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4日 星期三

札記-文學-譬喻的好玩

譬喻的好玩處
譬喻,能看出來一個人的機智,跟創意。
好的比喻,能是杜撰,也能把兩風馬牛不相及之事,掐出一丁點的共同處,
做聯想,寓形深義。

一方面,用種幽默巧思(黑色幽默也行),能使人在笑談之中,稟受汝意。
(人在笑當中,最容易接受人意見了)
另一方面,避免難堪尷尬。有些人只需要點一下,便能理解。
說太明白,太直接,談話就少了迴旋空間,心服口不服,誰都不願被當場糾正。


*****
杜撰的譬喻
有一個比喻,我很喜歡。他講一個普遍現象,可廣用在多處
從前,有兩個人,一個叫謊言,一個叫事實。兩人同時去河邊洗澡。
謊言先洗好上岸,不曉得是故意或如何,他穿上事實的衣服,離開了。
接著,事實洗完,原處遍尋不著他衣物,
雖然謊言的衣服在那,但他甘願裸露,也不願穿他衣裳,於是光著身子跑回家。

路上的人同時見到這兩人,
對穿著事實衣服的謊言,沒多說什麼。可是對曝露全身的事實,指手畫腳。
人阿,寧可接受披著事實外皮的謊言,也不能接受赤裸的事實。
我就曾聽過有人在指考,用這種類似的玩法,寫文章。


*****
聯想的比喻(指桑罵槐)
還有一譬喻,是拿東北狗熊的故事來比喻。
大陸東北,有一種動物叫狗熊,夜裡會到田里偷玉蜀黍。
作物很多會遭殃,不過,一隻狗熊,通常只帶走一根玉蜀黍。
因為狗熊摘玉蜀黍有個特性,
左手摘走一個,右手接來一個。換下株,左手摘走一個,右手接來一個...
於此同時,右手為了接左手來的,便放掉原本的。
因此,左手摘,右手放舊,右手接新..摘,放,接,摘,放,接...
最終剩留一個而已。
好比很多學生讀書,讀完一樣,丟一樣,腦中殘存之物,鮮矣。


*****
譬喻的意義賦予
上兩則,是我很是喜歡的比喻,我的朋友應該都聽我說過。
最後,我再說個譬喻。順道解釋一下,我對藝人花邊新聞,置若罔聞的原因。
某甲跟某乙在閒聊。
某甲說:某丙好無聊,昨天下午他拿著釣竿,枯坐在河邊等了整整五個小時,
結果沒釣半條魚,好浪費生命喔。

某乙說:確實是。不過,你怎麼知道的?某丙跟你講的喔?
某甲說:沒啦~我坐在他附近,親眼觀察他整整五個小時,才知道的阿!
某乙說:你比他更無聊,更浪費時間。

關注於對你沒營養的事件,最是無聊至極。

2010年7月13日 星期二

札記-哲思-靠己力完成

之前,拜託別人幫我寫個東西。我用口述的,她來記錄。
(有溝通好,不會讓她吃虧)結局以失敗收場,原因她沒空。

在此之前,我給別人資料(或我讀過,深有所得的好資訊)。
請他好好閱讀,去貫通裡頭的意思。
而我會這樣做,是清楚對方有這樣的需求,或求知慾。
但最末,那人也中途作廢。非得我綱舉目張地列重點,巨細靡遺地陳細節,
來告訴她,她才好吸收其精粹。


我向來以為,大學教育,就是訓練人搜羅資訊、獨立邏輯思考的殿堂耶。
(姑且不管結果對錯,從已知推未知,
 重點是敢不敢,能不能去理性推導,而不是尋求慣例,背公式得答案。
 世界仍有太多的未知,人類的進步,不能因無前例可援引,而停滯不前。)
我錯了嗎?罷了,這樣也好,給我自己重新思考,習題復做一回的機會。呵呵。

