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0日 星期二

中史_(春秋)「池魚之殃」到「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註1)
聊完介子推、孟姜女,最後來說一成語典故:池魚之殃。
如果讀過顧炎武《日知錄》卷25(註2),會發現這三故事說的順序跟我一樣。
事實上,我就是按它次序寫的。


根據《日知錄》,池魚之殃的原出處於《呂氏春秋》孝行覽:必己(註3)。
宋國司馬向魋(又稱桓魋)有一顆寶珠,
他有罪逃亡在外,宋景公就派人問他把珠藏在哪?向魋答:「投入某某池塘了。」
於是,池子被弄乾竭,寶珠沒找著,魚倒是全死了。

《呂氏春秋》是藉這事講解一些道理有人說透過協調,一切事情好解決,就沒災禍了。
但是,(1)有些事沒能力用協調,怎辦?(2)有些事就算用協調的,仍然不能善了,怎辦?
第(1)類事有如,向魋有顆寶珠.....,魚根本沒辦法跟人協調,倒楣事降到頭上。
第(2)類事有如,商紂王幹了那麼多傷天害理的事,他能靠協調的方式免難嗎?(不可能)

所以,時至今日,"池魚之殃"的意思仍差不多,均是魚受別人連累,禍事閃避不掉
然而,結局同是不幸的故事,隨著時間推移,內容卻發生變化!


《淮南子》說山訓(西漢,註4)裡這麼寫:
「楚莊王的猿猴逃到樹林,樹林便被砍得亂七八糟;
 宋景公要的寶珠掉進水池,水池的魚便全死光
 所以,沼澤地失火了,樹林就擔憂。
 君王要木材,臣子亂伐樹林;君王要吃鮮魚,臣子放乾河谷。」
要留意的是,在"池魚"句後,出現了「失火」的字眼。

有了「失火」到了東魏(西元六世紀)的杜弼,
就將《淮南子》的句子作一番"改寫"(註1),變成解釋不通的句子:
「楚國不見了猿猴,禍害到林木;城門失火,池中的魚卻遭殃了。」
此即「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由來!

後人看到這句子,料想是矇了。
北宋的《清波雜志》,便配合地這麼說明:
「城門失火了,用池子的水去滅火,結果讓池子乾涸,害死了池子裡的魚。」
同是北宋,另本書《太平預覽》(註5)則說,事情應該是這樣:
「古代有個叫做池仲魚的人,家住城門隔壁,有一天城門失火,他就被燒死了。」
都試圖把故事合理化。


由上可知,「池魚之殃」走到「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其模式是從甲、乙不同故事排比一起,而後有人將甲、乙揉合成同一樁。
這種事在小說、電影常見,為了戲劇性,便會將同質性高的其他故事情節納入。
比如:電影【菩提達摩傳】(註6)。

裡面確實有不少是達摩生平,比如"本性的作用有八"的對答(註7),
然而,是的部分,何須提,重點是有沒有不屬於達摩生平的呢?
當然有!(不然我幹嘛舉這例子,哈哈)下舉三例:
一.梁武帝對達摩說:風吹鈴動。
 可讀《景德傳燈錄》卷二,那是第十七祖僧伽難提者的話。(註8)
二.達摩在靜室說:磨瓦成鏡
 可讀《景德傳燈錄》卷五,那是馬祖道一禪師的話。(註9)
三.達摩所吟的詩:
 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苦痛怨難伸;設身處地捫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
 這是宋朝陸游的,晚他好幾百年。(註10)


最後來為這三篇作個總結吧!
同樣的是故事變化,<中史_(春秋)介子推>表達出,
有的故事,參雜的新劇情是說故事者杜撰(如介子推割股、燒死);
<中史_(春秋)杞粱妻子非孟姜>表現出,有些故事,被改編得完全走樣,猜不出原型;
而從這篇能明白,有些故事的"新"情節,混自其他事件(真有其事,但主角不同人)。
我提的這三件,全是公認的歷史,
可是,流傳時間一久,歷史竟難保永遠是歷史,有著三種類型的變化。
這或許是人們覺得事實沒想像中的重要,而且厭惡一成不變吧!
(這三篇應該要寫成同一篇,但由於篇幅過大,一切成三)



-----------------------------------------------------------------------
2017.10.21 更新
-----------------------------------------------------------------------
註1:百度百科:殃及池魚 圖片由來

