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8日 星期六

台史_(清)頂下郊拚

註1
照片是台北霞海城隍廟的配殿,中間牌位是三十八位械鬥喪命的義勇公。
我跟不同人聊過這械鬥事件好幾次,
但是,總將它說錯成「漳泉械鬥」,正確地說,是「泉州人內鬥」。
這一次,我查讀了與此相干的資料,更正之前的謬誤。

18世紀清朝時,
艋舺港口(當時船可以到達這,現在台北萬華)有大量的泉州府人移入,
那時泉州府(註2)下轄有五縣一散廳,
五縣是:晉江(泉安)、南安、惠安、安溪、同安。不知何故,都有個安字。
一廳是:馬巷廳。

晉江、南安、惠安合稱三邑(晉南惠三邑)。
遷入艋舺的移民,最大的族群(註3)就是他們三邑人,其次同安人。
台灣的商戶為了確保各行業之利益及排解同行間的糾紛,
多結合同業來組織商業團體,這種商業團體稱為「郊」(註4)。
同安的生意人主要是跟廈門做生意,被稱廈郊或轉音成下郊;
三邑的生意人主要是跟泉州、福州,被稱泉郊或頂郊(相對下郊)。

1738年,艋舺的三邑人因為北臺灣有瘴癘之氣,瘟疫死者甚眾,
於是奉祀由原籍晉江縣泉安龍山寺分香而來的觀音菩薩香火,建成艋舺龍山寺(註3)。
這意謂著,艋舺龍山寺附近住著三邑人。
往東偏北方向,住著安溪人,安溪人的信仰是清水巖祖師,因為清水祖師的籍貫是安溪;
再往東走,住的是同安人,他們的信仰又與前兩者不同,是城隍爺。
由於城隍來自同安霞城的臨海門,因此稱呼為「霞海城隍」。
三個族群的根據地如下圖:

註3
19世紀,同安人為主的下郊與三邑人為主的頂郊,
爭取艋舺碼頭的泊船權利,於1853年,終於爆發俗稱「頂下郊拚」的械鬥。

是三邑人先出手的。
三邑人以艋舺龍山寺作為其作戰指揮中心,攻擊同安人,兩方人馬於是在八月展開械鬥。
然而,兩群族的地盤中間隔著安溪人的地盤,
因此,三邑人向中立者安溪頭人白隆發借道,威逼利誘,
欲毀安溪人信奉的祖師廟,以便攻進同安人聚落,並承諾事成後,會幫安溪人恢復。
白隆發被迫同意,將清水祖師神像徙出,任三邑人燒毀廟宇。

三邑人仗著人多,同安人不得不放棄艋舺碼頭而逃,
並在屋舍被三邑人燒毀前,救出霞海城隍神像。
同安大老林佑藻率領同安人逃往大稻埕另闢商埠,
且於大稻埕重建霞海城隍廟(今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61號)。
而在那場械鬥,同安這一方殉難的人(不全然是同安人),
靈位也供奉在此廟,即上述三十八位義勇公。
然而,同安人看似輸了,卻因禍得福。
後來艋舺河沙淤積,不易停泊,大多船隻改靠岸大稻埕,大稻埕取代艋舺。

三邑人不是對安溪人說"打跑同安人後,會還他們一座祖師廟"嗎?
最後三邑人沒履行諾言,只捐獻了一對龍柱,略表意思,
白隆發無可奈何,只好向安溪人募款建廟,
即今天的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今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81號)。

特別得說一下清水巖祖師廟。
在大台北地區(台北市、新北市),
講龍山寺,就知道你指的是萬華那座;講霞海城隍廟,就曉得是迪化街那座;
不過,講清水巖祖師廟,那就不見得能說出同一座來。
因為大台北有63座,知名的4座,
分別為三峽長福巖祖師廟、艋舺清水巖、淡水清水巖、瑞芳祖師廟。

而且,這四座的祭典時間稍稍不同,
像淡水清水巖(註5),和前面說的建龍山寺的目的一樣,
信徒會祈求祖師逐瘟神、瘴癘,
當端午節時,會舉行「淡水清水巖清水祖師遶境」,俗稱「淡水大拜拜」。
而這是其他3座所無的。



---------------------------------------------------------------------------------
註1: 霞海城隍廟配殿義勇諸公 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