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

札記-語文-「打尖」的由來

某甲經過一戶人家,看見門上貼「情人」兩字,很好奇。
走進去往內瞧,忽然,有一隻狼犬朝他衝來,
他嚇得跌坐在地,幸好拴狗鏈子不長,搆不著他,便狂吠。
叫聲引起狗主人注意,出來察看。
狗主聽某甲說完經過,好聲安撫。
某甲驚魂甫定,便問狗主:「你狗這麼兇,幹嘛在門口寫『情人』」。
對方回答:「那不是『情人』,是『慎入』」。
這跟「打尖」的由來,頗有相近之處。
 
 
我查網路資料,關於「打尖」的出處,全指向同一根據:
清朝福格《聽雨叢談》(註1)卷11的解釋。翻成白話(註2):
 (清代)現在人出遠門,
 中午時找飯館吃飯,稱作「打尖」,卻不知道為何這麼說。
 有人講,可能因為中午時,人介於兩投宿地點之間,所以叫"打間",
 間跟尖同音,被誤寫了。
 若按照《翠華尋幸》(註3)紀載,午飯叫作「中火」,
 而宋元小說、雜劇和話本中,途中吃飯,常說成
「打火」,
 因此,「打尖」應當是「打火」的訛傳。
 
清朝前是「打火」,清朝之後誤說成「打尖」,下面有幾個例子可以佐證:
清朝前(註4),
1. 《水滸傳》第六十一回:
 「且說吳用、李逵二人往北京去,行了四五日路程,
  每日天晚投店安歇,平明打火上路」
2. 《水滸傳》中有:「你母子二位敢未打火,叫莊客安排飯來。」
3. 元朝馬致遠《黃梁夢》:
 「兀那打火的婆婆,央你做飯與我吃。行人貪道路,你快些兒。」 
4. 元朝”張國賓的《羅李郎》:
 「恰離了招商打火店門兒,早來到物穰人稠土市子。」
 (打火店是供旅客吃飯的店鋪)
 
清朝之後(註5),
1. 《鏡花緣》第六三回:
「即如路上每逢打尖住宿,那店小二聞是上等過客,必殺雞宰鴨。」
2. 李瑛 《紅旗道班》詩:「累了,來歇腳;餓了,來打尖。」 
3. 陸隴其《三魚堂日記》:「(戊午四月)十七,至本家廟打尖。」
 
 
那為什麼古代會將「用餐」講成「打火」呢?
有人認為(註6),由於要生火做飯(這沒特指是午餐);
也有人講,這出自古代兵制,同於詞語「火伴」(註7)的典故,
它說:
 好好地吃飯為什麼要叫做打火呢?
 在北朝民歌《木蘭辭》中就有「出門看火伴, 火伴皆驚忙」的字句,
 這裡的火,其實是南北朝時期,北魏軍隊中的一種建制,
 當時軍中規定,十人為一火,這個火就像是如今的一個班,
 只不過後勤部與炊事班也分散到了各個「火」中,
 因此誕生於北朝的《木蘭辭》才有「火伴」的稱呼,
 我們今天常用的夥伴一詞,也是由此引申過來的。

我覺得這兩種說法,都不無可能吧。
 
 
 
--------------------------------
註1:
《聽雨叢談》是清代風俗掌故筆記
一共十二卷。清福格著。福格(生卒年不詳),本姓馮,字申之。

《聽雨叢談》所記多為作者耳聞目睹之事,也有部分錄自他書或有關案牘。
其內容甚雜,而以涉及清代滿洲及旗人風俗制度為多
如卷一「紅絨結頂」、「花翎」、「羽纓冠「、「四禊袍」、
「黃馬褂」、「綠壓縫靴」、「執事樂人服色」、「黃韁紫韁」,
卷五「朝珠」,卷六「鈿子」,卷十二「繖扇制度」、輿制」等條,
對清廷及滿族服飾器用的有關情況作了細緻記載。

在宗教祭祀及婚喪習俗方面,
則有卷五「滿洲祭祀割牲」、卷六「滿洲祀先不用炷香」、
卷十一「祭馬神」、「丹旒」、「分祭幛」、
卷十二「插戴」諸條,其中提供的某些情況,確非熟知內情者不能道。
又說八旗中滿洲、蒙古、漢軍祀之禮,各有差異,
以漢軍而論,「從滿洲禮者十居其一二,從漢人禮者十居七八。內務府漢姓人,
多出遼金舊族,如滿洲禮者十居其一二,如漢軍禮者十居三四耳」(卷六「頒胙」條)。
反映了當時各族間文化相互影響的情況。