註2:顧炎武《日知錄》卷25
池魚東魏杜弼檄梁文曰:「楚國亡猿,禍延林木。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後人每用此事,《清波雜志》云:
「不知所出,以意推之,當是城門失火,以池水救之,池竭而魚死也。」
《廣韻》:「古有池仲魚者。城門失火,仲魚燒死,故諺云:城門夫火,殃及池魚。」
據此則池魚是人姓名。

按《淮南子》云:
「楚王亡其猿,而林木為之殘。宋君亡其珠,池中魚為之彈。故澤失火而林憂。」
則失火與池魚自是兩事,後人誤合為一耳。

考池魚事本於《呂氏春秋·必己篇》曰:
「宋桓司馬有寶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間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
於是竭池而求之,無得,魚死焉。」此言禍福之相及也。此後人用池魚事之祖。


註3:《呂氏春秋》孝行覽:必己
宋桓司馬有寶珠,抵罪出亡。
王使人問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於是竭池而求之,無得,魚死焉。
§《左傳》哀公11年並沒有向魋(又稱桓魋)把珠子丟進池子這件事,
 很有可能是呂氏春秋自己附會§


註4:《淮南子》說山訓:第8條
楚王亡其猿,而林木為之殘;宋君亡其珠,池中魚為之殫;
故澤失火而林憂。上求材,臣殘木;上求魚,臣乾谷。
§樹林是被「殘」了,後面句子中,國王要木材,臣子也是「殘」木。
 若是把「殘」當成「放火燒」,那麼,臣子將木材燒了,國君怎麼要?
 可見得,「殘」絕不能當成「放火燒」§


註5:《太平御覽》鱗介部七·魚上
《風俗通》曰:城門失火,禍及池中魚。
俗說:池中,漁人姓字,居近城門,城失火,延及其家。
謹案:《百家書》:
「宋城門失火,因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水空竭,魚悉露死。」喻惡之滋并中傷善類也。
又曰:伯魚之生,適有饋孔子魚者,嘉以為瑞,故名鯉,字伯魚。
§東漢《風俗通》的這一段文字已經遺失,所以無法證明§


註6:百度百科:【菩提達摩傳】 圖片由來


註7:【達摩傳】:何謂其八 24分50秒
No. 2078 傳法正宗記 (卷5) T51, p0741c
答曰。若現於世當有其八王曰。其八出現當為我說。波羅提即說偈曰
在胎為身   處世為人   在眼曰見
在耳曰聞   在鼻辨香   在口談論
在手執捉   在足運奔
遍現俱該沙界   收攝在一微塵
識者知是佛性  不識喚作精魂


註8:【達摩傳】:風吹鈴動 14分8秒
T51n2076_002 景德傳燈錄 第2卷
第十七祖僧伽難提者...
他時聞風吹殿銅鈴聲。尊者問師曰。鈴鳴耶風鳴耶。師曰。非風非鈴我心鳴耳


註9:【達摩傳】:磨瓦成鏡 38分48秒
出自:No. 2076 景德傳燈錄 (卷5) T51, p0240c


註10:【達摩傳】:我不殺生,還有別人
宋陸游放生詩云:
『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苦痛怨難伸;設身處地捫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

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

中史_(春秋)杞粱妻子非孟姜

這一篇是延續<中史_(春秋)介子推>,談完介子推,來說孟姜女。
這故事,我相信只要受過中華文化薰陶的,無人不曉吧!我就不贅言了。
想複習的,可見維基百科:孟姜女(註1)。
這裡,我想聊的是故事的逐步演繹。它起初的元素,既沒「哭」,也沒「城牆」。
沒牆就沒辦法「哭塴」,更沒所謂塴完,孟姜女「投水而亡」。


故事的原型是:
《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註2),齊國武將杞梁被莒國被擒獲所殺,
齊國國君-齊侯班師回朝時,在郊外遇到杞梁的妻子。
《左傳》裡面只寫"杞梁妻",不是稱呼"孟姜女"。
齊侯便派人向她弔唁。
杞梁妻說:「我丈夫有罪嗎?為什麼還要煩勞君命弔唁呢?」
§我丈夫有罪嗎?為什麼要跟罪人一樣暴屍在郊外而行弔唁,不能回家。
 而且,如果有罪,何必國君要弔唁呢?§
杞梁妻又說:
「如果我丈夫沒罪的話,那末先人仍有留下幾間破屋在那,
 賤妾(我的謙稱)絕不可以參加這郊外的弔慰。」
§如果我丈夫沒罪的話,為表對戰士捐軀報國的尊重,讓遺體回家,在家中弔慰§
於是,齊侯便到杞梁家弔祭、慰問。《左傳》說到這,整個故事結束。

