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5日 星期日

札記-旅遊-到日本哪看櫻花

有朋友明年春想到九州看櫻花,
我說:「看櫻花,日本首選京都。」見過京都,其他地方"黯然無光"。

說個故事,春秋時代(註1),
吳公子札,即季札,到魯國訪問,魯國為他表演樂舞。
季札看周文王的《象簫》和《南龠》,說:「美呀,但留有遺憾!」
(文王在世時,天下不能太平,所以有遺憾)
看周文王的《大武》說:「美呀,周朝昌盛時,大概就這樣子吧。」
看商湯的《韶濩》說:
「聖人道德如此恢弘,卻仍有慚愧之事,看來做聖人不簡單!」
看夏禹的《大夏》說:
「美呀!勤勞而不自矜功德,除了夏禹外,還有誰能這樣呢?」
看大舜的《陬簫》說:
「德行達極致!和天地同大,像天沒有一樣不覆,像地沒有一樣不載!
 雖然世上有極高仁德的人,恐怕無法超過大舜。
 觀賞就到此停止吧!如果還有其它樂舞,我也不敢再請求觀賞了!」
  
看完這個,足矣,後面的,不須再看。
這便是成語「嘆為觀止」的由來,《古文觀止》之所以叫「觀止」,也引用此。
類似的句子還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意思是,若看過五嶽(註2),中國其他的山別白跑,比不過這五座;
若看過安徽黃山,五嶽別去了,黃山是中國奇麗千山萬壑之翹首,看這就夠了。
而京都櫻花之美,在日本,亦是這番豔冠群芳。


我曾二訪京都櫻花,再至他處,沒見能與之匹儔,觀止矣。



----------------------
註1:《左傳》襄公29年:《古文觀止》:季札觀樂
原文:
見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猶有憾,
見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
見舞韶濩者,曰,聖人之弘也,而猶有慚德,聖人之難也,
見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誰能脩之,
見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
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註2:泰山、衡山、華山、嵩山、恆山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

中國人物_四大醜女:舉案齊眉

中國有四大美人,也有四大醜女,比較少人談到。
她們分別是嫫母、鐘離春、孟光、阮家女(註1)。
很久前,我說中國四大美人應是基於政治意義。
若這看法成立,則也可說四大醜女,得名於道德理由,貌醜心美。


第一位,嫫母,她是傳說中的人物,中華民族的共祖-黃帝的次妃。
按普羅大眾的印象,黃帝的太太不是嫘祖嗎?
一切全是神話,事實很難求證,毋須爭論。
若統合官方民間說詞,黃帝的后妃有四位:嫘祖、女節、彤魚氏、嫫母。
依傳聞,嫫母的賢能展現在助黃帝敗炎帝,殺蚩尤(註2),
而且還有一重大貢獻,發明鏡子!
為對中華共祖表示尊敬,我不評論此事!


第二位,鍾離春,又叫鍾無厭,出生於戰國時代齊國無鹽縣,
有個罕用成語:「貌似無鹽」,意思是長得跟無鹽縣的她一樣醜,貶義詞。
(確定不是"無言",所以看人不說話,別對他說:你貌似無言。)
《列女傳》(註3)說她:
「其為人極醜無雙,臼頭,深目,長壯,大節,卬鼻,結喉,
 肥項,少髮,折腰,出胸,皮膚若漆。」
十幾年前有部梅艷芳主演的電影【鍾無艷】,便以她的故事為腳本。
她令人讚揚的德行,直言犯上。


第三位,孟光(註4),
她的故事載於《續列女傳》(註5)和《後漢書》.逸民列傳(註6,她丈夫梁鴻的傳)。
描述比前兩者豐富許多。關於她的長相,
《續列女傳》:「其姿貌甚醜」,後面趕緊補誇一句「而德行甚修。」
《後漢書》:「狀肥醜而黑,力舉石臼」,意思是醜、肥、黑、還力大無窮。
但史籍沒提梁鴻婚前長相!就講他到人家家裡當長工,
作為他不小心燒毀人家財物的賠償,意指他品行好!

