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6日 星期三

札記-生物-悲劇的鱷魚奪權戰

晚上看一部鱷魚的紀錄片(註1),主角有兩位,
一是肯亞某水域體型最大的雄性鱷魚,報幕員稱之為「首領」,
以及另一同水域雄性鱷魚,垂涎「首領」的特權,
第一個享用食物(註2)、第一個跟雌性交配...,報幕員稱之為「挑戰者」。
影片是某年旱季的長時間跟蹤拍攝,紀錄「挑戰者」如何挑釁「首領」地位。
重點是三起大事件。


第一起,「挑戰者」頭次成功捕獵黑斑羚,想獨吞。
但被「首領」見到,吃走頭份,同伙分食剩下,牠連殘羹都分不到。
這是鱷魚生態的現實,捕獲者不是食用者。

第二起,「挑戰者」趁「首領」忙於和雌性鱷魚交配時(註3),
牠企圖跟另一雌性偷歡。被「首領」發現並咬傷,
僅得薄懲驅離的原因是,「首領」有重要的事要接著幹。你懂的~

第三起,「首領」吃河馬屍體時,險些被其河馬同伴攻擊,
叼著肉落荒而逃,「挑戰者」逮此良機,強搶食物,這其實是正式奪權宣戰。
短暫戰鬥後,「挑戰者」敗走,上頷三分之一被咬斷。
縱然鱷魚群的地位以身體噸位論,牠嘴傷亦不至死,
但日後不能重長,無力與同類爭鬥,群內階級被降到最低,
自此牠將最後一個進食,再無權力交配。幫牠QQ。


我琢磨著,幹嘛去拍一個鱷魚界Loser的故事呢?
通常劇情發展,不是應該是來自鄉下的小鎮青年...之鱷魚逆襲,
削尖腦袋硬在兇殘、弱肉強食挺進,殺出一條血路,
痛宰舊頭目,成為新霸主嗎?要拍得很「勵志」。
所以我猜,拍攝人員原本也這番盤算,
無奈,投資花了大把銀子和時間後,事實竟如此發展。



---------------------
註1:20160714 自然傳奇 鱷魚戰

註2:「首領」先吃,其餘者靜候不動,而後根據階級,依序進食。

註3:鱷魚的求偶之舞:先是開闔嘴巴在水面拍擊,後沉水下,鼻子冒氣生朵朵水花。

2017年7月24日 星期一

醫健_膳食_代糖傷身與否,用科學說話

代糖,有很多種類(註1),大抵分天然和人工,這裡舉常見的兩種人工代糖。

第一個,糖精(註2),第一個人造甜味劑,其甜度為蔗糖之300~500倍,
不含卡路里,吃起來會有輕微的苦味和金屬味殘留在舌頭上。
它是在1879年,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化學家 Constantin Fahlberg所發現,
過程是這麼一段故事(註3)。
1879年,Fahlberg跟Remsen,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博士後實驗室,研究煤焦油衍生物。
某日,Fahlberg工作一整天後回家吃晚餐,發現捲餅(roll)一開始味甜,後轉苦。
他問妻子是否也感覺食物異狀,他妻子答沒有。
於是,Fahlberg舔舔手指,注意到苦味可能來自他實驗室的化學物質之一。
隔日,Fahlberg一一嚐過昨天碰到的實驗室裡的化學品,
找到味道源自鄰甲苯磺酰胺的氧化物。

1879年和1880年,Fahlberg和他的研究合作夥伴Remsen,
一同發表發現鄰苯甲醯磺醯亞胺的論文,Fahlberg命名此物質為糖精(saccharin)。
1884年,Fahlberg陸陸續續在各國申請糖精的專利,聲稱糖精是他一個人發覺,
且在1886年在德國投入量產。短短時間,Fahlberg獲得巨大財富。這卻激怒了Remsen。
Remsen並非眼紅商業獲利,而在意的是Fahlberg的不誠實,
他豈能申請專利時,說糖精是他獨自找著,獨享名譽,
而不尊重自己(Remsen)是實驗室負責人。為此,Remsen曾言道:
「Fahlberg是個騙子,要我和他齊名,令我作噁。」


