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31日 星期三

法律_法律系學生要讀那些書才能考上律師?

瑩真律師拍了一支視頻:
【法律系不是人唸的?!到底要唸多少書才考得上律師?】(註1)
她說她只提與國家律師考試相關,法律系的必修課、選修課,而非所有課程。
除了整理她所說的以外,為求完整性,
我加列了補習班網站(註2)整理的科目與成績計算,
以及考選部公布的命題大綱連結(大綱太多頁,僅附連結),
並拿六法全書(註3)的框架和那些必修、選修課比對看看。
我沒有要考律師,是看到這視頻,好奇而將資料整理一下。

◎六法


 ○民法:
 ○民法之商法(註4):
 中華民國的民法編撰採「民商合一制」的方式,所以在民法典之外沒有另訂商法典
 許多的商事活動上的規定皆在民法典中加以規定,
 另外也透過其它的特別法來加以補充,
 而這些和商業有關的特別法一般通稱為「商事法」。
 廣義的商事法包含所有與商業運作有關的法律、命令、判例以及解釋等,
 狹義商事法則僅指公司法、票據法、海商法和保險法而已。
 證券交易法自民國一百年起,
 列入中華民國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司法人員考試三等考試商法考科之一。
 職是之故,商事法則為公司法、證券交易法、票據法、保險法、海商法等五科。

 ○刑法


◎與國考相關的大學法律系之必修課、選修課
大一:
憲法、刑法總則、民法總則
※雖然不是英文原文書,但法律用字遣詞跟一般文字差距很大,像有字天書
※一本書主義,不代表只念一本書;準備國考只念一本參考書是不夠的。

大二:
民法債編總論、民法物權法、民法親屬法、民法繼承法、刑法分則編(每個罪章的各論)
※瑩真律師說:比較特別的,是她大二時就開始上行政法的基礎原理。
※一般法律分成民法、刑法、行政法
§我覺得,值得提的是,民法的源頭是羅馬法的《查士丁尼法典》§

大三:
民法債編各論、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
商事法(公司法、票據法、保險法、海商法)
※民法的債編是最龐大的
§商事法應該有五,她沒提到證券交易法§

大四:
大法官解釋文


◎律師國考的成績計算:
§現在我才知道,原來考慮是採排名制,而不是名額制(只率取幾人)跟及格制(幾分及格)§


◎律師國考的科目:

◎考選部命題大綱連結:
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司法官考試、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 試律師考試各應試科目命題大綱



-------------------------------------
註1:【法律系不是人唸的?!到底要唸多少書才考得上律師?】




因其內容包含常用的六類法律,故謂「六法全書」。
當然,書中所收錄的法律通常並不止這六法,只是這六法比較常用,
和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比較有廣大密切的關係,
所以當地所使用的法律全集都被稱為「六法全書」


註4:WIKI:商法

2019年7月30日 星期二

讀書_安川佳美《東大腦完全養成》:自主訂計畫,徹頭徹尾執行


「自主訂計畫,徹頭徹尾執行」的概念像是磁帶回放,在此書出現頻頻。
我想這就是本書的中心思想。


大部分的人會翻閱此書,我猜不出於三問題?
一.作者讀書策略是什麼,為何只憑自修能考上東大醫科?
二.怎樣人格特質的人能考上東大醫科?所謂的東大腦是什麼?
三.我能跟作者一樣嗎?
讀這類學霸寫的學習(讀書)書,問題差不多就這些。


*****
關於第一問,針對「自修」,作者以四策略準備東大醫科入學考試。
(一)選考科目三選二,選化學、生物,不選物理。
  這是因為作者不喜歡數學,物理又與數學相關,
  她不想長時間在不喜歡的事物上周旋,心情不佳會不利於備試。
  但這因人而異,作者要講的是,挑自己"不討厭讀的科目"。
(二)參考書,不要怕花時間,一定要到書店親自選。
(三)函授課程挑作業批改詳盡的。
(四)由於選擇自修,不容易感受到自己學習程度在同儕間的排名,一定要參加模擬考。
(書中試寫三策略,但我認為應該四策略)

讀書計畫等事,作者提的是大原則、大方向。我覺得這比前者重要。
(一)打好基礎:熟讀教科書、作業好好寫、做到這些再來補充其他教材(Page 223)
       不管任何科目,絕不輕言放棄(Page 218)

(二)預習與複習:
       在早上去程電車,把今天要預訂讀的,預習一遍(上課會聽一遍);
       在下午回程電車,把今天早上的讀的,複習一遍;
       一個單元結束之後,確保自己都會,再重頭念一遍;
       如此一來,同樣內容的東西會唸到四到五遍。(Page 223)

(三)筆記(作者說得不多):
抄寫黑板上的筆記,不過當老師一開口講課,立即停下手邊的筆,專心聽講。(Page 55)

(四)學校考試:
 有範圍的考試題型分兩類:
 1. 考"機械式處理"能力:像是數學計算、國語漢字、自然科和社會科知識的題目,
  考驗學生最短時間作答
 2. 考"理解"能力:像是與以往題型不同或者陌生的題目,
  考驗學生會不會將其歸納到自己已知題型,再用慣用手法解決之

(五)檢討與訂正:
 1. 剛考完時更需要複習。我說的剛考完,指的是考完考當天之內。...
  當天立即複習的好處,在於還清楚記得考試的內容,
  因此效果會比隔天之後再複習來得好。...
  當天複習不僅效果最好,也比較有意願。(Page 039)
    2. 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就在便利貼上寫下第一次作答的日期,貼在那一頁上,
  估計大約兩個星期後再挑戰第二次。
  第二次作答時也寫下日期,預計一個月之後再做第三次。
  之後可以拉開間隔時間,反覆作答,
  直到自己做到「我已經會了,做到不想做了」為止。(Page 060)
 3. 記取「谷底」的教訓,再靠自己的力量往上爬,才是真正的強者。...(Page 055)


*****
至於第二問:人格特質,這就涉及到作者從小到大的生活經歷。
同上,我以條列式來闡述。
(一)父親的訓練 (母親管教作者非常少)
 作者父親是軍人,從作者很小時就開始種種訓練,例如一歲左右學走路。
 作者說:從這些訓練,她學會兩件事:
1. 把「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劃分得很清楚
  比如在公園玩,母親說:「該回家了」,立即收拾好回去。
 2. 按部就班穩健完成既定的目標

(二)幼稚園的教育
 自己(決定)開始的事,一定要做到最後。
 一旦說過要做,到時候不管你是大哭大鬧,都不會讓你半途而廢。

 才能感受到「自己決定的是努力完成到最後的喜悅」。
 書中例子:一連好幾天做鯉魚旗。

(三)幫忙做家事
 有始有終完成一件事,家人不插手。

(四)國小與同學的相處,使作者習於獨處
 作者不是不能集體行動,她也認為獨處與眾人相處的喜悅一樣。
 她的「習於獨處」是要避免「為了找人相伴,隨便交朋友」,
 或者「為求朋友在一起而沒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

