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

札記-讀書-我挑書讀的方法與工具

由於我身邊的人,喜看書、愛聊書的人不多,
我必然得靠我自己的力量,蒐羅自己愛讀種類的資訊。
于這些年累積來的經驗,我漸漸形成自己的一套「挑書讀」的模式,
僅少數是到了圖書館,靠運氣、看書名撿選。
附帶著,我看書的類別也越發廣泛,
不敢說除了自己本科(大學主修)外之知識,我能看得多深多專業。
但各大門類的基礎書籍,我已能稍稍看出些趣味。


一,書評
起初我挑書讀,是先從網路書局的暢銷排行開始,
百名內、引發我興趣的書名,我會瀏覽其介紹與目錄,
間或有試讀章節,才又知道再深點,再判斷要不要讀。
我很少看名人推薦文,那不準,因為存在太多人情世故,模糊了書的真實價值。

自從一些電視讀書節目上線及讀書人分享的大型網站出現,
我挑書讀,
轉而以他們(讀書節目/網站)介紹的書籍為主,網路書局/朋友推薦的為輔。
對我而言,經由愛書人來講述書的內容,
比為了賣書的商業書介更有渲染力,較能感受到其形象。

目前我最常看,
是開卷八分鐘(上線節目)/豆瓣(網站)/Anobii(網站)/央視讀書(上線節目)。
開卷八分鐘現在還有專門放節目文檔的專屬網頁,不見得要花到八分鐘聽他講完了。
如下:
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節目文檔

我的順序是開卷八分鐘為浩瀚書海作起頭,
而後比對豆瓣跟anobii網站上的書評,決定要看不要看這本書。
開卷八分鐘一週最多講五本書,這個數目,我覺足夠。


二,書源
當挑好要讀的書,接下來就是要拿到該書,換言之,要有書源。
考量經濟能力,很重要的書,我才肯花錢買,不然我盡可能善用免費資源。
因此,我多半自三處獲取。分別是
實體書從台北市立圖書館;電子書從 愛問共享資源(網站)、新浪讀書(網站)。
這三處都找不到了,才會跑到書局去讀。


三,衍伸
在這些書源中,將近主題的書,總是會放一起的。
或者在書裡面,亦會知道更多的書,這時,便可以拓展閱讀出去。
我向來以為,個人學識(真善美的追求)的搭建,正如蜘蛛織網,越編越密。
兼聽不同人用自取題材圍繞於相關事物暢述,會認識得越具體,或感受的趣味更濃郁。


四,主題
書讀多了,就可能確定一個題目研究,
(從前是老師給你題目,挑材料,現在盡其在我)
哪怕是寫小說,也是得知曉很多生命經驗,書是最快的方式。
而此時,將是好幾輪的書評,之後書源,之後衍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