註2:
1.原文: 《聽雨叢談》卷11
 打尖:今人行役,於日中投店而飯,謂之打尖。
 皆不喻其字義,或曰中途為住宿之間,乃誤間而為尖也。
 謹按《翠華巡幸》,謂中頓曰「中火」。
 又見宋元人小說,謂途中之餐曰「打火」。自是因火字而誤為尖也。

註3:找不著這本書。

註4:

 
註6:萌典:打火
1. 用火鐮敲擊火石取火,稱為「打火」。
2. 行人在旅途中生火做飯或吃飯。《水滸傳·第三回》:
「次早五更起來,子父兩個先打火做飯吃罷,收拾了。」也作「打伙」、「打夥」。

註7:
古代兵制,十人為火,同於一灶起火作飯,故稱同火的人為「火伴」。
《樂府詩集.卷二五.橫吹曲辭五.古辭.木蘭詩二首之一》: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惶。」後來泛指同伴。
《水滸傳.第四四回》:
「西山地面廣闊,可令童威、童猛弟兄兩個,帶領十數個火伴,那裡開店。」
也作「伙伴」。

2017年4月22日 星期六

札記-數學-氣壓轉高度公式的指數(對數)

這是寫程式時,對數學公式的絮叨。
之前要將感應器(barometer sensor)讀出的氣壓數值,轉換成海拔高度。
嚴謹來說,
用維基寫的那段Source code(註1)才正確,但我們的需求是,大約數值便可。
就向(barometer sensor)廠商要簡便公式(註2),所得公式如下:
h = 44330 * (1.0 - pow(pressure / seaLevelPressure, 0.1903))

pressure是讀出的氣壓值,seaLevelPressure是海平面的氣壓值,兩者皆浮點數。
要留意,pressure/seaLevelPressure,也要是浮點數。

由於我們目前用的SOC的軟體環境跟原始碼、函數集,並不包括C語言所含之全部。
我就遇過呼叫不到的函數,因此,關鍵就在於能不能使用pow()。
幸虧,聽我同事講,他計算經緯度也用到pow(),這函數是有的。
不然,我就要複習指數、對數,跟查對數表查到翻了。
 
 
指數(對數)在工程上是常用的數學,像Microsoft Windows的小算盤就有工程型。
如果pow()不能用,就真的太不尋常了!
除了上說的氣壓轉高度、經緯度,
聲音的分貝(註3)、地震規模(註4)都與指數(對數)相關。
以聲音而言:
分貝(dB)是十分之一貝(B):1B = 10dB。
1貝的兩個功率量的比值是10:1。
例如,70分貝就是60分貝的10倍,
61分貝就是60分貝的10的0.1次方倍,即1.25892倍了。
62分貝是60分貝的0.2次方倍,即1.58489倍,以此類推。
同理,大聲公比賽,125分貝其實也是124分貝的1.25892倍。
所以,說剛剛只用七成功力得124分貝,
假如用十成洪荒之力的話,僅會上升1分貝(125分貝),而不到2分貝(126分貝)。
 
那地震規模(不是指震度)的話,
則是按1966年Bath所提之logE=5.24+1.44M
(E:釋放能量(單位焦耳), M:地震規模)的公式計算。
規模7地震的能量,是規模6地震的32倍。
計算如下:
 假設規模6地震能量為 E1,規模7地震能量為 E2
 則log(E2)=5.24+1.44(6+1)
 且log(E1)=5.24+1.44(6)

 log(E2/E1)=1.5 故 E2/E1=10^(1.44)≒27.54
同樣地,也可推出規模6.1地震,是規模6地震10的0.144次方倍,即1.39倍。
 
 
 
-----------------------

註2:
1. amoBBS: formula
altitude = 44330 * (1.0 - pow(P / P0, 0.1903)); P0是海拔大氣壓,P為你測的當地大氣壓。

2. BMP180 模組使用提示 - Arduino 接線與程式測試
float BMP180::getAltitude(float pressure, float seaLevelPressure) {
return 44330 * (1.0 - pow(pressure / seaLevelPressure, 0.1903));
};

3. arduino:Barometric Pressure to Altitude
h = 44330 * [ 1 - ( p / p0 ) ^ ( 1 / 5.255) ]

h = altitude (m)
p = measured pressure (Pa)
p0 = reference pressure at sea level.

