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0日 星期日

音樂_(現代)The pink panther

 

如此令人熟稔的音樂。單單只需要開始的幾個音,便猜中這是哪首樂曲。
這首是上世紀六零年代動畫The pink panther的主題曲,
The pink panther,直譯是粉紅豹,台灣則翻譯成「頑皮豹」。
Youtube還有鋼琴演奏版,或許是我已先入為主,個人觀點:鋼琴詮釋不如薩克斯風好。
每每聽見前奏,我腦中就會出現「頑皮豹」鬼鬼祟祟、賊頭賊腦的模樣。
所以,我蠻好奇的,沒有看過這卡通的人,初次接觸這曲,感受如何?
是否和我一樣,跳出有人正躡手躡腳、偷偷摸摸要幹壞事的畫面感?


劇中的主角,如上圖,它是無能的法國警探Jacques Clouseau,一虛構人物。
不過,「頑皮豹」可是英美卡通。我剛剛查知,本來不曉得。
從來只是看「頑皮豹」耍笨搞笑當消遣,不曾想過他背景種種。
而最早看到現在,好像從沒見「頑皮豹」有過旁白、對話。
任何人,只要稍微懂事,不需要字幕,全都能搞懂它的表演吧(廢話)。



2021年5月26日 星期三

物品_錢母生子※

註1

台灣有些廟宇在農曆年假期間,讓信徒請錢母(發財金)。
錢母,顧名思義,這個"錢"生錢,聲稱是因為神明的加持或什麼神秘力量。
這好像是近幾十年才有「信仰」,我未見民國之前的書籍有此典故。

所謂的「請」錢母,說白了,就是「借錢」。
既然是民間的借貸行為,便應當有借有還。
有的廟會登記造冊,有的無;亦有的會訂歸還日期,有的無。
正常會有人賴帳,但沒看過有透由法律程序索債的。
利息怎麼算呢?嘿嘿,往往是本金的數倍。
說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話,這不就是放高利貸嗎?
但信徒願意,我也管不著。

自然界當然沒有"錢幣生錢幣、鈔票生鈔票",一切都是人為操作。
篤信"錢會生錢"的人,靠著是"思想產生信仰、信仰產生力量"的信仰力。
要是真有那種事,錢母肯定有去無回,廟宇有賠沒賺,不可能一年接一年辦。
就像清代方飛鴻《廣談助》(註2)當中一故事,
呂洞賓為了救那位虔誠、赤貧的信徒,點石成金,但被拒收。
信徒不是不愛黃金,而是要呂洞賓的手指。同樣的,"錢母"發出去,豈能不被霸佔。


*****
古代有關生錢的"寶物",我知道有兩件,都不是"真實存在"。
一個是明朝沈萬三的「聚寶盆」(註3),傳說中的器物,沒留下,沒公信史料紀錄。
一個是「錢樹子」,那是唐·段安節〈樂府雜錄〉裡的譬喻(註4),指妓女,不是真有其樹。
或許有人問:「錢樹子」是不是「搖錢樹」?
我覺得有可能吧!但也有人說是三國時代邴原拾金不昧,將錢掛在樹上的故事(註5)。

而與上述"錢母"比較相關的,莫過於「青蜉」的神話。出自晉朝干寶撰《搜神記》(註6)。
相傳:青蚨生子,母與子分離後必會聚回一處。
人便用青蚨母子血各塗在錢上,
持塗母血的錢,借出塗子血的錢;或是持塗子血的錢,借出塗母血的錢,
之後借款必會還回,所以有“青蚨還錢”的說法。此外,「青蜉」也是錢的古稱。



------------------------------------------------------------
註1:四川馬蘭錢 圖片出處


註2:
1. 【百树云课堂】成语故事之旅 | 点石成金
一人貧苦特甚,生平虔奉呂祖。呂祖乃呂洞賓也,為道教全真道派之祖。
呂祖感其誠,一日忽降至其家,見其赤貧,不勝憫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
俄頃,粲然化為黃金,曰:“汝欲之乎?” 其人再拜曰:“不欲也。”
呂祖大喜,謂:“子誠能如此,無私心也,可授以大道。”
其人曰:“不然,我欲汝之指頭也。”呂祖倏不見。

(據《廣談助》改寫)


周人龍的《挑燈集異》:
「明初沈萬三微時,見漁翁持青蛙百餘,將事銼剞,以鏹買之,縱於池中。
 嗣後喧鳴達旦,貼耳不能寐,晨往驅之,見蛙俱環踞一瓦盆,異之,將歸以為浣手器。
 萬三妻偶遺一銀釵於盆中,銀釵盈滿,不可數計,以錢銀試之亦如是,由是財雄天下。」
[網路上沒有周人龍的《挑燈集異》]


註4:

2. 《幼學瓊林》:錢樹子,一點紅,無廉恥,謂青樓之妓女殊名。


註5:
一個叫邴原的人,在路上拾得一串錢,由於找不到失主,他就把錢掛在一棵大樹上。
隨後路過此地的人,見到大樹上有錢,以為是神樹,於是紛紛把自己的錢也掛在樹上,
以祈求來日獲得更多的錢,從此人們就形成了搖錢樹的習俗。

