟五.飆換:
先將線索影像挪到眼前,大且亮的。
接下來,將(所欲的)目標畫面縮得小小黑黑的,放在線索圖像的右下角。
這小小、黑黑的目標圖像,待會兒,在飆換的時候,會變得大大的、亮亮的,
並覆蓋、衝破掉線索影像,而線索影像會變得黯淡的,縮去,遠離。
同時,發出「咻」聲會有助於操作的順利進行。

步驟六.中斷情緒—睜開眼睛。抖動一下身體。

步驟七.從步驟四,重複個四到五次。

步驟八.測試
再試試去想起線索畫面。
若飆換法生效了,目標畫面會自動出現,或是很難去想起線索畫面。

步驟一、二,即你想要改掉的惡習,以及思考它給你帶來的困擾。
步驟三,即替代之事。
步驟四、五、六、七,是想像"替代之事摧毀了惡習"的過程。反覆四、五輪。
步驟八是檢視惡習是否已消聲滅跡。

雖然沒瞧見有「如果-那麼」中的"如果",但換的程序,相當酷似。
我個人覺得,「如果-那麼」是飆換法更簡潔的版本。


或許有人覺得幹嘛「換」?太迂迴,直截了當消滅不就得了。
那麼,就要留意先前說的「抗拒之心」,
倘若逼自己逼得太緊,最後受不了會產生「管它的效應」(註4),
甚至不但沒戒,反而變本加厲。所以,無論如何,循序漸進。
而若要選擇,我會挑「換」的方式,不會直接對決,哈哈。



------------------------------------------------------------------------
摘要:
1. 以替代的方式改換習慣
2. 改變壞習慣,靠反覆練習「替換」
3. 預防「去你的效應」,得循序漸進

-------------------------------------------------------------------------
註1:內參-幫你有效自律的“如果-那麼”計劃法
 舉個例子,如果你想要改掉在聚會時喝酒的壞習慣。
 那麼,這個計劃就可以這麼寫:
 如果週五晚上朋友請我去喝酒,那麼我會回答,我今天只想喝水。
 “如果”這個詞後面,跟著的是觸發某個壞習慣的環境和條件;
 “那麼”這個詞後面,跟著的是你會相應採取的行動,這個行動可以讓你改掉這個壞習慣。

 這個計劃法的好處是,
 它不需要讓人提醒自己要改掉某個壞習慣,這是一個相對抽象的提醒。
 它給人設定出一個不需要理性分析,直接做出自動回應的行動框架。

 而且,要制定一個“如果-那麼”計劃也並不難。
 只需要找出那些觸發自身壞習慣的重要情景,緊接著列出自己希望採取的行動就可以。






 壞習慣的特徵:
 1. 改變壞習慣的過程是曲折向上的。
 2. 認識並警惕“去他的效應”。
  當你試圖打破一個習慣卻受阻時,失望的情緒會引發一種“去他的”態度,
  讓你重新回到壞習慣,並且感到安慰。
  這種態度被科學家們稱為“去他的效應”(what-the-hell effect)。

 改變壞習慣的建議:
 1. 接受你的壞習慣,用自我同情和理解,取代自我評判和譴責。
  承認沮喪和失望的存在,同時支持自己而不是通過鬥爭攻擊自己,
  對改變壞習慣非常重要。
 2. 更準確地了解自己的進度
  學會回顧並確認你已經走了多遠,而不是你將要走多遠。
 3. 在遭遇挫折後,可以通過自我鼓勵來減輕壓力並安慰自己。
  比如,梳理自己的優勢,告訴自己,你可以做到更好。
 4. 雖然壞習慣會復發,但是可以試著找到其中的挑戰或機會。
 5. 把挫折或者錯誤想像成一個教訓,而不是忍受不了失敗。
 6. 提醒自己,你有能力來打破這種習慣。而且挫折會使你更強大,更有韌性。
 7. 記住成功和失敗是並存的。

2019年5月8日 星期三

科學_盤古大陸:大陸漂移說

下午同事接到他孩子老師的簡訊,
寫今天的教學內容,包含大陸(板塊)漂移與火山活動,
並和孩子討論為什麼美國黃石公園不是位於板塊,但火山運動活躍?