《禮記》、《孟子》為它添上「哭」的元素。
《禮記》(註3):杞梁死於戰場,他的妻子在路上迎接他的靈柩,哭得十分悲傷。
《孟子》(註4):華周、杞梁的妻子合理合度地哭她的丈夫,而改變齊國的國俗。

又,劉向《說苑》為它加「城塴牆」的元素
《說苑》(註5):
從前華舟、杞梁激戰而死,它們的妻為之悲痛,對著城牆哭泣。
因而牆角崩塌了、城牆潰毀了。


復次,劉向在另一個著作《列女傳》,加上了「投水自盡」的元素
《列女傳》如上圖(註6):
十天後,城牆因為她的哭泣,崩壞了,等待她丈夫下葬...她就跳淄水自殺。

行文至此,似乎所有元素都湊齊了。
然而,跟我們常聽的故事相比,"孟姜"呢,提都沒提。
再者,她夫君不是應該是幫秦始王修城牆,怎麼變成將軍了?


顧炎武《日知錄》(註7)為此給出了解答。
民間傳聞有一位范郎,他妻子叫孟姜。
(也可能是萬郎,名是杞粱,所以姓名為范杞粱或萬杞粱)
他被秦國派去修長城,妻子孟姜北上送寒衣給他,
到達後卻獲知丈夫過勞死(所以古代就有"過勞死"),放聲大哭,長城因此崩下。
唐朝一和尚貫休,依據此事,
「哭塴」這元素與《列女傳》的杞粱妻重複,便合併(也可能搞混)。
寫首詩:「築人築土一萬里,杞粱貞婦啼嗚嗚。」,便張冠李戴了。
接著,就把前面「投水自盡」的元素繼承過來。
現今普遍聽到的,即這個唐朝版本。

整個流程:
Phase 1《左傳》 :杞粱死→齊侯到家中弔唁
Phase 2《禮記》 :杞粱死→杞粱妻哭→齊侯到家中弔唁
Phase 3《說苑》 :杞粱死→杞粱妻哭→齊侯到家中弔唁→杞粱妻哭城牆
Phase 4《列女傳》:杞粱死→杞粱妻哭→齊侯到家中弔唁→杞粱妻哭城牆→杞粱妻投淄水
外來故事    :杞粱死(修秦長城過勞死)................→杞粱妻(孟姜)哭倒牆
貫休合併,
Phase 5     :杞粱死(修秦長城過勞死).................→杞粱妻(孟姜)哭倒牆→杞粱妻投水


顧炎武還提到,杞粱是處在齊莊公時代的人物。
齊國的長城是齊威王所建,齊威王遠在齊莊公的百年之後。
而這些全跟秦長城一點淵源也沒有。那就很確切了,這是個烏龍。
我覺得,除了姓名以外,故事本質全變調
這已經不是畫虎不成反類犬,而是畫蛇添足變蜥蜴了。



---------------------------------------------------------------
2017.10.21 更新
---------------------------------------------------------------
註1:維基百科:孟姜女
◎先秦時期,稱齊國國君之庶長女為「孟」,姜則是齊國宗室的姓,
《毛傳》:「孟姜,齊之長女。」現在流傳的故事核心在唐朝的時候已經成型。


註2:《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白話翻譯
齊侯歸,遇杞梁之妻於郊,使弔之。
辭曰:
「殖(杞梁的字)之有罪,何辱命焉;
若免於罪,猶有先人之敝廬在,下妾不得與郊弔。」齊侯弔諸其室。


註3:《禮記》檀弓下
曾子曰:「...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於路而之哀,莊公使人吊之,
對曰:『君之臣不免於罪,則將肆諸市朝(陳屍於朝廷或市場),而妻妾執;
君之臣免於罪,則有先人之敝廬在。君無所辱命。』」

