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7日 星期四

札記-人際-回音室效應

端傳媒在Facebook上放一影片:
【當同溫層越趨堅固,你需要帶你看破世界】(註1),
雖然這是一則廣告,但標題很好。
人盡愛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喜歡聽和自己三觀(人生觀、宇宙觀、價值觀)合的話。
然而,在這個多元價值時代,難免聽見不同聲音。
是選擇有雅量,思考其合理性,增進自己?(簡稱:提升)
或是堅持己見,折服對方?(簡稱:辯戰)
或來個相應不理,躲開不必要的麻煩?(簡稱:迴避)
人往往會挑舒服省力的方法,
提升是自己努力追上別人,辯戰是叫別人努力追上自己(註2),
但還是迴避好,大家都沒事,何必找麻煩(找罪)受呢?
於是,把自己「保護」在舒適圈內,見色聞聲全是悅目順耳的熟悉。
有人把此稱為「回音室效應(echo chamber)」。
而維基(註3)的定義是:
 迴聲室效應(英語:Echo chamber)或稱「同溫層效應」。
 在媒體上是指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
 一些意見相近的聲音不斷重複,並以誇張或其他扭曲形式重複,
 令處於相對封閉環境中的大多數人認為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實的全部


維基拿"媒體"來講解,而現實生活也不乏實例。
比如:做文創產品的筆記本很好賣,但買這些筆記本的人很少能用完,
大部分都是收集起來放著,為什麼還要買?
因為“他們相信,自己將來要寫在這個筆記本上的句子,要比曹雪芹還重要,
值得被留下來,所以這本筆記本配得上一個比《紅樓夢》還要貴的價錢。
對此,梁文道先生發表看法:
 「如今大部分人都喜歡看朋友在社交媒體上寫的生活感嘆,或照片。
  這些其實就跟筆記本一樣。
  人們甚至不是在關心同代人,而只是關心他自己。
  因為朋友圈裡都是一些與自己相似,或者你願意相信他們跟你很像的人。

  天天看他們的東西,其實某種程度是看自己留的東西。
  這是一個我們所有人都極度自戀、自我膨脹的世界,
  每天都在照鏡子,問魔鏡魔鏡告訴我,世界上誰最美。」(註4)


我認為維基定義中,有四個重點。
一.相對封閉;二.意見相近的聲音不斷重複;
三.以誇張、扭曲的形式在重複;四.認為這些是事實的全部。

關於第一點,人們為什麼會陷入此境,可能是自己刻意營造或商業利益。
自己刻意營造的理由前面已述,面對異議,人們大抵有提升、辯戰、迴避三項可選,
求輕鬆,選迴避者多。而商業利益,就得說到「注意力商人」。

要蹭人好處、賺人錢的商人,最懂得先決條件是:吸引目光。
最早的街頭賣藝,會喊:「來來來~沒錢的捧人場,有錢的捧錢場。」
賣藝者不是要錢,為什麼要「沒錢的捧人場」?
這是由於可以招人注意,招越多人聚,賞錢的機會越大。
事實上,"吸引目光"就是一門生意,
單單"注意力"就能變現(金),從事此業的人稱「注意力商人」。

報紙頭版的廣告和電視黃金時段的廣告,何以特別貴?
因為從訂閱量與收視率,可證明它們能見度最高,報社、電視台也依此向客戶收費。
而在網路世界也有"注意力商人",臉書、youtube等等便是,它們按使用者流量算廣告費,
因此,他們依個人瀏覽紀錄的大數據,發展適用於每個人的演算法,
極大化人們在他們網頁的停留時間,連帶著把人們框入了相對封閉。

正如<Facebook真的縮小了我們的視野?>(註5)所觀察到的:
自己的Facebook塗鴉牆上,總是同樣幾位朋友的動態,
 總是同樣類型的新聞,同樣類型的言論,甚至連出現的廣告都有些類似。」、

這一點,我有切身經驗:我在Yahoo發表的一篇文章「鄭捷死了,而你們才是危險的」,
 首先發佈在我個人的塗鴉牆時,有超過三千多人按讚,上千次分享,
 留言幾乎都是一面倒的支持。
 不過,當這篇文章在Yahoo上架時,情況完全大逆轉。
 幾百篇留言回應,居然找不到一篇是支持我的論點。

這也旁證為什麼Facebook比Yahoo賺錢的原因。


關於第二、第三點,它們是基於第一點的前提下,運作的迭代。
除了在自己的相對封閉的小圈圈內,維持出融洽的氣氛外,
還得自我催眠出「一切都很美好,且越來越美好」的榮景。
我一個朋友說:「臉書,就是拿來炫耀的。」
可以想想臉書上,自己和朋友的私人動態消息,是常態事件嗎?
自​​己發布的文字是否有反覆編輯,很多話已經不是你當初想說的話。(註6)
張貼的圖片,是否經過後置處理。
最後,不斷更新,期待留言與按讚。有"回應"則心喜再寫,於是,直至上癮無力脫離。
結局便顯而易見,即第四點,
既瞧不見人我差異,又忽視已知現實,就會以片面是多數,乃至全部事實。


對此,有什麼建議嗎?
戰國時代,有一位名叫鄒忌(註7)的人,高個貌俊。
他問妻子:「你覺得,我好看,還是城北徐公(美男子)好看?」
妻子答:「你最帥,徐公比不上你!」
鄒忌沒自信,又去問妾:「你覺得,我好看,還是城北徐公好看?」
妾答:「徐公哪能跟你比?」
隔天,鄒忌家有來客,鄒忌再問:「我跟城北徐公,哪個好看?」
客人答:「徐公不及你英俊啦!」
又隔天,城北徐公來找鄒忌,鄒忌端詳,自視不如他。