我同事跟我說:想想現在老師真辛苦,教小孩,還要向家長報告,
可是,說的那些大陸漂移、板塊運動,他都不知道。

我心想:以前在學校有學過啊。於是,和他聊了"大陸漂移說"由來的故事。
我說:
「過去有一個人,某天看地圖驚奇發現:南美洲東岸和非洲大陸西岸,
 一個外凸,一個內凹,兩個可以像拼圖無縫湊合,便跟人講。」,
 我還開google地圖給同事看。
註1
然後,我又說:
「他認為,兩塊大陸原是一整塊,因某理由而斷裂漂移。然而,沒有人相信。
 後來,他找到兩大陸交口處所挖掘到的生物遺骸一致作證據,
 花快三十年才漸漸說服人。」

一如既往,我只能說出個概略,有些出入,大體不差,
但就是無法說出正確年代、主角真實姓名。哈哈。
現在查明完,在這篇文章,擇要地重述。


*****
開創「大陸漂移說」的人,
是一位德國的 氣象學家─韋格納〈Alfred Lothar Wegener, 1880-1930〉(註2)。
台灣網路科教館的文章<板塊構造之父韋格納>(註1),
敘述了從發現到發表的過程,我摘要如下:
◎1910 年12 月某日, 韋格納看牆上的世界地圖,
 突然間發現在大西洋兩岸的南美洲與非洲竟然有著驚人的相似性,
 陸地的輪廓就好像是拼圖一般,可以將南美洲 與非洲拼在一起;
 剎時想:是不是全世界的陸地都可以拼在一起呢?



◎1911 年秋天,一偶然機會,他竟然在某一本書中發現:
 大西洋兩岸的兩個不同地方居然有相同的化石,
 很顯然,巴西和非洲這兩塊陸地應該曾經相連過。

註2
◎1912年,他把蒐集好的資料,整理出一套前所未聞的新理論─大陸漂移說,
 在德國的法蘭克福所召開的地質學會上,
 以「大陸與海洋的起源」為題,做了精彩的演講,並且出版「海陸的起源」一書。
 韋格納認為,在距今約三億年前 的古生代,地球上只有一塊陸地叫做 「盤古大陸」。

◎直到1950年代後,他所提出的大陸漂移假說才獲得逐步肯定。



--------------------------------------------------------------
註1:台灣網路科教館:板塊構造之父韋格納 圖片來源


註2:維基:阿爾弗雷德·韋格納(德語:Alfred Lothar Wegener)

2019年5月7日 星期二

札記-電影-【可可夜總會】:死亡不是永別,遺忘才是永別



這部影片,
【可可夜總會】(註1)是美國動畫片,
台灣、香港、大陸譯名全不同,我是採用台灣的。
當中的關鍵元素:亡靈節,是墨西哥的節日。

電影的原名是coco,劇中耄耋之年的老太太的名字。
第一男主角是她曾孫,一個愛音樂的小男孩;
第二男主角則是她那數十年未見,被冠上「拋妻棄子」,
但實情卻是被損友毒殺,英年早逝而回不了家的作曲家父親
主要劇情是這兩個人的故事,這可以參考WIKI,介紹得蠻詳盡的。
而想企圖傳達給觀眾最重要的信念是:死亡不是永別,遺忘才是永別

人世間有死亡,電影中,陰間的鬼魂也有。
鬼的死,取決陽間還有沒有人記得他(沒被遺忘),
除非能像公眾人物一樣,在生時留下"代表作",不管是流芳百世或遺臭萬年。
一個平凡人謝世,何種人會對他(她)一代接一代地緬懷呢?
無疑是親人!

特別是在慎終追遠的日子,中華文化是清明節,相對於墨西哥便是「亡靈節」。
子子孫孫在那天飲水思源,感念祖宗。
了解此,看完此片,或許會覺得英文片名是coco,不是沒原因的。
coco是人間最後一個認識他父親(第二男主角)的人,
若最後她的曾孫(第一男主角)沒有追查出事實,洗刷她父親的冤屈,
恐怕徹底地永別,黃泉路上不相逢。
換言之,正因真相水落石出,
他父親不再是家族不可提的一塊心病,亡靈節可享祭奠,輩輩懷念。


我覺得,且不須說到死後那麼遠。
在這個工商業社會,人跟人相處便可體會:死亡不是永別,遺忘才是永別。
即使兩人活在同一個時空,你忘了他,他忘了你,就已經是永別。



-----------------------------------
註1:WIKI:可可夜總會

2019年5月3日 星期五

札記-外史-(日本)天皇年號

若非袁騰飛老師的影片(註1),我不曉得日本天皇的年號僅僅是72個字的組合(註2)。
在日本史上,總共有247的年號,加上最新的「令和」,現在是248個。
而且,日本是碩果僅存,現在全世界唯一一個仍在用年號的國家。


日本年號的挑選,據說是由專門的「年號選考委員會」所擇出(註3)。
委員會的成員都是社會菁英,比如得過諾貝爾獎的、或著名文人等,
由他們秘密挑字組決定,所有經過不能讓外人知道,
同時有許多講究,例如:不能用已有人用過的詞彙。
仍源自不確定真偽的傳聞,說這次的年號是從六個備選年號中選出,
這本該是極機密之事,沒揀出的字組,說不準日後還能用,
但公布「令和」後的第二天,它們就全部流出,
分別是:万保、久化、広至、英弘、万和、令和。
就當都市傳奇聽聽吧,誰知道怎麼核實呀!