註4:《孟子》告子下
華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變國俗。


註5:《說苑》善說
昔華舟杞梁戰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為之崩,城為之陁


註6:《列女傳》貞順 : 齊杞梁妻
道路過者莫不為之揮涕,十日,而城為之崩。既葬...遂赴淄水而死。


註7:顧炎武的《日知錄》卷25
◎介子推:今當以左氏為據,割股燔山,理之所無,皆不可信。
◎杞梁妻《春秋傳》:齊侯襲莒,杞梁死焉。
「齊侯歸,遇杞梁之妻於郊,使吊之,辭曰:
 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於罪,猶有先人之敝廬在,下妾不得與郊吊。』
 齊侯吊諸其室。」左氏之文不過如此而已。

《檀弓》則曰:「其妻迎其柩於路,而哭之哀。」
《孟子》則曰:「華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變國俗。」言哭者始自二書。

《說苑》則曰:
「杞梁、華舟迸鬥,殺二十七人而死,其妻聞之而哭,城為之也,而隅為之崩。」
《列女傳》則曰:
「杞梁之妻無子。內外皆無五屬之親。
 既無所歸,乃枕其夫之屍於城下而哭,道路過者莫不為之揮涕。十日而城為之崩。」
 言崩城者始自二書。

而《列女傳》上文亦載左氏之言,夫既有先人之敝廬,何至枕屍城下?
且莊公既能遣吊,豈至暴骨溝中?崩城之云未足為信。
且其崩者城耳,未云長城。
長城築於威王之時,去莊公百有餘年,而齊之長城又非秦始皇所築之長城也。
後人相傳乃謂秦築長城,
有范郎之妻孟姜送寒衣至城下,聞夫死,一哭而長城為之崩,則又非杞梁妻事矣。
夫范郎者何人哉?使秦時別有此事,何其相類若此?
唐僧貫休乃據以作詩云:「築人築土一萬里,杞粱貞婦啼嗚嗚。」
則竟以杞梁為秦時築城之人,似並《左傳》、《孟子》而未讀者矣。

古詩:「誰能為此曲?無乃祀梁妻。」
崔豹《古今註》:
「樂府《杞梁妻》者,杞殖妻妹朝日所作也。殖戰死,
 妻曰:『上則無父,中則無夫,下則無子,人生之苦至矣!』
 乃亢聲長哭,杞都城感之而頹,遂投水死。
 其妹悲姊之貞操,乃作歌名曰《杞梁妻》焉。梁,殖字也。」
 按此則又云把之都城。春秋杞成公遷於緣陵,今昌樂縣。
 文公又遷於淳於,今安丘縣,其時杞地當已入齊,要之非秦之長城也。


------------------------------------
參考資料:罗辑思维第81期——托克维尔讲什么? 81
這篇文章也有提到孟姜女,他提的孟姜女是范郎的妻子

2009年3月8日 星期日

中史_(春秋)介子推

西元前657年—前651年,時值春秋時代,晉國發生驪姬之亂,
公子重耳(簡稱重耳,後來的晉文公)與一幫家臣離國出奔,
家臣中一位,名介子推(或稱介之推,註1),即此故事的主角,
他跟著主子自此展開19年的亡命天涯。

逃亡期間,他們經過曹國時(註2),一個小臣偷了財物後逃走。
重耳沒糧食,餓得走不動,介子推割了自己大腿肉,煮成湯食,
一跛一跛走到重耳跟前,餵給他吃。重耳心裡明白,流下眼淚。

終於,重耳逮對時機又得到秦穆公派兵護送,能回晉國了,
將過黃河時(註3),重耳的臣子,同時也是舅舅,咎犯說話了,
他向重耳道別說:
「我隨主公周遊天下(禮貌性說法,不可以說逃亡),服侍有很多不周到之處,
 我自己清楚,何況是英明如主公您呢?現在責任已了,請允許我離開吧。」
重耳:「如果我回國做了君主,不能跟你共甘苦,河神請盯著我!懲處我!」
於是,重耳把玉珮丟進河,表示給河神作證,對咎犯立下誓言。
這時,介子推就在他們身後,聽到這些話,便說:
「公子重耳回國當國君,是天意為之!咎犯講這話根本在攬功,
 太不要臉了,我不屑跟這種人同船,我坐別艘好了。」
因此,介子推避開他們偷偷渡河。