三十歲的老小姐孟光,可能是因為此事,跟母親講,要嫁給梁鴻。
梁鴻聽聞後,答應。(這很令我疑惑,怎會答應?)
成婚那天,孟光盛裝打扮嫁入梁家,之後連著七天,梁鴻不理睬她。
孟光向他請罪,問哪裡不得體。
梁鴻答:「我是要個能跟我粗衣惡食的妻子,但孟光妳卻衣裝華麗,濃妝豔抹。」
(也可能孟光化妝技術不好,化得跟【少林足球】的阿梅一樣)

孟光便換上樸素穿著,幹織布的活。梁鴻說:「這才是我的妻子。」
有天,孟光問梁鴻:「你不是常說要隱居嗎,怎不提了?」
梁鴻便帶著孟光歸隱山林,時間大約是王莽新朝滅後。
(王莽死於西元23年,章帝建初元年是西元76年,可見得時間在漢明帝即位前後才合理)
後來,梁鴻作《五噫歌》得罪漢肅宗(漢章帝),帶孟光逃難到齊魯(現山東省),
不久遷移到吳(今江蘇省一帶)皋伯通家當僕人。
雖然雙人身分低賤,孟光服侍梁鴻仍遵禮儀,
吃飯時,把飯菜連著小桌舉高至眉毛處,表達對丈夫梁鴻的尊重。
這便是成語「舉案齊眉」的由來。
皋伯通曉得此事後,覺得此夫妻非一般人,用賓客之禮待之。


第四位,東晉時期阮德尉之女(阮家女),只存姓,"名"遺失了。
她嫁給東晉名士許允,《世說新語》說她奇醜(註7)。
洞房花燭夜那晚,許允見她長相驚為天人,負面的那種,扭頭走人。
許允的朋友桓範勸他:「許配給你,一定是有原因的,考察看看吧。」
(感覺很敷衍,這說詞可用任何事上,你如何如何的,一定是有原因)
許允再次進房見新娘容貌,又想溜走,阮家女抓住許允後襟不讓去。
許允:「婦有四德,你有什麼?(妳何德何能,敢留我?)」
阮家女:「我只沒有婦容(婦德、婦言、婦功,我都有),那你有什麼德行?」
許允:「我百行具備。」
阮家女:「百行德為首,您好色不好德,怎能說俱備呢?」
許允感到羞愧,自此兩人相敬相愛。
(個人覺得,許允興許是喜歡她的聰穎,但古書說道德,那就道德吧。)


四大美女,
從政治角度看,楊貴妃、貂蟬,亡國喪邦;
王昭君、西施(越國角度),則利國、繼絕存亡。二惡二善。
而四大醜女,
嫫母、孟光巽順輔佐夫君;鍾離春、阮家女,直言匡正夫婿。
二順二逆,順逆雖有不同,皆是彰顯為妻之道德。
古代文化向來愛提倫理道德,不談這四對夫妻的情愛(情趣)。

史料沒說嫫母出嫁幾歲,也沒說有無為黃帝生子。
鍾離春40歲、孟光30歲才出閣,合理推測沒子嗣。
《世說新語》裡,許允被司馬師殺死時,阮家女教導孩子應對鍾會而免死,
因此,推斷四人中僅阮家女有生兒育女。
不知道我能不能這麼說,婦德比有沒有添後嗣來得重要。


此四人中,我最感興趣的是孟光的「舉案齊眉」。
故事前頭說孟光「力舉石臼」,
所以吃個飯,飯菜連同桌子端起來,她一定沒問題。
問題是,就為表示對丈夫的敬重?
我是皋伯通,也會覺得孟光不簡單,能駕馭這種妻子的梁鴻更不簡單。
至於成語「舉案齊眉」,應該不消說,
它在形容夫妻相敬如賓,而不是讚美別人夫人長得像孟光。



---------------------------------------------
註1:
1. 中國古代四大醜女:99%的國人不知道
2. 古代四大醜女是誰?