整理,靠自己啦~乃至...化繁為簡,靠自己啦~

2010年7月12日 星期一

新教_巴別塔

英皇詹姆士版本-聖經,第1章創世紀、第11節 (11:1~11:9)。提到巴別塔(Babel tower)。


*****
巴別塔出處
11:1 And the whole earth was of one language, and of one speech.
註:此時的人類,有統一的語言。

11:2 And it came to pass, as they journeyed from the east, that they found a plain in the land of Shinar; and they dwelt there.
註:Shinar在伊拉克境內的 Thi qar (或者Dhi qar)。

11:3 And they said one to another, Go to, let us make brick, and burn them thoroughly. And they had brick for stone, and slime had they for morter.
註:他們開始在準備建築材料。

11:4 And they said, Go to, let us build us a city and a tower, whose top may reach unto heaven; and let us make us a name, lest we be scattered abroad upon the face of the whole earth.
註:他們要建一座塔到天堂,以宣揚他們的名字,避免(lest)被分散到各地。
11:5 And the LORD came down to see the city and the tower, which the children of men builded.
註:上帝(LORD)下來看他們搭建的塔。
11:6 And the LORD said, Behold, the people is one, and they have all one language; and this they begin to do: and now nothing will be restrained from them, which they have imagined to do.
註:上帝認為,人為一類、共同一語言,就會沒有他們做不到的事。
11:7 Go to, let us go down, and there confound their language, that they may not understand one another's speech.
註:上帝下來,變亂他們語言,是他們彼此無法理解對方說什麼。
11:8 So the LORD scattered them abroad from thence upon the face of all the earth: and they left off to build the city.
註:於是上帝(應該說很容易地)把他們分散到各地,他們也就離開,不造城了。
11:9 Therefore is the name of it called Babel; because the LORD did there confound the language of all the earth: and from thence did the LORD scatter them abroad upon the face of all the earth.
註:而那座造一半的城叫:Babel,巴別。


*****
疑處及說明
神為什麼要變亂他們的言語呢?後人給了很多解釋。
(1)人類狂妄自大,想建塔通往天堂,以統治世界。
(2)人類想統一一切,而忽略對多種語言、文化多元的尊重。

第一個解釋,我認為是有點奇怪的。
當人要做這世界的主人,會被動搖地位的,是神。
換言之,唯能神主宰一切,包含人,但萬不可人統理世間。
有那麼點「只准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味道了。

而第二個解釋,我認為又太牽強了。
當時人就一種語言,沒有尊不尊重多種語言的問題吧。
祂故意破團體的和合,有些詭異,除非那群人是要結夥幹壞事,
但就上文,我看不出來。
不過,這解釋裡的求同存異之包容心,倒也值得讚許。

2010年7月11日 星期日

中地-(明朝)明州改寧波

閒談
現今普遍見到的彌勒佛,
是仿五代後梁(西元907-923)、明州、契此和尚的長相。
契此和尚,還有個通俗有名的名字,「布袋和尚」。
我將他,理解成中國佛教特有的聖像,
彌勒菩薩於印度、於真實,
他理該貌似中國的觀音、勢至菩薩,是天人相才對。

契此和尚,在明州有一些神奇事蹟,使得那成了彌勒佛的信仰中心,
彌勒下生的故事也隨著他,代代不停地在坊間走傳。
到元末(至正13年,西元1351),自稱明王、小明王的韓山童、韓林兒,
即用這股宗教力量,號召群義,打著彌勒佛旗幟造反。
朱元璋投靠的郭子興,便是響應明王紅軍(又稱香軍),自稱義軍的。


*****
疑惑處
我看電視說:
朱元璋,本身是白蓮教(明教的信徒),國號為明,由此而來。
但因為怕有人倣效,又引宗教起義推翻他,故把明州改成寧波
讓此地,永久安寧無波。

前些天,還跟朋友聊過這,
所以,今日我企圖用手邊的明史,找出這說法的合理在哪?


