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6日 星期六

心理_《擁抱B選項》:培養度過逆境的韌性


書名為什麼叫《擁抱B選項》呢?
作者雪莉在喪夫的幾星期後,
和朋友談到某個需要父親參加的親子活動,兩人在想找誰來替代亡夫參加,
作者不禁悲從中來,說:「但是我想要大維(作者丈夫名字)。」
朋友擁著她說:「A選項已經不可得了,我們就好好保握B選項吧!」
人生無法盡如人意,每個人都活在某個形式的B選項中,
作者寫此書的目的,希望幫助人們培養逆境之韌性,擁抱B選項,重新開始新的人生。

書中有許多真實案例所構成,邊講故事邊介紹建立韌性的方法,
閱覽起來流暢,很快能讀完。而這篇筆記,我選擇其中三個重點來談。


一.人無法復原的障礙
心理學家Martin Seligman花了數十年時間研究人們如何面對挫折,
結果發現有三個P會阻礙復原:
 (1)把問題個人化(personalization)-認為是自己的錯;
 (2)普遍化(Pervasiveness)-認為生活各個層面都會受到影響;
 (3)永久性(permanence)-認為事情造成的衝擊將永久持續。

從作者親身經歷,這三條可一一突破。
1. 作者認為,如果當初她先生出事時,她早點找到他,就不會發生遺憾了。
 又想:如果讓先生吃得更健康一點,就不會出現這種病症的。
 然而,作者先生的死,不是因為作者的疏忽,而且醫生也駁斥她:
 「不是單靠改變某種生活方式,就能挽救他的性命。」
 她夫家的人也提醒她:「他先生跟她在一起的時候,都吃得特別健康。」(Page 031~032)
 因此,第一條是不成立的。 

2. 喪禮結束,作者第一天回去上班,和祖克伯(臉書CEO)一起參加廣告部會議,
 為了說明自己的論點,轉頭項產品主管 博茲:
 「還記得我們以前在谷歌(google)共事時,一起研究過這個。」
 可是,博茲從來沒有跟作者在谷歌共事過,博茲的前公司是谷歌的對手:微軟。

 後來,作者察覺自己在鬼扯...到晚上,打電話給祖克伯,說曉得自己出醜了。
 祖克伯說:「你以為博茲在谷哥工作,這種錯誤你以前也會犯阿。」
 (不是你先生過世,你才發生這種錯誤),作者感到欣慰!!! (Page 098~099)
 因此,第二條是不成立的。 

3. 作者為了讓孩子快樂,而容許自己快樂-
 作者說:她告訴自己,可以拋棄罪惡感,追求快樂。
 玩得開心是對自己慈悲的一種方式;犯錯時,我們需要對自己寬容一點,
 同樣的,我們把握機會,享受人生時,也需要對自己仁慈。(Page 146~147)
 因此,作者為了兒女,令第三條不成立。


二.如何療傷
1. 建立相互支持的親友團
往往親友發生不幸時,不想勾起他的傷心處而不談,反而加重了他的孤立無援。
而作者將其悲傷比喻成房間裡的大象,卻沒人正視它的存在。
最好的方法是,主動關心。
作者說:
 在我長大過程中,大人總是教導我們遵守黃金定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想要別人怎麼對你,你就怎麼對待他。
 但是當別人受苦時,我們不要遵守黃金定律,
 而是奉行白金定律:要別人希望的方式對待他。(友誼不只付出,也有接受)
 把握受苦的人發出的訊號,以理解的態度回應-更好的是,直接以行動回應。 
 並對他們說:我明白你的痛苦,我在你身邊。


下圖是作者的親友支持網,
作者以內的內同心圓,是作者提供安慰的人。
作者以外的外同心圓,是提供作者安慰的人。

2. 透過書寫方式來療癒,但要注意的是:不要事發之後立即寫,要沉澱一下。
 根據研究,剛開始寫的時候,心情會更加沉悶,
 但過了半年之後,有寫的人比沒寫的人,更加釋懷。

3. 從小事拾回信心,每天做得很好的三件事記下來
 感恩清單不會提升我們的自信心,我們因為得到而覺得感激.。
 貢獻則是積極的:提醒我們,我們可以扭轉情況,讓事情有所改善,因而能提振自信心。


三.如何成長
1. 幫助自己成長:
(1)找到個人力量 
 尼采:「凡是不能毀滅我的,必將令我更強大。」
 北卡大教授泰德希:「我比我原本以為得更脆弱,但也比我自己想像中更堅強。」
(2)懂得感激
 人生里程碑的每一刻都值得珍惜
(3)形成深厚友誼
(4)找到更多人生的意義
 當你找到受苦的意義時,痛苦就不再是痛苦。
(5)看到新的可能性
 一個"可能的自我"消失後,我們可以更自由地想像新的"可能的自我"。
 老天關上了一扇門,必然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

2. 幫助小孩成長:
(1)教育孩子,他們可以控制自己的人生 
 一天邁一小步,逆境不是威脅
(2)讓孩子能從失敗中學習   
 成長心態(非固定心態):失敗是機會,辛苦努力是常態。
 孩子獲得好成績時,要稱讚他很努力(成長),而不是稱讚他很聰明(固定)。
 成績不好時,跟他說,你暫時沒辦法做好這件事。
(3)讓孩子感覺自己很重要      
 聆聽、關注孩子,有質量的回應
(4)他們擁有可依靠,也可分享的真實力量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強項,他們可以仰賴自己的長處,還能用來幫助別人。