註2:
關於這段傳聞,很多網路文章有寫,但都沒有標出古文出處。
(1)中文百科在線:嫫母
 傳說,黄帝敗炎帝,殺蚩尤,皆因嫫母内助有功。(沒標明經典出處)
(2)百度百科:嫫母
 内助黄帝败炎帝,杀蚩尤,帮助黄帝一统华夏。(沒標明經典出處)
(3)華人百科:嫫母
 傳說,黃帝敗炎帝,殺蚩尤,皆因嫫母內助有功。(沒標明經典出處)

註3:《列女傳》:齊鍾離春

註4:維基百科:孟光

註5:《續列女傳》

註6:《後漢書》.逸民列傳

註7:《世說新語》.賢媛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中國人物_(三國)衛瓘

三國的衛瓘,我讀完他的傳(註1),
他參與的事件中,最大樁的是收復蜀地(蜀漢),
但我不覺得他是此事的關鍵人物,亦不當他是歷史要角,只是剛好看到寫成筆記。


衛瓘和鄧艾、鍾會如何收復蜀地,
鍾會謀逆,怎麼設計鄧艾,借刀殺人奪取衛瓘性命,反被衛瓘識破而命喪,
維基百科(註1)已將《晉書》這段描述翻譯成白話文,交代得很清楚,就不再贅述。
這段歷史,我不認為衛瓘有多忠貞愛國,不過是怕死求名之徒。

有一篇文章標題是<他幹掉了鍾會鄧艾姜維,卻因說了一句話慘遭滅門>(註2)
頗讚揚他足智多謀,一介文士憑幾段謊言、幾場表演化險為夷,
讓當代人們眼中的三傑(鍾會、鄧艾、姜維),各各因他而斷命。
可是要想,
鍾會本身要謀反(相信《晉書》所言,而不是剷除政敵),不可用,
姜維是敵國之將,不能用(自殺),那鄧艾呢?
衛瓘為了獨攬戰功,陰謀殺害國之良將,怎是國家之福呢?(註3)
雖然,他返國後辭不受功,最後仍是加官晉爵呀!


而衛瓘後續的故事,最戲劇性的,是他死的那場宮廷內鬥(註4)。
擇選太子妃,晉武帝明明說:
「賈公(賈充)的女兒有五件事不可取,善妒、皮膚黑、長得醜、子嗣少、身矮。
 衛瓘的女兒剛好與她相反,五可取。」意謂武帝認定衛瓘女兒是適當人選。
但最後晉武帝的皇后-武元楊皇后(太子的母親,太子即後來的晉惠帝)
聽信賈家、郭氏(?)親信的話,固執己見,再加幾位大臣美言,
武帝竟讓太子娶了賈南風,之後亂政的賈皇后。
而對衛家,武帝也沒虧待,將公主嫁給衛瓘的兒子-衛宣,
提升衛家在朝廷的地位(君臣成兒女親家),這也是鞏固帝位的必要手段。


後來,果然如武帝原先所感,賈南風因忌妒,作了許多不可理喻的事。武帝動了殺念。
此時,武元楊皇后已過世,她的堂妹武悼楊皇后,於她身故後嫁給武帝,
可能是太子是武元楊皇后的親生兒子,
武悼楊皇后便幫她的媳婦說了不少好話,才倖免於難。
然而,因武悼楊皇后才得以免死這事,賈南風並不知情。

由於太子(後來的晉惠帝)不聰慧,難為一國之君,
衛瓘曾有一次借酒裝瘋,跟武帝上諫,廢太子。武帝裝糊塗當他真醉了,不納言。
賈南風知這事後,對衛瓘懷恨在心。
其實何勞衛瓘說,武帝對自己兒子的能力本就擔心,
好幾次派臣子測試太子有無資格當皇帝,
結果賈南風找人捉刀一一解決,使武帝誤以為太子能夠繼承大統。


到此為止,在檯面上的武帝的親家有楊家、賈家、衛家。政治角力上,衛家相對薄弱。
武帝重病時,楊家(楊駿)因衛宣曾經毀謗他,令他與公主離婚。
這層因果很奇怪,反正就為打擊衛家。
待武帝駕崩,楊家大權獨攬(單獨輔政)。
此時,賈家(賈南風)為了奪權,聯合皇室司馬家的司馬亮、司馬瑋和衛家,合謀將楊家打趴。
楊家倒台後,賈家騙司馬瑋去殺害司馬亮、衛家(衛瓘連同子孫九人被誅),衛家失勢。
接著,賈南風又以司馬瑋害死司馬亮、衛瓘為理由,將其殺害,為衛家平反。
最終,賈南風專權,主導政治十年,直到要殺太子,政局才再有變化。


