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2日 星期三

札記-心理-明確

交通和消防的安全教育告訴我們:呼救要「明確」,
這有很多相關的案例可援證,非得如此:
如,火災發生,大家總以為一定有人會報案,結果常是報案時間太晚。
又如,車禍的傷患叫救命,只引來圍觀,卻沒人協助或使其延遲就醫/報警。

因此,我們被教導,遭逢這類事,自己不能或不及處理,
必須要「明確」指定某人去做(如報案),縱使你不認識他。


同樣談「明確」,
《用心法則》這本書舉一個實驗:
實驗人員在熙來攘往的街上,假裝走路腳踝扭到而跌坐在地,
然後,「明確」地請求某一陌生路人至最近藥局買貼布,
等他到藥局,已經安排好的藥師,會跟他說:沒賣貼布。
看他有什麼後續動作?

受測的25個人,每個人都是買不到就空手而回,
沒人詢問藥師「有沒有其他替代方案」。


「明確」能減少模糊而使人快速處置,
相對地,也限縮某程度的"可能性"。仍是要留意拿捏的問題。


-----
1996年電影【大內密探零零發】
零零發:「佛印,把我的百寶箱扔過來。」
佛印:「百寶箱在此,接住!」
(佛印把百寶箱往上扔,無相王發掌將百寶箱擊碎,化成碎屑颺塵)

佛印:「你真不濟事,你幹嘛硬叫我把它丟給你呀?這下出事了!」
零零發:「那我就對不起了!」

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

札記-企管-分工合作不重來

前幾天在公司上一門課【當責】,所言的概念...
最直接地讓我聯想到過勞死,站在資方剝削勞方而已,哈哈。
不過,到有一個故事蠻趣味,算是小小的收穫。

有甲、乙兩工人在路邊施工,
甲準確丈量,每隔三公尺就挖一個方方正正、等深的坑,把土堆在旁。
乙等甲動作完,再將土回補。

過了許久,不少人經過都沒有注意有異,
最終有一位路人看到忍不住發問了,說:
「你倆在幹什麼,一掘一補,目的為何啊?」

甲答:
「種樹阿。我們有三個人,一個下挖、一個栽植、一個上填。
 今天剛好中間那個人請假。」


從這個故事,我們明白對於團隊性的工作,尤其是大型團隊,
得周盤考量,才能避免做白工(重工)。

2014年3月9日 星期日

札記-政治-官有幾品呀?

古裝劇裡,常聽見官銜(尚書、侍郎...)、品秩(一品、二品...)等名詞,
我猜多數人的印象會是:
「曾聽過「九品官人法」之說,古代政府官員,應該大致分九品有9階吧。」
事實不然,且各各朝代不一定相同,
維基的九品制就提到:
  (1)九品中正制,中國晉朝至科舉制推行前的官員選拔與等級制度
  (2)九品六十階,中國北魏孝文帝後至北齊的官員等級制度
  (3)九品三十階,中國隋朝至宋朝神宗之前、朝鮮高麗王朝的官員等級制度
  (4)九品十八階,中國北魏、宋朝神宗以後、元朝、明朝、清朝的官員等級制度
以上四種是曹魏「九品官人法」之後,看官位高低之法,
而在之前,則是看品秩的「秩」,也就是以米量計算的薪資。

不過,品階裡面也可能暗藏著「級」(與薪資有關),
以元朝為例,各品就分上下兩等或上中下三等,可參考《元史卷96.食貨志四》
  至元二十二年(1285)百官俸例,各品分上中下三等:
  從一品:六錠、五錠
  正二品:四錠廿五兩、四錠一十五兩
  從二品:四錠、三錠三十五兩、三錠二十五兩...
  (註:一錠是五十兩)
因此同一品,待遇是有差別的。

若再對上官銜,又更加複雜。
比如明清兩代雖都是九階十八品,
但是同樣是六部尚書,明朝是正二品,清朝是從一品。
由此可見,中國歷朝歷代的「官銜」與「品秩」之對應,
不好記,還是用查表較快。


最近看到一個動畫,是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官制(公務員制度):
要想搞懂中国政治,首先搞懂官员级别!