第二個,阿斯巴甜(Aspartame, APM),是一種「非」碳水化合物類的人造甜味劑
阿斯巴甜為James M. Schlatter於1965年發現(註4),
這名化學家在G.D. Searle & Company工作。
在合成製作抑制潰瘍藥物時,他無意間舔到手指,嚐到阿斯巴甜具有甜味,就此發現。
阿斯巴甜比一般的糖甜約200倍,一克的阿斯巴甜約有4千卡,
比同質量的蔗糖含更少的熱量(低熱量)。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把阿斯巴甜(定性)描述為「研究最徹底的食品添加劑之一」,
其安全性「毋庸置疑」。但得注意,苯酮尿症患者禁用。


*****
代糖,不是真實的糖,它是以「騙」的方式讓你的舌頭以為吃到糖。(註4)
雖然人體不能消化,但能代謝出去,對人體是無害的(註5)
我聽過許多對「代糖」的謠言,說它人工合成、不自然、會引發疾病。
我上舉的兩種代糖,維基就記載一大堆闢謠的歷史。

我想借題發揮一下。
有些標榜"有機、自然"食物廣告的渲染,說什麼東西含化學成份不健康,
其隱台詞是:牽涉到"化學"就有毒、十惡不赦,許多人由是心生恐慌。
然而,這是一種刻意誤導,讓大眾對化學產生不正確的認知。

關於化學,我認為可有這三點正面認識。
第一點,它是認識物質的一種基本之微觀視角。
所有物質都是可以用化學形式描述,也就說所有物質皆有「化學成份」,
可是,這不能意謂著它有毒。
比如說,水是H2O、氧是O2、葡萄糖、蔗糖、澱粉和纖維素是碳水化合物。
它們不會因為稱呼變了,生成毒性。

但也有可能是有人把「化學成份」定義成「人造」。
那就要問:人造就不好嗎?
人天天接觸的牙膏、漱口水、加氯自來水等等,總不能當毒吧。
相反地,純天然就對人體無害嗎?
番茄葉子雖自然但有毒,糖、鹽無毒但長期吃多了,也會危害身體。
因此,要回歸到務實的科學驗證。

而這便是第二點,化學可作為安全檢驗的一種標準。
經由化學研究的定量、定性分析和大量實驗驗證,人們能了解人體承受物質的允許範圍。
比如,數值低於多少、或數值高於多少會造成人體傷害。
不可否認,現今我們所吃的食物,是否達安全標準得靠化學來測定。
以阿斯巴甜為例(註6),
歐盟規定成人的阿斯巴甜每日容許攝取量為40mg/kg,美國FDA 則規範為50mg/kg。
一位體重75公斤的成年男性,需要飲用大約21罐(7.3公升)無糖可樂,
才會達到FDA規定的每人每日的攝取上限。

第三點,化學是醫學的基礎知識。
這是化學造福人類的一面,讓人類延長壽命,脫離病苦。


科學知識,向來是中性的(非善非惡)。
以上三點,旨在說明化學的中性,及正面用途:為安全把關、治病扶傷。
反之,它亦可被有心人士用來為非作歹。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端看我們能不能用於正途,但不能將化學等於邪惡。


*****
話題再回到代糖。
我們懷著開放的態度,討論代糖有害與否,要抨擊、要推翻都沒關係,
但請提出強而有力的證據,用科學說話。
同理,誇安全、誇益身也一樣,像是有人說:
由於代糖中的蔗糖素(Sucralose)是來自蔗糖,所以它沒問題。
這裡得再次強調:東西安不安全與"是否來自自然"無關!
蔗糖素之所以安全(註7),而因為它通過廣泛的實驗,而不是因為它是由蔗糖製造。
如同水來自於氫的化合,水與氫特性不同。
因此,回歸用科學說話,因為它才是目前最可靠的方法。



