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2日 星期五

札記-古文-易經占卜之源頭

有時候,在書店或圖書館,我會刻意去找國學基礎的書籍看看。
我蠻好奇,一個沒有基礎的人,作者是怎麼跟他溝通。
記得,元相博羅向問文天祥話的時候,
文天祥回答內容提過:一部十七史,不知從何說起。
一個沒有文學底子的人,作者是怎麼交代文學源頭的呢?

無心插柳柳成陰,我就這樣看到某本書,聽聞作者談到占卜的起源。
我猶不知如何證明是對是錯,目前我是選擇相信。


於此,我用我的話,試圖表達一下他的說法:
現今我們可以發現最早的文字,名甲骨文,為三代中的商朝文字。
根據文字構造,算是已經發展很成熟的狀態。
在他更之前的雛型、太古之前的字,仍未有具體的發現。

我們推測人類,無文字狀態,應該是用結繩記事等簡易方式。
依據這想法,我們可以推測,
文字的源起,應該用書寫簡單的符號作開頭,怎能難到哪?
是故,第一個就會想到易經上八個卦相,以及爻。
而如何用呢?
猜測他們運用八個卦相,方便記憶他們的周圍環境。
進而,運用八個卦相,推演出,六十四種變化(文字)。

時間推進向前,人的心思更加繁細,文字也就不敷使用,
如此,就會出現一字多義的狀態。


不期然的某機會,本來作為路邊的圖案。
在不該出現地方出現,在那個科學不昌明的時代,
人們心想那是神的旨意。
易經的文字變成神與人(巫覡)溝通的工具。
(例如在某地方看到艮卦,原本是刻在樹上當作路標,
 告訴你這條路的盡頭是座山,
 外地來的人,分不出人為或天然,
 以為上天告訴他,要停止不前,
 內心獲得某方面的暗示,靈驗在他的生活上。

就這樣交互的影響,易經上的文字,
不知道文字符號的意思,去作為占卜結果的說明﹔
還是占卜結果的說明,去影響文字符號的意思。
於是這樣的一本書,在中國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