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9日 星期日

札記-美術-約書亞·雷諾茲(Joshua Reynolds)的肖像畫

不期然地被問:「你Line的頭像是誰的畫作阿?」
我呆傻3秒,結巴地答道:
「這是一位英國畫家的畫作...他是英國某種畫風第一人,(新)古典主義學派...
 很有名,一時之間,我想不起他名字...」
此前未曾有過,我沒意料到竟有人會問我問題啊。回來查資料,我還真是胡拼瞎湊。

註1:
她問的畫即上圖,作者是:約書亞·雷諾茲(Joshua Reynolds 1723~1792,註1)。
以時代分類,雷諾茲不是新古典主義藝術,而是洛可可藝術(註2)。
維基:
他是(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創始人之一及第一任院長,
 以其肖像畫和「雄偉風格」藝術聞名。
我說他是「英國某種畫風第一人」,就來自於他是"皇家藝術學院創始人"這句。
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講:
「雷諾茲的畫風是學習拉斐爾的素描法,堤香的賦彩法等。
 他擔任院長時,做了一系列的講演闡述"學院派"觀點(據說是15篇,註3)。
 他認為,只有偉大而感人的題材,才能稱上偉大的藝術(Great Art)。
 在他的第三篇寫道:
 『真正的畫家不是致力於作品描繪得精細美觀去取悅人類,
  而是必須致力於以他理想的崇高,促進人類的進步。』」

好高大上的一個人,頗有韓愈古文運動之「文以載道」的味道,下圖是他的肖像畫。



我回憶不起來我為何會曉得雷諾茲這號人物。
起初,我讀中野京子《初見盧浮宮》,看凡.戴克<查理一世狩獵圖>查資料,
不清楚怎麼回事,查阿查、繞阿繞,就見著The Infant Samuel,也就是頭一幅畫。



------------------------------------------------------------------------------------------------------------------------
註1:
1. wiki:Joshua_Reynolds 圖片來源

2. Wiki:約書亞·雷諾茲(1723年7月16日-1792年2月23日) 圖片來源


註2:第 30 講《洛可可藝術》
洛可可風格雖保有巴洛克風格之綜合特性,卻去除了以往藝術的儀式性與宗教性,
改以輕快、奔放、易親近和日常性取代王權思想與宗教信仰的氣息
藉以強調精美柔軟的氣氛,又大量使用光線,表現出一種裝飾性風格。

從形式上看,洛可可繪畫將巴洛克式的陰暗色調改為輕量的色彩,
以突出藍綠等亮色調,使銀灰色顯得不那麼冷峻,
並突出粉紅、紅色和淡紫色的層次變化。
線條則類似建築物和裝飾的線條,呈現連續彎曲的曲線,成為隨意但又精緻的整體。


註3:英國18世紀學院派泰斗〔約書亞雷諾茲〕
○他的十五篇演講稿說明了’學院式’的教義

○參考資料:
Wikipedia/維基百科
〔西洋美術史之旅〕/張心龍 著
〔藝術的故事〕/E. H. Gombrich 著
§自這篇文章,我得知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Page 464)中的描述§


---------------------------------------------------------
參考資料:
1. 學者畫家:雷諾茲 Sir Joshua Reynolds 1723 ~ 1792 England
英國 18 世紀後期最富盛名且頗具影響力的歷史肖像畫家和藝術評論家,
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的創辦人。
雷諾茲強調繪畫創作的理性一面,他的許多觀點是英國 18 世紀美學原理最典型的體現。
1768 年被推選為皇家藝術學院的首任院長,且被授與騎士爵位,
他對學院學生的演獎奠立了學院藝術的理想、道德的準則
創作極大量的肖像畫,畫風深受 Michelangelo 和 Rubens 的影響。

18 歲時他與老師因齷齪而分手了,同年父親也去世了,雷諾茲一家遷到了城裡居住。
這時期,雷諾茲從一個滿懷大志的少年,成長為一個滿腹經綸的青年;
他漸漸地有了名望,因為他出眾的才學和畫藝,
也有了不少支持者,其中一個是英國海軍艦隊司令官基貝爾總督。
總督帶他到了義大利,這對於一個青年畫家來講不啻于扣開了藝術大門,
他貪婪地饕餮著不朽偉人的業績。在這遍佈藝術奇珍的聖地,
他過分熱中於研究,廢寢忘食地學習,
不幸患上了流感,發燒竟至耳聾,此後終生都是在無聲世界中度過。

是1848年開始的一個藝術團體(也是藝術運動),
由3名年輕的英國畫家所發起—
約翰·艾佛雷特·米萊、但丁·加百利·羅塞蒂和威廉·霍爾曼·亨特。
(中略)
他們認為拉斐爾時代以前古典的姿勢和優美的繪畫成分,
已經被學院藝術派的教學方法所腐化了,因此取名為前拉斐爾派。
他們尤其反對由約書亞·雷諾茲爵士所創立的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畫風,
認為他的作畫技巧只是懶散而公式化的學院風格主義。
他們主張回歸到15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初期的,畫出大量細節、並運用強烈色彩的畫風。

2019年12月28日 星期六

札記-美術-小朋友用多久時間完成一幅畫

昨天下午,在公司文藝走廊之類的地方,看集團員工子女的畫作(大則12歲,小則7歲),
同事A隨意地指一幅畫問我:「你看這要畫多久?」

我說:「以色彩來看,十個小時以上吧!」

同事B則說:「要那麼久嗎?」

同事A說:
「我兒子報名畫畫課,那天回來我問他:『畫呢?』,
 我兒子說還沒畫完。直到第四次上課,他才畫完帶回家。算一下大概就是十小時。」
我反問:「那你覺得達文西花了多長時間畫蒙娜麗莎?18年~」
 
註1

18年是我的大致印象,我回頭查證,發現有誤。
Walter Isaacson《達文西傳》第31章云:
他早在1503年就開始繪製這幅作品了...(中略)...
 在最後一段人生歲月中,他還把這幅畫帶到了法國,不斷潤飾,直到1517年。
 他去世的時候,這幅畫還在他的工作室裡。

正確地說:達文西用了15年,我多說3年。
畫一幅巨作,動輒數個月到一兩年,挺正常。
主因是達文西有拖延症,才如此長時間,而且沒完成。

順道一提,蒙娜麗莎的「蒙娜(Mona)」,
是源自義大利文的Madonna,意思是夫人,同義於英文的Madam。
因此,蒙娜麗莎意思是麗莎夫人。


---------------------------------
註1:圖片出處

2019年12月26日 星期四

工業_古代窗戶紙的材質

電影、電視劇裡的窗戶紙一戳就破,我、電視劇裡的窗戶紙一戳就破,
若真是如此,那要如何遮風擋雨?因此,我素來持懷疑的態度。
即便它是貨真價值的紙,我認為也應該經過特殊處理,不會那般脆弱。