(邴)原甞行而得遺錢,拾以繫樹枝,此錢旣不見取,而繫錢者愈多。問其故,荅者謂之神樹。



註6:
南方有蟲,名「𧑒𧍪」,一名「𧍡蠋」,又名「青蚨」。
形似蟬而稍大,味辛美,可食。生子必依草葉,大如蠶子,
取其子,母即飛來,不以遠近,雖潛取其子,母必知處。
以母血塗錢八十一文,以子血塗錢八十一文:
每市物。或先用母錢,或先用子錢,皆復飛歸。
輪轉無已。故淮南子術以之還錢,名曰「青蚨。」



2021年5月23日 星期日

韻文_(魏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陶淵明的<歸園田居>(註1)挺知名,白話翻譯蠻好找,不過,看起來似乎是同一版本。
它是我的喜歡的詩之一,寫本文主要整理留藏,倒不是想分析評議倒是其次。

<歸園田居>其一,原文: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網路上普遍見到的白話翻譯(註2):
少小時就沒有隨俗氣韻,自己的天性是熱愛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羅網,轉眼間離田園已十餘年。
籠中鳥常依戀往日山林,池裡魚嚮往著從前深淵。
我願在南野際開墾荒地,保持著拙樸性歸耕田園。
繞房宅方圓有十餘畝地,還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間。
榆柳樹蔭蓋著房屋後檐,爭春的桃與李列滿院前。
遠處的鄰村舍依稀可見,村落里飄蕩著裊裊炊煙。
深巷中傳來了幾聲狗吠,桑樹頂有雄雞不停啼喚。
庭院內沒有那塵雜干擾,靜室里有的是安適悠閒。
久困於樊籠里毫無自由,我今日總算又歸返林山。


翻譯者刻意將譯文寫成方塊文,且押韻。我承認他厲害,但覺得倒是不必做到這樣。
詩中,我最喜歡的句子是開頭四句: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整首裡廣為人知,應當也是這個吧。
其次是「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皆是傾心大自然。


*****
我讀到的注釋及賞析,當中有幾處可以拿出來聊。
第一,「性本愛丘山」
丘山,我猜想是陶淵明為了詩韻,將「山丘」作「丘山」,來代表山水天然。

第二,「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塵網,百度(同註2)寫,陶淵明說的是仕途,
但他斷斷續續當官13年(393年,江州祭酒~405年,彭澤縣令),詩文卻是三十年。
因此,百度解釋:很有可能是音律之故,
「十又三年」置換成「三又十年」,字數之限,簡為「三十年」。
是否如此,不得而知。
或許身為世家子弟的陶淵明,從年輕就不適應人情世故,
本詩有:「少無適俗韻」,<歸去來兮辭>有:「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
而從那時算到寫這詩的當頭,有三十年。

第三,羈鳥戀舊林的「羈」字
詩裡的「羈」,為繫綁之意。「羈鳥」也能作「囚鳥」、「籠中鳥」。
同理,下句對應的「池魚思故淵」之「池魚」,便是園林池水的魚了。
「羈」還有另一個意思:寄居客、異鄉人,亦可寫成「羈旅」。
「羈」常會讓人想到「綁住」,卻有不太好聯想到的含意,有趣。

第四個,俗韻、塵網、樊籠,所指的,我覺得是同件事。



---------------------------------------------
註1:《陶淵明集》:歸園田居


註2:




https://www.trend.org/column/artical/47

2021年5月22日 星期六

札記-心理-十目所視


一朋友講她去同事家,她同事愛收集公仔(玩偶、娃娃),放得屋內滿處皆是,
她被此景象惹得心裡發毛,她覺得那裡或許有風水玄學所言的邪煞。

我回她說:
「多年前我看過某一犯罪的心理測試,該結果顯示,
若在常被偷東西的貨架,貼上人物肖像(海報),重點在像中之人得直視,
則讓人彷彿有被監視感,進而降低盜竊率。
誠如是,我認為,不舒服感應該來自於那麼多雙公仔的眼睛看著妳吧~」

附帶一提,儒家提倡「君子慎獨」,如何慎獨?
《中庸》:獨處時,得當成有多隻眼睛盯著你(十目所視),莫要暗室欺心。
俗諺也有「舉頭三尺有神明」,此二者用的,同是上述招數。


******
後來,我在中共的海南省科學技術廳,找到證實有那個測試的文章(註1),
內文云:
 讓我們來了解一個有趣的社會心理學實驗。
 實驗對象假想自己是“小偷”,在商店保安和服務人員都不在的情況下,
 並且巡視周圍是否有攝像頭,當“小偷”發現沒有攝像頭的監視時,
 就會神不知鬼不覺地將戰利品從架子上拿下來裝進口袋,然後若無其事地離開。
 但是,異變就在這時出現了,當“小偷”拿戰利品的時候,他卻下不去手了,
 因為他發現貨架上有一幅印著一雙沒有感情的眼睛的畫,
 就立刻感覺到有雙眼睛正在監視著他,頓覺心虛,只得悄悄地離開了商店。
 ...
 英國諾丁漢郡警方從2013年開始將一位巡視官的眼睛印在海報中,
 張貼在該地區,此後兩年時間裡,諸如入店行竊等小犯罪行為下跌了近40%。
 這些事例似乎表明,那些小流氓們感覺到有人在盯著時,就會收斂很多。


