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日 星期六

讀書_《閱讀之旅》(27~28)黃光男、李瑞騰※

這篇是《閱讀之旅》下冊的讀書筆記


黃光男教授(藝術)專訪,重點摘要:
◎喜歡梭羅《湖濱散記》,想效法他寫一本《池塘散記》
◎小時候印象深刻的書:《東方少年》
◎挑書的過程中,已經完成初步的閱讀
◎他寫了一篇<背書>,說他寫作時,習慣以書作為背景
◎章回小說中,喜歡《水滸傳》的宋江,豪傑、主持正義
◎喜歡<孔雀東南飛>的故事
◎想把歷史故事融合在教學中
◎喜歡令人思考的書
◎自言其性格與尼采「超人意志」最相近
 當他生命急促無奈的時候,迫切見生命的的現實,與理想的差距。
◎作過宋代繪畫美學研究
◎欣賞的美:「淒涼中的亮光」。享受「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快感與樂趣。
◎喜歡的畫家:渡邊三海是極品,溥儒的古典、黃君璧的寫實、張大千的浪漫。


*****
李瑞騰專訪,重點摘要:
◎以寫作為目的的閱讀 §我就是受到這個啟發









2005年9月2日 星期五

中史_《史記菁華錄》_五帝本紀贊

我在讀別人寫的<五帝本紀贊>文白對照,
有人翻譯頭一句:「學者多稱五帝,尚矣」,我就不滿意了。
他這麼翻:「學者多稱讚五帝,五帝已經很久遠了。
而下一句的「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
則翻成:
然而,《尚書》只記載堯以來的史料,但是(諸子)百家敘說黃帝,
 他們的文字不典雅可靠,士大夫很難據此敘說

"然而"跟"但是"是轉折的語氣,後面那一句,應該會是前一句的相反預期。
比如,學者多稱讚五帝,然而,XXX(非學者)不稱讚。

在古代,學者和士大夫的族群,高度重疊。
所以,在這兩句當中的學者、士大夫,
不可能既"多稱讚",又說"不典雅而很難提(那要怎麼多稱讚?,尤其是"多")"。
換言之,他翻錯了。「稱」要翻成"述說"才對。
而兩句話口語一點,可以這麼翻:
學者大都說"久遠前有五帝阿"(五帝的事很久遠了),
然而,《尚書》只記載堯以後的君主(五帝沒提完,缺黃帝、顓頊、帝嚳),
而諸子百家有提到黃帝,但是文字不典雅,有身份地位的人很難開口(不願意)說五帝的事。


往下讀,就會發現整篇文章,就是圍繞著這三點:
(1)大多數人承認五帝存在
(2)正史文獻對五帝的事,紀載不全(例如尚書)
(3)紀錄五帝的文字太粗俗,致使人不想提。

後文的文字,大意是:
○孔子說過<五帝德>和<帝繫姓>,但儒家弟子卻不想提,就(3)。

○我走的最西邊到崆峒,最北邊到涿鹿...在地人提到五帝在當地如何如何,就(1)。

○我讀過春秋、國語提過五帝,可惜我沒有深切考究,我想他們說的不假,
(年代久遠)資料有缺而已,就(2)。

○我現在蒐集好了遠古資料,加以解釋排序,挑出典雅的部分,作為本紀的第一篇。
所以,太史公僅選典雅,就意味著,刪去不典雅的,就(3)。


這篇,我覺得最重要的,倒不是五帝,畢竟神話成份居多,
而是司馬遷作為一位史學家,實地考察獲得第一手資料的研究精神,以及行萬里路的範圍
我小時候曾讀過一本講史記的漫畫,就描述司馬遷東西南北最遠走至何處,
其出處,就在這!



---------------------------------------
2017.09.28更新
---------------------------------------
原文:
太史公曰:
學者多稱五帝,尚矣。
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
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繫姓>,儒者或不傳。
余嘗西至崆峒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
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
余觀春秋、國語,其發明五帝德,帝繫姓章矣,
顧第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書缺有間矣。
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
余并論次,擇其言尤雅者, 故著為本紀書首。

2005年9月1日 星期四

札記-古籍-為何讀四書要以朱熹《四書集註》為主?

現在人每天從周遭人群,從資訊媒體所眼見、耳聞的一切太龐雜了,
消化理解都來不及了,更甭提有精力區別真偽。
所以,對我來說,除非對前因後果很有把握,我會採取「姑妄信之」的態度。
而且,應該很多人明瞭:
懷疑一件事很容易,但要一一駁斥疑點的嚴肅考證卻相當辛苦,
「姑妄信之」實在是不滿意但能接受的選項。
否則,若是要事事生疑,一有消極的證據(註1)便予以否定,
可能無事不假,說話、做事皆寸步難行。


我高中老師課堂上解釋"為何讀四書要以朱熹《四書集註》為主",
聽得出來頗有"演義"的味道,但亦可能是事實,我也就暫時相信是這樣。
他說:
「朱元璋當了皇上,建立明朝後,仍介意別人會瞧不起他出身於貧民,乞討過。
 因此,朱元璋想在"血統"作文章,佯為流落民間的清貴之後。
 像唐朝開國皇帝鮮卑人李淵,追源到春秋時代,
 認同姓的漢人老子李耳為先祖,彰顯他統治的正當("證明"唐朝李氏不是外族)。
 於是,朱元璋選南宋的同姓名人-朱熹,與之沾親帶故。
 既然國姓血脈的來自朱熹,
 順利成章,明朝科舉考四書五經,便以朱熹《四書集註》為主了。
 不過,朱元璋最終未能如願,兩朱家的家譜交叉比對,
 政治版的"血緣鑑定"很難自圓其說,朱元璋只好作罷,
 而《四書集註》朱元璋認為此書仍是好的,沒必要更動政令,依舊為科考定本。」

依我所知,科考考《四書集註》始於元朝(註2),並非朱元璋,
也許朱元璋僅是照舊,與血不血緣無關。
在我讀書那時,雖然科舉考試、清朝早已煙消雲散,
然而,《四書集註》的影響淵遠流長,
老師解釋論語,仍會引《四書集註》,可見它必有高超不凡之處。
同時,坊間指正《四書集註》的書數不勝數,
但本來就不存在大家都滿意的註解,為什麼會這麼多人針對它批評呢?
應該是盛名之累吧。

有記載說朱熹到死前一天,還在修改此書,極其一生完美它,精神很令人欽佩。
普通人就做不到這一點,而這反倒會讓我疑惑他這麼做的目的。
到底是他在註釋四書,或是他拿四書來詮釋他的一生思想?
就好像唐朝的大慧禪師論莊子郭象注那樣:
「曾見郭象注莊子,識者云:卻是莊子注郭象」(註3)。



-----------------------------------
2017.09.26更新
-----------------------------------
註1:札記-中史-史論,選擇相信與不信
我這篇文章中也提過,我認為與其用消極證據,不如用積極證據。
於此,就不再重述。

註2:維基百科:朱熹
蒙元皇慶二年(1313年)複科舉,詔定以朱熹《四書集注》試士子,朱學定為科場程式。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科舉以朱熹等「傳注為宗」。

註3:《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22,〈示永寧郡夫人(鄭 兩府宅)〉
《佛光大藏經:禪藏:大慧普覺禪師語錄》(高雄:佛光,1994),頁 444。
「曾見郭象注莊子,識者云:卻是莊子注郭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