----------------------------------------

註3:
In 1879 Fahlberg, working with Remsen in a post-doctoral capacity, 
made an accidental discovery that changed Remsen's career. 
Eating rolls at dinner after a long day in the lab researching coal tar derivatives, 
Fahlberg noticed that the rolls tasted initially sweet but then bitter.
Since his wife tasted nothing strange about the rolls, 
Fahlberg tasted his fingers and noticed that the bitter taste was probably from 
one of the chemicals in his lab. 
The next day at his lab he tasted the chemicals that he had been working with the previous day 
and discovered that it was the oxidation of o-toluenesulfonamide he had tasted the previous evening.
He named the substance saccharin and he and his research partner Remsen published 
their finding in 1880. Later Remsen became angry after Fahlberg, in patenting saccharin, 
claimed that he alone had discovered saccharin. 
Remsen had no interest in the commercial success of saccharin, from which Fahlberg profited, 
but he was incensed at the perceived dishonesty of not crediting him as the head of the laboratory.

2. 英文維基:糖精
Saccharin was produced first in 1879, by Constantin Fahlberg, 
a chemist working on coal tar derivatives in Ira Remsen's laboratory 
at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Fahlberg noticed a sweet taste on his hand one evening, 
and connected this with the compound benzoic sulfimide on which he had been working that day.
Fahlberg and Remsen published articles on benzoic sulfimide in 1879 and 1880.
In 1884, then working on his own in New York City, 
Fahlberg applied for patents in several countries, 
describing methods of producing this substance that he named saccharin.
Two years later, he began production of the substance in a factory 
in a suburb of Magdeburg, Germany. 
Fahlberg would soon grow wealthy, while Remsen merely grew irritated,
believing he deserved credit for substances produced in his laboratory.
On the matter, Remsen commented,
"Fahlberg is a scoundrel. It nauseates me to hear my name mentioned in the same breath with him."

註4:維基:阿斯巴甜

註5:http://www.diabetes.co.uk/sweeteners/saccharin.html
the substance goes directly through the human digestive system without being digested.

註6:一個實驗看「代糖」真的安全嗎?將「可口可樂」跟「零卡可樂」燒乾後發現...

註7:《科學新聞不能這樣看》

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

札記-文學-腸子是第二大腦

「我又不是你肚子裡的蛔蟲,我怎麼知道你在想什麼?」
不知有沒有人留意這句話的奇怪之處?

"想"這事,不是腦袋負責的嗎,與腸肚何干啊?
可是,"腸肚代替腦袋工作"的成語還不少(註1):
腸枯思竭(思考)、搜索枯腸(思考)、木石心腸(頑固)、
掛肚牽腸(擔心)、滿腹經綸、腹笥甚廣、腹有詩書氣自華等等。
乃至胸也行,胸有成竹、胸懷天下、義憤填膺等等。

現在人應該會覺得怪,
"讀書讀到哪裡去了",難道(中國)古人從不覺察有異,
拼命吃,是肚子會脹,而使勁看書不停歇,是眼睛痠,頭痛腦暈!
抑是他們早就意識到,想說反正約定俗成了,因襲吧~


*****
假如我硬是要"引經據典",強說出個道理呢?
以現在觀點,意志、心思等等是腦負責的工作,
肚子(腹)到底要怎麼跟腦種種事,搭上關連的呢?

依據五德終始論(註2),中華民族的共祖是黃帝,土德。
自此朝代更迭,五行變化,黃帝...虞土→夏木→殷金→周火。
彼此間的關係是後者剋前者,火剋金、金剋木、木剋土。這才能推翻。
新朝的王莽不以為然,說是"相生"。
改為黃帝土...→夏金→商水→周木...。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但即便相剋換成相生,民族的起頭是"土"德的概念,是一定不移的。
而五行的土對應上中醫,是胃腸。

