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

札記-美術-七張<孔子像>


受近代中華教育的人,理當都看過這張<孔子行教像>(註1)。
相傳為唐代吳道子所作,我在2015年(註2)說過:
「吳道子和孔子相隔超過千年,吳道子是看孔子後代長相,揣摩畫出的吧!」
然而,我講這話時是心中無數的。
吳道子離我們這時代又是一千年,我們不曉得當時他看過多少
有關孔子長相之可靠圖像與文字(雖然孔子時代無紙,但有壁畫)。
因此,這篇僅以現存文物,吳道子可能參考過(但不確定),覓索他靈感的出處。

所謂的現存文物,
就是引用網上最好找到的一篇文章<從歷代繪畫看孔子造型的演變>(註3),哈哈。
摘要(底色為黃色)如下:
第一張:漢.武氏祠「孔子見老子」畫像石
武氏祠在今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南武宅山,為東漢武氏家族墓葬。
孔子容貌模糊,形如剪影,但可看出其二人皆戴高冠,互相躬身,
二人間還有一推車小兒,學界多認為是「七歲為孔子師琴」的項囊。
小兒頭頂有一隻飛鳥,據清代學者阮元考證,
這隻飛鳥「必為斑鳩」,因為孔子拜訪老子時的身份是「史」,
而據周禮,「史」正式會晤時,需執「斑鳩」以示身份。
此石現藏於山東濟寧博物館漢碑室。



第二張:晉.顧愷之《孔顏二聖像》
原畫雖早已失傳,但北宋曾有人臨摹此像,後又由孔子後代刻石併流傳至今。
此石版畫又稱「夫子小影」。縱90厘米,橫54厘米,
畫中孔子拱手在前,孔子之徒復聖顏子拱手後隨,孔子廣袖,長衣曳地。
畫上還刻有宋太祖、宋真宗御製《孔子贊》,
下署「紹聖二年三月一日四十八世孫,端本書,端友立石」。
顧愷之的這幅《孔顏二聖像》曾被作為孔子的標準像。
宋時孔子四十六世孫孔傳曾在《東家雜記》中提到此畫,
認為此「小影」在孔子像中「最真」,最接近孔子原貌
可以留意到,此畫孔子的動作跟<孔子行教像>大概一致。


第三張:唐.吳道子《孔子憑几坐像》
吳道子的真跡世間已無流傳,但幸運的是,
北宋時孔子後代曾收藏過這幅《孔子憑几坐像》,
並將其刻石流傳,此作現藏於曲阜孔廟聖跡殿。
畫面上刻宋太祖、宋真宗御製《孔子贊》,題作「至聖文宣王贊」,
下刻題記:「宗壽(孔子後代)家藏唐吳道子畫先君夫子按幾而坐、
從以十弟子者,世謂之『小影』;又立而顏淵侍者謂之『行教』。
『行教』已有石本,但『小影』模傳極多,慮久而訛。
今亦刻堅珉,庶愈久不失其真也。
紹聖二年十月一日四十六代孫、宣德郎、知兗州仙源縣孔宗壽記。」
從題記看,此圖原刻為十弟子,較今圖多三人,由此可知,此石刻圖已不全。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如今廣為流傳的「唐代吳道子所作」之石刻「先師孔子行教像」
立於清乾隆年間,畫中「唐吳道子筆」所述不實,依其風格應為清人所繪。

開頭那張<先師孔子行教像>跟這張<孔子憑几坐像>,
兩位孔子容貌不一樣,特別是鬍子。好玩的事來了,畫者是同一人,是真的嗎?
所以,<從歷代繪畫看孔子造型的演變>作者進一步從繪畫風格,
斷言<先師孔子行教像>不是吳道子所畫。
我雖然聽聞「吳帶當風,曹衣出水」,但沒研究過吳道子的作品,
對作者的見解,不加可否。


第四張:宋.馬遠《孔子像》
宋代是儒學發展的黃金時期,其思想進一步完善,從而形成了理學。
理學的見解較為複雜,
既認為「性於人無不善」,又倡導「損人慾以復天理」
在這種矛盾思想的作用下,學者對孔子「聖人之容」的闡釋也顯得非常特別。
南宋時期,民間產生了關於孔子相貌「七露」之說,即:
「眼露白,耳露輪,口露齒,鼻露孔,七竅豁露,不甚美觀。」
後來「七露」被寫作「七陋」,醜陋就成了當時孔子像的一大標準。

南宋畫家馬遠曾創作了一幅著名的《孔子像》,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其中孔子的面容就很符合「七陋」之說。

這幅畫中的孔子雖然顏值較低,但歷代畫家、藏家皆對其評價甚高,
被認為是馬遠人物畫的代表作,
它也反映出宋代畫家在技巧與理念上的先進程度,著實令人嘆為觀止。


從這看出一件事,孔子原本長怎樣,不重要,社會氛圍要讓他長怎樣,他就得長怎樣。
而這圖也讓我想到現在流傳的一句話:「人醜要多讀書」。
或許,它正符合當前需要。呼呼。


