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7日 星期四

天文_12時辰與刻漏※

西方將一天等分成24小時,
印度是6時(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
中國則是12時辰,按地支依次名之。
當今世界皆用西方那套作標準,若將印度、中國兩套時間系統對應24小時制:
印度:初日分:6時-10時;中日分:10時-14時;後日分:14時-18時;
   初夜分:18時-22時;中夜分:22時-隔日2時;後夜分:2時-6時。
中國:子:11時-隔日1時;丑:1時-3時;寅:3-5時...
   後面,每兩小時為一時辰,以此類推。
百度百科(註1)寫,現今12時辰的時間段,乃唐朝訂下,
唐朝前縱使也是兩小時計一時辰子時是0時-2時,丑時是2時-4時...,與今不同。
我蠻懷疑這件事的真實性,可是,我遍尋不著任何資訊能辨明真偽。
再者,我也疑惑為什麼如此巧合,
西方、印度、中國切割一天全不選10進位,而是6能整除的數字。


中國的計時,還有幾件事能拿來聊。
第一,夜間計時的制度:「更」
「更」如何對上現在慣用的小時。從下圖(註2)能一目了然。

第二,用地支計十二時辰從何時開始
由清朝趙翼《陔餘叢考》卷34中<一日十二時始於漢>一文,
一日的12時段以地支(子、丑、寅、卯...)為名,開始在漢武帝太初曆之後
太初曆之前,據杜預對《左傳》中「卜楚丘十時」的注釋,
是用「夜半、雞嗚、平旦、日出、食時、隅中、
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這12個詞彙稱之。
子時等同夜半、丑時是雞嗚、寅時是平旦,依序而下。

「卜楚丘十時」出處在《左傳•昭公五年》(註4),
意思為一日有10個時段,但這不就和杜預說的12個不一樣了?
趙翼對此作解釋:「雖然說10個,實際用的是12個。」

其次,或許會困惑的是,1點到3點的丑時為何是雞嗚,打鳴沒這麼早吧?
這恐怕不能朝字面意思去想,古代的長柄兵器「戈」也叫「雞嗚」(註5),同是和雞叫無關。
所以,先當作方便指時間的「代稱」吧,
就像泛稱不認識的人為阿貓阿狗、張三李四,但那人非貓、非狗,也不一定姓張、姓李。

另外,現在比較少人知道宋朝以後有把十二時辰對半分成「初」和「正」(註1)。
例如,子時兩等分成「子初」、「子正」。
依24小時制論,「子初」為23時到0時、「子正」是0時到1時。
這麼說,就有24時段,便和現在用法一致。


第三,中國古代計時工具(看現在時間)
普遍人知的古代計時工具是日晷,如下圖(註6),

再者是刻漏(漏壺、 水鐘,註7),是最主要的計時工具(註8),如下圖(註9)。
在無法看日晷,如夜晚、下雨等等沒日光的時候,它可以派上用場。
若是遇天寒結冰,還有點香、沙漏等計時方法。


用水計時,不可能算水滴數,而是看漏滿(裝滿)多少水量、達多少刻度。
所以有從刻漏所衍伸出的中國時間單位:「刻」,即我們常聽到的午時三刻的那個「刻」。
「刻」在不同朝代有不同時長,維基(註10):
 隋後普遍行百刻制,每一晝夜為100刻,即一刻為14.4分(14分24秒)。
 如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說到「漏以銅壺盛水,刻節,晝夜百刻。」
 但因100不能被12(一日十二時辰)整除,後來一晝夜又被先後改為96、108、120刻。
 至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頒行時憲曆後,改為日96刻。

一日96刻仍為目前所通用,此一刻即15分鐘
因此,午(正)時三刻,便是12點45分(註11)。
而若要古制單位表示11點45分,應說成午初三刻。



----------------------------------------------------------------------------------------
1. 一更是戌時、二更是亥時、....五更是寅時。
2. 一日的12時段以地支(子、丑、寅、卯...)為名,開始在漢武帝太初曆之後。
3. 宋朝以後有把十二時辰對半分成「初」和「正」。
4. 克漏是最主要的計時工具,一刻鐘每個朝代時長不同,慣說是15分鐘。
----------------------------------------------------------------------------------------


註2:奇鼎事業:十二時辰是什麼。(圖片來源)