從前有位中醫師跟我講過,他幫人調理,固健"胃腸"必然是第一步(起頭),
因為惟有胃腸吸收好,服下的藥才有成效。
要讀書、要思、要記憶,得先有氣力,
有氣力,則得吃得足、吃得營養,前提便建立"腸胃健康"上。
(謝天謝地,腸、腦搭上了)

而且,古人哪裡知人體結構是怎麼"消化"知識、"儲存"見聞的?
當見到飲食,能使肚腹鼓起,便想:想必讀書也是同一個理吧!
一方面,中醫支持;另一方面,具體有形象,特別好懂,傳播容易。
流通一廣,便演義出前述的成語來了。


再者,如果要撇開語文上的探討,暫離中國文化的本位,
單純就西方醫學來看這事,
真有專業人士說「腸子是第二大腦」,且刊出《科學人雜誌》(註4)上。
他所持的理由為:
 有許多神經密密麻麻深入腸道內層,匯集訊息,
 傳給中樞神經,是大腦以外最複雜的神經系統,
 而且透過「腦腸軸線」(gut-brain axis),
 與腦相互聯絡、彼此影響,是近年熱門的醫學研究領域。
 腸躁症、憂鬱症、焦慮症、自閉症、慢性疲勞等盛行率極高的身心疾病,
 都和腦腸軸線相關。

因此,胃腸與腦,確實是有干係的。
或許中國古人之中總會有一些敏感者,查覺到:
吃的東西影響記憶、心情,胃腸生病,可以壞出身心症吧!
也有可能是出現那些成語的理由之一吧!


*****
郭德剛相聲裡,曾說中國筷子的設計(註),含蘊了中國傳統哲理。
1. 筷子一頭圓、一頭方。圓的象徵天,方的象徵地,對應天圓地方。
 這是中國人對世界基本原則的理解。
2. 手持筷子時,拇指食指在上,無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間,是為天地人三才之象。
 這是中國人對人和世界的關係理解。
3. 筷子在使用的時候,講究配合和協調。一根動為陽,一根不動為陰,才能夾得穩。
 兩根都動,或者兩根都不動,就夾不住。這是中國的陰陽原理。
4. 以易經來看,《周易》中有明八卦:乾、坎、艮、震、巽、離、坤、兌;
 暗八卦:休、生、傷、杜、景、死、驚、開。
 筷子有兩根就是二,對應到八卦就是“兌”卦,是“口”的意思。
 筷子本身直,長對應八卦的“巽”卦,是“入”的意思。
 使用筷子時,一根為主動,另一根為從動;主動為陽,從動為陰,此為兩儀之象。

真是如此嗎?我個人倒是不信,應當說是借題發揮,托物寓意。
換言之,不是筷子發明真有這層意思,
而是假借筷子,來說天地、三才...這些道理。
我這是在學他....
但我沒辦法說得那麼漂亮,也不太敢說得如此冠冕堂皇而已呀。哈哈。



-----------------------------
註1:奇摩知識:請問形容一個人思緒、能力用盡該用什麼成語


註2:維基百科:五德終始論
鄒衍說:「五德從所不勝,虞土、夏木、殷金、周火。」
木剋土、金剋木、火剋金、水剋火、土剋水。由於黑色屬於水,所以秦朝崇尚黑色。
按照鄒衍的說法,五行代表的五種德性是以相剋的關係傳遞的。


註3:天圓地方,7寸6分你知道筷子為什麼這樣設計嗎?