第五張:元.《孔子、顏回、曾參三聖圖軸》
此圖落款者是趙孟頫,但有研究者認為此「趙孟頫」為偽款,該畫實為明人所作。
總之,這位「趙孟頫」很有實力,也頗具匠心,此畫因而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第六張:明.仇英《孔子聖跡圖》
黑衣者為孔子。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孔府文物檔案館現存,
有一部署款為明代畫家仇英的彩繪《孔子聖跡圖》,全圖共三十六幅,
裝裱成活頁式冊頁,研究者推測其應繪於明成化、弘治年間。
此「聖跡圖」內容均依據《論語》《史記·孔子世家》等古籍,
截取孔子生平主要事跡繪製而成,畫中孔子著明人服飾,有著如魏晉畫中人物的生動飄逸。


第七張:清.《孔子行教像》
清代佚名畫家所作的這幅《孔子行教像》與前文中提到的《孔子聖跡圖》合為一冊,
此畫像被定為國家三級文物,現藏於曲阜新成立的孔子博物館內。

孔子的這個經典動作被稱為「拱手禮」或「揖禮」,它是中國人傳統的見面禮。
行拱手禮時,身姿有直立和向前躬身兩種。

直立拱手在古代典籍中多有記載,如《禮記·曲禮上》載:
「遭先生於道,趨而進,正立拱手」,又如《論語·微子》云:「子路拱而立。」
即行拱手禮時,身形直立,不仰不俯。後來比較流行的躬身拱手可拱手至額,俯身向前。

2016年,曲阜官方發布「孔子像使用推薦」,
這幅《孔子行教像》當之無愧地成為了孔子的「標準像」。

此即最起先圖的鏡射。
作者說是他出自"佚名畫家",理由在《孔子憑几坐像》已述,不重複了。

有人說孔子這動作不是拱手禮,另有寓意。
他這麼說:
孔子兩手相交,手心向上,這是在交五。在甲骨文中,五字的寫法是“從二,五行也。
 ”意即“二”字的上一橫為天,下一橫為地,兩手相交,
 寫成“爻”(讀音yao),指五行陰陽二氣在天地間交午也。

 甲骨文中,天數五,地數五。一、三、五、七、九這五個奇數為陰數,指天,天陰;
 二、四、六、八、十這五個偶數為陽數,指地,地陽。

 這個“爻”字,正是甲骨文中“教”字的寫法: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從攴,從孝。其字結構是由孝、攴構成,從爻從子從文。
 攴的甲骨文字形是手中拿著木杖在問天。其意指雙手合“爻”以交五,求天地萬物和諧;
 手持木杖以問天,從而獲得教人的資格。甲骨文中的“學”“覺”等字,都含有此意。


我不否認(三代)周之前的字少,會有轉注假借字的現象。
然而,
(1)從兩手相交,想到「乂」;
(2)由天、地,想到「二」;
(3)「乂」+「二」,想到「五」,「五」的甲骨文(註5)如下圖:
(4)從「五」的甲骨文,想到「爻」。
(5)由「爻」,最終想到「教」。
 「教」由甲骨文(爻,算筹)、(子,孩童)、(攴,手持鞭子、棍杖),
  三個組合而成(註6),甲骨文如下:
「教」也能寫成:「𢼂」。可是,「爻」和「𢼂」相差個「攴」。
 
我覺得這說法不好懂的地方是(4)、(5),
「五」如何變「爻」、「爻」如何變「教」,有些複雜了。
何不直白點說:
「這張是<孔子行教像>,『手勢』可能與『教』相關」,這樣會好理解些。

還有一個小問題也一併說明,就是圖中孔子懷中的那根是什麼?
春秋時代,士會配劍,因此,那是劍。

返回到起初談的問題,若畫家有參考前人作品,我覺得,應是顧愷之《孔顏二聖像》吧!


最近我讀李清照的《漱玉詞》,宋朝版的書(註7),首頁是她的像。

這是刻(印刷)出來的「黑白照」,製圖者與李清照同為宋朝人,年代至多相差百年有餘。
然而,我即便相信製圖者盡量讓它很像她,但這種畫法,除了痣的位置正確以外,
其餘的,拿不準吧!



-----------------------------------------
註1:圖片出處


註2:2015年:<秦始皇像>


註3:<從歷代繪畫看孔子造型的演變>


註4:孔子標準像的手勢有什麼講究和特點,最好詳細點說明下


註5:甲骨文都源自網站:漢典


註6:教,甲骨文分析


註7:漱玉詞Page 2,網站說此書是宋版
§序言用離騷:衆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蠻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