(五)考上國中之後,父母就沒什麼在管教。
而這時候,她已經「自行摸索並建立自己的學習模式」、
「自行挑選需要的讀書項目,並擬定讀書計畫。」了。

作者自問自答,什麼是「東大腦」?(Page 192)
作者道:
1. 自動自發積極計畫,努力實行迎接挑戰
2. 完成一個挑戰後,再迎向新的挑戰,
 能夠持續踏循「振奮→努力→挑戰→達成」這種模式的人
3. 並不是每次都能順利達成挑戰目標。
 但能將這一切化成成長養分,不屈不饒,勇於面對下個挑戰。
 不斷提升自己,才稱得上是人生。
而這應該就是她到東大醫科就讀之前,所養成的人格特質。


*****
第三問,我(讀者)能跟作者一樣嗎?
將上述的作者的「東大腦」變成自己的行事原則,一定是可行的。
而作者也提醒,若是要學習她的讀書方法,也就是答第一問的內容:
懇請您千萬不要忽略了「經由嘗試錯誤找出屬於自己模式的過程」。
一但摸索到了自己讀書模式,請不要在初具雛形的階段沾沾自喜,
不要忘了時時省思:「有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方法?」

2019年7月28日 星期日

宗教_《在印度遇見馬哈希》:探索靈性的參學記實


這本書是我一位好朋友推薦的,
書標題的馬哈希(註1)生前在聖炬山(註2)弘道,朋友說他帶此書參訪該地。
我記在便利貼許久,有天在圖書館的還書架上看到這本,來得正巧,立刻借閱。
原本以為是新出版的書,看了序文才知曉這是一本幾十年前就暢銷的書籍,
而且是作者被公認是將瑜伽與靜心以普及語言帶給西方世界的第一人(註3)。
在此書裡,作者完成兩件事,
第一.依時序紀錄自己一部分的靈性旅程
第二.在書中梳理一己境遇,以此實際範例回答了以下問題:如何尋找、尋得老師?
  如何區別宗教、魔性與靈性的老師?最後,他揭露出一些方法,
  讓一個人藉以辨識適合自己的靈性指引,同時也讓這份指引找到他。此即本書要旨。
 
我是佛教徒,談此書裡的瑜伽士的言行舉止,難免會摻雜佛教思想,
與其為了客觀,刻意迴避佛教而說話彆扭,言不由衷,
不如大方承認我的信仰會影響我以下的描述及評判。


先說第一件,
作者會前往印度,是因為有次跟人聊到"輪迴"、"重生"時,
有陌生人聽了要求發言,給了作者一個出乎意料的論點:
這些思想不是原生於(西方)希臘,而是啟自東方的印度。

"輪迴"、"重生"的問題,其實,這就是哲學中經典難題:「我是誰?」的範疇,
也是問:真正的自我在哪?靈性(神性)何在?
為了釋疑,作者在印度訪謁眾多的瑜伽士。
不過,當中不乏毫無助益者,像聖經式的奴隸、德高望重卻一無所知者、
唯利是圖的魔術師、會弄小把戲的街頭藝人、偽善的騙徒,
作者不想浪費筆墨談論他們,只寫遇到的「實修者」。
從這些實修者,作者見證到:經由瑜伽修練,無論是體位瑜伽或其他瑜伽,
能讓靈性發揮,創造科學理性無法證明的神蹟。
有如:
婆摩蘇加南達停止心跳、停止呼吸;
納拉辛加瑜伽士吃毒藥(如硫酸、氰化鉀),
可以透由瑜伽中的出神狀態,將毒劑的致命作用中和掉。
對此,作者得到的感想是:「瑜伽」能讓我們身體更接近大自然所預設的健康狀態。
然而,這事甚為重要,作者更在乎的是,如何獲得內心安詳,真正回復自己靈性

尋尋覓覓,作者最終找到能指導他的老師:聖炬山的馬哈希。
維基上那段作者對馬哈希的描述,多少窺看作者心中聖者的模樣。
 我極度喜愛他,因他是如此簡單、謙卑,他周圍有種顯而易感的真實的偉大氛圍;
 因為他不會自稱擁有某種神秘力量或聖職的知識以之討好天性愛好神祕現象的印度人
 且因他是如此謙卑,全然沒有一絲一毫的驕傲,
 因此他強烈抗拒任何試圖在他有生之年將他封聖的行動。

同時,我個人還歸納書中內容,
作者眼中修「瑜伽」的聖者,大抵有以下這幾點特質
1. 不顯異惑眾(至少不標榜)
2. 慈心,不傷害任何動物,致使任何動物也不會對他起傷害的心
 明顯的例子就是馬哈希的弟子拉米雅,能馴服毒蛇。
3. 謙卑,不以救世者自居
4. 忍辱,做到不報復
5. 靜默平和,內心長時安寧寂靜
6. 體悟到人世間的虛幻,心智退到幕後(能操控),只有靈性永恆

像是帕西救世主的美赫巴巴及其徒眾,就不符合其中的1、3,作者便不認可他們是。
他們很有可能確實有過常人沒有的神秘經驗,
因而驕傲自滿,好於炫耀,自覺這是得到神旨,是救世主。
套用作者在另一處曾說過,很傳神的話:
 他們"被自己早期的靈性體驗給迷眩住,以至於停在原處,不肯進一步探尋,
 就好像年輕人把青春期的初戀,當成衡量愛情的唯一最高標準。

而我推測書中聖者親見靈性的流程,會與上6項密切相關,
應該是:
步驟一:透由禪坐或一些體位動作改善生理,便於提神,意念清晰。
步驟二:調整呼吸、觀察呼吸或慈心觀,強化專注力、提升意志力。
步驟三:達到出神狀態,或稱:找到書中所講"亙古常在的靈性、神性",
    安住其中而對內、對外的覺察不失,
    進而了知內在念頭、外在周遭猶如生生滅滅的幻影,
    不再受它們左右而生煩惱(能控制情緒)。
步驟四:不再受內外境左右,即勘忍力變強,亦能發出神通。
    但這一切都是回歸人舊有的面貌(真我、靈性本自具足),
    也沒什麼好驕傲,沾沾自喜,更不能懷揣私利心,迷惑眾生。

關於特質,我想再補充幾句,「禁語」不應屬於其列。為什麼?
因為它是修行過程的輔助工具,不然,啞巴就有聖人特質。
這好比靜坐,不是靜坐才能保持靈性的寧靜,
而是未見靈性時,靜坐是比較容易將心沉穩,方便入定。


有了上面說的,再來談第二件就簡單多了。
(1)如何尋找、尋得老師?如何區別宗教、魔性與靈性的老師?
與之相處,感覺他們的瑜伽,是否使他們具備上述的6項特質。

(2)如何讓一個人藉以辨識適合自己的靈性指引,同時也讓這份指引找到他?
引用作者的話:
 讓懷疑論者重建信仰的方式(接受神性),透過親眼目睹一樁震撼經驗的過程而達成。
簡單說,仍是重在親臨身受
別忘了,作者最後是怎麼覺受靈性的震撼經驗,
不是靠理性思辯或問答解惑(開口便錯,動念即乖),而是到聖炬山跟著馬哈希做。
多說無益,著手去做吧。