*****
由起義地點求證
以起義地點來看:
朱元璋,滁州鳳陽縣人,現地名一樣。
朱元璋從的郭子興,在濠州起義,現 安徽省鳳陽縣東北(安徽的東)。
         後來佔滁州。

韓山童,在穎州起義,現 安徽阜陽縣(安徽的西北),稱紅軍或香軍。
韓林兒,在毫州起義,現址一樣(安徽的北北西),稱國號 宋。
我意思是說,這裡沒有一個明州這地名有任何淵源。


*****
由更名時間求證
以更名的時間來看:
明史 地理志五,講浙江寧波府,有一段話:
寧波…太祖 吳元年12月(也就是至正27年,西元1367年),
改為明州府,洪武14年(西元1381年)改為寧波。

為什麼會出現一個吳元年呢?
在至正24年(西元1364年)正月,
來自李善長等人的勸進,朱元璋稱吳王。

為什麼挑洪武14年(西元1381年),才想到要改成寧波呢?
我猶然不得而知。
洪武13年(西元1380年)最重要的事,就是廢宰相制度。
洪武14年(西元1381年)的大事,
     則是,訂四書五經,跟年底的收復雲南,完成全國統一。
三件事,都跟明州的「明」無關。


*****
由維基求證
維基上說:
為避國號諱,1381年(明洪武14 年)3月20日,
明州因轄有定海縣,取「海定則波寧」之義,更名為寧波。


*****
結論
在明史,我還沒查到維基之所以這樣說。
而綜合上所言,目前證明不了電視說法,不過,我暫時接受這套說辭。



-------------------------
參考出處
出處:
明史122卷 郭子興韓林兒列傳
明史44卷  浙江寧波府
明史1卷   洪武前
明史2卷   洪武十四年

2010年7月10日 星期六

陸劇_【朱元璋】:元明之交,洪都血戰

&&戲劇上的說法&&
我看2006年的大陸歷史劇「朱元璋」中,有一單元「洪都血戰」。
我概略描述一下它的情節(傳達意思而已,文字有出入一些):
1363年(至正23年),
朱元璋命不怕死的藍玉死守洪都,以爭取速造戰船的時間。
朱元璋喝道:
 藍玉,你是咱麾下最不怕死的,咱交軍三萬給你,讓你替咱死守洪都一百天。
 這三萬兵馬,可是咱手下最精良的部隊,務必堅持百天!
 倘若你守到了第99天,城破,你還是瀆職;
 若是你挺過百日,第101天,無論城存或城陷,你仍是咱功臣!


於是,戲劇的畫面帶到…
第103天,洪都與藍玉俱在,朱元璋正兵往急援。
第117天,多處城門(洪都有八城門)失據,
藍玉率老五營與陳友諒展開殊死一戰,援軍到,解危。


&&明史上的說法&&
而正確史實是,明史118卷 列傳第6 諸王(三):
1363年(至正23年),
朱元璋派朱文正(朱元璋哥哥的兒子,姪兒)趕往洪都防禦,
領兵數不明,抗陳友諒60萬舟師。
堅持至第85天,朱元璋親領將士而來,敵退。


&&感想&&
戲劇是要帶效果的,是要收視率的。
他們扭曲史實、張冠李戴,早就司空見慣了。
但不能否認,現實本就不怎麼精采了(還帶殘酷血腥),
這樣的手法,反而較為吸引人關注歷史吧。
要知真實,且往正史一覓吧。

2010年7月9日 星期五

札記-文學-多寫人生感受

懸說
論語【公冶長第五】: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題外話:丘,我老師教我們念〝某〞。而「丘」右邊的一豎,缺筆。)


*****
字求簡明,寫廣及寫精
關於我寫讀後感,採用的撰文方向有二,全視及擇說。
我相信多數人都用此二類。再者,加上以「字求簡明」為原則要求。
除非是這本書,研究價值太高了,否則我不會耗時殫力,條分縷晰。


*****
全視
全視,即是用概述或關鍵字詞,
找出彼此的邏輯性,連貫性,勾畫整本書的架構。
常見的要點列敘、樹狀圖、心智圖,便屬此類。

全視,以寫的人來說,可視為最簡單的方法了,
為什麼呢?因為只須投注自己略略想法,多在據文平鋪直述而已。
並且四平八穩,不至於有補壁之作。

例如,寫完整書的梗概,
最後補一句,這真是發人深省(意義深遠)的故事。
至於發起了什麼反省,嘿嘿,不得而知了。可以敷衍說: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或者,寫完全冊大要後,作末加一句,
這實是人間X情(愛情,親情,情慾)的表現。
若是問他,這是不是跟你哪段切身經驗相關,不然你怎麼會這樣說?
他忙於拭淚說:嘴舌難能自己,說不出話來了,嗚嗚,總之就是感動啦。