然而,我也讀到BBC反駁這套論點的報導(註2),
 有一項研究表明,哪怕只是印著一雙眼睛的海報也能讓人們不再隨地亂丟垃圾,
 這會讓人們感覺受到監視,存在被抓被罰的可能。
 (然而應當指出,有後續研究發現,很難重覆這種眼睛海報的效果。)


我沒環境設計試驗,統計出其「有效」率有多高。
但我猜應該跟誰的眼睛有關,
倘若是貼米貼米老鼠、唐老鴨等卡通人物之像,東西仍有機會被竊;
倘若是貼信仰神祇、親密眷屬等人之照,失竊率才會大大下降吧~



----------------------------------------------------------------------------------------
人物海報能給人監視感。
----------------------------------------------------------------------------------------




2021年5月20日 星期四

札記-中史-(五代、遼)述律后:代我向先帝傳個話※

註1

《遼史》(註2,又稱契丹)談述,
太祖耶律阿保機死後,述律皇后為何斷腕,就以幾字簡括(翻成白話):
 太祖駕崩,述律皇后想殉葬隨之而去,眾臣攔阻,因而自斷右腕置於靈柩裡陪葬。
相較起來,《資治通鑑》(註3)對這段軼事,描述得有趣多了。
然而,在說之前,先講遼國的皇后怎麼總姓蕭。

遼國歷朝的后、妃之姓氏(同註2)如下:
 肅祖昭烈皇后蕭氏 懿祖莊敬皇后蕭氏 玄祖簡獻皇后蕭氏 德祖宣簡皇后蕭氏 
 太祖淳欽皇后述律氏 太宗靖安皇后蕭氏 世宗懷節皇后蕭氏 世宗妃甄氏 
 穆宗皇后蕭氏 景宗睿知皇后蕭氏 聖宗仁德皇后蕭氏 聖宗欽哀皇后蕭氏 
 興宗仁懿皇后蕭氏 興宗貴妃蕭氏 道宗宣懿皇后蕭氏 道宗惠妃蕭氏 
 天祚皇后蕭氏 天祚德妃蕭氏 天祚文妃蕭氏 天祚元妃蕭氏
當中僅一位皇后是例外,不姓蕭,
她就是我要說的太祖淳欽皇后,姓述律(皇妃則獨有世宗妃不姓蕭)。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裡,
主角喬峰在未知自己是契丹人前,姓喬,名峰,知道後,改姓蕭,為蕭峰。
「蕭」可是契丹的后姓(皇后姓氏),便能理所當然說蕭峰(喬峰)是契丹貴族之後。
但仔細想,有點不太對勁,「蕭」為漢姓,難不成遼國皇帝愛娶漢女?
其實,這些皇后全是契丹族(非漢族),而且,咸非蕭姓。

《遼史》(同註2)寫:
太祖慕漢髙皇帝,故耶律兼稱劉氏;以乙室、拔裏比蕭相國,遂爲蕭氏」。
維基(註4)對此的解說是:
耶律阿保機將其母親、祖母、曾祖母、高祖母家族的姓氏拔里氏、乙室氏賜姓蕭氏。
 相傳是因為他本人羨慕蕭何輔助劉邦的典故。耶律阿保機的皇后名述律平,
 其子耶律德光即位後,亦將述律氏賜姓蕭氏。故蕭氏有遼朝后族之稱

換句話說,由於耶律阿保機崇拜(西)漢高祖劉邦,又羨慕劉邦、蕭何君臣知遇,
所以,他把自己的耶律"兼稱"劉,妻子和直系的母族:母親、祖母等等的家族,賜姓蕭。
述律皇后並非例外,她可以姓蕭,但她不更姓。


*****
回頭來讀,近代人(註5)怎麼生動地說述《資治通鑑》:
耶律阿保機死後到安葬期間,述律后何以砍右腕隨葬。

《資治通鑑》原文:
辛巳,契丹主阿保機卒於夫餘城,述律后召諸將及酋長難制者之妻,
謂曰:「我今寡居,汝不可不效我。」又集其夫泣問曰:「汝思先帝乎?」
對曰:「受先帝恩,豈得不思!」曰:「果思之,宜往見之。」遂殺之。