衛瓘,除了他的書法造詣外,
他的生平,最該被提、最驚心動魄的,應該就這兩段了吧。
還有,他的孫子衛玠,長相帥到出門到哪都被粉絲團團圍住,
可能心理壓力太大,然後...套句羅瑩雪的話:然後他就死掉了。
成語「看殺衛玠」即是"活活被看死"這事。



----------------------------------------
註1:
原文:《晉書》卷三十六 列傳第六
白話文:維基條目:衛瓘(衞瓘)

註2:<他幹掉了鍾會鄧艾姜維,卻因說了一句話慘遭滅門>

註3:《晉書》卷036:又欲專誅會之功,乃遣護軍田續至綿竹,
   夜襲艾於三造亭,斬艾及其子忠。

2016年12月9日 星期五

札記-理財-金額多少才算多、才算貴(2016年)

金額多少才算多、才算貴?別跟過去比,跟過去比什麼東西都變貴。

有人說:這很難說,要考慮事件、物品、地點等因素。
比如,普通的午餐便當,在台北(2016年),80元到100元算平價;在之上者,略貴;
超過300元,則超過台灣一般上族的負荷,
從前某高官顯要吃的500元便當,直至今日對多數人仍是高級便當。
而在屏東,所謂的平價,可以降低到60到80之間。
鄉下及農產地,消費水平比大都會低。
可是,這產生另一問題,為什麼是這個數,台北便當80~100元為平價呢?


食、衣、住、行是必需品、必要支出。消費能力強弱,得由收入來定奪。
換言之,"吃"的貴不貴,得看個人賺錢能力。
一個人一個月賺40萬台幣,500元的便當,仍算便宜。
而絕大部份的人,統計的月收入在4萬上下,
因此台北便當80~100元,是基於這前提下的相對合理數。
若是非必需品,則又另當別論,用不著的東西,可能花一毛都嫌貴吧。
由此可知,按「必需品」、「收入」是一種衡量貴淑(便宜、昂貴)的角度。


再以「必需品」、「收入」的角度作討論衍伸,
自「收入」所積攢的財產,怎樣算"足夠"(超過足夠,算多)呢?
目前人均壽命80歲左右,先用80減當下年紀,得到數字A。
其次,考慮「必需品」的物價水平,反推持有財產能支撐生活的年份數為B。
B大於A,就算足夠;B遠遠大於A,可稱得上"財產多"。
這也就是為何有人退休之後,想去鄉下定居的原因(必需品的物價水平低)。


有一個金錢數也值得聊,不會跳離現談主題,那就是:
出門帶多少錢才足夠(超過足夠,算多)?
我有個前同事,月收入至少有五六萬,但他錢包裡永遠不超過1000元。我問他何故。
他說:「這樣就不會亂花,而且我每次ATM領錢都領600元。」但他沒說一個月領幾次。
有次,我們一群人約晚上七點半在內湖集客聚餐,我跟他早到,
他看了一下菜單上的價目,於是跟我說他先出去吃個麵。
七點四十幾,他返回,只點杯飲料。
按這情況,或許在他眼裡(用設定的固定數判斷),80元的便當就算高檔了!
這和「必需品」、「收入」全不相干,
因此,我才說,那只是一種角度,前面所言或許對他皆不適用。

我曾讀一篇文章,作者說他身上常帶護身符。
不是符咒、玉珮等參雜神秘色彩的物品,而是200美金。
他認為,發生事故,馬上能掏出錢才是最實際的。
我之前有位長官,他則是隨身至少2萬台幣,也是以防不測。
兩人心態相似,數目不同,
想必,那是他們心中評斷不幸事件的「可能性」、「嚴重性」後,所得結論。
若論財產是多是寡,除了上述的「必需品」、「收入」外,
我想他們會再加一條:生命的「意外」。


說到這,提過「必需品」、「收入」、「固定支出額度」、「意外」,
但其實,我總結不出放諸四海皆準的準繩和枚舉所有因素,
因為「錢的多與少」之問,是何等錯綜複雜。2016年得不出,很有可能2116年也得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