待到重耳(後面改稱文公)即位,晉國安定不久,此時周天子卻有難,要晉國勤王。
文公決定出兵,但怕軍隊一離開,國內又亂,便決定先安撫臣民之心,分封功臣。
由於過於匆促,獎賞了咎犯等人,竟忘了介子推,而介子推也沒邀功(註4)。

然而,介子推聽到連他討厭的咎犯都有份,便說:
「獻公(文公的父親)有九個兒子,只剩君主(文公)在世。
 惠公、懷公沒有親近的人,國內外都離棄他們。
 如果上天不滅絕晉國,必定會有國君。
 而主持晉國祭祀的人,除了我們君王(文公),還有誰呢?
 這是天意啊!那幾個人卻自以為(君主能回國即位)是自己的功勞,這不是欺騙嗎?
 偷別人的財物,尚且叫盜,況乎冒取上天的功勞當自己的呢?
 下位者把偷竊上天功勞當成義行,上位者竟然犒賞此種姦行!
 上下相互欺蒙,我難跟這批人相處!」

介之推的母親說:「你還是去說說吧?不然到死啥都沒有,怨誰呢?」
介子推回答說:
「我既已責備他們(咎犯一干人)的罪過還去效法,那我的罪過就更深重了!
 況且已口出怨言(對文公),就不該再受俸祿。」
介子推的母親說:「至少讓他知道一下,如何?」
介子推回答說:
「言語,是身體的文飾。身體就要隱遯了,哪用得著文飾?說出口就是貪求顯達了。」
介子推的母親說:「你真能隱遯嗎?那我和你一起去。」

介子推的隨從憐憫他的主人(註5),便送一條幅到宮門口,上寫:
「龍想上天,五條蛇輔佐。現在龍升上雲端,四條蛇各得其所,
 留下一條蛇在埋怨,什麼都沒。」
文公見了說:
「這在說介子推,我當時在憂慮周天子的事,來不及考慮他從前立下的功勞。」
(一定得說是周天子的事,比起賞介子推的緊急之人事物)

文公派人打探,知道介子推躲藏在綿山,可是怎樣遍尋不到。
有人便出餿主意(註6):「放火燒山,介子推自會下山避災,這不就不請自來嗎?」
可能介子推要照顧老母親,來不及跑,活活燒死。
有人說看到介子推死時抱樹(註7),也許是要上樹躲難,但他失敗了。
文公撫著這樹痛哭,後來,把它製成木屐。
每想起當年介子推割肉,悲從中來,看著木屐說:「足下,我傷心阿。」
並且把介子推死的這一天,訂為寒食節,全國上下,全日不能用火(註6)。


以上,是我小時候聽老師講的故事,
綠色字,包含「割肉」、「燒山焚死」、「足下」、「寒食節」。
這是正史,如《左傳》、《史記》所無的,換言之,有極大機率是民間演義。

「割肉」,以當時衛生條件,沒有抗生素,很容易感染而死;

「燒山焚死」中的抱樹,屈原的文字曾寫過(註8),可見得這說法很早,
但為什麼主流的《左傳》、《史記》不記呢?
有可能單純是民間傳說,才捨棄不用;

「足下」,維基說(註9)一般人不認同典故出於此,摻假的概率很高;

而「寒食節」的出現也比故事早,
許多學者認為與介之推無關(註10),何況壓根他沒被燒死。
是原有風俗,山西太原老百姓把介子推之事(離綿山近),穿鑿附會上去的。

我說這個的目的是要表達,故事被加油添醋、拼拼湊湊,
這些在所難免、無可厚非。全別當惡意。
就像我老師為了豐富畫面加上
"介子推一跛一跛"、"重耳感動落淚"(當然不是因為好吃,不然介子推早死了)
反令劇情更生動、更親民了。
而且我也做了,當我決定講這段、不說那段,就有"竄改歷史"的嫌疑,哈哈。

接下來會問:然後呢?時至今日,故事現發展如何?
介子推現在已經成為客家人的神明信仰:開山聖侯,又稱大伯公(註11)。
台灣嘉義、雲林有祂的廟,而祂開山的山,是祂隱居老死的綿山。



-----------------------------------
2018.03.10更新
-----------------------------------
註1:維基百科:介子推