--------------------------------
註1:wiki:馬哈希


註2:wiki:聖炬山


註3:博客來的作者介紹
一九三四年他將此長達三百天的靈性大旅行,
著作出版《印度尋祕之旅》一書,短短幾個月大賣了二十五萬冊,
同時讓拉瑪那.馬哈希與香卡拉阿恰雅在全球靈性社群之間聲名大噪。
他被公認是將瑜伽與靜心以普及語言帶給西方世界的第一人,
這本書出版逾八十年,仍長銷不墜,穩居西方靈性領域的最重要經典,
至今仍是每位前往東方的求道者重要的內在指引參考書籍。

2019年7月26日 星期五

札記-心理-非心理學術語:孕婦效應

先前寫的文章,我說:「近幾年,我發覺主張如何如何的人越來越多。」
然而,後來想想,實情是這樣嗎?會不會我碰到所謂的「孕婦效應」呢?

那什麼又是「孕婦效應」?
在說之前,得先宣告一點:
「雖然網路有眾多對「孕婦效應」的解說,或稱之為視網膜效應(Retinal Effect)。
 但是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查到有任何心理學專業的文章、書籍有提過它。」


*****
網路所傳的「孕婦效應」(註1)是:
偶然因素,隨著自己的關注而讓你覺得是個普遍現象。
舉幾例如下:
妳懷孕了,突然之間,妳注意到街上懷孕的女性變多,變普遍了。
○你考到了駕照,你發現身邊很多人也是老司機了;
○妳新買了一支口紅,妳發現身邊很多人用的也是這個牌子或顏色;
○你準備留長頭髮,你發現原來街上也有那麼多男人戴著髮箍;
○有一次你做了一件什麼壞事比如考試作弊,
 你能在考場上一眼看出誰鬼鬼祟祟地一直看監考老師,你知道接下來他會幹什麼。


應該是孕婦的例子常常被拿來當經典範例,於是,就被稱作「孕婦效應」了。

通常來說,懷孕前、後,一國的孕婦人數比例不可能忽然劇烈變化,怎會感覺孕婦變多呢?
這是因為人有意無意間在找尋與自己相似的人(懷孕的人),
沒懷孕的婦女便被少計或省略,相對而言,懷孕的人就變多了。

反之,我們也能問為什麼覺得非孕婦變少呢?
我所知道"視而不見"的原因有兩種,兩種(註2)都來自認知心理學,
一種是「不注意視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
一種是「改變視盲」(change blindness)。
非孕婦變少的情況應該屬於前者-「不注意視盲」。
因為它有點類似前者的有名案例:「計算影片中的傳球次數」。
換言之,從心理學案例,可以給間接佐證。


*****
「孕婦效應」是把機率高估,有沒有把機率低估的著名實例呢?
確實有,就像國中數學就教過的生日問題(註3):
假如在一個房間要多少人,則兩個人的生日相同的機率要大於50%?
(往往超過50%,已經屬於很容易出現)答案是23人。
若不經數學計算(公式如下),單憑直覺,
大多數人會認為,23人中有2人生日相同的機率應該遠遠小於50%。



是故,有效地迴避高估、低估,得靠數學,不能依直覺。
也許有人會問:再怎麼樣,都有人高估、有人低估,研究這個有什麼意義呢?
我認為它的意義在於,可以幫助我們人性的盲點,日後也能在其他方面減少錯誤吧!



------------------------------------------------------------------------
註1:
1. 百度百科:孕婦效應
偶然因素隨著自己的關注而讓你覺得是個普遍現象

2. 心理黑洞之孕婦效應:你的眼睛總是欺騙你

3. 孕婦效應是什麼意思?出處是哪裡?視網膜效應是什麼? - 為什麼
視網膜效應(Retinal Effect);例子出處。


註2:
1. 「不注意視盲」惹禍: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從眼前走過?

2. 新聞:「改變盲視」係金ㄟ!男生多忽略女生衣着的變化
英國不久前進行了一個社會實驗:讓5名女子在約會時,逐步更換身上的衣物。
結果多數男士直到最後才發現女伴身上出現了變化,
證明「改變盲視」(Change Blindness)的現象確實存在。
認知神經科學已經確認了至少有兩種暗中錯誤引導。
其中一個名為「改變視盲」(change blindness),
人們未能發現某些場景已經跟之前不一樣了。
不論這些改變是否在觀眾的預期中,其主要特徵是觀察者就算一刻不錯過地緊盯著場景,
也無法察覺,而必須比較改變前後的狀態,才能有所知悉。
...
另一個暗中錯誤引導是「不注意視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
跟改變視盲的相異之處在於,它不需要比較當下和記憶中的場景,
而是人們未能注意到預期外的物體,即使就在他們眼前。

2019年7月25日 星期四

心理_費斯汀格法則


此音頻在說明:費斯汀格法則。
我摘引網路一篇文章(註1),再做一次文字上的解說,如下:
費斯洛汀(Leon Festinger)提出了一個著名的理論:
生活中的10%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90%則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決定。
舉個例子,
卡斯丁早上起床後洗漱時,隨手將自己高檔手錶放在洗漱台邊,
妻子怕被水淋濕了,就隨手拿過去放在餐桌上。
兒子起床後到餐桌上拿麵包時,不小心將手錶碰到地上摔壞了。
卡斯丁疼愛手錶,就揍了兒子的屁股一頓。然後黑著臉罵了妻子一通。

妻子不服氣,說是怕水把手錶打濕。卡斯丁說他的手錶是防水的。
於是二人猛烈地鬥嘴起來。
一氣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沒有吃,直接開車去了公司,
快到公司時突然記起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轉回家。
可是家中沒人,妻子上班去了,兒子上學去了,
卡斯丁鑰匙留在公文包裡,他進不了門,只好打電話向妻子要鑰匙。
妻子慌慌張張地往家趕時,撞翻了路邊水果攤,
攤主拉住她不讓她走,要她賠償,她不得不賠了一筆錢才擺脫。

待拿到公文包後,卡斯丁已遲到了15分鐘,挨了上司一頓嚴厲批評,
卡斯丁的心情壞到了極點。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
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當月全勤獎,兒子這天參加棒球賽,
原本奪冠有望,卻因心情不好發揮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這個事例中,手錶摔壞是其中的10%,後面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0%。
都是由於當事人沒有很好地掌控那90%,才導致了這一天成為“鬧心的一天”。
試想,卡斯丁在那10%產生後,假如換一種反應。
比如,他撫慰兒子:“不要緊,兒子,手錶摔壞了沒事,我拿去修修就好了。”
這樣兒子高興,妻子也高興,他本身心情也好,那麼隨後的一切就不會發生了。
可見,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但完全可以通過你的心態與行為決定剩餘的90%。