因此,我們也可以發現,全視,就是以一個至高點在看全局。
同樣的,他的結論(讀後的感受),
看似有說、卻是沒說,而能普遍被接受的清談「高」論。
對讀的人而言,沒過此書的人,前頭的羅列敘要,價值最高;
讀過此書的人,就當作聊勝於無吧。


*****
擇說
擇說,則是挑整本書,自己覺得最菁華的橋段出來說,並且大說特說。
要注意的是,也要留意一下,其他讀過的人認為重要的部份
(別人常會問你覺得某某段如何如何)。
縱然是全書你就讀那麼一段,可是因為你的一語中的,
加上你對它又有自身見解。別人也當作你讀過。

雖說這樣的寫法,心力少用在解釋全面,但失了廣,得了精。
往往,高超評論就來自於此。
就好比在讀朱自清的『背影』後,
不討論撿橘子那段中,作者內心的衝擊,便會覺得缺少什麼。
反之,專注這段,寫上你的想法,再加上生命境遇,
(別因橘子而扯到annoying orange),則會是佳作。

再舉一例:談李賀的「高軒過」,
除了提豔烈帶勁的辭藻外,再講到:單偶句最後一字都用ㄨㄥ音韻腳,
在音感上,傳神帶到李賀對韓愈的回訪,心跳撲通(ㄨㄥ)撲通(ㄨㄥ)。
那麼,這般的擇說,比逐字逐句解釋強,更叫人有印象了。


*****
好學
好學,究竟是什麼樣呢?在孔子而言,為什麼認為是少數人呢?
孔子的庭訓,僅交代兒子讀讀詩與禮而已。
因此好學的定義,應該不在於讀書(書僅是工具,用來說明人性的工具),
而在於學人世間的灑掃應對,處世之道,
有如同理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
使自己思無邪,發乎(人)情,止乎禮吧。

人生經歷的事,不是記下當流水帳,像王安石說的「斷爛朝報」。
應多著眼將它發揮價值,多多用擇要的寫法,譜人生回憶吧。

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

札記-哲思-把壓力提前

追求快樂,逃避痛苦
促使人改變的力量有二種。追求快樂,逃避痛苦。
追求快樂,倘若按弗洛伊德之說,則是追求男女性慾,及渴望偉大。
然而,你也可有其它見解。
而逃避痛苦,亦同上,痛苦自可因人而異,作不同立義。
到底說:追求快樂,逃避痛苦,是所有人的共通性。


*****
驅策力,痛苦大於快樂
這兩股力量,又以「逃避痛苦」對人作用強!
常言道:人是因壓力而改變的動物。
據此,可以回想自己過去,
對週遭事物,即便是感覺不如己意,能忍則忍,是否就讓它習以為常?
而當有一天,逼迫你不得不作回應時,
是否大多數情況,是痛苦壓力的到臨,而很少是好處的誘因呢?


*****
多做重要而不緊急的事
人在痛苦強制下,做出必要對策時,能否用理性抉擇,
實在是堂重要的人生課程(通稱為危機處理)。
但是,假如一個人經常要危機處理,
剛好代表這人做事,毫無規劃,放縱讓危機時爾爆發。

因此,自我方面,得調壓力挪前思索,
多做「重要而不緊急的事」(四類事中的一類),
這才是正確利用「痛苦」的辦法。

寧可臨事而(有時間)懼、好謀而(有時間)成,
千萬別事到臨頭,賭能不能靈光一閃。


*****
人生有很多陌生,別怕
再者,莫抱持「不認識的敵人,比認識的更可怕」的心態,
使一切盡量維持現狀,相安無事便好。
要做的,是要不怕新的敵人,挑戰陌生,
搞不好,那將會是你新的轉機,導引你更快成長。
而且,老苟且心態地面對舊的敵人,誰敢保證新的一定比舊的可怕,哈哈。