註2:《韓詩外傳》卷十,第3條:割股奉君
晉文公重耳亡,過曹,里鳧須從,因盜重耳資而亡,
重耳無糧,餒不能行,子推割股肉以食重耳,然後能行。


註3:《史記》<晉世家>第58條
原文:文公元年春,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曰:
「臣從君周旋天下,過亦多矣。臣猶知之,況於君乎?請從此去矣。」
重耳曰:
「若反國,所不與子犯共者,河伯視之!」乃投璧河中,以與子犯盟。
是時介子推從,在船中,乃笑曰:
「天實開公子,而子犯以為己功而要市於君,固足羞也。吾不忍與同位。」乃自隱渡河。


註4:《左傳》僖公24-介之推(介子推)不言祿
§「不言祿」是介子推最被人津津樂道的。
 意思是,不誇自己犧牲奉獻有多偉大,向君主要名利官祿。要功成不居
 我想,不是在上道德課,且不言之§
原文: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推曰:
「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棄之,
 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
 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
 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姦,上下相蒙,難與處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誰懟」,
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對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與女(汝)偕隱,」遂隱而死。
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翻譯:漢川草廬:古文觀止


註5:《史記》<晉世家>第61條
介子推從者憐之,乃懸書宮門曰:
「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雲,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
文公出,見其書,曰:「此介子推也。吾方憂王室,未圖其功。」


註6:燒綿山
§應該從劉向開始有這說法的§
1. 劉向《新序》節士 第22條
文公待之不肯出,求之不能得,以謂焚其山宜出,及焚其山,遂不出而焚死。

2. 桓譚《新論》<離事第十一>
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雖有疾病緩急,猶不敢犯,為介子推故也。

介推寒食《左傳》晉文公反國,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推遂與母偕隱而死。
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
綿上者,西河介休縣地也。其事始未只如此。
《史記》則曰:「子推從者書宮門,有‘一蛇獨怨,之語。文公見其書,使人召之,則亡。
 聞其入綿上山中,於是環山封之,名曰介山。」雖與《左傳》稍異,而大略亦同。
至劉向《新序》始云:
 「子推怨於無爵齒,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待之,不肯出。
 以謂焚其山宜出, 遂不出而焚死。」
是後雜傳記,如《汝南先賢傳》則云:
「太原舊俗,以介子推焚骸,一月寒食。」
《鄴中記》云:
「并州俗,冬至後一百五日,為子推斷火冷食三日。
 魏武帝以太原、上黨、西河、雁門皆冱寒之地,令人不得寒食,
 亦為冬至後百有五日也。」
按《後漢·周舉傳》云:
「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
 至其亡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
 舉為并州刺史,乃作弔書置子推廟,言盛冬去火,殘損民命,非賢者之意,
 宣示愚民,使還溫食。於是眾惑稍解,風俗頗革。」
然則所謂寒食,乃是冬中,非今節令二三月間也。


註7: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10:足下之稱
介子推逃祿隱跡,抱樹燒死。文公拊木哀嗟,伐而製屐。
每懷割股之功,俯視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稱,將起於此。


註8: 節前說寒食探源清明的雙重性格
屈原在《九章·惜往日》中有句曰:
「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為之禁兮,報大德之優遊。」
「立枯」二字,按照王逸的注,就是「抱樹燒而死」的意思,
這樣至少在屈原時代,關於介子推被焚死的說法就已有了。


註9:維基:足下
很多人並不同意這種說法,裴駰註解《史記 秦始皇本紀》時引用蔡邕的話說:
「群臣士庶相與言,曰殿下、陛下、足下、侍者、執事,皆謙類。」指這些稱呼都是敬稱。


註10:百度百科:寒食節
但後人多所考証,寒食節禁火習俗的起源與介子推無關。介子推割股的史實也存在爭議。
現今學界認為應是季春時要換新火。
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鑽木、求新火之制。
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
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在當時是件大事。


註 11:開山聖侯:客家神明
根據宮廟分布地點初步判斷,介之推應與客家信仰有關,
崙背新庄社區為鍾姓客家人的聚落,開山宮主祀神明有三尊,
中尊為介之推,稱開山聖侯,居民都稱大伯公或大伯爺,
左尊為媽祖,俗稱媽祖婆,右尊則是鍾馗,稱伏魔公府,
鍾姓族人將鍾馗奉為祖先神,故稱祖公爺。
「大伯公」是客家人對保護神的稱呼,對照另外幾個宮廟,
也都稱介之推為大伯公、大伯爺或大伯公爺,
因此推斷,介之推神明與客家信仰有密切關係