 當得到耶律阿保機死訊之後,述律太后最先做的不是為丈夫悲哀,
 而是為帝國冊立下一任的繼承人,把隨阿保機一起出征的百餘將領的妻子都聚集了起來。

 她非常悲痛地說:“死的為什麼是我的丈夫,而不是你們的?” 
 這句比較無厘頭的話,讓堂下的這些女人們腦子一陣眩暈。

 接下來的事更加無厘頭,當這百餘名將領回來之後,
 述律太后接見了他們,述律平哭哭啼啼說道:“先帝沒了,我好想他啊!你們呢?”
 將領們面對傷心的主母,也難過極了,都表示非常懷念先帝。
 “好,那你們去陪陪先帝吧。”
 “好的,恩?不是,太后,您說什麼……?”
 一切都來得太突然了,根本來不及反應,百員大將全部被拉去殉葬,
 這比其他皇帝陪葬奴隸的身價高的多,
 就連天可汗李世民,也是讓功臣們死後侍葬昭陵而已。
 但耶律阿保機剛剛死去,就有這麼多他生前出生入死的戰友們來陪葬,真的是非常意外。
 而這樣的無辜殺戮遠沒有結束,殉葬的級別在喪禮那天又升級了。


《資治通鑑》原文:
契丹改元天顯,葬其主阿保機於木葉山。
述律太后左右有桀黠者,後輒謂曰:「為我達語於先帝!」至墓所則殺之,前後所殺以百數。
最後,平州人趙思溫當往,思溫不行,後曰:「汝事先帝嘗親近,何為不行?」
對曰:「親近莫如后,后行,臣則繼之。」
後曰:「吾非不欲從先帝於地下也,顧嗣子幼弱,國家無主,不得往耳。」
乃斷一腕,令置墓中。思溫亦得免。

 述律太后在主持喪禮的時候,突然想起了什麼,
 然後點名叫來了周圍一起參加祭祀的幾個大臣,然後說道:“為我達語於先帝。”
 意思就是你們替我給先帝帶個話,這句說的可是把這些大臣嚇得魂不附體,
 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幾個大臣瞬間被拉到了阿保機的陵墓前,開刀問斬。

 殺了人的述律平看了看站在原地不敢動一動的大臣們,然後說道:“我真的很想先帝。”
 殺人就是這個理由?你們還不如說看我們不順眼呢,
 殺人的藉口多的是,照這樣的理由殺人的,恐怕全天下也就是述律太后一個人了。

 可是白色恐怖的警報並沒有因為葬禮的結束而消失,
 述律平變本加厲起來,因為她對耶律阿保機的思念之情日甚,
 所以派去的給阿保機帶信的人越來越多。
 可能是因為阿保機並沒有給這位妻子托多少夢,所以述律太后越發寂寞起來。

 這一天,他選擇了一個比較特殊的送信人,他是幽州的一名降將,一名漢人,叫趙思溫。
 可以說他是阿保機最為器重的將軍之一。統領著契丹中的漢軍(由漢人組成的部隊)。
 可是漢人的思維和契丹人明顯是不一樣的,
 因為除了特殊的情況他們一般都會想想自己為什麼要死?能不能不死?
 所以,趙將軍開始與述律太后頂牛。

 “我不去!”趙思溫倔強地說。

 “先帝和你最好了,你為什麼不去呢?”

 “要論和先帝關係好,怕是誰也不如太后你吧,你先去,臣跟著就是了。”

 述律平真沒有想到,趙思溫這麼的又臭又硬,漢人果然是比契丹人心眼多。
 契丹的臣子們聽了趙思​​溫的辯駁後,都暗暗稱讚,自己咋沒想到呢?
 述律平冷靜了一下,繼續開始找殺人的理由,然後從牙縫裡擠出來了個理由,
 “諸子幼弱,國家無主,不得往耳。”
 述律平有三個兒子,他最小的兒子耶律李胡也早已年滿二十歲了,還說小?
 只能說述律平是在沒詞找詞。
 可是契丹人比較愛面子,想丈夫了,大臣們又不肯去,
 如果不表示點什麼,好像述律平真的不拿自己的丈夫當回事了,
 所以,述律太后做了歷史上頗為強悍的一件事,她搶過一個護衛的鋼刀,
 一刀將自己的右腕砍斷(由此判斷,述律太后是個左撇子)。
 然後,述律平說:“就用我這條手腕去陪先帝吧。”

 趙思溫面對這樣的太后,這樣的強勢的女人,還有什麼可說呢,
 什麼都說不出口了,不過還好他的命保住了。



我覺得這段歷史有些相似西門豹祭河伯(註6)的故事。
一個是"下去"代我稟先帝,一個"下去"勞你告河伯。
都是"下去",只不過,西門豹為拯救蒼生,述律后為剪除異己、害人害己。



-----------------------------------------------------------------------
1. 為何遼國(契丹)的皇后都姓蕭?
 2015年我曾寫一篇文章說過:札記-戲劇-【四郎探母】典故閒聊
2. 為何述律后要斷手腕給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陪葬?
-----------------------------------------------------------------------
註1:圖片出處


1. 太祖慕漢髙皇帝,故耶律兼稱劉氏;以乙室、拔裏比蕭相國,遂爲蕭氏。
[太祖,即耶律阿保機]