晚上就寢,鄒忌躺在床上想:
「妻子說我好看,是因為愛我;妾說我好看,是因為怕我;
 客人說我好看,是因為有求於我。」他便以此事建言國君,多納逆言。

所以,建議很簡單,就是別在"回音室"找最舒適的辦法突破、進步,
而是跨出去,故意看不一樣的東西,允許暫時的不痛快、不確定,
沒有外部(知識)刺激,就無法鑑別內部的真實性(註8)。至少,這是大方向。



-----------------------------------------------
註1:當同溫層越趨堅固,你需要帶你看破世界


註2:內參-社會-谷歌是一個大迴聲室?(反方意見有很趣):
達莫爾說,每個人都會對“世界是什麼樣,該怎麼樣”有自己的偏好和信念。
人們會選擇遠離跟自己意見不同的人,親近三觀合拍的人。迴聲室就是這樣形成的。
迴聲室內的人,聽到的都是自己聲音的迴響。而 “谷歌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迴聲室”。
達莫爾說:對於包括他在內的很多人,在谷歌工作是自我身份認同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它堪比宗教,有自己的領袖和信徒,我們都堅定地信仰著谷歌神聖的座右銘“不作惡”。

迴聲室需要創造一種共同思想,並且把討論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
迴聲室還需要反擊不同意見。
“無論是在家裡,在網上,還是在公司,一旦有人堅持挑戰禁忌,
他們不是遭到羞辱而被迫就範,就是被驅逐出團體,以此來維護團體的共識。
公開羞辱的作用不僅在於展現羞辱者的高人一等,同時還能殺雞儆猴。”
達莫爾認為自己就是這種迴聲室的受害者。



註3:維基:回音室效應


註4:內參-哲思-人人都極度自戀的世界
買這些筆記本的人,其實很少能用完,大部分都是收集起來放著,為什麼還要買?
因為“他們相信,自己將來要寫在這個筆記本上的句子,要比曹雪芹還重要,
值得被留下來,所以這本筆記本配得上一個比《紅樓夢》還要貴的價錢。”


梁文道說,如今大部分人都喜歡看朋友在社交媒體上寫的生活感嘆,或照片。
在他看來,這些其實就跟筆記本一樣,
他覺得人們甚至不是在關心同代人,而只是關心他自己。
因為朋友圈裡都是一些與自己相似,或者你願意相信他們跟你很像的人。

天天看他們的東西,其實某種程度是看自己留的東西。
“這是一個我們所有人都極度自戀、自我膨脹的世界,每天都在照鏡子,
問魔鏡魔鏡告訴我,世界上誰最美。
我們那些過去覺得厲害的作品,

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好,卡夫卡也好,恰恰不是今天需要的。
今天大家需要的,只是要聽到自己在唱歌,看到自己在拍電影,夢見自己正在做夢,
他不要離開自己這個範圍,不要買一本其實比一本空白筆記本便宜很多的《紅樓夢》。”


註5:Facebook真的縮小了我們的視野?


註6:得到-人際-為什麼朋友圈會讓人感到孤獨
朋友圈=社群軟體的概念,例如facebook。
 
朋友圈的好處:自我選擇,或者自我保護
 想想自​​己在發朋友圈的時候,
 是不是要反覆編輯修改,很多話已經不是你當初想說的話了。
 不修圖,很多人都不敢發自拍。
 其實你發的朋友圈的時候,也在進行自我審查,
 那些你選的的內容,都是你覺得最安全的內容。
 
朋友圈的壞處:有被關心關注的錯覺,一離開就產生孤獨感
 刷朋友圈時,就會有這樣的錯覺,
 1. 讓我們關注任何我們想去的地方
 2. 我有那麼多朋友,總是有人在關心我,總有人願意聽我說話
 3. 我們永遠不會孤獨,是最要命的錯覺。
 當一個人有這種想法的時候,
 他只要單獨呆上幾秒鐘,就會有焦慮的感覺,
 然後他就會去拿手機,開始刷朋友圈 



註7:《戰國策》齊策一: 鄒忌脩八尺有餘
鄒忌脩八尺有餘,身體昳麗。
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暮,寢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
 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
 能謗議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一個人,假如說他把自己局限在一個自我意識始終很舒服的境況裡,
把自己封閉在很狹窄的知識門類或專業當中,是很成問題的。
不管你是否樂於接受,那種偏安於知識的一隅而孤芳自賞的時代,已經徹底結束了。
如果沒有來自外部的刺激,所謂內部的真實性其實是很值得懷疑的。”

人在照鏡子時總會覺得很舒服,
“長得美的人越看自己越覺得美;長得有瑕疵的人,比如臉上有個痣,
他在鏡子前左看右看,總覺得這顆痣長真是長對了地方。
他可以用一萬個理由來說服自己長得不賴,至少還過得去。”
可是,看照片就是另一回事,我們會發現很難接受照片中的自己,
甚至會覺得照片中的人一點不像自己,“和照鏡子的舒適相比,照片顯得冷酷而陌生”。

為什麼照片所反映的自我形像有時候讓人難以接受?
那是因為在照鏡子的時候,我們的自我意識參與了形象的產生。
而照片來自於他者,來自於外部的視角。
所以說,沒有他者的介入,沒有外部視角的參照,沒有外部知識的刺激,
我們就會越來越自戀,我們的想像力也會越來越貧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