註3:
一日十二時始於漢
古時本無一日十二時之分,《左傳》卜楚丘曰:日之數十,故有十時。是言一日只十時也。
其見於史傳者,記日之早晚則曰平旦,曰日中,曰日之夕。
又如《史記•天官書》旦至食、食至日失之類。記夜之早晚則曰夜半,曰夜未央,曰夜向晨。
又如《漢書•廣陵王胥傳》雞唱時,
《昌邑王傳》夜漏未盡一刻之類,無所謂子丑寅卯之十二時也。
況古人尚以甲、乙、丙、丁、戊分夜之五更,謂之五夜,
若其時已有甲子乙丑紀時,又何得以甲乙紀夜乎?
又《淮南子》日出暘谷為晨明,登扶桑為朏明,至曲阿為旦明,至曾泉為蚤食,
至桑野為晏食,至衡陽為隅中,至昆吾為正中,至烏次為小還,至悲谷為哺時,
至女紀為大還,至虞淵為高舂,至連石為下舂,至悲泉為懸車,至虞淵為黃昏,
至蒙谷為定昏。
是古時一日夜尚分十五時,且其所分之候晝多而夜少。
其以一日分十二時,而以干支為紀,蓋自太初改正朔之後,曆家之術益精,故定此法
如《五行志》日加辰巳之類,皆漢法也。
杜預注《左傳》「卜楚丘十時」之語,
則曰夜半,曰雞鳴,曰平旦,曰日出,曰食時,曰隅中,曰日中,曰日失,
曰晡時,曰日入,曰黃昏,曰人定。
是雖不立十二支之目,亦已分十二時而非十時矣。
蓋曆家記載已用十二支,而民俗猶以夜半、雞鳴等為候也。


註4: 
左傳•昭公五年》杜預《注》,載有十二時辰的完整名日為:
夜半、雞嗚、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2. 《左傳》占筮:卜楚丘神奇預言三不朽學說創立者叔孫豹的悲慘結局 
初,穆子之生也,莊叔以《周易》筮之,遇《明夷》之《謙》,以示卜楚丘。
曰:「是將行,而歸為子祀。以饞人入,其名曰牛,卒以餒死。《明夷》,日也。
日之數十,故有十時,亦當十位。自王已下,其二為公,其三為卿。
日上其中,食日為二,旦日為三。《明夷》之《謙》,明而未融,其當旦乎。故曰為子祀。
日之《謙》,當鳥,故曰明夷於飛。明之未融,故曰垂其翼。
象日之動,故曰君子於行。當三在旦,故曰三日不食。《離》,火也。《艮》,山也。
《離》為火,火焚山,山敗。於人為言,敗言為饞,故曰有攸往,主人有言,言必饞也。
純《離》為牛,世亂饞勝,勝將適《離》,故曰其名曰牛。
《謙》不足,飛不翔,垂不峻,翼不廣,故曰其為子後乎。吾子,亞卿也,抑少不終。」
 (《左傳》魯昭公五年) 


註5: 《十二時的筆記整理》
【雞鳴】:地支命名,稱作丑時。指夜半之後、平旦以前的那一時段,
即深夜過後的1時一3時。「雞鳴」《辭源》注爲:兵器名。
《辭海》則注道:《詩經,齊風》「篇名。樂府《相和歌》曲名。戈的別稱。」
雞鳴確有雞叫之意,
但在十二時中卻是特指夜半之後、平旦以前的那一時段,即深夜過後的1時一3時。
「雞鳴」一詞,源于《春秋左傳正義》中「雞鳴而食,唯命是聽」之句。
早於此例的句子裏,即或有「雞鳴」,也均非特指時間,而僅僅是表示「雞叫了」這種情況。
如:《詩經、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為什麼我要強調赤道式日晷這個問題?
日晷本質是度量時角,只有把晷面平行於赤道面放置才有意義。
而我國古代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沒有認識到這點的。當然你會說地平式日晷。
地平式日晷比赤道式日晷只有更複雜,因為其刻度是不均勻的,
我們古代的渾儀會刻時間刻度。
可是,那種國家製作,代表最先進科學技術水平的渾儀,
時間刻度是在地平圈上,是均勻的100刻,
這是明顯錯誤的,說明了古人當時對日晷原理根本沒有什麼深刻認識。
這個現象,直到宋代皇佑渾儀製作的時候,才被糾正,時間刻度才被正確地刻在赤道圈。
赤道式日晷,保守的講,不會很早。
而且,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日晷在半數以上的情況下是無法使用的。
所以用日晷推斷真太陽時並不可取,難道夜裏和陰天出生的孩子就不用真太陽時?
我國古代時間管理的主要設備是刻漏
[ 裡面的古文援引《宋史》卷70:漏刻,《周禮》,挈壺氏主挈壺水以為漏...]


註9:




註10:

古以漏壺計時,一晝夜分為一百刻,至清初定為九十六刻。今用鐘表計時,一刻為十五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