2. 太祖崩,后稱制,攝軍國事。及葬,欲以身殉,親戚百官力諫,因斷右腕納於柩。


註3:
契丹改元天顯,葬其主阿保機於木葉山。
述律太后左右有桀黠者,後輒謂曰:「為我達語於先帝!」至墓所則殺之,前後所殺以百數。
最後,平州人趙思溫當往,思溫不行,後曰:「汝事先帝嘗親近,何為不行?」
對曰:「親近莫如后,后行,臣則繼之。」
後曰:「吾非不欲從先帝於地下也,顧嗣子幼弱,國家無主,不得往耳。」
乃斷一腕,令置墓中。思溫亦得免。

[述律后斷手腕那段,與《資治通鑑》的文字出入不多,應該是引用《資治通鑑》]



“太祖慕漢高皇帝,故耶律兼稱劉氏”這句話,出自《遼史·后妃傳序》。
後面還有一句:“以乙室、拔裡比蕭相國,遂為蕭氏。”直接說就是因為遼太祖崇拜劉邦,
所以將“耶律”取了個諧音的“劉”姓。其實哪怕“劉”跟“耶律”音不近,
恐怕他也會取劉姓的,乙室、拔裡的姓未必和“蕭”音近,不也給cos成蕭氏了嗎?



參考資料:
按照慣例,皇位應該由長子來做,但是述律平不喜歡推崇儒家文化的長子耶律倍,
想要扶持喜歡舞刀弄槍的次子耶律德光繼位,她為了達到目的把大臣叫來問他們想不想先帝,
大臣都説想,述律平就讓他們自殺去陪先帝,大臣聽到這才知道受騙上當了,還沒反應過來,
就被述律平安排的士兵殺掉。
等殺到漢臣趙思温時,趙思温反問了述律平一句:“太后你想不想?”
他以為這麼問會問倒述律平,結果述律平説她想,
但“諸子幼弱,國家無主,不得往耳。” 就砍掉右手腕,讓這隻流着血的手腕代替她去陪先帝。

2. 維基:述律平
耶律阿保機要下葬時,曾想殉死,經眾人勸阻後,她砍下自己的右手,裝入阿保機的棺木裡,
做為陪葬。另說,述律皇后在阿保機去世後,曾以殉葬之名,先後除去耶律阿保機的大臣。
趙思溫拒絕陪葬,反問述律後為何不殉葬,述律後則斷腕陪葬。

3. 趙思溫[遼代盧龍軍節度使]
軼事典故
趙思溫是遼代“斷腕皇后”的締造者。
公元926年,遼太祖在東征途中駕崩,皇后述律平臨朝稱制代行皇帝職權,處理軍國大事。
她把一些與自己思維有悖的大臣召集起來問道:“你們思念先帝嗎?”
大家說:“我等受先帝之恩,永世難報,豈能不思?”
述律平說:“果真如此,你們就去陪伴先帝吧。”於是,不由分說都砍了腦袋。
就這樣,述律平以“陪伴先帝”或“傳話於先帝”為由,先後殺害了一百餘位貴族、大臣。
有一次,輪到趙思溫頭上。趙思溫不甘受死,於是把心一橫,堅決不肯上路。
述律平問:“你與先帝如此親近,怎么不肯去呢?”
趙思溫坦然答到:“要說親近,誰也沒有皇后親近,皇后若能先去,臣一定跟著去。”
述律平被將了一軍,忽然抽出腰刀,砍下了自己的右手,下令放進遼太祖棺內。
又為自己開脫說:“我並非不想追從先帝於地下,只因國家無主,諸子幼弱,無暇前往啊。”
於是停止了殺戮,趙思溫也幸免於難。


註6:
西門豹看了「河伯新婦」樣子後,
以「此女不佳」為由,要巫祝親自到河伯住處稟報寬限獻女的時日,
便命人將巫祝拋入河中淹死。後來又陸續把巫祝弟子及三老丟入河中「催覆」,
廷掾與豪強等知道西門豹用意後皆叩頭求饒至額血流地,面如死灰。
鄴民大歡喜,殘害人命的陋習「河伯娶婦」從此消失。

魏文侯時,西門豹為鄴令。豹往到鄴,會長老,問之民所疾苦。
長老曰:「苦為河伯娶婦,以故貧。」
豹問其故,對曰:
「鄴三老、廷掾常歲賦斂百姓,收取其錢得數百萬,
用其二三十萬為河伯娶婦,與祝巫共分其餘錢持歸。當其時,巫行視小家女好者,
云是當為河伯婦,即娉取。洗沐之,為治新繒綺縠衣,閒居齋戒;
為治齋宮河上,張緹絳帷,女居其中。為具牛酒飯食,行十餘日。
共粉飾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數十里乃沒。
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遠逃亡。
以故城中益空無人,又困貧,所從來久遠矣。民人俗語曰
『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云。」