我沒查證過古籍之類的書籍,單憑直覺的話,
我會猜「窗戶紙」會像是高雄美濃油紙傘的「紙」~
不會滲水打溼,有一定的堅硬度。
一些網路文章及報導,對於它的材質,常見的有下面這兩種說法:

第一種:明瓦(石材,天然雲母、羊角、貝殼)。
其中一篇<古代用來糊窗的是什麼紙>(註1)云:
明瓦出現在宋代,是一種半透明裝飾材料,曾為玻璃的代用品。
 在我國(中國)的北方或內地,以前一般是用天然雲母(一種片狀礦石)來代替。
 而吳地的明瓦,卻是一種傳統的手工藝產品——用蚌殼或“哈蠣殼”等貝類,
 打磨成豆腐乾大小、四角略帶圓的方形薄片。
 用其鑲嵌於木格窗戶,或覆蓋於屋頂的天窗,能起到保溫遮風的作用,又能透些亮光。
 這種明瓦,老蘇州稱其為“蚌殼窗”或“蠣殼窗”。

第二種:(白)棉紙、竹紙等長纖維手工紙糊裱。
同樣是上篇,云:
棉紙具有纖維長、柔韌性好、張力強、光滑度高等特點,
 潔白、細嫩、防蟲蛀、有清香味,吸墨性強而不易變色,
 有一定的透光性,但不透明,現在還用於茶葉、藥材、食品包裝,
 糊燈籠及製作各種工藝品、紙傘、燈罩、紙扇、風箏、書刊封面等,
 銀行捆錢也用棉紙。
中國時報的一則報導(註2)也說:材料是紙,並談到處理法,它寫:
原來當時的窗戶紙並非像是現在的白紙,
 在製造窗戶紙時,會在上面刷桐油,有了一層油就不會怕雨水沾染破掉,
 也會變得比較有韌性,沒那麼容易被風吹破;
 而且古代的房子都有一個特點,會有較大的房檐,
 就是屋頂會有伸出牆外一部分,這樣只要不是狂風暴雨,窗戶紙就不易被弄壞。
 此外,古代窗戶紙也不是單純的紙漿製作,
 據悉有兩種最常見,分別是棉繭或桑皮做成的棉紙,它的纖維較堅韌,能防風耐用;
 另一種是砂紙,通常會用桐油浸泡一段時間,只會變得透明和防水。
小結這兩段話,窗戶紙是「棉繭或桑皮做成的棉紙」或「砂紙」,再刷或浸泡桐油。

從這能推斷,我上述說的油傘紙的「油」,便是桐油。
而有人說(註3),
(假如材質是紙)會出現窗戶紙一戳就破的情況,是因為扛不住長時間的潮濕。
東西總是會壞阿~



----------------------------------------------------------
註1: 古代用來糊窗的是什麼紙




○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造紙術進一步改進,紙張大量普及,
 平民百姓才有了用紙糊窗的前提。
 再到大約宋代的時候,出現了油紙,所謂油紙,
 就是在製作紙的時候用較為堅韌的紙,刷上一層桐油,起到防水的效果。
 古人使用的油紙傘,就用此材料製成。
 雖說油紙窗戶具有一定的防水性,
 但也禁不住長時間潮濕,所以電視劇中用唾沫捅破窗戶紙並不誇張。
○古代的窗戶上除了窗紙,外面還設計有一層窗板,天氣寒冷的季節,
 人們會捨棄窗戶的透光性,為窗戶上脆弱的窗紙蓋上板子
 有時,窗板與窗戶間還會裝上棉簾,這樣即使寒風暴雨也不會破壞窗戶紙了。
 同時,大戶人家在設計房屋的時候,一般採用迴廊式的宅邸設計,
 屋檐伸出窗戶很長的一段距離
 構成一個在下雨天也可以在院內隨意走動的迴廊,自然就很難有雨能夠打濕窗戶了。
 有實力的人家,從造房子這一步就徹底根治了窗戶沾水的問題。

2019年12月25日 星期三

札記-語文-C和G

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語系是印歐語系(註1),
我個人覺得其最重要的兩支脈,是歐洲拉丁文和印度梵文。

維基用圖表(註2)開展印歐語系的子孫語系,
搭配看那圖,我再以文字極簡略介紹歐洲幾個主要國家語言所處分支。
下述中的語系、語族、語支是分類用詞(語系>語族>語支),不是實際使用語言。

1. 印歐語系
  (1)希臘語族+(2)義大利語族+(3)日耳曼語族+(4)波羅的-斯拉夫語族+(5)印度-伊朗語族+...
  (印度-伊朗語族不屬於歐洲)
  希臘語族希臘文

2. (2)義大利語族拉丁語→(2.a)古典拉丁語+(2.b)通俗拉丁語+...
    (2.a)古典拉丁語→教會拉丁語
 (2.b)通俗拉丁語→羅曼語族義大利語、法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

3. (3)日耳曼語族→ (3.a)西日耳曼語支+ (3.b)東日耳曼語支(已無口語使用) 、丹麥語、
  瑞典語、挪威語、冰島語+...
 (3.a)西日耳曼語支荷蘭語、德語、英語

4. (4)波羅的-斯拉夫語族  = 波羅的語族 + 斯拉夫語族
   斯拉夫語族→(4.a)東斯拉夫語支+(4.b)南斯拉夫語支+波蘭語、捷克語...
 (4.a)東斯拉夫語支俄語

5. (5)印度-伊朗語族  = (5.a)印度-雅利安語支+(5.b)伊朗語支
  (5.a)印度-雅利安語支梵語

我記得介系詞是發祥於日耳曼語族這一脈,可是,我找不到出處。

原始一神教的語言,包括了伊斯蘭教(阿拉伯語)、
猶太教(希伯來語和阿拉姆語)與基督教(阿拉姆語和吉茲語) ,歸類在閃米語。
閃族用的語言,就是閃米語。換句話說,這三個宗教的語言始祖相同。
而閃族就是「諾亞方舟」的諾亞其中一個兒子閃(Shem),他的後代。
閃米語不在印歐語系,而是在亞(洲)非(洲)語系。這部分,我就不細談了。