*****
各章摘要:
第一章:復原的障礙
○Page 029 心理學家Martin Seligman花了數十年時間研究人們如何面對挫折,
 結果發現有三個P會阻礙復原:
 (1)把問題個人化(personalization)-認為是自己的錯;
 (2)普遍化(Pervasiveness)-認為生活各個層面都會受到影響;
 (3)永久性(permanence)-認為事情造成的衝擊將永久持續。



第二章、第三章、第八章: 建立相互支持的親友團
○Page 066 有個得末期癌症的朋友曾告訴我,
對他而言,從人們嘴裡吐出的最糟糕的話是:「你一定會沒事的。」
他說他腦子裡會出現有個害怕的聲音納悶地問:
「你怎麼知道會沒事呢?你難道不知道我可能會死掉嗎?」...
 Page 067 最近當同事被診斷出癌症,我的處理方式就完全不同,
 我告訴她:
 「我知道你還不清楚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我也不清楚。
  但是你不會孤單面對一切,我會陪你踏出每一步。」

○Page 068 作家提姆.勞倫斯(Tim Lawrence)提議:
「最有力的作法是表示認知,直接對他們說:我明白你的痛苦,我在你身邊

 ○Page 078 在我長大過程中,大人總是教導我們遵守黃金定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想要別人怎麼對你,你就怎麼對待他。
但是當別人受苦時,我們不要遵守黃金定律,
而是奉行白金定律:要別人希望的方式對待他。(友誼不只付出,也有接受)
把握受苦的人發出的訊號,以理解的態度回應-更好的是,直接以行動回應。

 ○Page 081 [要建立關係網,有你提供安慰的人們,也有你尋求安慰的人們]

○Page 086 
隨著時光流逝,我尤其感激家人朋友們持續關心我、現身陪伴我。
大維過世半年的時候,我寄了一首詩<沙灘上的足跡>給他們。
這首詩原本是宗教寓言,敘事者夢見和上帝一起走在沙灘上,
他觀察到,當他的人生充滿「痛苦、哀傷和挫折」的時候,沙灘上只看到一對足跡,
但其他時候,沙灘上都有兩對足跡。
他感覺被上帝遺棄,因此質問上帝:「為什麼在我最需要你的時候,你卻不在我身邊?」
上帝回答:「孩子,你只看到一對足跡的那些年,我一直都揹著你啊!」

我以往都認為,沙灘上只見到一對足跡,是因為朋友揹著我度過人生最黑暗的一段日子。
但如今有了另外一層意義。我只看一對足跡,是因為他們一步步跟在我後面,
預備萬一我跌倒,可以隨時把我接住。


第四章:自我慈悲與自信
 ○Page 091 自我慈悲來自於坦然承認我們的不完美是人性的一部分。
能深入了解箇中含意的人,也能更快從苦難中復原。

 ○Page 093 書寫是通過逆境的療癒,但要注意的是:不要事發之後立即寫,要沉澱一下。

 ○Page 101 每天做得很好的三件事記下來(從小事拾回信心)
感恩清單不會提升我們的自信心...我們因為得到而覺得感激..
貢獻則是積極的:提醒我們,我們可以扭轉情況,讓事情有所改善,因而能提振自信心。


第五章:向前躍進
○Page 119 創傷後的成長可能有五種不同的形式:
(1)找到個人力量 
 尼采:「凡是不能毀滅我的,必將令我更強大。」
 北卡大教授泰德希:「我比我原本以為得更脆弱,但也比我自己想像中更堅強。」
(2)懂得感激
 人生里程碑的每一刻都值得珍惜
(3)形成深厚友誼
(4)找到更多人生的意義
 當你找到受苦的意義時,痛苦就不再是痛苦。
(5)看到新的可能性
 一個"可能的自我"消失後,我們可以更自由地想像新的"可能的自我"。
 老天關上了一扇門,必然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


第六章:重拾喜悅 (每個人都應該擁有快樂,才能繼續生活)
○Page 149 
作者安提.迪勒(Annie Dillard):「我們怎麼過每一天,就怎麼過一生。」
寫下當天三個喜悅時刻。

 ○Page 153 心流和健身,是消除憂鬱的好方法。


第七章:教出有韌性的小孩
(1)他們可以控制自己的人生 (Page 165 掌控感:一天邁一小步,逆境不是威脅)
(2)他們能從失敗中學習   (Page 167 成長心態:失敗是機會,辛苦努力是常態)
(3)他們很重要       (Page 169 受重視:聆聽、關注,因為你在我心中很重要)
(4)他們擁有可依靠,也可分享的真實力量 
 (Page 173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強項,他們可以仰賴自己的長處,還能用來幫助別人)



第九章:工作上的失敗與學習
○Page 212 
我們不但從失敗中得到教育比從成功學到的多,
而且從最慘痛的失敗中學到的也最多,因為我們會更詳細地檢查失敗的經驗。

○Page 224
...有個句子可以讓對方更開放地接受負面意見:
「我之所以提出這些意見,是因為我對你有很高的期望,
 我也知道你有能力達到這些期望。」


第十章:再度愛與歡樂(重返生活)
○Page 244 幽默能提升我們的韌性。
○Page 249 
大多數夫妻爭吵的原因都不是因為金錢與性,而是「沒有回應對方設法連結感情的邀請」
呵護關係的作法之一是,和另一半一起做一些小事。



----------------------------------------------------
分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