*****
"發生的事件"和"對該事件做出的反應",兩者真實比例多少(真的是1:9嗎),我沒把握。
譬如有些人就認為「人永遠都是帶著有色的眼鏡看事,從未看見真相」。
然而,我確定的是,費斯汀格的重點是要我們注意後者:
對該事件做出的反應,無論是好事或壞事,因為世上亦有樂極生悲。

從前我讀過一些關於走出低潮、掃除憂鬱的書籍(包含簡易心理學的書),
它們會先請讀者先找出負面情緒的起因
近期遭遇何大事?長久以來存在的陰影?例如:兒時遭人虐待。
找尋過程中,也許還會動用到催眠。

但我發覺近幾年的書,越來越多將重心轉移到"如何處理正當此時的負面情緒",
並不代表過去出什麼事不要緊,而是那些事已經不可改變,重要性沒那麼高了,
從中得到教訓就該放下,再三反芻也沒用。
尤其是憂鬱症的人,就是陷入這類"反芻"之中,跳脫不出。

總之,由"費斯汀格法則"中,
我覺得人應當要學會照顧好每個當下一念,平靜、理性以對。



------------------------------------------------------------
註1:【一天聽一點#35】既然無法改變發生的事,那就改變回應的方式 (音頻來源)


註2:費斯汀格法則 - MBA智庫百科


------------------------------------------------------------
參考資料:
1. 你對所發生事情的反應,直接決定了你自己的生活
 這是我頭次看到這法則的影片。

2019年7月22日 星期一

政治_邦、州、聯邦制、邦聯制

美國現有五十州,實行聯邦制。

看似沒問題的一段話,卻有怪怪的地方。
既然稱United States是聯「邦」制,為什麼State要翻譯成「州」,而不是「邦」。
反過來也可以這麼問:既然將State翻譯成州,為什麼United States不翻成聯州制。

翻譯的歷史應該是不可考了。我大膽揣測,會有這現象,是不同人翻譯的緣故。
而且會把State翻譯成「州」或「邦」,應該是從意譯。
因為英文的State,義大利文是stato、西班牙是estado、葡萄牙文是:estado、
荷蘭文是staat、法文是Etat、拉丁文是statum、德文是Bundesland(簡稱land)。
聽不出有任何諧音。
附帶要講的是,希臘城邦這個單字,古希臘語:πολις,
對應上英語的Polis,不是state,而這個單字也就是政治politics的字根。

既是選意譯,譯者就從中國行政單位找相近字,便找到「州」。
另位翻成「邦」的譯者,則或許聯想到周朝諸侯林立,
諸侯封土,大的稱「邦」,小的稱「國」。
我覺得,不論把tates 意譯成州、邦、省(如羅馬帝國行省,註1),全是能接受的。


*****
雖然我們國家結構形式是單一制(Unitary state),和美國不同。
但是,台美交流頻繁,對於聯邦制(federal state)不會太陌生。

粗略地來區別單一制(Unitary state)與聯邦制(federal state),
聯邦制國家的各個州(或稱邦,或稱省) 擁有獨立立法、行政、司法權,
和國家(nation)的最高司法、行政、立法機構不存在隸屬關係。

就像美國各個州有自己的法律,
便形成了有些州有死刑,有些州沒死刑的現象(廢死刑的州有21個,註2)。
台灣則不是,最大的地方行政單位,仍須與國家遵守同一部刑法。

另外,有一個容易與聯邦制搞混的名詞,叫邦聯制(confederacy or league)。
我覺得翻譯成"聯盟",比較恰當。世界最有名的聯盟,就是歐盟(EU)。
依舊是概略地來分辨聯邦制和聯盟,
其差異在於各個成員(州、邦、省、國)有沒有獨立外交權和軍事權。
美軍是統一由國家支派,不是州。
而歐盟,成員國有自己的軍隊,如法軍、德軍等等。
這僅是很簡單地區別,如維基(註)說:
「各聯邦成員也在聯邦憲法允許的範圍內享有一定的外交獨立性,
 可以與其他外交主體簽訂一些協議,
 部份聯邦成員單位也可以以聯邦成員身份參與各個國際組織。」
我不保證我說的,絕對精準。



--------------------------------------------
目前中國唯一跟美國重疊的州名是(山東)德州。
--------------------------------------------
註1:WIKI:羅馬帝國行省


註2:美國死刑制度


註3:維基:聯邦制

2019年7月20日 星期六

軍事_人物_《大智若愚的大兵將軍-布萊德雷》

江教授在臉書(註1)寫:
美國政府如何處理蔣介石在臺政權的所有思考角度問題,
 在這本《布萊德雷將軍戰爭回憶錄》講得最清楚。
 一.日本人在台灣已建有完整的航空網設施,
   美國可以作為沖繩美軍基地之外的有用作戰基地。
 二.只用錢支持蔣介石政權,好讓他不會很快垮掉。
   但,絕對不派兵駐防或捲入戰爭,因為到時會輸得很丟臉。
我對此有興趣,於是,網路找《布萊德雷將軍戰爭回憶錄》電子書來讀,
可是,遍尋不著,
便找近似的這本《大智若愚的大兵將軍-布萊德雷》(《Bred》代稱)頂替。
它在豆瓣讀書的評分人數很少,應該是沒多少人讀過吧!哈哈。
我來另找了BBC的紀錄片:【突出部之役】(註2,【突役】代稱),一同作閱讀材料。
而這場是布萊德雷參與的著名戰役。


雖然我是起先是為了瞭解1949年左右,
美國基於國家利益怎麼處理蔣氏政權、台灣,才讀這些的,
既然書跟影片的主角是布萊德雷,多少聊他一點事吧!


*****
先自【突役】開始,第一部分,先說客觀條件-軍備
一.德國:
(1)步槍(註3):德國士兵常用的兩種武器,
a. 毛瑟槍,適合長距離瞄準,但射擊慢,裝載子彈五顆

b. MP40衝鋒槍:適合連續短距離射擊,但無法瞄準遠方目標

c. StG44:到了突出部之役(註4),德國發明了StG44,
 結合毛瑟長距離的準確,又有MP40子彈連發。

(2)虎式坦克:88釐米大砲,射程2000公尺。美軍坦克則無法在射程內打到德軍。
虎式坦克的正面裝甲厚度10公分,任何大炮打不穿,側面雖薄一些,仍有8公分。


二.美軍
(1)火箭筒:
 炸彈的錐形裝藥爆炸時產生高溫,從裡面可以射出液態銅,能穿過8公分,
 若從虎式坦克的側面下手,有機會打穿。


(2)謝爾曼坦克(註5)
重量為德國虎式坦克的一半,時速可達40公里,易於駕駛(炮塔旋轉速度快),
比起德國虎式坦克,有靈活,機動性強的優點,
卻有火力及防護力不足(容易打穿、著火)的缺點。