西門豹曰:「至為河伯娶婦時,願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來告語之,吾亦往送女。」

皆曰:「諾。」

至其時,西門豹往會之河上。三老、官屬、豪長者、裏父老皆會,以人民往觀之者三二千人。
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從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單衣,立大巫后。
西門豹曰:「呼河伯婦來,視其好醜。」即將女出帷中,來至前。
豹視之,顧謂三老、巫祝、父老曰:
「是女子不好,煩大巫嫗為入報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嫗投之河中。有頃,曰:「巫嫗何久也?弟子趣之!」
復以弟子一人投河中。有頃,曰:「弟子何久也?復使一人趣之!」復投一弟子河中。
凡投三弟子。西門豹曰:「巫嫗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煩三老為入白之。」
復投三老河中。西門豹簪筆磬折,向河立待良久。長老、吏傍觀者皆驚恐。
西門豹顧曰:「巫嫗、三老不來還,柰之何?」欲復使廷掾與豪長者一人入趣之。
皆叩頭,叩頭且破,額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門豹曰:「諾,且留待之須臾。」
須臾,豹曰:「廷掾起矣。狀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罷去歸矣。」
鄴吏民大驚恐,從是以後,不敢復言為河伯娶婦。


2021年5月5日 星期三

韻文_(唐)王維<過香積寺>: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註1

王維<過香積寺>原文: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白話譯文(註2):
不知道香積寺在什麼地方,攀登好幾里誤入雲擁群峰。
古木參天卻沒有人行路徑,深山里何處傳來古寺鳴鐘。
山中泉水撞危石響聲幽咽,松林裡日光照射也顯寒冷。
黃昏時來到空潭隱蔽之地,安然地修禪抑制心中毒龍。



詩名,過香積寺的「過」,是拜訪(Visit),而不是途經(pass)。
而香積寺,百度(同註2)說是陝西省西安的香積寺,
可是,它應該是河南汝州的風穴寺(註3),因此我才挑風穴寺的照片。
風穴寺坐落汝州市東北9公里的風穴山麓,北魏初創時名香積寺,
隋稱為千峰寺,唐改名白雲寺,因山穴遇風作響,故通稱風穴寺。
簡言之,香積寺是風穴寺之舊名。


這首詩最耀眼的句子,也就是我喜歡的,就是 "日色冷青松"和"泉聲咽危石"。
「冷」,形容詞當動詞用,甚為妙,專業的術語叫詩眼。
松林景象,或冷落、或淒寒,意境只能自己體會了。
再者是「咽」,形容泉水汩汩,聲響瀰漫籠罩危石峻山,
將那種覆沒感,比成大口嚥下,亦是妙。

身為佛教徒的我,還想講詩的最後一句:安禪制毒龍。
依佛教來說,毒龍是比喻貪、嗔、痴。修禪定能制伏毒龍包含兩件事。
第一逮住毒龍,靠的「定」,第二消滅毒龍,靠的是「慧」。
我大致提這兩句鍾意的,和佛教相關的最後那句,其餘的文句講解,就參考百度。

前頭譯文,是我從百度那複製來的,但我發現,內容與我手上地球出版社,
辛農編的《唐詩三百首》(1989年)的譯文、賞析,一字不差。
按時間看,應是百度"引用"該書,而且百度有不少篇如此。



----------------------------------------------------------------------------------
註1 :河南省汝州風穴寺、中原四大古剎之一 圖片出處


[截至2021.05.05,香積寺的正確位置還沒修正]


王維曾有名篇《過香積寺》但其香積寺是河南汝州的風穴寺,並非此處的香積寺。


註4:中華古蹟:汝州風穴寺


2021年5月4日 星期二

動物-母螢火蟲捕食公螢火蟲※

以前我沒曾留意過,"母螢火蟲"也會捕食"公螢火蟲"。
嚴格地說,牠們情況,
既非母螳螂交配時,忽地轉身吃掉公螳螂的「性食同類(sexual-cannibalism)」(註1)。
也不是蛇食蛇、鼠吃鼠的「同類相殘(Cannibalism)」。

因為這裡的母螢火蟲是Photuris(註2),中文為妖掃螢,
公螢火蟲是Photinus(註3,不曉得中文譯成什麼),兩個是不同亞科(Subfamily)。


這張圖是Photuris:


而這張圖是Photinus,體型比Photuris大,並且強壯:



下方影片在這兩種螢火蟲求愛轉獵食的實境秀:

旁白介紹說:
公螢火蟲(Photinus)是靠展翅飛舞(因此被稱"the big dipper")、
以及閃光(這才是真正的放閃)來示愛(螢火蟲沒有吸引異性的費洛蒙(pheromones))。
作為回應,
另一亞科的母螢火蟲(Photuris)會靜候枝上模仿其閃光(心形的光),引誘他們前來,逮抓吃掉。
她除了能大啖一頓外,還取走她不太能分泌、
公螢火蟲(Photinus)卻分泌比她多得多的Lucibufagin(不知怎麼翻譯)。
Lucibufagin是一種防禦型類固醇,能使螢火蟲變難吃、味道差,以抵禦天敵如鳥或蜘蛛。