註4:《科學人雜誌》:腸道菌決定一生健康
另一篇參考文章(我不確定說得對不對):用肚子思考問題

2017年7月4日 星期二

札記-世地-絲路

對於維基對絲綢之路(註1,簡稱絲路)的說明,我撮要條列我想討論的部分:
一.絲綢之路,第一次出現在德意志帝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男爵,
  於1877年出版的一套五卷本的地圖集。

二.絲綢之路並非是一條 「路」,而是一個穿越山川沙漠且沒有標識的道路網絡,
  並且絲綢也只是貨物中的一種。

三.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君主制國家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

四.很多人認為,西漢的張騫在前138—前126年和前119年曾兩次出使西域,
 開闢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並成功將東西方之間最後的珠簾掀開。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
 「於是西北國始通於漢矣。然張騫鑿空,其後使往者皆稱博望侯,
  以為質與國外,外國由此信之」,稱讚其開通西域的作用。
 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
 各國使者、商人、傳教士等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

五.中國自1998年起便啟動了絲綢之路申請世界遺產的項目。
 2006年,中國與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五國達成協議
 聯合申遺。2014年6月22日,在杜哈舉行的第38屆的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
 絲綢之路同京杭大運河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
從第一點,很清晰,絲路是先有作用,後有名稱。
可不是國家的計畫經濟,而在說:「我們開條絲路溝通歐亞,作生意吧。」
我在上篇文章(註2)提到的書《王朝的家底》,書中便寫:
漢朝(西漢張騫)打通西域是戰略意義,從不是為了貿易。
因此,若說要再次開通,我不太信是為經濟。

針對第二點,絲路不是一條路,絲路不只運絲綢。
對於第三點,作生意是互蒙其利、你情我願。
不像古代中國朝貢,或者以為能夠來往商貿,是為皇恩浩蕩、賞賜外夷,
乃至沒有天朝,就沒有絲路。這些都是幻想。
換句話說,就算路打通了,別人不想跟你交易,一切都是空談。
不想交易可能因素有很多,怕吃虧、怕吞併等等。

至於第四點,若想把「絲路」當成貿易道路,而不是攻城掠地的戰利品,
那麼,將「絲路」歸功一個國家的功勞、「專利」,是自吹自擂吧。
再重複一次,作生意是互蒙其利、你情我願。

最後說第五點,我以為絲路申遺能成功,與五國達成協議有關,
這可和第三點的"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合併看,絲路始終是共同財產吧。



-----------------------------------
註1:維基百科:絲綢之路


註2:中史_《王朝的家底》:用經濟角度看歷史


----------------------------------------------------
參考資料:
英國歷史學家彼得·弗蘭科潘大受好評的歷史著作《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試圖跳出這個以西方為核心的世界史框架,來重新看待世界歷史。


先要說明的是,這裡的絲綢之路,並不是很多人通常意義上理解的“絲綢之路”。
得·弗蘭科潘所指的絲綢之路,是一個抽象概念,
它代表的是“人們是如何交換商品、時尚、語言、思想、信仰,
同樣也有暴力、疾病和環境破壞。”
他希望用絲綢之路這個概念來講述東西方是如何交流往來的,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
在地理上,弗蘭科潘所講的絲綢之路,
是指東西方的中間地帶,從地中海和黑海東岸到喜馬拉雅山脈。
站在今天的視角來看,弗蘭科潘說,
這一地區似乎是一些“失敗國家”、“沒落國家”和邊緣國家的聚集體,
比如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
但是在歷史上,它們是東西方文明的交叉點,
“這些國家絕非處在全球事務的邊緣,而是國際交往的正中心”。


但真正吸引人的是絲綢之路上發生的圍繞著人們的靈魂的競爭。
中國和印度信奉的佛教、波斯帝國信封的瑣羅亞斯德教(中國人稱之為拜火教)、
從羅馬帝國內部產生的猶太教和基督教,以及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能夠迅速成長為後來可以和基督教一樣信仰者眾多的宗教,
和當時羅馬與波斯兩大帝國之間的戰爭又有關係。


在弗蘭克潘看來,有兩個轉折點,真正影響了以絲綢之路為核心的世界史。
第一個轉折點發生在15世紀末。兩個探險家改變了世界的命運。 哥倫布和達伽馬。
之後的歷史就進入了我們熟悉的世界史。
歐洲大陸成為世界的中心,荷蘭、葡萄牙和西班牙陸續崛起,
然後是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