*****
雖然英文處於日耳曼語族的西日耳曼語支,
但由於印歐語系中的語言起源相同和歐洲各國的領土爭奪,彼此間相互影響。
我從前有篇文章曾提過它的字母W唸成double U(註3),
是因為古典拉丁文U、V是同一個字V,之後才分化。
當兩個U或兩個V一起的單字,後來被組成W,因而字母發音是double U。

並且,在我另一篇文章則講i和j的關係(註4):拉丁文 i如果在母音前,要寫成  j 。
這便是為什麼John,被譯音為"約翰"的緣故。


這幾天,在網路讀到一篇文章(註5),它寫:
羅曼語族的語言們不常使用 K 和 W 兩個字母。
這是因為早先拉丁語採用了 C 來表示 /k/ 的音,
並且在 C 上面打個小勾勾,表達/k/的有聲音-/g/(打了勾勾的 C 就是「G」),
因此K在羅曼語言中通常只用來拼寫一些外來語。
而 W 這個字母,則是在7世紀左右,為日耳曼語族所發明,
雖然廣泛使用在英語、德語等日耳曼語,但在羅曼語族並不流行。

上述已經談過,義大利語族的拉丁文,分成古典拉丁文和通俗拉丁文。
我們可以粗略地把它們想像成中文的文言文和白話文。
先有古典拉丁文,盛行於西元前一世紀到西元後二世紀(註6);
後有通俗拉丁文,盛行於西元六世紀之後(註7),終分化為羅曼語族。

文中的"羅曼語族",便是"通俗拉丁文";"早先拉丁語",便是"古典拉丁文"。
古典拉丁文中沒有K,有C和G,前者發無聲的/k/ ,後者發有聲的/g/。
K是後起的發明,但是那些保留傳統的"通俗拉丁文",也很少出現K的單字。
W也有相似情況,前有略說,不重複。


像這種W、i和j、C和G的字母知識,我想應該有專門研究的書籍。
遺憾的是,我從未碰到過。只能像這樣片片段段的資訊,拼湊起我的知識體系。



-------------------------
註1:Wiki:語言系屬分類
以母語使用人口排列
1. 印歐語系(歐洲、北美洲大部份地區、西南亞到南亞)
2. 漢藏語系(東亞)
3. 尼日-剛果語系(撒哈拉以南非洲)
4. 亞非語系,舊稱閃含語系(北非到非洲之角、西南亞)
5. 南島語系(大洋洲、馬達加斯加、東南亞)
6. 達羅毗荼語系(南亞)
7. 阿爾泰語系(中亞)
8. 南亞語系(東南亞)
9. 日本-琉球語系(日本)
10. 壯侗語系(東亞)
11. 烏拉爾語系(北亞到北歐、匈牙利)


註5:印歐語系-羅曼語族
羅曼語族的語言們,也不常使用 K 和 W 兩個字母。
這是因為早先拉丁語採用了 C 來表示 /k/ 的音,
並且在 C 上面打個小勾勾,表達/k/的有聲音-/g/(打了勾勾的 C 就是「G」),
因此K在羅曼語言中通常只用來拼寫一些外來語。
而 W 這個字母,則是在7世紀左右,為日耳曼語族所發明,
雖然廣泛使用在英語、德語等日耳曼語,但在羅曼語族並不流行。


註6:WIKI:古典拉丁文
拉丁語:Latina Classica)為羅馬帝國的官方語言與標準語,
盛行於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2世紀。
在古典拉丁語,C和G總是發 [k] 和 [g] 的音,和現代的羅曼語族諸語言有所不同,
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幾乎以C來取代K字母,
可以說仍然保留了相當程度的古拉丁文特色。


註7:WIKI:通俗拉丁文
通俗拉丁語(原始羅曼語)在羅馬帝國各省發展各異,逐漸產生了不同的羅曼語。
約瑟夫·黑爾曼(József Herman)稱:
似乎確定的是,6世紀以及很可能包括7世紀早期的這段時間內....

2019年12月23日 星期一

陸劇_【雍正王朝】:劉墨林:看別人和自己幹相同事,作何感想?

【雍正王朝】是大陸1999年拍的44集電視劇(註1),
腳本是從二月河小說《雍正王朝》改編而來。
從百度(註2)看,電視劇情應該沒有忠於原著,
像是虛構人物劉墨林和蘇舜卿的故事,兩版本不太一樣。
我只有看電視版,小說怎麼寫我不太清楚,無從比較。
而在電視劇的第27集(註3),
劉墨林的「恩科」蠻特殊的,雖然很久前看的,但大致記得。


劉墨林在妓院和人吟詩作對鬥文采,最後以長短句贏得歌妓蘇舜卿的芳心,
這原本是才子佳人的一段佳話,
然而,畢竟劉參加進士考試的士子(舉人),
可能為將來的公務人員,逛妓院(窯子)傳出去,不怎麼風光。
於是,主試的官員除去劉的殿試資格。
幸好雍正皇帝讀過劉墨林考卷,欣賞其才藻富贍,劉保住參試資格。

再次山迴路轉,官員又據同一理由再次刷掉劉墨林。
這回換怡親王上場,他向尚書房重臣及主考官們說理:
為何鄉謠俚曲的男歡女愛,就是淫辭艷曲,詩經上的愛慕情話,就是聖人禮法?
(天下至理順乎人情)雍正於後補充。在軟硬兼施下,折服臣下,御賜劉墨林探花。

雍正的九弟(九爺)、十弟(十爺)便拿此事,大搖大擺地去聲色場所聽曲,
張揚說:「我們在體會皇上所說的聖人禮法」反諷雍正。雍正戒急用忍。


*****
(戲劇中的)雍正可謂惜才,但不可否認,也有偏袒劉墨林的嫌疑。
如果雍正能"額外薄懲"一下劉墨林,或許就不用大費周章讓怡親王對大臣們說那一段。
至於能不能說服他的九弟、十弟,我沒把握,因為他們本來就愛找雍正晦氣。

其次,
雍正的九弟、十弟幹雍正所"寬容"之事,重複雍正的道理,使我十分有感觸。
最近,有一個朋友考試成績不合格。
一聽她解釋,就知道她在自我安慰,沒有檢討改進的意思,
而且,我從前遭遇類似狀況時,也這麼說過。
從別人嘴裡聽到自己用過的理由,感覺當時的自己特好笑,真能扯。

若朝好處想,這讓我學到一招,
以後我再為失敗找藉口時,
我可以先想像假如同樣的話從別人嘴裡說出時,作何感想?
別再自欺欺人,踏踏實實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吧!