4. 廣州友善電子科技有限公司:Pressure_and_Temperature_Sensor









註3:維基:分貝

註4:
1. 地震的規模、震度log10E = 5.24 + 1.44M E︰釋放能量(焦耳)
 由1966年Bath所提之logE=5.24+1.44M(E:釋放能量, M:地震規模)經驗公式
 地震規模和所釋放的能量滿足以下關係式
 logE=11.8+1.5M

 若規模M=X時能量為E1,規模M=X+1時能量為E2
 則log(E2)=11.8+1.5(M+1)
 且log(E1)=11.8+1.5(M)

 兩式相減得log(E2/E1)=1.5
 故 E2/E1=10^(1.5)=31.62≒32
 Bodhi:單位是爾格。
4. 地震規模有多大
 古登堡和芮氏(Gutenberg & Richter, 1956)所提出之地震規模和能量之間的
 關係公式來計算,即 
 logE = 11.8 + 1.5Μ 
 其中 E:能量(單位:爾格) Μ:地震規模

2017年4月13日 星期四

札記-世史-華人主導的國家

前天,我被一朋友問,對聯合航空強制乘客下機事件的想法。
由於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新聞還未報導得很詳盡,我無法評論。
記得今年三月,有樁謀殺案(註1),
可能嫌疑人被捕後,一群網民在她的臉書恣意謾罵。
但這位可能嫌疑人一獲釋,這群人又火速刪留言(可能罰三萬),
當中有些可憐蟲說找不到自己的留言,還網上求救,
所以,最好等事件經過更清晰些,再說吧。

後來,又有朋友給我看一篇文章《別人的土地,別人的規矩》(註2)
我當下感覺,作者是針對受害者是"華裔的身分"而寫的。
我不曉得這次聯航受害者是不是華裔,我仍舊不想評論。
但作者是一個已擁有美國籍的人,說"別人的土地",就顯得有些奇怪了。
若回溯歷史,北美洲這一塊土地是印地安人的,
而且他們原名也不是"印度人"、"印地安人",是後到的"歐洲"人硬冠上的。
這群歐洲人,會想北美洲是"別人的土地",
規矩由他們訂,以後要把土地還給他們嗎?不,印地安人想得美。


我從前看過一集自媒體節目(註3)談李光耀,
有段話就把外籍華裔的異鄉人心態講得很透徹,他是這麼說的:

 以艾森豪為例,他是德裔美國人,二戰也沒有對希特勒網開一面。
 (來到美國,入美國籍,就是美國人)
 很多中國人對國際政治的理解,還停留在初步階段,
 講感情、講血緣、講義氣,這種類似宗族的層次。
 正是這種「血緣觀」,正是這種「認祖歸宗」的情節,
 使得海外華人,在政治上吃了大虧。

 中國人很早就到南洋做生意,而且很會做生意,
 掌握著經濟話語,理應會成立一個國家或社群,但偏偏沒有。
 他們抱持的心態是,我是大陸某某地方的人,我是來做生意的。
 對當地沒有認同感,便不會想到爭取什麼(政治)權益。
 而權益這種東西,永遠不會自動送上門來。你不爭,就一定被人爭走。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馬來半島的獨立。
 馬來半島本來是英國人的殖民地,二戰英國撐不住,
 要撤,便讓馬來半島獨立,所以要成立馬來亞聯盟。
 馬來亞半島的土著實際上很少,當時馬來亞半島主要是三大民族,
 馬來人(巫人)佔44%,華人佔39%、其餘是印度人,都是外來民族。
 若再加上新加玻華人,華人總人數超過馬來人。

 除了人數佔上風,在經濟上華人也處於絕對優勢(不是相對優勢),
 70%的納稅人是華人,財團、首富都是華人。
 照理說,華人應該在馬來西亞的政治舞台擔任主導才對。
 但當地華人,對政治卻極其冷淡。
 在馬來西亞獨立前夕,正是搶著劃分政治蛋糕的時刻,
 華人社團行動卻非常緩慢,導致大部分華人,連最基本的馬來西亞公民身分都沒有。
 1954年第一次立法會選舉時,
 華人總人數190萬,有公民身分的有60萬,只有14萬去投票。
 而馬來人去投票的人數是108萬,14萬對108萬,差了8倍,8倍!
 致使立法會、內閣都被馬來人全面控制,確定這個國家要以馬來人為中心。
 甚至馬來族取得大量特權,白紙黑字寫入憲法,華人被邊緣化。
 