然而,公螢火蟲(Photinus)並非乖乖就範,支不出招來對付。
被擒時,他會生出黏稠的化合物黏住母螢火蟲(Photuris)的顎後脫逃。



------------------------------------------------------------------------------
註1:
(1)螳螂:公螳螂會躍上母螳螂背部,一旦交配成功便立即逃離,
 有時母螳螂會將公螳螂的頭吃掉,但在之後的數小時中,仍能繼續進行交配的過程。
(2)響尾蛇:雌性響尾蛇吃掉部分死胎或者無法活下去的後代,
 生產後的母蛇,其體重平均有11%是由吃掉自己的親生骨肉而獲得。

(1)老鼠:當族群數量過多的時,老鼠會將同類吃掉,可紓解族群的緊張狀態並避免食物不足。
(2)倉鼠:當其幼子沾染上人類的氣味時,倉鼠會殺死其幼子並吃掉。


註2:英文維基:妖掃螢 圖片來源


註3:英文維基:Photinus 圖片來源
[此辭條比較特別的是:Ellychnia這種"螢火蟲",
 成年後沒有發光器官。它們利用費洛蒙(pheromones)吸引配偶。
]

---------------------------------------------------
參考資料:lu yang的部落格

2021年5月2日 星期日

風俗-石翁仲:陵墓神道旁的雕像※


陵墓神道旁矗立排列的石雕像,我小時候聽到是稱它們「石俑」。
近來,才得知它們現在被叫成「石像生」。
找不到何時何人起這名的,但從字義,倒蠻容易理解的,此石刻得栩栩如生(像生的)。
後來,又聽聞它另有別名:「石翁仲」。字面上不好理解,這得查典故了。


「石翁仲」的「翁仲」或許是個人名,
關於他的(網路)資料不多,並且於正史中,未曾載記。
假如是人名,我偏向於認為,他應該是古人虛構出的人物。

維基(註1)說,「翁仲」最早出現於(東漢)高誘對《淮南子·氾論訓》的一條註釋。
該條在解釋秦朝鑄造的「金人(或稱:銅人)」,它說:
秦皇帝在位的第二十六年,才剛兼併天下,有"長人"現身在臨洮(地名),
高五尺,足跡長六尺,於是依著他的形象鑄造金人(銅人),名為「翁仲」或「君何」。

之後的《漢書·五行志》(註2)也提到此傳說,而這有三點可談:
第一點,秦皇帝,即秦始皇,於史記(註3)記載,有鑄造12金人,立於咸陽城宮廷中。
第二點,即使真有十二金人,但不表示「翁仲」存在,畢竟前面講過,中國正史,查無此人。
    要用高誘之說證明,恐怕孤證不證。
第三點,十二金人和陵寢石雕扯不上關聯。一者在活人城中,一者在死人墓邊。

因此,我個人覺得  :「十二金人」和「(石)翁仲」當屬不同兩件事吧!


*****
維基(註1)又講,
到了明朝,有人對「翁仲」的故事加以渲染,「翁仲」還多了一個姓氏"阮"。
《明一統志》卷90寫:
秦始皇派他,阮翁仲,守臨洮,匈奴被震攝到不敢入侵。
他身故後,始皇令人按他身形造銅像在咸陽宮司馬門外,匈奴來使見著,以為他仍活著。
可是,這樣說是有問題的。

臨洮,位於今日的甘肅省岷縣,秦朝時,與其接壤的外族是羌,見下圖。
匈奴和羌,還隔著一個月氏(註2),
阮翁仲離匈奴太遠,震攝之說,不太可能為真,阮翁仲之有無,亦是。

據說阮翁仲的事蹟被記在越南神話裡,我想是由於他姓"阮"的緣故吧!
有學者(註1)說:這麼做是為了強化獨立的越南文化傳統的民族主義,藉以激起民族的自信心。


*****
若「翁仲」不是十二金人,也不是秦始皇麾下身軀偉岸的大將,那它是什麼?
根據近代學者作的研究(註4):
 翁仲是漢以後受到草原民族影響出現在陵墓前神道兩側的石刻人像之名,
 草原民族的此類石像被一些學者稱作「突厥墓前石人」、「亞歐草原石人」等。
 而(學者)李零則進一步認為,
 「翁仲」一名可能是外來語(參考蒙古語ongon翁袞「偶像」,突厥語oŋžia)

這才是比較可靠的說法吧!




--------------------------------------
1. 「翁仲」一名最早出現在《淮南子·氾論訓》東漢高誘對
「秦之時,高為台榭,大為苑囿,遠為馳道,鑄金人」一句的注釋,
說:
「秦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有長人見於臨洮,
 其高五丈,足跡六尺,放寫其形,鑄金人以象之,翁仲、君何是也」。
[中華哲學書電子計畫有高誘《淮南子》註釋本:淮南子 -> 淮南子五 66 /102 ]

[附帶說明:
顧炎武的《日知錄》卷25也談到「翁仲」、「君何」二詞。
 《淮南子》註:「秦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有長人見於臨桃,其高五丈,足跡六尺。
 放寫其形,鑄金人以象之,翁仲、君何是也。」今人但言翁仲,不言君何。]