二個轉折點發生在1901年,
那一年英國商人諾克斯·達西從波斯國王那裡,獲得了在波斯土地上的特許勘探權。
這份協議讓諾克斯·達西有了在波斯土地深處自由勘探石油、打洞和鑽井的完成整的、
不受限的權利。弗蘭克潘認為,這件事足以同哥倫布橫跨大西洋發現美洲相媲美的事。
從這份特許權開始,“征服者再一次掠奪了大量的保障和財富並運回歐洲。”
在這之後,拋開各種陰謀論,也必須承認,

發生在中東的種種事情,都和這塊土地下擁有的豐富的石油資源有很大關係。

2017年7月3日 星期一

中史_經濟_《王朝的家底》:用經濟角度看歷史

我從不反對任何的視角看世界,且多多益善,但是不願僅持一種當標準論斷。
《王朝的家底》(註1)是本以經濟學作本位,談中國的歷史事件。
我讀了網路有人轉錄的其中兩章節,
有種別於以往的新奇感,後來又搜尋看了兩篇,趣味亦然,
無奈的是,找不完整電子版,可是我書太多,暫不購入,嘿嘿。
僅列找著的四五篇,摘要簡言之。


第一篇.漢朝控制西域的經濟賬和政治賬(註2)
漢朝控制西域不是為了賺錢。
(1)漢朝對賣絲綢根本不感興趣
 如果漢朝為了發財,境內應該很多羅馬的古羅馬金銀幣。
 但多年來的考古,中國的中原地區幾乎沒有,為什麼呢?
 原來漢朝政府對出口絲綢根本不感興趣,
 資料記載,絲綢主要是用來當賞賜的,並且漢朝政府也不鼓勵民間進行絲綢貿易。
 可外國人喜歡中國的絲綢,很多的外國商人就來中國採購絲綢,
 他們賺了很多貿易利潤,而作為絲綢產地的中國得到的利潤並不多。
(2)西域的王國很窮,沒什麼經濟利益可貪
 西域的王國都建在沙漠的綠洲之上,他們的經濟基礎也是農業,
 而且還是靠著高山的雪融水來維持,國力非常的有限,勉強能夠支撐起脆弱的綠洲政權。
 西域真的沒有多少財富值得漢朝掠奪。
既然不為賺錢,那漢朝幹嗎還勞師動眾地控制西域呢?
這是因為西域對匈奴非常重要,這對漢朝對付北方的少數民族匈奴有更深層的戰略意義。

接著得問,為什麼西域對匈奴非常重要?
(1)匈奴依賴西域的農耕經濟
 因為匈奴人口少而且是游牧經濟,他們的農作物食品供應很大程度上是依賴於西域國家。
 資料記載,漢昭帝時,
 因為匈奴人缺糧食,他們專門派了4000多騎兵到西域的車師國種地。
(2)西域可以給匈奴提供一些作戰物資
 如鐵製兵器,必要的時候,匈奴還可以在西域徵兵,匈奴在西域徵收賦稅,
 這筆收入對漢朝來說不過塞牙縫,可對匈奴來說還是非常可觀的。
(3)如果匈奴控制了西域,就多了一條攻擊漢朝的西北路線(也是戰略意義)
 還讓漢朝的防禦戰線變長,這對於漢朝的進攻和防禦是非常不利的。
綜合上述,沒有了西域,漢朝的日子頂多麻煩一點,
可匈奴離開西域之後日子可就非常的艱難了,這才是漢朝控制西域的真正目的。


