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5日 星期日

飲食_《朝野僉載》:(唐)張易之、張昌宗殘忍烤鴨

《唐朝穿越指南:長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冊》第二章,
談到武則天的面首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和他們弟弟張昌儀(不是武則天的面首),
為了吃,幹的殘忍事,故事來源是《朝野僉載》卷二(註1):
 周張易之為控鶴監,弟昌宗為秘書監,昌儀為洛陽令,競為豪侈。
 易之為大鐵籠,置鵝鴨於其內,當中取起炭火,銅盆貯五味汁,
 鵝鴨繞火走,渴即飲汁,火炙痛即回,表裏皆熟,毛落盡,肉赤烘烘乃死。

 昌宗活攔驢於小室內,起炭火,置五味汁如前法。
 昌儀取鐵橛釘入地,縛狗四足於橛上,放鷹鷂活按其肉食,
 肉盡而狗未死,號叫酸楚,不復可聽。
 易之曾過昌儀,憶馬腸,取從騎破脅取腸,良久乃死。
 後誅易之、昌宗等,百姓臠割其肉,肥白如豬肪,煎炙而食。
 昌儀打雙腳折,抉取心肝而後死,斬其首送都。諺云「走馬報」。



網路有部分白話翻譯(註2),整理如下:
張易之執掌控鶴監內供奉時,發明了一種極其殘忍的活烤鴨鵝的吃法。
他叫人製作了一個大鐵籠子,籠子中間放上許多燃著的炭火,
火旁邊放一個銅盆,盆里盛著拌好調料的五味汁。
將活的鵝鴨放進鐵籠中,鴨鵝受到炭火烘烤,
痛得只好繞著炭火疾走很快便焦渴,即飲銅盆內的湯汁,而湯汁也已被烤熱。
這樣,鵝鴨內外受熱,不一會就毛落肉熟而死。

張昌宗比他老兄更厲害,他把一頭活叫驢拴在一個小屋子裡,
燒起一盆炭火,再放一盆五味汁,其餘作法與前述一樣。

張昌儀把鐵樁札實打入地面,用繩子固定狗的四肢綁牢在鐵樁上,

放鷹鷂吃活吃狗身上的肉,肉吃完了,狗還沒死,牠號叫令人聞之酸楚,無法聽下去。

有一天,張昌儀來看望哥哥,說起馬腸好吃,張易之隨即從馬廄牽過一匹馬來,
用快刀在馬肚上切開口子,伸手入馬肚掏出馬腸割下煎炒而食,
那馬疼得大嚎,過了好長時間才死,哥倆卻直說馬腸果然好吃。
後來易之、昌宗等被誅殺,老百姓把他們的肉切成小塊,
那肉又肥又白就像豬的脂肪,被人們煎烤而吃掉。
昌儀是先被打折了兩個腳腕,再摘出他的心肝之後才死去,然後砍下他的頭送往京都。
當時人們說這是他們殘害那些動物的報應。


內容中的烤鴨,是否為掛爐烤鴨的由來,
不過因為後來處理比較人道,所以,看不出來?

不是!
南北朝虞宗所著的《食珍錄》(字數僅200多字)中「炙鴨」這道菜(註3),
據說是史上最早的「烤鴨」。
掛爐方式的烤法(註4),則是在1864年才有,由全聚德"發揚光大。



---------------------------------


註2:
據張鷟《朝野僉載》記載,
張易之執掌控鶴監內供奉時,發明了一種極其殘忍的活烤鴨鵝的吃法。
他叫人製作了一個大鐵籠子,籠子中間放上許多燃著的炭火,
火旁邊放一個銅盆,盆里盛著拌好調料的五味汁。
將活的鵝鴨放進鐵籠中,鴨鵝受到炭火烘烤,
痛得只好繞著炭火疾走很快便焦渴,即飲銅盆內的湯汁,而湯汁也已被烤熱。
這樣,鵝鴨內外受熱,不一會就毛落肉熟而死。
他還夥同張昌宗活割馬腸吃,有一天,張昌宗來看望哥哥,說起馬腸好吃,
張易之隨即從馬廄牽過一匹馬來,用快刀在馬肚上切開口子,
伸手入馬肚掏出馬腸割下煎炒而食,
那馬疼得大嚎,過了好長時間才死,哥倆卻直說馬腸果然好吃。
後來易之、昌宗等被誅殺,老百姓把他們的肉切成小塊,
那肉又肥又白就像豬的脂肪,被人們煎烤而吃掉。
昌宗是先被打折了兩個腳腕,再摘出他的心肝之後才死去,然後砍下他的頭送往京都。
當時人們說這是他們殘害那些動物的報應。
據《朝野僉載》載,武周一朝,武則天寵幸的張易之、張昌宗、張昌儀三兄弟,
競比殘忍的豪奢,看誰最會搞吃的。
張易之做了一個大鐵籠子,置鵝鴨於其內,在籠中燃燒炭火,
又在一個銅盆內倒入五味汁,鵝鴨繞著炭火行走,
烤渴了就去喝五味汁,火烤痛了就在裡面打著圈兒跑,
直至表裡俱熟,毛皆脫盡,肉被烤得赤烘烘的,散發出撲鼻的異香,那鵝鴨尚未死盡。
張昌宗比他老兄更厲害,他把一頭活叫驢拴在一個小屋子裡,
燒起一盆炭火,再放一盆五味汁。這樣一頭大活驢烤得透么?不知道。


據文獻記載,最早在南北朝虞宗所著的《食珍錄》中就有了「炙鴨」這道菜,
據信就是一種烤鴨。而現代的北京烤鴨則起自於明朝,
大家都知道,南京人愛吃鴨,
像是南京板鴨、鴨血粉絲湯還有現在南京市裡到處都有的桂花鴨,無不說明了南京人嗜鴨。
當初明太祖建都南京,宮廷裡就已有不少鴨肉料理,烤鴨便是其中之一。


採用傳統的燜爐方式烤製的便宜坊烤鴨
始於明朝永樂十四年(1416年)稱為米市胡同老便宜坊。
1855年,一些老便宜坊的制鴨能手在前門鮮魚口另起爐灶,
創建了鮮魚口便宜坊,成為現代便宜坊烤鴨的起源地。
1864年,來自河北的師傅改良了烤鴨的烤製方法,採用掛爐方式烤製,
並在全聚德使用,使北京烤鴨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