(3) 近炸引信(註6)
美國空軍會從空中向德國地面部隊投擲這種砲彈,
它會在設定的高度爆炸(不是撞擊到地面才爆炸),
這比傳統埋在地上的炸彈,殺傷力大。

(4)軍靴
這是在突出部之役,必須要提的美軍劣勢。軍靴防水太差,
在冰天雪地的戰場裡,許多士兵因而得戰壕足病。

總體而言,二戰期間,美軍武器因戰爭洗禮,性能提升,
縱然德軍武器精良不亞於美軍,但人數、軍備在減少,資源不及美軍,情勢每況愈下。


第二部分,突出部之役
突出部之役的第一天是1944年12月16日,德軍的計畫是一鼓作氣擊潰聯軍。
一開始布萊德雷認為是德軍攪局(佯攻),置之不理,事隔一天才趕回前線,
然而,從各方情報,聯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察覺威脅,得立即做出回擊,
下令讓(英國)蒙哥馬利從北,及(美國)巴頓從南,兩翼夾攻德軍。

【突役】的解說專家說,
布萊雷德以軍團司令身分帶兵的實戰經驗太少(可能想表達,因此他誤判),
又講布萊雷德給多數人的印象是反躬自省,溫文儒雅,
事實上,布萊雷德是容易被激怒、脾氣不好、沒有安全感的人。
還說布萊雷德與巴頓個性反差太大,處不來,同時,布萊雷德也不喜歡蒙哥馬利,
所以,艾森豪威爾派兩人來救援,布萊雷德內心抗拒。

《Bred》敘述這段戰史,
布萊雷德與巴頓相處不像【突役】講的那樣不堪,
從突出部之役到最後的伐木者計畫,兩人軍事配合融洽。
而蒙哥馬利,由於他是英國人的關係,
美軍從來不想受"外國人"主導作戰(美軍人數是英軍的三倍),
所以,檯面下,布萊雷德不爽蒙哥馬利三番兩次虛報事實,好奪取指揮調度美軍,
但布萊雷德仍盡可能忍耐,維持表面上禮貌,聯軍和諧。

除了外頭有敵軍迅猛衝擊,殘忍殺害,如12月17日,約亨·派普的馬爾梅第屠殺;
內部還有德軍奸細混入,製造種種麻煩,並計畫暗殺聯軍主要將領,不過,沒得逞。
按維基(註4)所述,這叫做「格里芬行動」。但《Bred》對此事,隻字未提。

突出部之役最關鍵的戰鬥是巴斯通戰役(註7,Bastogne)。
巴斯通是交通要塞,對外有七條幹線,極具戰略意義,
不論戰事多激烈,誰都不會破壞這些幹線,否則,即便佔據也毫無意義。
此地是德軍勝敗的轉折點,希特勒認為必須奪下、趕快拿下,好大舉西進。
美軍看清楚這點,布雷德雷派101空降師先到(1944年12月19-20日)加強防禦,
並在七個路口設下路障,使用上述的火箭砲,暫時抵禦德軍的圍攻砲火,等待援兵到來。
12月23日降雪停,天轉晴,美國空軍空中火力支援,使用上述的近炸引信殲滅不少德軍。
並且,投擲彈藥等補給給被圍困的戰友。
由於謝爾曼坦克速度快,所以,巴頓將軍收到命令後的48小時,
於1944年12月26日趕到巴斯通(Bastogne),解圍開啟補給線,打退德軍。


*****
講完【突役】,接著聊《Bred》。
《Bred》寫得有點像中國傳統的章回小說,
章節起頭都有一首開場詩,尾段有"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結尾製造懸疑。
我原本以為作者是中國人,看豆瓣讀書才知道,這本是譯文書。

我覺得《Bred》的缺點是,故事講得沒什麼跌宕起伏,
平舖直述交代布萊雷德的生平,幾歲上西點軍校,幾歲任教職、軍職等,
或許布萊雷德本身就很少激情、脫序演出吧。
而它優點是,聯軍行動的名稱寫得很完整,每次行隊的師長軍長名字清楚,
可以從此書出發,理出聯軍行軍戰略之脈絡。

布萊雷德的人生精華應該是他參加二戰,《Bred》用了很大篇幅敘述他那段歲月。
雖然我們不喜歡戰爭,不愛看一將功成萬骨枯,但真得說:他生逢其時。
書中順便記載了布萊德雷軍中同學、長官的軼事,
比如馬歇爾將軍的小黑本記錄了傑出青年,待日後提拔來為國服務。
又比如巴頓將軍如果強悍管理軍隊。我覺得這些環節有點有趣。


最後談美國看蔣氏與台灣的問題。此是我讀此書的原意。
《Bred》講到蔣氏政權的章節是第二十四章:策畫侵朝。
我對於這個標題很有意見,即便我沒讀過《Bred》的原文,
但我猜得到原標題應該是「韓戰」之類的,而不是「侵略」。
「韓戰」之所以開戰,是北韓(中國慣稱為朝鮮)要滅亡南韓(中國慣稱為韓國),先挑事的。
如維基"韓戰"(註8):
 北韓在1950年6月25日以反擊為由越過三八線大舉進攻南韓,一般以此為韓戰之起點。
被人打跑了,回頭指責別人打你、「侵略」你,太奇怪了。
為啥你做,就是「統一祖國大業」,別人做,就是侵犯掠奪呢?
可能有人會問:難道你認為北韓沒先動手,南韓李承晚就不會主動「侵略」嗎?
這我可說不準,我是覺得會。這兩國半斤八兩,誰都無法說自己是正義之師。
那麼,當時的美國對南、北韓問題的態度為何呢?
這就要說到美國的遠東戰略,
這戰略除了南北韓,蔣氏、台灣、以及日本、菲律賓皆包含在內。

《Bred》說:二戰後,美國對歐洲的主調是:“戰略進攻”,對抗蘇聯;
美國對遠東的主調是"戰略防禦”。
她的戰略核心是日本,所以竭盡全力保衛日本和沖繩,
把其作為發動戰略空襲的跳板,並作為海軍基地,支援海軍完成奪取制海權的任務。
而台灣因處於太平洋西岸第一島鏈,
若被共產黨佔領,將會嚴重影響美國在日本、沖繩和菲律賓的地位。
是故,美國向國民黨政府(蔣氏政權)提供援助,在台灣海峽部署第7艦隊,
以阻擊中國共產黨的進攻,同時也阻止國民黨向大陸發動進攻,維持美國的最大利益。



---------------------------------------------------------------------
註1:江燦騰20190719臉書訊息