----------------------------------------------------------------
註1:維基(日文):雍正王朝


註2:百度百科:劉墨林


註3:雍正王朝》 第27集 雍正親自主持殿試(主演: 唐國強、焦晃、王繪春、王輝、杜雨露、趙毅、杜志國)| CCTV電視劇

2019年12月21日 星期六

音樂_Era『The Mass』

上個月某日,同事問我一首音樂,說他遍尋不著,便哼旋律給我聽,看我是否知道歌名。
我不只從小就聽過這首,而且十分熟悉,然而,我也不曉得歌名。
因此,我到youtube,用「磅礡+古典音樂」當關鍵字,
一次就找到,它是Era作品『The Mass』。



Wiki中英文,對它的介紹甚少。反倒是,中國的百度(註1)寫得仔細。
大概節錄要點:
○《The Mass》是“ERA”樂團的第3張作品了,其音樂類型是聖歌與現代器樂的融合。
○Mass一般音譯為“彌撒”,為天主教和東正教的一種感恩祭祀儀式。
○本曲氣勢磅礴,威風凜凜,有很典型的歐洲教堂風格,
 曾一度被誤認為改編自“德國黨衛軍第一裝甲師軍歌 ”。

我同事很驚詫,我為何如此快回覆,我就跟他講我搜尋的用詞,同時,還問了他的。
他是以「磅礡的同義詞彙」加上「歌劇」去尋找,這首本身與歌劇關係不大,不怪難找。

我對Era很生份,沒發生這件事,我還不曉知有這樂團。



----------------------------------------------
註1:百度:Era - The Mass

2019年12月15日 星期日

工業_四川三星堆的銅面具

一名朋友(前同事)到中國四川成都出差,
她說:到的那天是假日,便到市區逛,看成都博物館建築很帥,就走進去瞧瞧了。
還拍了那件很帥的文物,傳到群組給我們看。就下面這張。


我覺得他的眼睛特別的奇特,很像甲狀腺亢奮的人。
晚上,我造著那位朋友講的訊息,查詢網路上的相關資料。
歸結有以下三點:
第一,成都博物館入場是免費的(註1)...這不是重點。

第二,這批文物挖掘地點在三星堆
   考古推斷它們是古蜀文化(註2)所留下的物品,距今約4000~3100年前。
   相當於漢文典籍記載中的魚鳧朝時期。古書傳說(註3)蜀人的遠祖出自黃帝,
   古蜀國有五代蜀王,而第三代蜀王——魚鳧。魚鳧朝時期說的是他當政時期。
   前面說的"4000~3100年前"是大致時間,並不是說他作王數百年。

第三,「鳧」即魚鷹,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有大量鳥的造型,其中以魚鷹形象居冠。
   三星人相信他們的祖先淵源和鳥有關,因而以鳥為圖騰。
   銅面具表徵人鳥合體,極為誇張的眼與耳都是為強化其神性。
   意思是:眼睛可能是鳥眼,耳朵是鳥的雙翼。


做這些面具的目的,我猜可能是用於祭祀活動!戴著作法事,驅趕妖魔鬼怪吧!
因為它們讓我想到儺(音:挪)、儺戲。
維基(註4)先定義「儺」:
 巫師為驅鬼敬神、逐疫去邪所進行的宗教祭祀活動,稱為儺或儺祭、儺儀。
 儺師所唱的歌、所跳的舞稱為儺歌、儺舞。儺戲又產生於儺歌、儺舞。
後說起源:
 儺文化是古時中國某些地區人們進行的一種祭祀活動,其祭祀對象是鳥類˙。
 ...(中略)...
 追儺,為一種驅逐疫鬼的習俗,是中國起源最早的民俗,驅除病魔惡鬼的儀式。
 於節令變換之日舉行。《論語》對此也有記載。
 周代時方相氏披熊皮鑲黃金四眼,黑紅衣裝,手執戈盾,
 率百官以追惡鬼,或過程中以物品(米、豆、矢)丟擲惡鬼,以去除厄運。
 漢代時動輒動員持桃弓棘矢、頭纏紅巾之童子數百名,
 以奇怪的服裝和動作驅除惡神,時間通常在農曆十二月底,立春前一日。
 到了唐朝朝廷盛大舉辦追儺大典,成了長安新年活動。
 宋之後成遊戲性質而漸失傳,僅持鍾馗像,燃鞭炮行之。
說明儺舞(註5)則寫:
 演員多佩戴代表神靈的面具,部分地區則塗面化妝。

文中的「《論語》對此也有記載」,
即《論語.鄉黨》:「鄉人儺,朝服而立于阼階。」(註6);
而「周代時方相氏.... 」那段,則是出自《周禮·夏官司馬》(註7)。
百度(註7)也說:
在我國的湖南、江西、河北、重慶、四川、雲南等地,具有廣泛的儺文化分佈。
因此,我這麼猜,於古有據呀!


好玩的是,我隔日跟我那位朋友說:「我昨天在研究關於三星堆(和金沙遺址)的古物。」
她問我:「你為什麼要查那個阿?」




--------------------------------------------------
成都也有很多博物館,
比如大名鼎鼎的三星堆博物館和金沙遺址博物館,參觀它們都是需要買門票的
而位於天府廣場西側的成都博物館,免費參觀,是一個了解成都歷史和民俗的好地方。

博物館共有五層,分為“秦蜀之路”——青銅文明特展、“花重錦官城”——
成都歷史文化陳列和皮影博物館,篇幅原因,
不能把所見一一羅列,就挑幾個自認為有意思的分享給大家。
在三星堆和金沙遺址中都出土了大量的銅人面具,
古人將之用於祭祀活動或盾飾、車馬飾。


註2:維基:古蜀
三星堆文化
主條目:三星堆遺址
前2000—前1100年左右成都平原進入三星堆文化時期,屬三星堆文化第二期~三期。
形成了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發達的青銅文化。約相當於漢文典籍記載中的魚鳧朝時期。
以三星堆為中心的古蜀國作為長江上游政治、經濟、宗教和文化的中心,
是古蜀文明形成階段中的強盛時期[8]。


