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5日 星期日

中史人物_北宋二程教學風格※



北宋的程顥(明道先生)與程頤(伊川先生),並稱「二程」,是宋代理學的標誌性人物。
二人雖為兄弟,卻在教學風格上迥然不同。

明道先生的特色是「以仁感人」,其代表故事為「如坐春風」。  
《明道先生行狀》(註1)中兩段文字,譯為白話如下:  
看明道先生的神情,待人接物就像春天的陽光一般溫暖;
聽他的言語,入人心扉如同及時雨般滋潤...
先生待人處事,能分辨是非而不挑起隔閡;
能感人動心而溝通無礙。教導他人時,人們很容易信服跟從;
即使責備他人,對方也不會心生怨懟。  無論賢愚善惡,皆為他的誠心所感動;
狡詐虛偽者願以真誠相對,粗暴傲慢者亦能變得恭敬。  
聞其名者由衷欽服,親見其德者更是心醉神往。
即使有小人因利害不同而一時排斥,事後反省自身,也無不承認先生是君子。

「如坐春風」一語,多書有載,其一見於《河南程氏遺書》(註2),同樣譯成白話如下:  
朱公掞(朱光庭)在汝州(今河南臨汝)拜謁明道先生,一個多月後方才返家。  
回去後與人談及先生,說道:「與先生相處,宛如坐在春風裡一個月。」


與之不同的伊川先生,其特點是「以理導人」,代表的故事是「程門立雪」。
《宋元學案》卷十六(註3)有多處文字顯示伊川的嚴肅與端重,
循上列舉幾則,並譯作白話如下:
明道親切隨和,而伊川則嚴重(即嚴肅莊重)以致門人不敢親近;
又,程頤即使在坐談之間也極為謹嚴,使得在場無論年齡輩分,無一不自然肅敬;
又,韓公維與兩位先生(程顥與程頤)交好。
有一次,他邀伊川先生到家中作客,命子弟陪侍。行列間,有人言語舉止不夠莊重。
伊川回頭瞪視,嚴聲斥責說:「你們跟長者同行,竟敢如此嬉笑談笑!
韓家的孝謹家風已經衰敗了!」韓氏於是把那些子弟全都趕走。

「程門立雪」則見於《宋史》卷四百二十八(註4)〈楊時傳〉。
 程頤(伊川先生)在洛陽,大約四十歲左右。
一天,學者游酢和楊時前往拜見老師,談話後,老師偶然瞑目靜坐。  
二人不敢告辭,恭敬地站在一旁靜候。
過了許久,老師從靜中醒來,發現他們仍在,門外的雪已積一尺。  
「程門立雪」遂成為象徵「師道嚴峻、學子敬師」的典範。
這一故事,與前述諸事相互印證,展現伊川先生治學與教人皆以理自持、以禮守身的風範。



--------------------------------------------------------------------------------------------
教學風格,程顥(明道先生)以仁感人,如坐春風;程頤(伊川先生)以理導人,程門立雪。
--------------------------------------------------------------------------------------------
①「視其色,其接物也,如春陽之溫;聽其言,其入人也,如時雨之潤。」

②先生接物:辨而不間,感而能通。教人而人易從,怒人而人不怨,賢愚善惡咸得其心,
狡偽者獻其誠,暴慢者致其恭,聞風者誠服,覿德者心醉。
雖小人以趨向之異,顧於利害,時見排斥,退而省其私,未有不以先生為君子也。


初,明道先生嘗謂先生曰:「異日能使人尊嚴師道者,吾弟也。
若接引後學,隨人材而成就之,則予不得讓焉。」見語錄。
侯仲良曰:「朱公掞見明道於汝州,踰月而歸,語人曰:「光庭在春風中坐了一月」。
游定夫、楊中立來見伊川。一日先生坐而瞑目,二子立侍,不敢去。
久之,先生乃顧曰:「二子猶在此乎?日暮矣,姑就舍。」二子者退,則門外雲深尺餘矣。
其嚴厲如此。晚年接學者,乃更平易,蓋其學已到至處,但於聖人氣象差少從容爾。
明道則已從容,惜其早死,不及用也。


①明道和易,人皆親近,先生嚴重,人不敢近也。

②伊川直是謹嚴,坐間無問尊卑長幼,莫不肅然。

③韓公維與二先生善,……命諸子侍,行次有言貌不莊敬者,伊川回視,
厲聲叱之曰:『汝輩從長者行,敢笑語如此,韓氏孝謹之風衰矣!』韓遂皆逐去之。


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
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