 政治的本質,就是權力鬥爭,是一種利益的權衡,
 不是跟你攀親戚、講感情,更不會跟你說五百年前是一家。


 真正的政治家,一切的行為都是基於利益的計算,
 以此來決定究竟要妥協,還是要鬥爭,以實用為目標。...
 李光耀深諳此理(政治的本質),
 後人總結他一生是實行"實用主義(功利主義)",
 他從不會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也沒說自己代表華人利益,
 就是因為如此,除了他,恐怕這地球上,不會有第二個華人為主導的國家。

 
或許華人進入民主政治才一百年,
專制時代的遺毒未去,奴性未消。從前說皇帝不是,是要砍頭的,
因此人民普遍對政治冷感(誰當皇帝都一樣),吃飽睡暖就好。
權利就等上權者慈悲賞識吧。

2017年4月11日 星期二

札記-外史-日本殖民韓國時的朝鮮總監府

恰巧跟同事聊到當初日本在韓國殖民時,
朝鮮總監府也跟台灣總督府蓋成「日」字形,從上而下俯視才能看出。


日治時代台灣總督府,即今日總統府,輕鬆地就能在google地圖的"地球"找到。
然而,朝鮮總督府早在1995時被拆除,
那年,google仍未出現!要看空拍照,得有點運氣。
幸好!最終被我搜尋到,也證實我說的正確。

從這張舊照(如上圖),空中俯視朝鮮總監府,
(青色)屋瓦構成「日」,坐落在朝鮮皇宮的前門。
當時皇宮後門是空地,而現在是南韓(或稱韓國)總統府-青瓦台所在。


既然講日本統治韓國,
便讓我想起第一任(朝鮮)總監伊藤博文,被韓國人安重根暗殺身亡這件事。
暗殺客安重根(註1)是名傳奇人物,有膽識,書法寫不錯(志節有加分作用)。
他到中國留學時,聽說韓國被征服、殖民,激昂起愛國心,
砍斷自己左手無名指第一指節,誓為韓國獨立而戮力。
於是,在伊藤博文到哈爾濱車站之際,將其開槍擊斃。


被捕受審時,安重根法庭上慷慨陳言伊藤的十五宗罪,重點仍是亡國家恨那幾條。
雖其心可昭,但終免不了被讎敵日本處以絞刑。
他臨死前寫的丈夫歌(註2),道出他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之忠國壯烈。



=================
參考資料:總監府照片來源:韓國汽車見聞錄

--------------------
註1:維基:安重根 

註2:震驚世界:朝鮮義士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始末。亦是郵票照片來源。

2017年4月9日 星期日

科學_鉛的故事(1/2):從鈾鉛比率測出地球年齡

地球究竟幾歲呢?
在現代科學還沒萌芽之前,是宗教來解答。
1650年,愛爾蘭主教Ussher(註1)根據舊約聖經記載及曆法考證,
在<列王記下>記載,巴比倫王尼布甲撒二世死於公元前562年,
Ussher將舊約中,亞當王到巴比倫王這一個時期,
139系譜的先知和祖先的後代相加,
得出世界(地球)創造於公元前4004年10月22日星期六晚上六點整,
西方世界就以Ussher的話為絕對真理。
直到百年之後蘇格蘭人赫頓(James Hutton),
依地質觀察提出挑戰(註2),人們對其正確性開始鬆動。


美國大峽谷是一處可以觀察典型沉積岩層的地點,
從當中埋藏的(前寒武紀)遠古生物藍綠菌獲知,這裡曾為海洋。
自那時起,土石細粒於此沉澱聚積。
經過數十億年層層累積,在重量的壓縮下,形成今日所見的岩石,
而最古老的部分則會在底部(註3)。

怎樣從這裡知道地球年齡呢?
地質就好像樹的年輪,算出每個沉積層形成的時間,累加即是答案。
然而,這種現象也普遍出現在世界各地的湖泊、海洋,
每個地方累積的速度分歧極大,
例如本來每一千年會累積三十釐米的厚度,
如果遇到難得一見的大洪水,沉積速度會加快,幾天內就三十釐米,
所以,地質學家計算出的值,從300萬年到150億年都有,莫衷一是。
除此外,還有一個問題,現存的最底層並非地球最古老的岩層,為什麼?
因為岩石無法倖存於地球誕生之初的(高溫)惡劣環境。
不過,太陽系漂浮的"小"行星,就另當別論。


大約在一百萬年前,恰巧一較小行星碰到一小行星,偏離軌道,
在五萬年前殞落在現在美國,撞出現在名聞遐邇的亞利桑那隕石坑,
當時的鐵隕石碎片被完整保留下來。
假如我們知道鐵隕石的行成時間,就能知道包含地球在內,太陽系的年齡。