註3:
○銅獸面的大眼強化了「眼睛」圖像的宗教意義。
 獸面呈夔龍形向兩面展開,龍尾上卷,長眉直鼻、夔龍形耳朵、雙眼碩大,
 形象猙獰詭譎。
○一般認為,面具的眼睛大致符合史書中有關蜀人始祖蠶叢「縱目」的記載;
亦有認為「縱目」應是「豎眼」之意。面具左右伸展的大耳為杜鵑鳥的雙翅,
其形象應是古史傳說中死後魂化為杜鵑鳥的第四代蜀王杜宇。
古史傳說記載,蜀人的遠祖出自黃帝,古蜀國有五代蜀王,
與三星堆關係最密切的便是第三代蜀王——魚鳧,他在位時也是三星堆文化最繁榮的時期。
「鳧」即魚鷹,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有大量鳥的造型,其中以魚鷹形象居冠。
凸目面具代表鳥的形象。三星堆人相信他們的圖騰祖先與鳥有關,
縱目面具應為人鳥合體的表現形式,極為誇張的眼與耳都是為強化其神性。

三星堆一號坑出土的金杖,上有鳥、弓箭、魚和戴冠人頭像圖案。
有考古學家認為,這是代表王權的「圖騰」,可能與傳說中的古蜀王——魚鳧王有關。


○儺文化是古時中國某些地區人們進行的一種祭祀活動,其祭祀對象是鳥類˙。

○追儺,為一種驅逐疫鬼的習俗,是中國起源最早的民俗,驅除病魔惡鬼的儀式。
於節令變換之日舉行。《論語》對此也有記載。
周代時方相氏披熊皮鑲黃金四眼,黑紅衣裝,手執戈盾,
率百官以追惡鬼,或過程中以物品(米、豆、矢)丟擲惡鬼,以去除厄運。
漢代時動輒動員持桃弓棘矢、頭纏紅巾之童子數百名,
以奇怪的服裝和動作驅除惡神,時間通常在農曆十二月底,立春前一日。
到了唐朝朝廷盛大舉辦追儺大典,成了長安新年活動。
宋之後成遊戲性質而漸失傳,僅持鍾馗像,燃鞭炮行之。
追儺與中國的節氣一同傳入日本,文武天皇慶雲三年(西元七○六)瘟疫流行,
多人死亡,於是在該年十二月底以陰陽道之行事作土牛驅鬼,為最早之記錄。
從此成為日本朝廷之公事,於每年農曆十二月底行之。
陰陽師從月華門進入南殿旁讀祭文,
然後方相氏大喊打鬼之聲,舉戈擊盾三次,群臣齊聲驅鬼。


註5:維基:儺戲


[動] 迎神賽會以樂舞驅逐疫鬼。《論語.鄉黨》:「鄉人儺,朝服而立于阼階。」


○巧笑之瑳,佩玉之儺。 ――《詩經·衛風·竹竿》

○儺,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禮。遠古既有儺。
度朔山大桃樹上的神荼、鬱壘二神人捉惡鬼餵虎,皇帝依此辦法立桃人於門。
夏代帝相時,商族首領上甲微發明楊,楊用於葬禮,也用於儺。
《周禮·夏官》“方相士,狂夫四人。方相士。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
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難(儺),以索室驅疫;
大喪,先樞,及墓,入擴,以戈擊四隅,驅方良(魑魅)。”
宋高承《事物紀原·歲時風俗·驅儺》:
“《禮緯》曰: 高陽有三子,生而亡去為疫鬼,二居江水中為瘧,
一居人宮室區隅中,善驚小兒,於是以正歲十二月命祀官持儺以索室中而驅疫鬼。

○在我國的湖南、江西、河北、重慶、四川、雲南等地,具有廣泛的儺文化分佈。

2019年12月13日 星期五

札記-讀書-<謝哲青:閱讀,是人生的預備課>

<謝哲青:閱讀,是人生的預備課>(註1)
是記者訪問謝哲青後整理出的文章,不是採用對話的格式。

小標題為:「閱讀是一場漫長的探尋歷程」云:
 謝哲青的讀書法,也和跑步一樣考驗耐心和耐力。
 端看不同書籍的文字密度和深度,重要的書,他會看至少三次:
 「第一次看是『觀其大意』,典出諸葛亮,快速地翻看這本書在講述什麼;
  第二次看是領略陶淵明的『不求甚解』,開始細細瀏覽抓重點,
  看出了興味也跟著欣然忘食;最後則是『熟讀精思』,
  典出朱熹,或說是一種『誤讀』,跳脫制式規範,
  用自己的思考邏輯去理解書內世界,如果你夠份量,就可以成為一家之言。」,
 每天抓緊零碎時間一得空就翻看,消化龐大書量。
 「有時候文字密度較低的書,高鐵來回一趟就可以看完了!」


有引號(quotation mark)的,應該是謝哲青原話的大意;
沒有引號的,應該是記者的梳理敘述。
我覺得謝先生說的「觀其大意」、「不求甚解」、「熟讀精思」的理論似曾相似。
查了一下,思想出處或許是郝明義 《越讀者》一書中的:
「諸葛亮、陶淵明、朱熹、蘇東坡,是怎麼讀書的?」吧,
節錄如下:
 有些書就是需要「觀其大略」,有的需要「不求甚解」,有的則需要「熟讀精思」。
 不但如此,同一本書裡,
 有些地方讀來需要「觀其大略」,有些需要「不求甚解」,有些則需要「熟讀精思」。
 更有甚者,同一本書,
 可能第一遍讀來只能「觀其大略」,第二遍「不求甚解」,第三遍才能「熟讀精思」。
 因此,與其說陶淵明「不求甚解」、諸葛亮「觀其大略」、朱熹「熟讀精思」
 是這三個人不同的風格,不如說是三種不同的方法。


 讀書到底有什麼方法?或是說,什麼才是正確的讀書方法?
 世界上沒有正確的讀書方法,只有合適的讀書方法。
 懂得合適的讀書方法,就知道對待什麼樣的書,適合用什麼樣的方法。
 讀書讀書,我們從小就聽慣了要「用功讀書」。
 「用功讀書」的說法真沒有錯,錯在我們的學校教育和考試制度下,
 太多人把「用功」解釋為「用力」。
 用力讀書,教科書上根本不值得去記的一些瑣碎資料,
 也成了擔心成為題庫的可能,於是用力筆而記之,背而誦之。
 「用功讀書」,其實應該明白的是對待不同的書,
 應該用什麼樣不同的「功夫」──
 要知道所謂諸葛亮、陶淵明、朱熹的功夫,可以如何交叉運用。
 不懂得用不同的功夫來讀不同的書,而只知道用力讀書,就是死讀書。
 死讀書,就是把大腦的CPU當硬碟來用。
 CPU被浪費了不說,要使用起其他硬碟的時候也無從使用起。