看完隨後,查了一些資料,我將其作以下歸納。
他們的公務員分兩角度看,一.級別;二.職務
一.級別來看,所有的公務員,總共分27級別,第1級最大,第27級最小。
二.職務來看,把公務人員可分兩類,領導職務、非領導職務。
  領導職務,即國家或黨各個單位的領導跟副領導(例如國務院總理,國務院副總理)。
  總共有十個等級(只有領導才有分等級)。從上至下分別是:
  (1)正國級
  (2)副國級
  (3)正省、部級
  (4)副省、部級
  (5)正廳、局級
  (6)副廳、局級
  (7)正縣、處級
  (8)副縣、處級
  (9)正鄉、科級
  (10)副鄉、科級
  至於怎麼斷定,就要按"所處單位"來斷定了。
  舉兩個例子,
  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屬於「正國級單位」,
  所以,國務院總理(領導),就是正國級;國務院副總理(副領導),就是副國級。

  例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屬於「副國級單位」。
  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領導),就是副國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副領導),就是正省、部級;

  詳細的,請查詢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國共產黨的單位分類。(附註:部跟總局,一樣)
  或是中國幹部級別與職務
  倘若有人身兼二職(含以上),則以較高的職銜論其職級。

可以被稱為中央領導的是正國級和副國級。
目前(2014年)包含7個政治局常委(正國級),
跟61個副國級(政治局委員:4個直轄市委書記、廣東省省委書記、...),共68人。
而所謂「高級幹部」,則從正廳、局級以上的人,皆可含括。
如香港特別行政區特首,是屬於正省級,是高級幹部之一,但不是中央領導。

記得高中公民老師曾經問過我們:大陸黨、政、軍的領導位子,哪個最高?
老師說是軍(中央軍委會主席)最重要,因為毛澤東,至死才卸任。
而事實不然,他唯一沒有卸任的,是黨的主席,
且於他逝世後,為表對其尊重,共產黨的領導改稱為總書記。


目前台灣的公務人員體系,也是分兩角度,一.官吏;二.級別
一.官吏:分政務官」(官)與「事務官」(吏)。
     政務官大多指透過民選出來的政府官員或內閣閣員。
-.級別:公務人員任用法第五條分十四等級。一級最小,十四級最大。
     委任一到五級,薦任六到九級,簡任十到十四級。
     事實上,還有政務官的特任。


總而言之,古代、大陸、台灣的官制,有很大的分歧。
可是,大體上(不精準),
「官銜」、「職務」、「官吏」與職權(實權與否)有關連,
與「品秩」、「(陸)級別」、與「(台)級別」與薪水有相關。

2014年3月5日 星期三

札記-心理-決策-選項,孰優孰劣?

一個萬籟無聲的夜晚,一戶人家的嬰兒突然放聲號哭。
怕擾人清夢,它母親不停安撫無效下,唱起了搖籃曲...
這時,鄰人大喊:你還是讓孩子哭吧~

哭啼聲就悅耳嗎,兩相比較下的無奈之選。


四年前,在前公司上新人訓,講師突然問我:
「獵豹跑得比人還快,
 不管人怎麼努力都跑不贏牠,你覺得哪個物種比較優秀?」
我答:「人。」
老師又說:「鳥類不假外物就能飛翔,人卻不能,誰優秀呢?」
我答:「人。」
似乎是老師感到自討沒趣,沒詢問我理由,就換個話題了。哈哈。

我當時的想法是,
人跑不快沒關係,人有才智,發明磁浮列車;
人無法飛不要緊,人有聰明,創造飛機、太空梭,
不但能天空翱翔,更能上外太空!
而且,為何我的判斷 得依你設計的對比所左右呢?