2. 明天順年間的《明一統志》卷十九,「阮翁仲」這一人物突然出現:
「阮翁仲身長一丈三尺,氣質端勇異於常人,少為縣吏,為督郵所笞,嘆曰:『人當如是邪?』
遂入學究書史。始皇並天下,使翁仲將兵守臨洮,聲振匈奴。秦以為瑞。
翁仲死,遂鑄銅為其像,置咸陽宮司馬門外。匈奴至,有見之者猶以為生」,
此後1595年彭大翼的《山堂肆考》、天啟年間廖用賢的《尚友錄》、
清康熙年陳夢雷編的《古今圖書集成》,乾隆時編的《四庫全書》等書均因襲了這個故事。
[維基寫錯,是卷90,而不是卷19。如右:明一統志 (四庫全書本)/卷90]

3.有學者認為,阮翁仲傳說是從越南的李翁仲傳說傳播而來,
而越南的李翁仲傳說又是根據《淮南子》高誘注演繹想像而來,
是強化獨立的越南文化傳統的民族主義的產物,藉以激起民族的自信心。


1. 據《漢書·五行志》說,
就在秦始皇二十六年時,在秦的邊地臨洮一帶,出現了十二個身高五丈,
足跡六尺穿夷服的巨人,秦始皇以為這是吉祥的徵兆,
於是按照這十二個巨人的模樣,銷毀了天下兵器作成銅人(事又見《淮南子·氾論訓》高誘注)。
其實,十二個銅人出於臨洮只是傳說而已,不可能實有其事,
而這個傳說又是從先秦有關“長人”、“長狄”的傳說深化而來的。
屈原時代就有了“長人”的傳說,《天問》問道:“
何所不死?長人何守?”據王逸、洪興祖和朱熹等人的注,可知“長人”即“長狄”。
[《漢書·五行志》沒有"翁仲",凡正史都沒有]

2. 短片有講:臨洮和羌人接壤,羌與匈奴,隔一月氏。

3. 至於陵墓前石人像稱翁仲始於何時很難確知。
 柳宗元詩《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說“伏波故道風煙在,翁仲遺墟草樹平。
 ”這里翁仲指的就是墓前石人,可見至少在唐代已將墓前石人稱為“翁仲”了。


文獻記載
《史記·秦始皇本紀》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
《史記索隱》按:“二十六年有長人見於臨洮,故銷兵器,鑄而像之。”
陳直《三輔黃圖校注》三輔黃圖卷之一:
 “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鐻,高三丈,鍾小者皆千石也。”
《長安志》引《三輔舊事》雲:
 “秦作銅人,立在阿房殿前,漢徒著長樂宮大夏殿前。”
 又云:
 “坐高三丈,銘其后曰:'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諸侯為郡縣,一法律,同度量。'”
《漢書·王莽傳下》:
 莽夢長樂宮銅人五枚起立,莽惡之,念銅人銘有”皇帝初兼天下”之文,
 即使尚方工鐫滅所夢銅人膺文。
《三國志·魏書·董卓傳》云:椎破銅人十及鍾鐻,以鑄小錢。
《關中記》云:
 董卓壞銅人,馀二枚,徙清門裡。魏明帝欲將詣洛,載到霸城,重不可致。
 後石季龍徙之鄴,苻堅又徙入長安而銷之。
《過秦論》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
[我讀的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也談及金人]


註4:

(1)翁仲是誰?從何而來?翁仲的身份沒有那麼明確的記載,東漢以前的中原文獻里沒有「翁仲」一名,直到東漢時期,高誘注本的《淮南子》中才有提到:「秦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有長人見於臨洮,其高五尺,放寫其形,鑄金人以象之,翁仲、君何是也。」這樣看來,似乎在當時高大力士形象的銅人被叫做「翁仲」或「君何」。

(2)《晉書·五行志》記載:「景初元年(曹魏明帝年號即公元237年),發銅鑄為巨人二,號曰翁仲,置至司馬門外,案古長人見,為國亡。長狄見臨洮,為秦亡之禍。始皇不悟,反以為嘉祥,鑄銅人以象之。魏法亡國之器,而於義竟無取焉。蓋服妖也」。這段文字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的是,晉人對翁仲的看法與前朝相反,認為翁仲並非祥瑞而為服妖,認為長狄(西方胡人)現身臨洮(現甘肅省臨洮縣)本是亡國之禍,始皇帝不僅不悟,反而以為祥兆,鑄造胡人銅像守護宮門,魏明帝效法始皇帝將這種亡國之器立於司馬門外,顯然是服妖之災。奇怪的是,晉人之後卻沒有人受到晉人指責翁仲為「服妖」的影響,仍舊把翁仲看成守護神,並最終成為「墓前石人」。

(3)目前學界對於「翁仲」仍有不同的認識,有人認為他是秦漢時期塞外匈奴的祭天神像,漢代才引入漢族地區,因為翁仲本身的發音與蒙古語中的偶像(Ongon)、突厥語中的鬼神(Ogzia)非常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