畢竟是著作,"寫的"會比"說的"細膩。
郝先生將「觀其大略」、「不求甚解」、「熟讀精思」,
套在(1)不同書、(2)同本書的不同地方、(3)同本書的第一、二、三遍,
是因地制宜,較適用於現實狀況。
甚至,我有時候不是在"讀書",而是"查書",
讀讀序言,瀏覽目錄、美其名"觀其大略",
實際上,我僅找我想的"熟讀精思"的部分,其餘的,省略不讀。


*****
在小標題<閱讀,是陪伴也是救贖>有兩個概念,
我不照專訪原文順序,裁成兩段說明。

概念一:擬定主題,再找相關書目
 謝哲青提到,很多人問我怎麼讀書,我自己也問了蔣勳、張曼娟等前輩作家,
 然後發現,他們會在自己腦海中擬定一個主題,再去找相關書目
 也因此,只要你開始閱讀之後,無須擔心下一本在哪裡,
 因為下一本書的答案永遠就在你眼前這本書上。
 等你融會貫通串起來,就是一趟奇特的旅行。

這在郝明義 《越讀者》提過,類似蘇東坡的「八面受敵」讀書法(註2)。
同時,也是我前面說:我不是在"讀書",而是"查書"的理由。
我看過不少人介紹這個「讀書招數」,敘述的文字不同罷了,比如:「帶著目的讀書」。
有目的,才會有動力;有動力,才會有收穫。無論是圖心靈慰藉或知識饜足。


概念二:閱讀之於人生的意義,是陪伴,也是救贖
滿溢的好奇心,是將他推向世界的最大動力,也在移動和閱讀當中,讓他看見世界。
閱讀之於人生的意義,謝哲青自承:「是陪伴,也是救贖。」
我讀唐詩宋詞,就像是人們遇到人生難題會去廟裡求籤一樣,
詩詞原來也是反映人生百態,
中印證當下生活,找到一些理解,這些古典文學就是我的詩籤
在人生中跌跌撞撞的摸索期,書一直是唯一的依靠。
(中略)
文字可以省去我們摸索世界的時間,
是我們類比生命的方式,透過作者的書寫描繪,你可以做好心理準備面對生命的種種變革

「我不想等到失戀才知道失戀很苦,也不要等到摯愛至親生離死別才明白分別心碎。」
閱讀,是謝哲青人生的預備課每一本書,都是他佔領的腹地,
沿途開疆沃土,支撐他長久的人生之旅的養分,最終長成智慧之花。


他的「陪伴、救贖」是說:
書像解籤詩,讓他找到解答,心頭有依靠,度過摸索的跌跌撞撞。
我以為的「陪伴」,是曉得有人和我心有戚戚,我並不孤單,
而該怎麼做,參考他們怎麼處置後,自己決斷。我猜謝先生也相同,不全然依書照搬。

他的「人生預備課」多指人之必然,如同:生離死別是必然。
注意當前,且知道人的一生不只是當前的片段....
然而,我想不須將人生想得如此傷感幽闇,專看如何準備承受苦難。
不如再來一句:人生不只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珍惜人生美好與懷抱理想,也可以把生命當作藝術品來活吧,哈哈。

 
 
-----------------------------------


註2:
§這段值得一提§
網路上沒有和這三個人並陳,事實上應該列在一起的,
還有一位先生,就是蘇東坡,他的讀書法也是超厲害的。
有人問蘇東坡,說他那麼博學,一般人學不學得來。蘇東坡說,可以啊。
他少年時候讀書,很多書都是讀好幾遍。像他讀《漢書》,就是如此一遍又一遍。
第一遍他讀《漢書》,專門只讀和治理之道有關的所有內容;
第二遍專門研讀其中的人物;第三遍官制;第四遍兵法;第五遍貨財;
如此,每讀一遍,專門針對一個主題全面搜羅,
對其他主題則視若無睹,就可以讀通這個主題。
多讀個幾遍下來,就可以每個主題都很精通了。
最後,他說了一句,「若學成,八面受敵,與慕涉獵者不可同日而語。」
這樣的功夫學成了之後,可以八面作戰也從容自如,
和那些只是隨意說說愛讀書的人比起來,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簡直是天下無敵的架勢了。
蘇東坡的方法,不是拿來讀八卦雜誌的。
這種閱讀方法,第一,拿來讀一般人覺得複雜又深奧,看來頭都昏了的書,是最好用的;
第二,拿來當主題閱讀上使用,也是最好用的。
(請參閱202頁〈主題閱讀沒那麼深奧〉)
蘇東坡的方法,可以稱之為「八面受敵」。「八面受敵」是一種多層次的閱讀。
「八面受敵」的方法中,一定包含了另外幾種方法的同時使用。


2. 國三國文上第二次題庫 (我是拿這閱讀測驗的文字)

2019年12月2日 星期一

靈異_(日本)宇治橋姬

註1
每一年十月底,日本京都宇治市都會舉辦宇治十帖集戳章活動(宇治十帖スタンプラリー),
上圖是2018年的活動海報。
「宇治十帖」典出紫式部《源氏物語》的後十帖,也就是後面十個章節。
這十帖的愛情故事發生的地點在宇治,因此,得名為「宇治十帖」。
先前有一一概述這十帖情節(註2),就不重說一遍了。



宇治十帖的第一帖是「橋姬」,為什麼取這名?
出自於薰(男性)給大君(女性)的信中俳句。

主角薰(男性)夜訪八親王(八宮),將到八親王寓所時,
聽見有人演奏琵琶與箏,哀怨而優雅,為之吸引。
近步一望,是八親王養在深閨不見外人的兩女兒,大君、中君。
到了寓所,僕人說八親王不在,去寺院參加念佛會,為期七日。
薰中意大君,請兩位小姐出來一見,大君靦腆不出。最終,薰天亮離去。
之後,薰與大君信件來往。
其中的一封,薰寫(註3):
橋姬心兮懷戚戚,寂寞波浪去還來。淚濕衫袖兮猶棹滴。

先說「棹滴」,這是比喻,棹頭滴水,宛如人流眼淚的樣子;
「橋姬」是雙關語,
一者是說美人,「橋姬」的日文發音和美姬(美人)一樣;
二者拿「橋姬」的癡情事蹟以自況。

在日本,「橋姬」(註4)的傳說有數則,情節不盡相同,
比較淒美一面如同李白<長干行>的那句「常存抱住信(尾生抱柱)」等待。
此外有恐怖的一面,那絕對不是主角薰想提的!