20世紀有個偉大的發現,
在幾十年裡,測量每種放射性元素轉變成另一種元素所用的時間,
物理學家發現每個不穩定元素的原子,衰變比率是恆定的,
就是說無論周圍環境的改變(敲打、油炸、汽化),這個衰變比率都不會改變。

註4

如鈾原子(半)衰變成釷原子,平均要花幾十億時間,
釷不穩定,不到一個月衰變成鏷,一分鐘後又變成其他物質,
經過十幾次核嬗變,直到抵達衰變鏈的末端-穩定的鉛元素,鉛將維持恆久不變的狀態。
所以,要了解我們的地球母親的年齡,沒有比測量鈾和鉛比率的更好方法了(註5)。


芝加哥大學地質學家哈里森.布朗(Harrison Brown)1947年最早領悟這一點。(註6)
他讓他的研究生克萊爾.帕特森負責這項任務。
克萊爾.帕特森原本不是地質學家,但因熟悉質譜儀,能分析鉛含量而被委以此任。
然而,他七年才找到答案完成這個課題,拿到他的博士學位。

為什麼耗費那麼長時間?
是因為帕特森對(從隕石而來)鋯石鉛含量做等精度測量時候發現,
相同微粒的鉛含量的結果數值,每次都偏差很大。
帕特森窮盡腦汁,最後發現,影響實驗結果的最重要因素,
可能是實驗室或者空氣裡存在鉛(那個時候可是沒過濾設備的),
鋯石裡只有幾百萬個鈾原子,空氣裡的鉛數量遠遠大於這個數值,
在這種和空氣和環境直接接觸樣本的情況下,顯然是沒辦法測量出正確的結果的。

帕特森隨後變成了一個清潔工,拖地擦洗,反覆打掃他破舊的實驗室,
盡量讓他的實驗室變得無鉛,可是結果依然偏差百倍。
帕特森接著想到他必須用酸來煮容器和工具,
並提純化學原料,進一步降低實驗室中的鉛含量。
然而,終不免屢屢受破壞打斷,
譬如有人打開他實驗室的門,問廁所在哪裡,數月實驗便毀於一旦。


帕特森開始計畫設計一種全新的實驗室-超級潔淨室(無塵室),
直到他的老師哈里森調任加州理工,邀請帕特森一同去後,
在他做這項研究的第七年,帕特森終於完成這個心願,
建立史上第一間無塵室,隔絕外界鉛汙染。
並在1956年準確測出鋯石鉛含量,得鈾鉛比,運算出地球年紀約為45.5±0.7億年(註7)。


獲此成功,除了得力於無塵室,也受惠前輩被的科學成就,
(在動畫中)帕特森在完成實驗時,
他對地質學家查爾斯- 萊爾、發現電磁效應的邁克爾- 法拉第、
發現電子的JJ- 湯姆森;核物理之父歐內斯特- 盧瑟福、
以及研究如何分開環和鈾,他的博士生教授-哈里森- 布朗等人特別由衷感謝。

到這,雖然說已經掌握測定鉛含量這項技術,總歸是大功告成,
然而,這卻招來後來的福與禍。


註5:出處同上。鈾的衰變率是恆定,但沒說十幾億是怎麼算出來的。

2017年4月1日 星期六

札記-文學-弱水三千

有一段話常聽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我從前讀過,它的"對句":「廣廈千間,夜臥八尺」。
這兩段很白話,不需翻譯,其巧妙之處,是在背後的喻意。

弱水是女子的比喻,天下女子這般多,只挑一人,情慾不能無限上綱;
廣廈千間...,則意謂著,縱使賺幾輩子花不完的錢,
人一頓的食量、睡一覺的面積不可能無限擴張,皆暗示著「知足」。


然而,很搭的這兩句卻是不同出處。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原文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註1),
出自《紅樓夢·第九一回》:
「寶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而「廣廈千間,夜臥八尺」則出《增廣賢文》(註2)的
「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廣廈千間,夜眠八尺」。
兩句風馬牛不相及的語句,會組合一塊,或許是意思相近之故吧。

那為什麼相近的詞會跨時空的結合在一起,
我的理由是,當寫文章時,我們在表達某一個意思,
會想要用不同成語(詞彙),重複說明,這才使不同出處共同出現。
比如,猶豫不決是晉朝的,三心二意是元朝的,兩句相似,
便會見句子:「你不要猶豫不決,三心二意了」,
物以類聚,久而久之,合併著講,就習以為成,
而更有甚者,還以為同出一處(同作者)了。



------------------

註2:夜眠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