約莫半年前,我看到TED,
Dan Ariely的演講:【是我們在主宰自己的決定嗎?】
我會心一笑,因為他解釋了看待上兩件的關鍵想法。

影片裡有兩個有趣的例子,我將其節錄出來。
例一:雜誌的訂閱方式之統計。
如照片一,方式有三個選項。
(1).電子版    價格59美金;
(2).紙本     價格125美金;
(3).紙本+電子版 價格125美金。
參與的100人中,84個選擇(3),16個選擇(1)。
這讓人感覺起來,第(2)選項是很無意義,
正常人看到(2)與(3),花相同錢,當然挑(3)。
照片一
那個如果沒有第(2)個選項呢?
如照片二我們將它移除,再做一份統計。
結果有很大的變化,參與的100人,有68人選(1),剩32人選(3)。

照片二
為什麼會這樣呢?
在照片一,多數的人注意力會放在(2)、(3),
由於他們容易比較,同一價錢,選(3)比較划算,很自然(1)被忽略了。
而照片二,剩(1)、(3),人們會聚焦在價錢,(1)便宜,便直覺挑上。
看到此,誰敢說(2)是多餘的?它可是能幫雜誌社賺錢呢!

同理適用於例二:誰比較帥之統計調查(沒有準確數據)
照片三
如照片三,
第一種情境,只有Tom,Jerry兩個長得不相近的人...誰帥的調查結果是,五十對五十。
第二種情境,有Tom,醜版Jerry,Jerry三人,結果Jerry得到最高票。
第三種情境,有Tom,醜版Tom,Jerry三人,結果Tom得到最高票。
為什麼從第一種情境跳到第二種,或者第一種情境跳到第三種,
人們的答案就明確很多呢?因為有「鮮明的比較」。

之前我分享給朋友的文章<為什麼又是英國研究>
裡面就說,部分企業找學術單位做一些很蠢的研究,
然後將其刊在電子新聞,同時把自己的產品廣告放在報導旁,
來反襯產品特色,此即是利用這理論的置入型行銷。


這理論有沒有一個專有名詞呢?坦白說,我不知道。
然而,我想我可以拿讀過的《向專家學思考》書中名詞來表徵它。
就是:對位差異(alignable difference)與非對位差異(nonalignable difference)。
有興趣,可讀wiki條目:Similarity
此書以下面兩問題來幫助認識「(非)對位差異」:
請舉出,(A)汽車與摩托車的一兩個相同點與相異點;
接著說,(B)長頸鹿與茄子的一兩個相同點與相異點。

你會發現,(A)很簡單,(B)很困難,甚至會抱怨長頸鹿跟茄子怎比阿?
而(A),就是對位差異,類似事物的鮮明差別;(B),是非對位差異。
人最最習慣的是對位差異。
上頭的例一(雜誌的訂閱)及例二(誰比較帥),皆對位差異的應用。
在日常生活,商人只是將其學以致用到行銷。


再舉個例子(例三):
房屋銷售人做的宣傳單,甲、乙二屋價錢大約一樣,
但甲屋有三房兩衛,乙屋有三房一衛,便沒再提附近交通、商店等其他條件...
此時,你就明瞭該選哪個。
(可考慮的東西能表列很多,為何單單這些,其實是他在操作你擇選某個)。

現在,如果我們將宣傳單稍作更動,
甲、乙二屋價位大致相同,
甲屋有閣樓可當家庭劇院,乙屋有庭院可種植花草。
該時,人將面臨抉擇困難。
不過,大腦有個好處,
看到難題能閃則閃(比不出來,何必硬比,自動省略),一躲開就遺忘。

因此,不怪Dan Ariely會質疑:是我們主宰自己的決定嗎?
然則,我們該如何避免落入別人利用「對位差異」所做的陷阱呢?
那就是:多多了解自己,
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漸漸就會減少被別人左右。


「(非)對位差異」還有別的運用,像是拋棄慣性思維(或稱舒適區)。
我們在學習/做事當中,
不自覺地用上「(非)對位差異」,來區別熟悉與不熟悉,
因此挑"熟的"學或做,
美其名是更有經驗,茁壯、證明自己的概念(思想)體系,
實則更墨守成規,乃至產生盲點。

若能「非對位差異」一下,放下自我思考框架,全然地從另個角度切入,
雖然地球大小沒有變動,卻能叫世界無限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