然而,日本天皇的年號全有典籍出處、文化蘊涵,這點可是十分確定的。
袁老師說:
○明治,出自《易經﹒說卦傳》: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

○大正,出自《易經.臨卦》的《彖》:亨以,天之道也。

○昭和,出自《尚書》的《堯典》:百姓明,協萬邦。

○平成,出自《史記.五帝本紀》: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

而此次的令和,出自《萬葉集》:
初春月,氣淑風,梅披鏡前之粉,蘭薰珮後之香。



-----------------------------------------------
註1:袁腾飞聊日本新年号:史上最没文化的一个?


註2:凸顯非中國藩屬 日使用年號近1400年
○目前全球只剩下日本繼續使用年號。

○日本年號有許多有趣的統計,雖然至平成為止,
日本共出現二四七個年號,但使用的漢字僅有七十二個字,
其中二十一個字出現十次以上,
排名前五大為永、天、元、治、應,其中「永」最多,共出現二十九次。


2019年5月2日 星期四

札記-表達-臉書、推特發文,宜先觀點、後論述

兩三個月前或更久吧,我留意臉書新增了「Watch影片」的選項。
影片題材有搞笑視頻(包含寵物),從抖音轉來的不少;有電影、電視的精彩片段;
有運動比賽的關鍵時刻,如關鍵一球;有直播剪輯,如議會質詢、影星、網紅等等。
它們的片長都不長,從我點閱經驗,約在三分鐘以內,有八九成。

臉書的經營是牽扯商業利益的!它是靠流量來賺廣告費的,
人們在臉書上停留越久,它能跟客戶收的金額越高。
它的演算法,一定是將瀏覽數高的影片置前。那個片長應該不是偶然。
有趣的是,最近兩週,臉書在這麼短的影片中塞入至少一則15秒的廣告,
完.全.不.能.略.過,廣告結束才能看到剩下部分。

從這反推,能曉得影片多長比較合適。
然而,也不能排除它是依造使用者習慣,即我本人,來發送影片。


影片是如此,那文字訊息呢?
推特(Twitter)規定每一則,至多140個中文字元,並且,張貼後不開放修改。
臉書(Facebook)則否,沒字數限制(也許有,但我從來沒有達到那自述)、可修正。
但是,如果字太多,其實只顯示前面一部分,要看後面,則要按「⋯ 更多」。

不想有「更多」,
如果每一句都按enter換行,我試過,可以寫5句,每句25字。這樣能寫125個字。
如果不按enter換行,我沒試出來,推測大於推特的140個中文字元!
我覺得這也有精心設計過,這大約140字,是現代人閱讀一則文字的共同極限。
(推特並沒有依使用者是誰來字數增減,全都140字)

換句話說,要寫吸引人的文章,
要嘛在140字左右說完,要嘛在140字抓住目光,令人有按「更多」的衝動才行。
這可以借鏡易中天先生接受採訪的經驗(註1),
一.一開始,先把觀點亮出來;然後有時間再論證,沒時間就別論證。
二.說人話、說真話。要講淺顯易懂的話,要講有憑有據的話,但不用全說,
  媒體不是做學術研究,不需要來龍去脈,細節詳盡。

像常上【年代向前看】的明居正教授,似乎也遵循這兩點。
再者,講得詼諧幽默則又錦上添花。但這要看人格特質,不是誰都能來個段子的。



---------------------------------------
註1:內參-易中天傳播學:說人話和處處替讀者著想
易中天最開始接觸電視是到鳳凰衛視做嘉賓。他被當時的主持人評價為“有電視天賦”。
這個節目時長50分鐘,有六個嘉賓和一個主持人。
易中天分析後得出結論,去掉片頭片尾隔斷廣告等,
內容有40分鐘,7個人講話,平均每個人6分鐘,講得精彩,能播出6分鐘,
講得不精彩,就只有3分鐘,講多了也沒有用。
有些嘉賓非常雄辯,“關於這個問題,我有三點意見”,
第一點就能講20分鐘,把節目變成個人演講,但是導演往往會一刀剪掉,因為不能用。

後來到了《百家講壇》節目,易中天的談話法就有變化了:
一開始,先把觀點亮出來;然後有時間再論證,沒時間就別論證。
媒體不是做學術研究,不要從前三皇、後五帝說起,那完全是兩回事。”
除了這些技巧之外,易中天把自己受到歡迎的原因總結為三個字:“說人話”。
因為有太多的官話、套話、空話、假話、廢話,所以“說人話”反而能成功。
2006年和2007年媒體採訪他,他的原則也是:說真話,不裝。
易中天引用康德的話說:
“一個人所說的必須真實,但是,沒有義務把所有的真實都說出來。”要說沒有風險的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