*****
最原始的傳說(註5)是
 宇治橋姬和離宮八幡神是戀人關係。
 離宮八幡神每夜順著河川來見橋姬,橋姬夜夜盼望著戀人來訪,
 因此橋姬在當時是日日思戀愛人的哀愁形象,
 人們認為宇治川浪濤洶湧時,就是八幡神要離去而引起橋姬感傷的結果。


薰寫的:「橋姬心兮懷戚戚,寂寞波浪去還來」即是此。

而後故事慢慢演進,
與京都貴船神社「丑時參拜」的傳說:
「貴船神社的神明會在丑年丑月丑日丑時降臨,此時參拜許願,心願絕對達成」結合,

橋姬變成另一個宇治婦人,變得與前面說離宮八幡神的宇治橋姬不像,
她為了報復拋棄負心的丈夫(山田左衛門國),聽從貴船神社神官的話,
連續七天在丑時三刻(半夜兩點半至三點左右)單獨走著陰暗的參道至貴船神社參拜,
心中想著詛咒對象,祈求神明幫助自己化身厲鬼,以便報仇。
又身穿紅袍、臉塗紅丹、手持鐵杖,頭髮綁成五支角,
頭上戴著三角鐵環,三角點火,以此姿態在宇治川浸泡二十一天
終於,她如願以償成了厲鬼。

因為陰陽師安倍晴明相助,負心漢沒死,橋姬還被趕出京都一陣子,但沒消失。
最終和源賴光、渡邊綱、坂田公時妥協,幫她立神社,有了今天的橋姬神社,
現在在宇治,前面的海報看得到該神社。
為何現今有傳言:「將結婚的新人,不要走宇治橋」,
這是因為橋姬在宇治橋下的宇治川浸泡二十一天而死,她妒忌別人雙棲雙宿,會拆散他們。


室町時代改編的能樂歌曲,橋姬多了白色服裝,手上物品多拿了稻草人和錘子。
稻草人,讓我想到香港在驚蟄日(每年3月5日或3月6日)打小人的習俗(註6),
同屬詛咒、報復儀式。



-------------------------------------



註3:林文月《源氏物語(三)》,1008頁
○「橋姬」的日文發音和美姬(美人)。


註4維基:橋姬
○傳說橋姬是一名年輕貌美的女子。
有猜測橋姬是一名單身女子,或者是因追隨丈人而投河自盡。
但橋姬都有一種共通點,就是容易瘋狂忌妒。
每座橋的橋姬都只有一位,如果在過橋時說了其它橋或其它地方的好話,
她便會瘋狂忌妒而惱怒,日本謠曲便有記載橋姬發狂時的恐怖。
假使有新人過橋時被橋姬撞見,他們最後一定會不歡而散。

○相傳日本的「丑時參拜」(丑の刻参り)的雛型就是
宇治橋姬(頭上綁蠟燭,在凌晨時用五寸釘扎稻草人)。
古日文的「愛」(愛(は)し)和「橋」音同,
因此橋姬又被稱為「愛姬(愛し姫 はしひめ)」,
這可能也是造就橋姬因愛而生妒火的由來。
○宇治橋畢竟供奉著驅使忌妒心的妖怪,因此即將新婚的男女往往都會避過這座橋。


註5:
1. 橋姬─日本宇治有抹茶也有女神 最主要參考來源
 (文後的參考資料:訪妻婚下的產物---橋姬之神話與傳說演變探究)
○平安時期,有位名山田左衛門國持的男子,平常與妻子相處融洽,
實際上卻移情別戀,妻子得知後大怒,左衛門大吵後離家,妻子便到京都的貴船神社祈求。
神官告知她:「妳將頭髮綁成五隻角,頭戴三腳鐵環,三腳點火,臉塗紅丹,
身穿紅衣,怒形於色,前往南方。以此姿浸於宇治川三七二十一日,即能如願。」
妻子照做,果然化為惡鬼。

這時候的左衛門連日做著噩夢,心中感到不安,
就跑去請當時的天文博士安倍晴明為他解夢。晴明說:
「這是女子的怨念作祟,你應該今晚就會死在家中。但是你誠心祈禱的話,
或許可以改變命運。你回家後,要馬上淨身,將房門緊閉,
同時要懷著虔誠的心來吟唱觀音咒。」左衛門回家後,馬上待在房中唸經。
這時候晴明則在家中進行鬼神退散的儀式,
這時候化成女鬼的妻子已經撞破左衛門的家門進入房間了,她站在左衛門的床頭哭喊著:
「恨!始亂終棄,夜夜淚濕衣襟,怨!夜夜思君不見君! (後面日文省略)」
說完之後,就想把左衛門捉走。
就在此時,枕頭邊出現法華經中的三十番神(每個月自一日到三十日輪流守護國家、
人民的三十個神)口中念著「不淨的怨靈退散!」的咒語,
鬼女被打的頭飾都來不及撿就趕緊逃走,左衛門也撿回一命。

之後因報復左衛門不成(也有一說是成功報復),
她的怨念使她每晚在洛中用美色殺害人們(她能夠針對獵物的性別變成美男子或美女,
先用美色吸引對方,然後再奪取她/他的性命。)天皇聽聞後,便令武將源賴光去斬除惡鬼,
意外的是,她竟溫和的回應:「我不想再危害京城了,請找個地方來祭祀我,
現在開始,我會保衛這個王城。」說完之後,鬼女就消失在宇治川的河水中。

2.  日本宇治除了抹茶有名,當地人更熟悉的橋姬丑時女傳說

3. 維基(日文):丑の刻参り (圖片來源)
「うしのときまいり」という言葉の方が古い。
古くは祈願成就のため、丑の刻に神仏に参拝することを言った。
後に呪詛する行為に転ずる。
京都市の貴船神社には、貴船明神が降臨した「丑の年の丑の月の丑の日の丑の刻」
に参詣すると、心願成就するという伝承があったので、
そこから呪詛場に転じたのだろうと考察される。
§這段翻譯在 2 有寫§


註6:維基:打小人

2019年12月1日 星期日

日本文學_《源氏物語》宇治十帖的故事梗概

嚴格講,概述故事的劇情,會喪失文學氣息,
並且是《源氏物語》這經典著作,
紫式部的文字以典雅、哀傷、纏綿、細膩著稱(註1),
貪圖快速掌握故事架構,捨棄細細品味其詞華,不免有寶山空回的遺憾。
所以,我得說:這僅是我個人的閱讀習性--"先得情節簡要,得閑 字句端詳",
可不是正確看待文學的方式。