註2:【二战|军事】战争中的将军.Generals At War.【第6集】


註3:
1. 毛瑟槍照片來源
2. MP40衝鋒槍照片來源
3. 維基:突擊步槍


註4:突出部之役


註5:謝爾曼坦克


註6:WIKI:近炸引信


註7:WiKi:巴斯通戰役


註8:維基:朝鮮戰爭

2019年7月18日 星期四

世史_歐洲三色條紋旗

三色國旗的由來,最初我看的版本是柴知道(youtuber)的(註1,以"柴版"代稱)。
它以最常見的三種三色組合講解,分別為:
第一組:紅藍白

紅藍白旗,還須細分成橫紋旗和豎紋旗。
紅藍白的橫紋旗,可拿荷蘭國旗作代表,如上圖。
在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據統計全世界有兩萬艘船,荷蘭就佔一萬五千艘。
便於在海上辨識,荷蘭發明這面顏色醒目的三色旗(紅色、藍色屬於正色)。
之後,許多國家仿照它,像俄國彼得大帝1699年造的俄國旗。

這事,維基:俄羅斯聯邦國旗(註2)有說明。
1699年彼得大帝到荷蘭學習造船術時,他意識到需要為俄國的海軍設計一面軍旗。
 他因此效仿三色旗設計,但顏色是另選的(當時的荷蘭國旗是橙-白-藍三色)。
 彼得大帝當時選擇的顏色是紅、白、藍三色,也就是後來的泛斯拉夫顏色。
注意到了嗎?維基說錯了。
如果彼得大帝是在1699年造旗幟,"當時"荷蘭不該是橙、白、藍旗,而應是紅藍白旗。
可參照維基:荷蘭國旗(註3)有列出的歷史旗幟,如下。
紅藍白的豎紋旗,第一個讓人想到的應該是法國國旗)吧!如下。
雖然與荷蘭的顏色一致,但兩者無關連。
十九世紀法國會選這三色,有其自身歷史淵源。這可以查維基:法國國旗(註4)。
而後,歐洲國家出現的豎紋旗,顏色不一定是紅藍白,其靈感多數來自法國。



第二組,紅白綠
以紅白綠作國旗顏色的國家,我們最熟悉是義大利。
它原來國旗的顏色與法國國旗相同,1796年才把藍色改為綠色。
為什麼改成綠色?說法很多,難以確定何者為實。



第三組:黑紅金
柴版原本是說紅黃黑,將金色說成黃色,這是不正確的。
去年有則新聞,德國的駐日大使曾為此事澄清(註5)。
十九世紀時的德國前身,會選擇這三種顏色作旗幟色(還不是三色條紋),
是源自:團結當時鬆散的德意志聯邦,對抗拿破崙而發起的解放戰爭之格言:
Aus der Schwärze (schwarz) der Knechtschaft durch blutige (rot) Schlachten ans goldene(gold) 
Licht der Freiheit.
從被奴役的黑暗(黑色)中藉由流血(紅色)的抗爭得到自由的金色光芒。
細節部分,可見維基:德國國旗(註6)。
蠻好玩的,柴版不是也有講這段格言呀,但為什麼還會說黃色呢?


****
前幾個月,我讀到大象公會出的《一本有趣又有料的科學書》(以"象版"代稱),
也提到歐洲三色條紋旗,說法與柴版分歧很大。稍微說一下:


一.橫紋旗多是“紋章傳統色旗”;豎紋旗帶有明確革命含意
橫紋旗,以德國國旗為例,挑"黑紅金"是遠溯於神聖羅馬帝國的金底紅爪黑鷹。
豎紋旗,以法國國旗為例,藍紅白象徵法國大革命"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

二.別於前兩類的例外--民族意義的橫紋旗
像斯拉夫民族構成的國家,所用的旗幟咸是以俄國的紅藍白作基本色,
所以,這樣顏色組合被稱為泛斯拉夫顏色(註7)。

我覺得象版的解說內容不是很能說服我。
我猜測,純屬猜測,象版是先設定框架,在從這個框架去找合理的證據。
比如德國國旗,我可以用上面說過的格言,說它的黑紅金具有"革命意義",不是嗎?



-------------------------------------------------------------------------
註1:《柴知道》科普:三色条纹国旗的历史


註2:WIKI:俄羅斯聯邦國旗 照片出處


註3:WIKI:荷蘭國旗 照片出處


註4:WIKI:法國國旗 照片出處


註5:三立新聞:德國使館發文澄清國旗顏色 「是金色」很重要所以說2次
對此德國駐日本大使館推特推文表示,德國國旗由上而下是黑、紅、金3個顏色,
還特別註明「不是黃色!」為了表是很重要,還特別提了2次。


註6:WIKI:德國國旗 照片出處


註7:泛斯拉夫顏色 照片出處

2019年7月16日 星期二

數學_辛普森悖論

有人說:「數據(數字)不會騙人。」
真的是這樣嗎?前幾天的新聞報導(註1)云:
2017年綜合所得稅申報初步核定資料出爐,
 其中平均所得最高的鄉鎮村里落在台北市中正區東門里,以752.9萬元奪冠。
這數字確實沒騙人,不敢說這個里每個人都很有錢,
我們保守一點,就說:這個里"大多數的人"比其他地方的人有錢。這樣說對嗎?
我想得到的答案應該是「未必」。
如這則報導便推測:
該里為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舊居,如果郭台銘的戶籍仍未遷出,
 那很有可能就是拉高平均所得的人。
往往平均數有效,會在數據曲線呈現左右對稱的情況,
而看一地的所得如何,通常建議用"中位數"(註2)。

所以說,數據不會騙人,但選擇數據、解讀數據時,可能會。
最常聽到的平均數笑話:「男女平均有一顆睪丸,所以男女每個人有一顆睪丸。」
這也就是數字對,卻挺糟的解讀。


我覺得上述的對錯,相對簡單識別。統計學上還有更難,
到目前為止仍存在爭論,如同「辛普森悖論(Simpson's paradox)」。
維基(註3)對它的定義是:
當人們嘗試探究兩種變量是否具有相關性的時候,會分別對之進行分組研究。
 然而,在分組比較中都占優勢的一方,在總評中有時反而是失勢的一方。
這一定要例子:

例1(註4):
有A、B兩位網球選手,分別跟專業選手、普通選手比賽。
A跟專業比,80場勝8場,勝率10%
A跟普通比,20場勝20場,勝率100%
B跟專業比,20場贏1場,勝率5%
B跟普通比,80場贏40場,勝率50%

同樣對上專業,A的10%勝B的5%;同樣對上普通,A的100%勝B的50%。
然而,總評時,A和B都比賽100場,
A勝了28場,B勝了41場,B的勝率竟然比A高!


例2(註5):
某大學入學考試成績公布後,有多名學生向校長投訴:學校招生有性別歧視,
男、女報考生都是120人,女生錄取50人,男生僅錄取25人,是女生的一半。
校長便詢問辦考試的兩個學院:商學院及工學院他們的院長,此事是否屬實,
兩位院長皆提出數據說:絕無此事。
商學院:
男報考生20名,率取15名,男生錄取率75%
女報考生100名,錄取49名,女生錄取率49%,故男生錄取率比女生高。
工學院:
男報考生100名,率取10名,男生錄取率10%
女報考生人20名,錄取1名,女生錄取率5%,故男生錄取率仍比女生高。
綜合數據如下圖:
這要如何解釋,難不能,若男生來問,就拿工學院、商學院個別數據,
若女生來問,就拿總人數數據?


