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4日 星期五

韻文_(唐)朱慶餘<閨意獻張水部>:行卷、溫卷

朱慶餘<閨意獻張水部>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白話文(註1): 
 昨夜洞房裡紅燭徹夜通明,待掉天亮到堂前拜見公婆。
 梳妝好了輕輕問丈夫一聲:我的眉畫得濃淡可合不合時宜?


我覺得句子中,比較需要解釋的地方,
1. 首句的「洞房昨夜」,不寫成「昨夜洞房」,是為了平仄。
它是首句平起、不入韻。平起或仄起,是看首句的第二個字(註2),
而七絕平起首句押韻的標準格式為: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2. 「停紅燭」的「停」,即讓紅燭點的,靜止別動它。

3. 舅姑,台灣用語是公公婆婆,也就是丈夫的父母。
 這詞在學生考試中,超級愛考,應該是與現在習慣不同。

4. 入時無。入時,fashion,跟上時代潮流的意思 ;無 = or not,有沒有。
 整句,有沒有跟上時代潮流。


*****
這首詩依內容觀來,題為<閨意>便可,
為何作<閨意獻張水部>,又作<近試上張水部>?
這與科舉制度應試士子們的一種風氣有關,那就是「(干投)行卷」、「溫卷」。

維基(註3)簡單扼要地寫:
 行卷,有時稱干投行卷,是中國史上科舉的產物,
 考生在考試前把所作詩文寫成捲軸,投送朝中顯貴,以求其推薦給主考官
 如果是數日後又重新投送,則稱為溫卷。

換言之,間接讓主考官認識你,提高知名度,到真正考試的時候,他就會留意你的卷子。
第一次送,叫行卷,第二、第三次等等送,叫溫卷。
而百度(註4)則說得更細:
 知貢舉等主試官員除詳閱試卷外,有權參考舉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譽決定去取。
 當時,在政治上、文壇上有地位的人及與主試官關係特別密切者,皆可推薦人才,
 參與決定名單名次,謂之“通榜”。
 因而,應試舉人為增加及第的可能和爭取名次,
 多將自己平日詩文加以編輯,寫成捲軸,
 在考試前送呈有地位者,以求推薦,此後形成風尚,即稱為“行卷”。

 (中略)
 行卷的內容,貴精而不貴多,少者一卷,詩數首,賦幾篇,多者連篇累牘,
 如杜牧行詩一卷,一百五十篇,皮日休以《皮子文藪》十卷二百篇作為行卷。
 卷首多安排最精彩之作,以引起注意,
 行文中尚要避國諱、宰相諱、主試官諱、投獻對象之家諱及自身家諱,須嚴格恪守。
 資料表明,舉人不可直接向主試官行卷,而須經顯達者之推薦,
 向誰行卷,須鄭重考慮對方的身份,地位、政治面貌

 所行之卷用熟紙,不可塗改添注,要字跡端正,應有標軸的裝飾,
 投送時須附呈書信,表達求知的願望。若隔時日再呈書信及投卷,則稱為“ 溫卷 ”。


張水部,即張籍,也就是說作者寫給張籍。
張籍的名句有: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節婦吟>。

作者自比為新嫁娘(註5),「夫婿」是對張籍的稱呼,「公婆」定然是主考官。
作者問:「我的文章是否符合主考官的胃口阿?」,望張籍指導一二。
張籍讀後,心領神會回了一首<酬朱慶餘>:
 越女新妝出鏡心,已覺明艷自沉吟。
 齊紈不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
作者朱慶餘是越州人,越州即如今的浙江省紹興市。
(想一下越王勾踐,就大致知道為什麼那裡叫越州)
江南多蓮藕,張籍將朱慶餘比為一位越地的采菱姑娘。
說他一曲采菱歌的風采,更勝於齊地(山東省)著絲綢衣裳的女子(其他舉子)。

作者問:我"入時"無?
張籍答:其他人未足"時人"。
便知,張籍認同作者才華。朱慶餘在敬宗寶歷二年(826年)一舉考取了進士。
雙方問答都在比喻裡含蓄地道出,很妙。


 *****
我好像聽一個國文老師說過:王建的《新嫁娘三首》的第三首:
 三日入廚下,洗手做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寫的目的也在「行卷」,然而,我目前找不到任何有力證據。

這首比朱慶餘<閨意獻張水部>有名,《唐詩三百首》有收。
常考的題目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第一個「姑」跟第二個「姑」是什麼意思?(第一個是丈夫的母親,第二個是丈夫的姊妹)
哈哈,老記得這些。

朱慶餘有寫過一篇<冥音錄>(註6),是則靈異故事,百度有全文及其白話翻譯。



-------------------------------------------------
此詩被收錄在《唐詩三百首》
2020.02.02 更新
-------------------------------------------------
註1:百度:近試上張籍水部
§文學賞析的那數段文字,與我手邊的辛農《革新版-唐詩三百首》一模一樣§


註2:百度百科:唐詩平仄檢表
參考資料:
 §每句的第二個字和第四個字,平仄一定要正確。
 所以,一首詩是平起或仄起,由首句的第二個字決定。§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妝]罷低聲問夫壻,畫眉深淺入時無。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註3:維基:行卷


註4:百度:行卷


註5:《新編唐詩一本通》 182頁
參考資料:
§裡面提到鏡湖,我覺得這和本詩沒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