第二篇.鹽:如何影響中國歷史(註3)
(1)鹽的使用促進了古文明的產生和發展
 咱們舉個例子,山西臨汾有一處陶寺遺址,距現在4000多年,
 考古發現這處古代城市建築面積非常龐大,出土文物也很豐富。
 考古學家推測,這可能是遠古時代首都級別的城市。
 咱們知道,大城市人口很多,要養活這麼多人,
 只靠周圍的農田的糧食肯定不夠,所以陶寺古人肯定得跟外地人換糧食,
 可用什麼東西換呢?考古學家推測,陶寺人用的就是鹽。
(2)鹽影響了古代社會的經濟實力
 例如,輔佐齊桓公的管仲訂下了食鹽官營的政策,抬高鹽的出口價格,
 同時為了防止老百姓向外國走私食鹽,
 管仲還修了一條長城,為了鹽興建這麼大的工程,可見利潤有多大。
 鹽也影響了秦國統一天下,為什麼呢?
 原來秦國用鹽得從巴國進口,到了後來,巴國貴族開始貪好享樂,
 鹽帶來的巨大利益誘惑著巴國周邊的秦國跟楚國。
 不久張儀就率秦軍攻取巴國,楚國也沒閒著,
 就在秦國和巴國作戰的時候拿下了很多巴國的城池,
 並且楚國還禁止巴國向秦國售鹽,
 這就相當於掐斷了秦國的命脈,於是秦楚之間的戰爭開始了。
 秦楚的食鹽戰爭最終秦國勝了,實力超過了楚國,也奠定了未來統一六國的基礎。 
(3)鹽的經營政策也影響了古代社會階層的關係
 黃巢起義對唐朝產生這麼大的危害,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食鹽政策導致的。
 而且鎮壓叛亂的唐朝將領,好多是私鹽販子出身,
 他們最後成了割據一方的藩鎮節度使,也成了唐朝垮台的重要推動力。


第三篇.三千年的糧倉保衛戰
(1)狗尾巴草
 狗尾巴草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農作物)粟(穀子,小米粥)的祖本植物。
 狗尾巴草是粟的野生種,也叫“莠”。
 (二者剛長出的幼苗很難區分,所以有“良莠不分”的說法)
 粟(穀子),黍(黃米)和菽(大豆),讀音相近,
 最重要的共同點是耐旱耐貧瘠,是先秦時期最重要的農作物。
 它們生長期短,適合北方旱地,所以率先從百草中脫穎而出。
 夏朝和商朝曾被稱為“粟文化”的王朝。
 在那以後,隨著人口增加,需要開墾更多的荒地,來種植產量更大的作物。
(2)小麥:秦國崛起,文景之治和農民起義
 A. 秦統一
 在戰國七雄中,秦國地處西方,
 最早接觸小麥,而且渭河沖積形成的關中平原很適合種植,
 當時的國家力量也發展到能夠組織大量人力來興修水利(鄭國渠)。
 這讓秦國有實力連年征戰,最終一統天下。
 B. 文景之治
 後人評價文景之治,大多歸功於戰亂平息後政治穩定、
 皇帝以身作則勤儉持家、減輕農民的賦稅徭役等因素。
 這些解釋固然都有道理,但我們應該關注更為主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小麥的廣泛種植。
 C. 農民起義
 種小麥的地區,不論是關中平原,還是後來華北平原的一些農耕區,
 農民們不得不連年耕種,最後讓土地陷入萬劫不復的鹽鹼化境地。
 大批農民失去了穩定的糧食收入,揭竿而起就不可避免了。
 許多次導致王朝覆滅的農民起義,都發源於小麥的種植區
 比如西漢末年的綠林赤眉起義爆發於山東莒縣,
 東漢末年的黃巾大起義爆發於河南洛陽,
 北魏末年的六鎮起義爆發於河套地區隋末的農民起義爆發於山東、河北、河南,
 唐末的黃巢起義爆發於山東,
 明末的李自成起義爆發於陝西米脂。
 這些起義的導火索可能各不相同,但背後都有士地鹽鹼化的黑影。
(3)水稻:唐宋盛世,經濟重心南移
 在小麥無力養活中國人民的關鍵時刻,古代越南人民向我們伸出了援助之手,
 他們“友情贊助”了一種優良的稻種——占城稻。
 占城稻原產越南中南部,宋朝時期那裡是佔婆古國的勢力範圍。
 占城稻只需百天就能收割(早熟),適應能力強,耐旱。
 宋朝時出現的二熟種植法,直接激發了人口大爆炸,特別是南方地區。
 唐朝鼎盛期人口5000萬,而12世紀宋徽宗時期超過了1億,
 南方人口超過了北方一倍,自古以來北多南少的局面徹底扭轉了。
 從北宋時期開始,經濟中心就從黃河流域過渡到了長江流域。