例3:某醫學單位,測試某藥物是否有治療心臟疾病,
找了男女各60位患者,分成兩組:
第一組吃藥的實驗組:男性20位,女性40位;
第二組沒吃藥的對照組:男性40位,女性20位。
實驗結果:
吃藥的男性有8位心臟病發作,患病率40%(8/20)
吃藥的女性有3位心臟病發作,患病率7﹒5%(3/40)
沒吃藥的男性12位心臟病發作,患病率30%(12/40)
沒吃藥的女性1位心臟病發作,患病率5%(1/20)
單從男性看,沒吃藥30%,吃了藥40%,此藥沒效(可能有害)。
單從女性看,沒吃藥5%,吃了藥7﹒5%,此藥沒效(可能有害)。

但是,彙總來看,吃藥的男女共60名,患病率18%((8+3)/60)
沒吃藥的男女共60名,患病率22%((12+1)/60)
沒吃藥22%,吃了藥18%,反而是降低,此藥卻有效了。
數據彙整如下圖:
藥到底有效無效,該怎麼解決呢?


這三例的關鍵因素,維基有寫,稱:對撞因子(Collider)。
該如此處置,維基一樣有說明,我大略提一下。
像第一例,關鍵因素就是對手的專業等級,我們可以用權重的方式處理。
比如,對上專業選手,勝一場可得3分,對上普通選手,勝一場可得1分。
3分、1分是我為了舉例隨意說的,究竟怎樣訂權重,仍是得問專業人士。

第二例、第三例,關鍵因素是性別,我們可以用平均來處治。
第二例的話,
商學院的男生錄取率和工學院的男生錄取率來平均,
75%和10%平均,得出42﹒5%;
商學院的女生錄取率和工學院的女生錄取率來平均,
49%和5%平均,得出27%。的確,男生率取率高。
第三例的話,
吃藥的男性跟女性的發病率來平均,40%和7﹒5%平均,得出23﹒75%;
沒吃藥的男性跟女性的發病率來平均,30%和5%平均,得出17﹒5%;
確實,此藥沒效(可能有害)。

我知道,有人會依然對這樣的計算不滿意,我前面說了,「仍存在爭論」。



----------------------------------
註:年均所得752.9萬!台北東門里「全國最有錢」 超級富豪是功臣


註2:〈時評〉不要再看平均所得、要看中位數所得
每年政府都會發佈一個沒有感覺,且令人感到憤怒的平均所得,
因為「平均所得」的數字根本沒有用。其他先進國家,
如美國、歐洲等國早在10年前就已經不用平均所得來討論人民的年所得,
這可從圖1可知美國討論所得是用中位數,
因為真正的統計學者都認為「不可用平均來討論所得」。
參考Describing the Shape of Distributions。
那麼我們應該使用什麼樣的統計內容來討論所得呢?
答案就是直接看曲線圖或是觀察中位數。


註3:WIKI:辛普森悖論


註4:科技袁人:为什么我们说不要轻易和懂数学的人吵架


註5:【科普】+辛普森悖论,(修正版 )你还相信数据吗?数据是如何骗人的?

2019年7月14日 星期日

心理_《五秒法則》:該做什麼,你都懂,就差行動

我是從閱部客(註1)那得知的,也看完作者在TED的演講(註2)及書的內容。
我的建議:先看那兩則影片吧!
因為書裡諸多案例、觀點全在強調「行動力」,
但重點用一句話可以講完,五、四、三、二、一,行動!
就這麼去辦!結束。

這特適合習慣於長時間反覆思慮,趑趄不前的人。
比如:有人星期五時問我:「這週六你要來加班嗎?」
我會頓一下後,回答他:「請容我考慮三天,下週一告訴你。」
反之,如果是盲目衝動,做事莽撞不計後果的人,就免了。
比如:一看到喜歡的衣服、鞋子就刷卡消費的人,
五秒對他...可能太長了,不適用。他們需要再考慮久一點。

我主觀歸納《五秒法則》書中要點(我不想寫太多,也沒必要),切三部分來講,有:
一.五秒法則的由來、用法、好處
二.搭配其他做事原則,提高效率
三.心理學應用+五秒法則


*****
一.五秒法則的由來、用法、好處
在作者還沒(發明)使用五秒法則之前,生活、工作一塌糊塗。
有一天清晨,鬧鐘響起,
若依從前習慣,她會按下貪睡按鍵,繼續睡,再響再按,直到發現遲到才慌忙起身。
突然那天她腦裡閃過電視播放火箭即將發射升空的一幕:
5秒倒計時:5,4,3,2,1,隨著火焰和煙霧充滿了屏幕,火箭發射成功了。
於是,她也倒數5,4,3,2,1,起床,之後一樣比照辦理,就再也沒賴過床。
作者想:我也可以將五秒法則運用在其他方面。她的生活、工作就此獲得全面改善。
她便把這好用的方法分享給朋友,且外擴到所有人。
怎麼做呢?先找一件你考慮已久,遲遲未行動的事。
 請從倒數開始:5,4,3,2,1。
 倒數能幫你專注於目標或承諾,並使你從憂慮、過度思考和恐懼的想法中脫離。
 一旦你數到“1”,就立刻去行動。就是這麼簡單。 
 雷同於Nike的口號:Just do it。(chap 4)
為何五秒法則會奏效,使人立即行動呢?
作者說:
你思考的時間越長,你的行動慾望就越低。」,也就是不如馬上行動。
作者還解釋:
你的需求和行動之間並不是直接關聯的關係,它們中間還隔了一層:你的感受。
 “5秒法則”,就是在你的需求出現的時候,屏蔽掉你的感受,
 將你的需求和行動進行直接關聯。這個步驟被稱為“奪回對你自己的控制權”。」(前言)
而立即行動有什麼好處呢?
因為行動可以得到真實反饋,能幫助驗證想法,調整未來方向。
有時候人猶豫過久,是擔心做了會發生什麼事或害怕失敗,
雖然,行動不一定成功,但是,不行動絕對不會成功,
仍是做了才曉得,從結果再作修正。


二.搭配其他做事原則,提高效率
五秒法則是讓從事情從"不做"到"做",若要提升效率,依然遵循我們常耳聞的做事原則。
像書中有提到,
 1. 要將事情排定優先順序,寫下1~3件今天必須完成的事及為什麼它重要。(chap. 10)
 2. SMART原則。這就不展開了。
又像是避免做事的過程會遇到干擾,請隔絕手機,避免分心。


三.心理學應用+五秒法則
不單是做事的積極性,五秒法則也可以配合心理學運到到其他方面。
我舉其中二例,因為相關性十分強。
例1. 對抗拖延症(chap.11),照以下三步驟:
(1)寬恕自己
 科學研究告訴我們的第一件事是:你需要原諒拖延的自己。
 這並不是唱著毫無意義的空泛的聖歌,這是科學。
(2)想像你將來想做什麼?(你將來的樣子)
 研究證明,當你能描繪出“未來的自我”是什麼模樣時,它會讓你更
 客觀地在當下驅動自己行動。
(3)五秒法則

例2 建立自信心(chap.15)
由小事件累積自信心,所以,先從小事情,5、4、3、2、1、行動!
累積一定的數量,再往更高的難度的事,5、4、3、2、1、行動!
如是,日後就有信心做大事。


最後,5、4、3、2、1、結束!