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

中史-(三國)好宣傳有人氣的曹娥碑

「過」曹娥碑
高中課文有篇課文,出自世說新語的捷悟篇。
它談到曹操與楊修「過曹娥碑」所發生的故事。
我見網路上有人講,「過」曹娥碑是有誤的。
因為曹娥碑在會稽,東吳境內,曹操與楊修,不可能途經那。

而正確的地點在蔡邕家,是蔡琰(文姬)拿出她父親筆墨,給他倆看的。
至於楊修早曹操三十里知道「黃絹幼婦,外孫齏臼」的答案,這應該是真的。

黃絹:絕(有色的糸)
幼婦:妙(少女)
外孫:好(女兒的孩子)
齏臼:辭(古字:受辛,就是放辛辣的皿具)


*****
曹娥碑的由來
為什麼會有曹娥碑呢?
後漢書列傳第七十四:
建安二年農曆五月五日(西元197年的端午節),
曹娥的父親曹盱,職業巫覡。
那天他在縣內頂波濤,跳舞蹈,迎著神祇。
不幸,被淹死了,屍體撈尋不到。
十四歲的曹娥,沿岸哭喊,晝夜不停地哭,最後到第十七天,投江而死。

元嘉元年,縣長度尚請魏朗為此事寫文立碑,魏朗轉交邯鄲淳撰寫。
後來,刻在碑上的銘文,便是邯鄲淳的。
由於寫得很好,蔡邕說它「絕妙好辭」,曹娥也就孝德顯昭。


*****
好文助揚善
清朝趙翼的廿二史劄記,把曹娥和叔先雄(兩位孝女)做個比較。
同是父親溺水失屍,兩女也都投江於溺水處。
不同的是,叔先雄,六日後托夢給弟弟,會偕父親一起出現。
當期,果然兩屍一時間浮上。

以結果論來說,叔先雄的事情,更為靈異。
然而,曹娥,膾炙人口;叔先雄,無人知之。霄壤之別就是在於一篇「絕妙好辭」

2010年7月5日 星期一

中國人物_關羽的後印象

傳統美德告訴我們,要隱惡揚善。
多看別人的優點,少提別人的缺點(八卦)。

一則,多講好話,
傳者、聽者於耳濡目染下,思考言語能潛移默化趨於良端。

二則,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多見別人過失的結果,心中必然想:舉世皆凡夫。
於是,善行反譏成了偽善
(譏諷別人還不是幹過某爛事的壞胚子),最後放縱墮落。

然而,基於仁義道德之教育,或許能這樣。
但談歷史,就得回歸真相,
應澄明如鏡,可不准只映美,不照醜。


&&關羽的其他人格特質&&
關雲長(關羽),是古今中國價值裡,義字的頭號表率。
一千多年民間尊奉,及官方的大加推崇,加上三國演義對其劭德的推波助瀾。
似乎在在讓人感覺到,三國誌載的,全是他對蜀漢之君兄的忠心耿耿了。

然則,事實不然,根據三國誌:
一,羽剛而自矜。
白話文就是:剛烈而驕傲自大。
馬超投降於蜀漢,他瞧不起馬超,諸葛亮對其讚揚,使事件淡化;
黃忠功勞可以陞官到位階與他平等,怕他生氣,劉備得親自跟他解釋。

二,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
白話文就是:對待士兵很好,對士大夫卻很傲慢。

三,有男女之情。
曹公與劉備圍呂佈於下邳,關羽啟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
臨破,又屢啟於公。公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
白話文的簡述就是:關羽曾經愛上了一個女人,一再向曹操表示要娶其為妻。
這話說多了以後,曹操便『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一看,果然國色天香,
結果『因自留之』,害得關羽很是鬱悶(羽心不自安)。


&&諡號 宗教的政治宣傳&&
再者,還有一點必須要說的,是有關他的諡號的問題。
他身故後,有多朝代官方將他的官位節節高陞。這裡列舉一些。

蜀漢:壯繆侯 (侯)
北宋:忠惠公(公),義勇武安王(王爺,皇帝的兄弟)...
南宋: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王爺)...
元朝: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王爺)..
明朝:單刀伏魔、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皇帝)
清朝:忠義神武關聖大帝(皇帝),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皇帝)