第四篇.趕跑荷蘭殖民者和他們的甘蔗經濟,鄭成功不為錢
喜歡甜的食物,這是人類的天性。
在原始人時期,人類就冒著被蟄傷的危險竊取野生蜂的蜂蜜;
進入文明社會後,人們懂得了雙贏的經濟道理,開始養蜂,生產蜂蜜,滿足對甜味的嗜好。
但蜂蜜的產量始終相當的低,無法滿足人們的口舌之欲,
直到人們發現了一種能大量提煉糖的植物,它就是甘蔗。

從1500年左右開始,人們四處尋找適合種植甘蔗的地方,以大量生產蔗糖。
最符合這些要求的地點是熱帶、亞熱帶的一些島嶼。
甘蔗林如雨後春筍般在海洋中的一座座島嶼上湧現。
但造成島嶼上的經濟嚴重依賴蔗糖這種單一的產品。
即使島民們趕跑了歐洲殖民者做了主人,島嶼經濟卻無法轉型,只能繼續種甘蔗。
這樣的情形出現在牙買加、海地、古巴、爪哇、菲律賓等地,
這些島嶼國家並沒有因為蔗糖業致富,反而紛紛位列最貧窮的國家之列。
人們稱呼甘蔗林帶來的災難為「甘蔗林魔咒」。

17世紀荷蘭殖民者占據台灣島,順理成章地把甘蔗引進到了台灣島,
並計劃著砍伐森林,建設甘蔗園。
如果台灣島也踏上甘蔗種植的這條道路,
那麼它的未來命運也許就和前面提到的那些熱帶島嶼一樣悲慘了。
就在這時,鄭成功登上了台灣島,趕跑了荷蘭人。
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本意,並非為了「驅除侵入中華的外國殖民者」、
「反對帝國主義」這樣現代的崇高目的,
在他看來,當時台灣島的荷蘭人當自己的對手並不夠級別,
他的敵人永遠是萬惡的清朝,拿下台灣就是為了有地方種莊稼,生產糧食,
等錢糧充足後,再與清朝一決雌雄。
就這樣,荷蘭人的甘蔗園計劃由於鄭成功的攻台而流產了。

當清朝統一台灣,鄭成功利用海上力量抗衡,
給清朝留下了太深刻的教訓,這幫海盜太難對付了。
考慮如何不讓該島再次成為反清的據點。
如果在台灣島大量種植甘蔗,台灣島就會積累起巨大的財富。
寧可貧窮,也不能冒著丟掉權力寶座的風險,這就是清朝治理台灣經濟的基本原則。
具體到經濟布局上,就是以種植稻米為主,限制甘蔗的種植面積。

到了日治時代,日本人十分垂涎蔗糖種植業的高利潤,
但很快,日本國內由於人多地少,出現了稻米不足的情況,
日本不得已讓台灣島延續了清朝時期的經濟布局,依舊以種植稻米為主,甘蔗次之,
生產出的糧食補給日本國內的需要。


最近又有人提"再建絲路"的事,
我覺得跟第一篇的情形類似,政治、戰略意義遠高過經濟。
第二、第三篇論述(米)糧、鹽為百姓必需品,
左右天下政局,影響國家社稷。
明清龐大地下組織-青幫(註6),就跟(米)糧、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不過,作者論述得很好,卻無令我感到驚豔之處。
第四篇談台灣甘蔗,是這四篇中,我個人最感收穫的。



----------------------------------
註1:豆瓣讀書:《王朝的家底》
得到 有兩篇與此有關,分別為註2、註3

註2:得到-中史-漢朝控制西域的經濟賬和政治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