----------------------------------------------
星數:★★✩✩✩
----------------------------------------------
註1:五秒改變你的人生,為什麼你總是搞砸你自己?|《五秒法則》|閱說書#46


註2:如何停止把自己繼續搞爛:梅爾.羅賓斯 TEDx舊金山


----------------------------------------------
參考筆記:[閱讀筆記] 5 秒法則:5-4-3-2-1,Go!

2019年7月12日 星期五

札記-企管-質疑下屬、訓示下屬

某個加班晚上,一位主管(JL代稱)來找我隔壁同事,
問他如何處理測試單位測出的問題,
一邊聽一邊質疑我同事,說他有何邏輯漏洞之類,
過五分鐘,僅剩JL一人在講,劈哩啪啦從晚上7:30到8:00,
像對小學生一樣地「指導」我同事正確的工作態度與方法。
我是8點鐘離開辦公室,不曉得最後持續多久。

JL講話由來十分主觀、盛氣凌人,
雖然未有不堪入耳的詞彙,但聽者會有被鄙夷,羞辱的感覺。
一個多月前有傳言,有一位工程師離職後沒多久又回職,可是,換到別部門。
這位工程師原本直屬老闆就是JL,
他跟面試官開的條件是:「只要不用跟JL接觸,他願意回來。」
不單此事,我聽過三四位同事提起JL,觀感都是:「說話很不客氣。」
另有傳聞,有同僚或他老闆提醒他要留意口氣,他有說會設法改進。
是否屬實,且讓我們看下去!


古今不同,從前專制時代,多數情況,血統就能決定這輩子的階級。
除了寒窗苦讀,藉由考上科舉方能躍昇,否則貧富卑賤,難能突破。
然而,時過境遷,我會將職場主管與下屬,當成是「角色扮演」,
下班就像下了舞台一樣,又恢復成「普通人」。
我當兵時,一個少將主管就跟我們說:
「穿軍服、在軍區,他是將軍;卸下軍服、出了軍區,他是老百姓,
 碰見地痞流氓得躲,因為『將軍』頭銜,對那群人一點(震懾)作用都沒有。」
因此,我覺得在職場,
即便向比自己職級低的人指派任務,語氣仍須維持對平輩般的平和,
就事論事就好,甭動不動一大串的道理,說到對方不敢回嘴才罷休。

一方面,這樣雖然能強壓折服一個部下,但傳出去,
會讓理性的人迴避與你共事、拒絕做你下屬,妨礙職涯
另一方面,別人說不過你的原因,
很可能是你的「位子」,而不是你的「道理」,也就聽不見建言
偏偏居高位者,很難想通這點。


看JL在教導正確的工作態度與方法,也使我想起一個故事。
西元前607年,中國春秋時代,宋國的貴族華元(註1)領兵迎擊鄭國軍隊,
開戰前夜,華元招待所有將士吃羊肉,卻不給幫他駕馬車的御者(車夫)。
照我小時候讀的故事書的說法,
這是因為華元認為御者不過是開開馬車,不用血戰殺敵,
憑什麼跟那些冒生命危險的人一起吃羊肉。
不過,《左傳》(註2)、《史記》(註3)文字少,沒詳說不給的理由。
於是,御者懷恨在心,隔天兩軍一開打,御者對華元說:
「昨天你請吃羊肉,你主事你做主;今天我開車,我主事我做主。」
便載華元到敵軍,華元因而被俘。

《左傳》對此是指責御者因私害公;《史記》沒說;
《淮南子》則引此事來闡明「聖人能見微知著」,
聖人知道:沒顧慮到一個小下屬的心情,會招致被俘的禍害。
而我的想法是,人人有獎,固然沒有多大激勵效果,
可是,人人有,唯獨一人沒有,確實有輕視、處罰的嫌疑(看不出來戰前,御者有錯)。
若華元是刻意漏掉御者,
就像御者所言「誰主事誰最主」的老大心態,那華元何嘗不也是因私害公呢?
「私」是自以為官大就佔理,怎麼做都行,而「公」是"公事",亦可作為"公平"。


不是階位高,就有理;不是聲音大,就有理。



-----------------------------------------------------------------------
註1:WiKi: 華元


註2:史書 -> 春秋左傳 -> 宣公 -> 宣公二年


註3:史記 -> 世家 -> 宋微子世家


註4:雜家 -> 淮南子 -> 繆稱訓
(1)古人對《左傳》、《史記》的「羊斟」之意,見解不同,以下引自《說文解字》。
斟 - 說文解字
左傳。華元殺羊食士。其御羊斟不與。此羊斟謂羊汁也。
宋世家說此事云。華元殺羊以食士。其御羊羹不及。可以證左傳之解矣。
傳當本作其御羊羊斟不與。上羊其名也。故字叔牂。
君子謂羊斟非人也。其羊斟之謂乎。二斟字衍文。
淮南子作羊羹。不斟謂不益也。吕覽察微篇羊斟爲人名。亦是淺人增斟也。
我自己翻成白話:
《左傳》:「華元殺羊食士。其御羊斟不與。」,這個"羊斟"是帶汁的羊肉。
《史記》<宋世家>也講過這事:「華元殺羊以食士。其御羊羹不及」,
羊羹=羊斟,證明我對《左傳》的解釋。
《傳》(應該指《左傳》)本來是寫「其御羊羊斟不與」,
第一個「羊」是御者、駕馬車的人,他的姓,他字為叔牂。
又說第二個「羊斟」的羊不是人的姓名,而真的是帶汁羊肉,
前面已說過殺羊食士,這次再提「羊斟」,這是衍文。

《淮南子》把「羊」當成「羊羹」,「斟不」或「不斟」當成「不添給」。
《呂氏春秋》把「羊羹」作為人名,也是學識淺薄的人添增意思。

(2)「羊羹不斟而宋國危。」的對句「魯酒薄而邯鄲圍」也很有趣。典故出自《莊子》,
以下譯文,參考許匡《中國歷代名著全譯叢書.030.淮南子全譯》的翻譯。
魯國跟趙國一起獻酒給楚國,魯國的酒淡薄,趙國的酒醇厚。
楚國主酒吏跟趙國使者要酒喝,趙使不給,楚官吏還恨在心,
便將兩個掉包,進給楚王,楚王嫌趙酒淡(其實是魯酒),發兵攻打趙國首都邯鄲。
楚吏身分不及趙使,這也是得罪身分低的人而被報復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