《源氏物語》的「帖」,就是「章回」的意思,宇治十帖是指它最後十回,
因為故事地點是在京都宇治,故爾,號是「宇治十帖」(註2)。
個別是(日文):
1. 橋姫 2. 椎本 3. 総角 4. 早蕨 5. 宿木
6. 東屋 7. 浮舟 8. 蜻蛉 9. 手習 10. 夢浮橋(異名:法の師)


網路上已經有人(註3)整理出這十帖的梗概,主要角色限縮為五人,有:
1. 薰:男性,名義上,是光源氏和三公主的兒子
2. 大君:八宮的長女。
3. 中君:八宮的次女。
4. 匂宮:男性,光源氏的孫子輩, 比薰小一輩,但與薰的年紀相近。
5. 浮舟:八宮的三女,私生女。
八宮是光源氏同父異母的弟弟,名義上,相當於薰的叔叔。


*****
以下是上提的十帖梗概之摘錄,出處在註3連結:
1. 橋姫 《源氏物語》第45回
薰(前往位於宇治的*八宮家裡遊玩,遇見了八宮的兩女兒「大君」與「中君」公主,
薰當場愛上了大君,並且告訴與他髮小的匂宮,匂宮因而也對兩位公主傾心。

薰由八宮家的老侍女口"弁"中得知他不是光源氏的親生兒子,
是女"三宮"與情人"柏木"的私生子,大吃一驚。

*八宮當年曾捲入朝廷紛爭,因而在後期隱居宇治山林,
八宮期許兩位公主也能隱居宇治,不問世事。



2. 椎本 《源氏物語》第46回
匂宮在旅途的歸程來到宇治,與薰開了一場宴席,匂宮在宴席上愛上了中君。
不久後,八宮過世,過世前將兩個女兒託付薰。
薰在與大君的對談中,提到要將中君嫁給匂宮,同時也表達自己對大君的愛意。



3. 総角 《源氏物語》第47回
八宮忌日,雖然薰告知大君他的愛慕之情,
但大君因偏好獨身而拒絕,轉而推薦薰與中君結為連理。
然而薰欲得大君,設計將中君嫁給匂宮。
將中君牽線給匂宮後,因為匂宮遠居京都,不能經常來宇治探望中君,
大君感受到中君可能會被匂宮拋棄,覺得自己罪惡難耐而病倒。

薰至宇治探望臥病的大君,向大君敞開了心房,
大君原本擔心薰是京城公子,如果許給薰,自己成為花花世界裡被拋棄的一位,
因此她才決定遵從父親的遺命,單身死守宇治,
詎料實薰是真心喜愛大君,認識到真實的薰的大君無比開懷,病逝於薰的懷中。


4. 早蕨 《源氏物語》第48回
父親與姊姊相繼過世,中君悲傷,不可終日。
匂宮將中君接到京城的二條院來住,因而薰偶爾撞見中君。
薰看著中君的背影,想起自己喜愛的大君,突然有一絲後悔放棄中君。
匂宮見與薰對談的中君,不由得生起妒嫉之心。


5. 宿木 《源氏物語》第49回
今上天皇將其女"二宮"賜婚給薰,薰生無可戀,毫不在乎地答應婚事。
同時,匂宮也被要求迎娶左大臣之女"六君"。
薰終於向中君表達了自己的愛意 (也許是對大君的投射),
而中君已懷上匂宮的孩子,便告知薰她還有一位異母的妹妹:浮舟。
拜訪宇治的薰看到浮舟的美貌,對浮舟一見鍾情。


6. 東屋 《源氏物語》第50回
浮舟是八宮的私生女,後來由宇治的名士收養,
向浮舟提親的追求者眾多,但都是圖她養父財產。
看破婚姻的浮舟來到京城投奔中君,居住在中君宅邸。
某日,匂宮撞見浮舟,匂宮對浮舟燃起愛意,
浮舟的母親知道後,將浮舟轉到三條的寓所。
而薰奪取浮舟,將浮舟藏在宇治。
儘管浮舟和大君外貌異常相似,但浮舟的教育水準和大君霄壤之別,
看著浮舟,想起大君的薰不自主地流淚。


7. 浮舟 《源氏物語》第51回
也愛上浮舟的匂宮,到宇治找到浮舟,他喬裝成薰,讓浮舟許配給自己。
最初,浮舟知道對方是匂宮時大吃一驚,但因為匂宮的殷勤而漸漸喜歡上他。
此時薰不放棄浮舟,加強浮舟在宇治居所的警備,不讓匂宮越過雷池半步,
夾在兩個男子中間的浮舟十分痛苦,誓言一死了之。


8. 蜻蛉 《源氏物語》第52回
浮舟失蹤了,居民間盛傳浮舟已死的消息,大家替她辦了一場形式上的喪禮。
匂宮因此臥病在床,而經歷過大君之死、中君嫁給匂宮、浮舟不見蹤跡等多重打擊的薰,
感到萬古不變的「物哀」,這是人生的悲鳴,自古人生多苦,造化弄人。


9. 手習 《源氏物語》第53回
準備尋死的浮舟來到了宇治川邊,卻意外昏倒。
浮舟被往來的僧侶相救,在僧尼的照料下恢復意識,
她感到悲痛,人生卻太長,隨後便決定削髮出家。這消息傳到薰的耳中。



10. 夢浮橋(異名:法の師) 《源氏物語》第54回
薰來到寺裡想見浮舟,先向住持確認浮舟生還之後,
他拿著寫好的書信轉交給浮舟的弟弟"小君",請他帶給浮舟。
浮舟派小君回覆說「你認錯人了,浮舟不在這裡」。
薰心想:或許有人像自己一樣,用戒備森嚴的方式把浮舟養在這裡吧。
如此想著,煩惱紛飛。另一頭,匂宮病癒後,又展開他對於少女們熱烈追求的遊戲人生。
源氏物語自此劇終。




--------------------------------------
註1:《源氏物語》豐子愷和林文月誰譯得好?
林文月總結紫式部的寫作風格為:雍容典雅、纏綿優閒,時則典雅,時則雋永。
在這一點上,作為治六朝文學、同時也是散文名家的林文月確實有先天的優勢,
較豐譯本確實更能觸摸到《源氏物語》
典雅、哀傷、纏綿、細膩的平安王朝女性作家的氣質。


註2:維基(日文):宇治十帖


註3:背包客棧:宇治:宇治十帖スタンプラリー || 源氏物語的最後篇章 - 201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