民國初年有傳說,地上選總統,天上也選總統。
人間,四年一任;天界,一甲子一任。而第一任就是關聖帝君。


不管這是真是假,至少我們知道,
前所言的列朝官爵,是人世間的皇帝封他的,這到底是誰權力大呢?呵呵。
不諱言,皇帝出手推廣這樣的信仰,是政治目的:叫所有人忠君!
膽敢逆君懷貳,將不見容於有形的法律,也難立足於無形的道德信仰。

不然,相對地,同樣愛國的岳穆王,為何其信仰就淡了些?
因為他是反金,而清朝是後金族(女真人),那三百多年肯定會被禁壓。
而這一切是政治操盤。


最後我得說:
談為人之道,忠君的那套已經落伍了,不宜宣揚。
至於勇義敦信之提倡,
不該是靠這些建祠立廟來維繫,亦不須在神祇面前歃血來標榜。
而是能真正的發乎真誠,

明白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特勝,應行而當行。

2010年7月4日 星期日

日劇_【新參者】

今天總算是看完了日劇「新參者」。

這齣劇情安排很炫,
由偵查一個殺人事件之所有證詞,究出每一集每個關係人,
為何他們要避重就輕去杜謊(三種謊言)之原因。
其背後,皆有一段含蓄情篤,只願默默為親友付出的人性溫暖。

能在這種偵探片,不渲染罪惡的醜陋,或高超的犯案技巧,
而是大量的加入人性的光明面,集集感人,我只能說不簡單,讚。

東野圭吾這片,我不由得推薦他。

札記-文學-國旗歌

國旗歌有歌詞的國家,好像就僅我國。
維基百科則說:
中華民國國旗歌的存在甚為特殊,目前世界上多數國家並未單獨製作國旗歌。
為什麼,吾國要特別於他國呢?


另外,我對國旗歌歌詞有個疑問。
上句明明寫:山川壯麗,物產豐隆,炎黃世胄,東亞稱雄
下句卻接:毋自暴自棄
都已經東亞稱雄了,為什麼還要說〝不要自暴自棄呢〞?

我朋友跟我說:
 那是因為,前四句是一段,接下來四句又是另一段落。
 或許還有一可能:因為我們東亞稱雄了,所以國人就別自暴自棄了。

然而,我仍是懷疑,提「自暴自棄」是不是太負面了些?
換講一些雄心壯志的字眼,是不是好一些呢?
如同國歌,撇開信仰三民主義的字眼,其餘的,不全是正面的辭彙嗎?


另外,我查英美法德的國歌。
英國,我看到的對皇室的擁戴,對上帝的信仰,及勇士殺敵的意志高昂。
美國,則望見浴戰勇矗的自由、希望之邦。
法國,我嗅到戰士的必勝血性,及對暴君的仇恨。
德國,我感受統一、法制與自由是德人國家核心思想。

我看的是維基上的中文翻譯,似乎四國沒有勸勉自卑的用語~ 
除此外,英美法的國歌,都與戰爭相干,呵呵。

2010年7月2日 星期五

中史-(民國)總統府前的介壽與凱達格蘭

大學時,有一次我國文老師講課,不知怎地,談到詩經(那堂課不是上詩經)。
連著又說到,凱達格蘭大道的原名:介壽路,正是出自詩經裡,七月的以介眉壽。


我已經忘了,老師怎麼把「以介眉壽」翻為白話。
可是我有印象,老師說這些個介壽,介壽路,介壽堂等等,
都是為當時的蔣總統中正,討采頭、助長壽來的。
(確實是這個助字)
附帶而提,凱達格蘭,是清朝居住在台北盆地的熟番族名。
(歸化清廷稱熟番,未歸化叫生番)


介壽路此名,由有至無,共經歷了三個總統。
享年89歲,79歲的兩蔣,跟仍活耀政壇的87歲李登輝先生。
究竟介壽二字,有無神奇地幫助元首年至耄耋呢?

而總統府內的介壽館,迨陳水扁先生任內才更名的。
有不知道也能護祐著他嵩壽呢?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